历史九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_第1页
历史九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_第2页
历史九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及苏联解体等;2、过程与方法:整理线索认识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 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哪两个领导人的改革?最后是怎样解体的?比较中苏改革的成败,认识到要注意吸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3、情感态度价值观:苏联的解体树立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唯物史观;结合政治学科和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教学重点 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教学难点 苏联的解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 斯大林时期苏联确立的

2、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有何弊端?经济建设方面完全采用行政权力制定计划,严重违背市场规律,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重工业突飞猛进,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的轻工业、农业发展缓慢甚至下降,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权力机制领域是“斯大林模式”体制僵化的最严重的弊端,反映在斯大林晚年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教师顺势导入:随着斯大林晚年身体的逐渐衰弱和思维方式的日趋偏执,他的决策对苏联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加深。“斯大林模式”这个僵化的体制已成为苏联社会继续发展的障碍。斯大林逝世后,人心思变,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改革。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1、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

3、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2、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哪两个领导人的改革?最后是怎样解体的?3、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4、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哪些经验教训?5、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导致了不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课件演示相关图片,辅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师解释事件原因,分层解析,学生“动脑筋”)一、赫鲁晓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A、做法:错误地全盘否定斯大林,仅仅把弊端的根源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而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所以,他虽然从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只是在原有体制

4、的框架内进行小修小补。B、后果:不但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反而因为改革激化了各种矛盾,赫鲁晓夫被迫下台。2、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哪两个领导人的改革?最后是怎样解体的?A、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但是仍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B、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二、苏联的解体 1、苏联是怎样解体的? A、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仓促转向政治改革,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增强。B、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试图通过政变来摆脱危机,结果失败。

5、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者的威望和权力。C、同年底,叶利钦等人策划成立“独联体”,苏联解体2、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组织学生“动脑筋”)A、男生: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也许还会存在下去。B、女生: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C、想一想,他们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女生说的有道理。 “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但它只是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

6、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等。练习巩固A区:1、下列关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实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 赫鲁晓夫实施新经济政策B. 卡斯特罗领导古巴民族解放运动C. 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 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2、与1953年相比,1958年苏联谷物产量增长91%,肉类产量增长62%,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B. 苏联“一五”计划的实施C. 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3、2011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当年,苏联解体时的苏共领导人是(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7、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4、20世纪5060年代,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根本原因是 ( )A个人崇拜风气依然盛行 B美苏冷战对峙使苏联陷入困境C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D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5、“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苏联解体 B南斯拉夫分裂C东欧剧变 D捷克斯洛伐克分裂6、20年前,一位老年妇女对记者说:“遗憾的是,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我们引为骄傲的莫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这里引发老妇人感慨的事件是( )A十月革命 B.

8、 苏德战争 C华约建立 D苏联解体7、苏联解体的实质是( )A国家名称的变化 B社会制度的改变C经济体制的变化 D两极格局的结束8、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但若改革背离了国情则将给国家的发展带来影响。20世纪80年代,因改革失败而导致了国家性质改变的国家是( )A. 苏联 B. 中国 C. 德国 D. 日本B区:1. 阅读下列材料:1987年,戈尔巴乔夫出版了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在新思维中,他主张国际关系人道主义化,引导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趋同”和“一体化”,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根本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并且以推行“民主化、公开化、多元化”作为改革和发展政治体制的战略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戈尔巴乔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实行政治改革?(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