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18 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选择题1.(2018 ',千校联盟”预测,25)西汉王朝建立不久,朝廷将田赋从秦时“太半之赋”减至T五税一,之后又减至三十税一,甚至一度“除田之租税”。汉初实行轻徭薄赋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B. 汉初财政较宽裕A. 农民生活极贫困C. 统治者开明政策D.鉴于秦灭亡教训答案 D解析 汉初农民生活贫困可能是其推行轻徭薄赋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 项错误;汉初社会经济极端贫困,皇帝出驾配不齐四匹纯色马,将相只能乘牛车上朝,故B 项错误;轻徭薄赋是汉初统治者开明政策的表现之一,非主要原因,故C 项错误;题干中“ 西汉王朝建立不久 ” ,统治者一再
2、减轻农民田租意在维护统治,故D 项正确。2.(2018天津和平区一模,2)耒相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A. 由西域传入B. 属水力灌溉工具C. 在东汉时普遍使用D.在当时的江南地区广泛使用答案 D解析 据材料“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 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可知说的是曲辕犁,该犁能够调整耕地深浅,又名江东犁,依所学,唐朝时出现曲辕犁,在江东地区出现而非西域传入,故A 项错误;曲辕犁是耕作工具而不是灌溉工具,故B 项错误;唐朝出现曲辕犁,故 C 项错误; 据材料 “ 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 可知曲辕犁在江南地区广泛使用,故 D 项正确。3.
3、(2019潍坊*II拟)南宋刘一止苕溪集载:“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诉声呷呀。初疑蹙踏动地轴,风轮共转相钩加。残年我亦冀一饱,谓此鼓吹胜闻蛙。”这可以佐证()A. 冶金工具革新B. 农业技术进步C.风能普遍利用D.小农生活富足答案 B解析 据材料可知是灌溉工具,故 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灌溉工具,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风能普遍利用,故 C项错误;“冀一饱”不能说明生活富足,故 D项错误。4.(2018哈师大附中模拟,25)北宋前期,统治者提倡江南江北不同农作物的“参植”,要求各地官吏大力宣传,并制定了如由北方官府供给南方所缺的粟、麦、豆的种子,北方种稻免其租等优惠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
4、增加政府的财政税收B.提高粮食产量C.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D.维护国家统一答案 A解析 政府提倡南方北方农作物混杂种植,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扩大耕地面积和作物品种,从而提高粮食总产量,增加国家财政税收,故 A项正确;农作物参植有利于粮食产量的增加,但政府提倡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统治,为税收提供稳定的来源,故B项错误;北宋积贫积弱局面在北宋中期比较明显,故北宋前期的政策不能改变积贫积弱局面,故C项错误;不同农作物南北参植,与国家统一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5 .(2018惠州*II拟)下图为反映明代太湖地区农业生产著作便民图纂的插图,插图中竹枝词为:“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
5、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两相当。”此图可用来说明当时()A.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B.农业经济结构得到改变C.重农抑商政策严格实行D.家庭经济模式仍未打破答案 D解析 材料“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反映了中国古代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只是没有男耕女织那么明确的分工界限,故 D项正确。6 .(2019南昌*II拟)下表是清代两湖地区人口、耕地及米价统计表(部分):年份人口(万人)耕地(万顷)耕地负荷(人倾)米价(千文/石)17245680.06.70.57517531 651.483.119.91.01217843 283.289.836.61.41218204 799.295.050.5
6、2.432综合表格可知,以下与米价变动原因无关的是()A.政府政策推动人口增长B.商品经济发展吸引农业劳动C.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D. 土地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答案 D解析根据基本的经济常识不难得知,单位面积土地产量的提高只会使粮食价格日益下降而非提升,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7 .(2018太原*II拟)据测算,清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总面积为733万顷,乾隆十八年已增至20993万顷,嘉庆十六年又增至1 051万顷;从乾隆至道光年间,种植玉米的地区已扩展至省354府州县。这些现象反映了 ()A.清朝政府大力扶持垦荒8 .中西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传统农业转型动力不足D.种植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答案
7、C解析 中国古代主要经济结构是农耕经济,明清时期虽然商品经济较为发达与资本主义萌芽C项正确。出现,但未占据社会主导,题干反映耕地总面积的增加,即拓荒,玉米种植比水稻种植的温 度、水利要求低些,而究其实质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未转化为现代农业,故8 .(2018重庆高考模拟调研卷三,25)汉武芾时在全国重要产铁地置铁官约50处,其中有6处在今天河南境内;迄今发掘出汉代冶铁遗址近60处,河南地区有38处且规模较大。这反映出汉代()A.冶铁技术趋于成熟B.官营手工业占主导C.中原地区经济领先D.开始进入铁器时代答案 C解析材料中并没有对冶铁技术的相关提及,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官营手工业总数的提及,
8、也就不存在一种对比关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汉武帝时在全国重要产铁地置铁官约50处,其中有6处在今天河南境内;迄今发掘出汉代冶铁遗址近60处,河南地区有38处且规模较大”可知,中原地区的经济在汉武帝时期领先全国,故C项正确;古代中国进入铁器时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D项错误。9 .(2018济宁高三模拟)下图为清朝前期人口与人均田亩数变化示意图。下列对该图信息的分析取合理的是()4 2 n t i !A.人口激增导致清代耕地面积减少 B.清代前期传统农耕经济不断发展 C.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依附关系增强 D.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答案 B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人口和人均田亩数量的变化,不是耕地
9、面积减少,故 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人口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据此判断可能是高产作物的引进等解决了人地矛盾问题,故B项正确;材料中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是逐步减弱,不是加强,故C项错误;我国古代农业基本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故D项错误。10 .(2018天一大联考阶段性测试五,27)下表是不同文献对明清时期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的有关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当时()出处记述“布成持以易花,或即以棉易纱,辗转相乘。”金泽小志风俗“棉纱成红卷之成饼,歹U肆卖之,名布经团。”清代褚华木棉谱“城中女红悉力纺纱,售之乡民。”上海碑刻资料选辑A.耕与织走向了分离B.纺纱生产呈现专业化C
10、.商人进入生产领域D.棉纺业出现区域分工答案 B解析 材料中没有提到农耕的事,故 A项错误;三处均有纺纱,故 B项正确;材料不能表明商人进入生产领域,故 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了区域分工,故D项错误。11 .(2018淄博部分学校模拟,27)明初,有隶属官府的工匠,因为不堪官府奴役,经常怠工、逃亡。嘉靖年间,政府允许工匠以银代役,每人每年四钱五分,称“匠班银”。这一变化反映了()A.工匠对官府人身依附削弱B.社会矛盾日益尖锐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雇佣关系逐步普及答案 A解析“以银代役”反映工匠的人身束缚降低,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了社会矛盾的尖锐,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了白银成为普遍流
11、通货币,故 C项错误;这种关系不是雇佣关系,故D项错误。12 .(2018蚌埠三模,27)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江南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是因为该区缺乏廉价能源,所以选择走上发展劳动密集型手工业是“最小阻力路径”。这里的“最小阻力路径”()A.直接导致了能源缺乏B.催生了早期民族工业C.扼杀了资本主义萌芽D.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答案 D解析 材料反映明清手工业繁荣的基本概况,不会消耗大量能源,故A项错误;明清手工业繁荣推动资本主义萌芽, 故B项错误;明清手工业发展状况推动资本主义萌芽,故C项错误;明清手工业走劳动密集型道路阻碍了明清经济向近代转型,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 .(2018荷
12、泽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农业技术、粮食产量等方面,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对有限,但农作物品种的增加, 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则是比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 )、 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烟草、花生等也大致于同时引进。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材料二中国的南方人习惯于吃稻米,北方人则以粟、麦为主,采用新的粮食果腹,有一个适应
13、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被迫的过程。中国人采用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原产稻、粟、 麦等粮食的不足;而美洲粮食作物在进入18 世纪之后的快速推广,也正是因为中国人口在成倍增长。玉米、番薯等作物的传播路径,与当时的移民路向大体一致,主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逐渐推进。美洲作物的传入与推广,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虽然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但总体上始终处于补充的地位,人们仍然以稻、麦等为主要粮食。 摘编自楼宇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的特点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
14、学知识,分析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状况产生的影响。答案 (1) 特点:农作物品种增加;经营方式多样;美洲作物引入;经济作物大量种植;经济作物专业区出现;南稻北麦的格局(稻、麦等为主要粮食)。原因:人地矛盾突出;政府鼓励农业发展,如垦荒、植棉等;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中外交流;中国人口的大量增长;市场扩大,农产品商品化加强。(2)影响:促进粮食产量提高,缓解了人口增长压力;优化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促进了人口的迁移和流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农业区的出现,造成地方市场扩大;经济作物种植区出现了货币地租。14 .(2018大连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原地区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制武器出
15、现于19901991年发掘的河南三门峡虢季墓,断代为西周末至春秋初。中国最早的关于使用铁制工具的文字记载,是左传中的晋国铸铁鼎。我国一些学者甚至历史书籍就曾据此认为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已经进入了铁器时代。2003年出版的中国军事工程技术史对整个秦代铁兵器做了统计,结果如下表:陕西临潼下刘村秦始皇陵西刑徒基秦始皇陵园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江西遂川铁戟2件铁剑1把铁匕首1件铁矛1件、铁锯1 1件、铁铤铜链2件铁铤铜镀80件在汉墓发掘中,山东临淄齐王刘襄墓铁兵器141件,但青铜器高达6 751件,其中兵器1 904件。一直要等到西汉中期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铁兵器所占比例才首次超过了青铜 兵器。摘编自碾
16、压世界的秦代“上古神兵”真的存在吗根据材料和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铁器时代的上限”,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实证。(要求:观点明确,史料真实,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观点: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论证: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西周末至春秋初的河南三门峡虢季墓,出现了中原地区最 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制武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左传记载的晋国铸铁鼎,是中国最早的关于使用铁制工具的文字记载。总结: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在冶铁技术、铁器的使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开始进入铁 器时代。(示例二)观点:西汉中期,中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论证:春秋战国时期,左传中记载的晋国铸铁鼎、 河南三门峡虢季墓中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多功能烹饪食物加工器市场销售策略与营销渠道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垃圾袋行业市场营销策略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喷砼机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未来发展动向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哑光厚质高弹弹性乳胶漆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未来发展动向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吐根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未来发展动向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医用级消毒剂行业需求潜力与应用前景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公路养护行业发展规划及投资模式分析报告
- 2024年出租车行业客户满意度提升合同
- 2024年工程承包合同意向书
- 2023年中国铁路人才招聘考试真题
- 2022中国听障用户数字产品体验调研报告
- ADAScog(老年痴呆量表—认知)
- 非婚生育子女情况声明
- 脱硫检修方案
- 乐理试题(音程-三和弦)
- 汽轮机主油箱系统(课堂PPT)
- 数据管理制度
- 减速器拆装实训教案
-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共2页)
- 投标优惠条件承诺书
- 微信公众账号授权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