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含答案解析)_第1页
人教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含答案解析)_第2页
人教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含答案解析)_第3页
人教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新版高一历史同步测试第5页,共5页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时I可:30分钟 满分:5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 .钱穆先生认为:“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据此,下列“现实”与“制度变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西周灭亡一一秦朝郡县制B.秦朝灭亡一一汉初郡国并行制C.藩镇割据一一唐朝三省六部制D.丞相擅权一一明朝内阁制2 .清人总结说:“有明一代批政多端如王振、刘瑾、魏忠贤之流,俱以司礼监秉笔生杀予夺,为所欲为。遂 致阿柄下移,干纲不振。”材料所反映的明代宦官乱权的制度前提是()A.废丞相,权分六部B.六部代替皇帝批

2、红C.设内阁,票拟御旨D.殿阁大学士的设置3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A.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B.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C.设内阁,使其成为新的决策机关D.设军机处取代内阁,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4 .若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雍正帝穿越到2014 年畅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的独尊地位。”明太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

3、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 现了君主专制顶峰的梦想。”你认为他们的言论与史实相符的有几位( A.1 位B.2 位C.3 位D.4 位5 .如图中的“华表”,源于尧舜时期的“谤木”。相传尧舜时于交通要道竖立 木牌,让人们在上面写谏言。淮南子?主术训记载:“尧置敢谏之鼓,舜 立诽谤之木。”夏朝中期“谤木”的设置地点由交通要道移至宫室之旁。 木”几经变化,逐渐演变为“华表”,明永乐年间建于天安门,其含义也变 成“华饰屋之外表” 了。由“谤木”到“华表”的演变见证了()A.选官制度的变化B.专制统治的加强C.监察体制的完善D.建筑艺术的进步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6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

4、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A.政府的主要形式不是君主制B.内阁掌握着行政大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D.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7 .康熙在评论明朝政治得失时处处都显得小心翼翼,对其制度、文化的态度也相对温和。康熙的评论与是时士人的反思与检讨相比较,其主要分歧在于,前者坚守明太祖开创的政治传统,而后者却欲重返历代君主、尤 其是明太祖“施暴”前的“三代之治这反映出康熙()A.重视历史经验总结B.反对儒家的历史文化C.与士人的矛盾尖锐D.坚持专制

5、主义的立场8 .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 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9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经验。下列史实中,发生在清朝的是A.与吐蕃和亲、设置羁縻府州B.修筑长城,建立完善的防御体系C.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及四川、青海部分地区D. 册封达赖、班禅并设置驻藏大臣10.阅读下表,解读有误的是 ()时间康熙亲征畴尔丹概略1690 年康熙为对付畴尔丹, 在

6、中俄谈判中米取退让政策, 退让到中俄以额尔古 纳河为界1691 年康熙“驾出塞,于独石口外多伦受喀尔喀各汗、台吉之朝,以其三部三 十七旗”,旗内土地由各级喀尔喀贵族世袭1695 年嚼尔丹“大言借俄罗斯鸟枪兵六万” ,将大举内犯,康熙率中路军出塞, 中路军包括八旗满兵、汉军火器营和绿营兵等,与其他两路夹攻嚼尔丹, 取得昭莫多战役胜利1697 年康熙复渡黄河至宁夏,命马思哈、费扬古两路进兵。畴尔丹“左右亲信先后望风款附,密向导大兵深入。又策妄阿布坦(畴尔丹之侄)拥劲兵伏 阿尔泰山,将擒以献功。畴尔丹自知人叛无亡, 旦夕必就俘,遂仰药死”康熙大胆重用汉将,主要利用汉军力量平叛康熙笼络漠北蒙古,军事打

7、击漠西蒙古势力畴尔丹分裂清朝疆土,众叛亲离,毙命于昭莫多畴尔丹势力的瓦解推动了尼布楚条约的签署A. B.C.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1.在中国古代强化君主专制过程中,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划分君、相的权限成了历代政治制度设计中的重要事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代的朝廷,主要由“三公”和诸卿组成。“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从制度上说,秦 朝应有太尉的官位,实际上大概未曾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白寿彝 中国通史材料二 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皇帝若同意)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 下省,待门下省加予复核。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

8、,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 意,送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 近四十年来普遍的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 几千年以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 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吴哈历史的镜子(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代“三公”的主要职责。试分析秦代太尉一职从未授予大臣的原因。(2)据材料二,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作用(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清

9、两代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一千 四百年”的古代中国历史中限制君权的因素有哪些?答案和解析1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知识运用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进行分析,A项错误,西周灭亡后,中国进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而不是秦朝;西汉初年,刘邦总结了秦亡的教训,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 实行郡国并行制,B正确;“藩镇割据”涉及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三省六部制”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两者没有联系,排除 C; “丞相擅权”导致的是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 部,明成祖时期设立内阁制,排除D。故选Bo2 .【答案】D【解析】依

10、据“俱以司礼监秉笔生杀予夺”可知,明代的为了限制内阁的权力,设司礼监以牵制,导致宦官乱权的现象,故 D项正确。题干没有反映废丞相,权分六部的信息,故 A B项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的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无决策权,不可能票拟御旨,故C项错误。故选:Do3 .【答案】B【解析】A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题意不符,故 A错误;B是明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符合题意,故 B正确;内阁没有决策权,故 C错误;内阁并没有被军机处取代,故 D错误. 故选B.4 .【答案】C【解析】内阁是明成祖时期设立的,故明太祖的话与史实不符;秦始皇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奠定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

11、不格局,秦始皇的话符合史实;隋唐时期中央实现三省六部制,故唐太宗的话符合史实;清雍正帝时期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故雍正帝的话符合史实。故选:C。5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A.材料没有涉及选官制度的相关信息,故 A错误。B. “谤木”由供人民写谏言到成为“华饰屋之外表”,仅仅成为一种王权的象征,反映的是监督体制的缺失和君主专制的逐步强化,故 B正确。C.明代“华表”只是权力的象征,没有涉及监察体制,故C错误。D.建筑艺术的进步是对材料的字面理解,故D错误。故选Bo6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明朝加

12、强君主专制制度的措施,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说明明朝皇帝在君主专制下并不能为所欲为,皇权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内阁牵制,故D正确。A项表述与题意相反,BC两项说法不符合明代内阁与皇权关系的史实;故排除ABC故选Do7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主义加强,要求具备解读材料,分析、认知的能力。关键信息康熙“坚守明太祖开创的政治传统”,要注意掌握明清专制主义的主要措施和影响。【解答】A.此项是康熙与当时士人的共同点,与题干所问内容不符,故A错误。8 .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BoC.材料中

13、反映对历史的总结上康熙与当时士人有分歧,不是矛盾尖锐,故C错误。D.根据材料,对于明朝的制度评价,康熙“坚守明太祖开创的政治传统”,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废除了丞相,直接掌握六部,加强了皇权专制,因此康熙实质上肯定了专制主义加强的立场,故D正确。故选Do8 .【答案】B【解析】题干清楚地表明康熙帝在经历了中西方争辩、验证并得出结论之后采用“西洋历法”,说明B项符合.康熙时期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A项全面接受外来文化与史实及材料不符;C项与史实不符;题干材料仅限于历法,闭关锁国政策未改变,谈不上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D项错误.故选B.9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政策,

14、要求具备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运用所 学知识的能力。【解答】A.与吐蕃和亲、设置羁縻府州是唐朝的政策,故排除 AoB.修筑长城作为防御体系主要是在秦代和明代,故排除BC.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及四川、青海部分地区是元朝的地方管理政策,故排除C。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册封达赖、班禅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是在清代,故D正确。故选D=10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康熙历史功绩的知识,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康熙大胆重用汉将,主要利用汉军力量平叛, 错误,符合题意;“尔丹分裂清朝疆土, 众叛亲离,毙命于昭莫多”与康熙无关,错误,符合题意;“畴尔丹势力的瓦

15、解推动了 尼布楚条约 的签署” 不符合史实,错误,符合题意,因此符合题意,故 C项正确;A项不全面。故排除;结合你所学,“康 熙笼络漠北蒙古,军事打击漠西蒙古势力”正确,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含选项,BD两项错误,故排除。故选C11 .【答案】(1)职责: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 帝诏令;太尉,管理全国军务。原因:便于皇帝直接掌管兵权,加强皇权。(2)特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相互牵制和监督。作用: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主专制。(3)表现: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因素:相权的牵制;“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儒家 伦理道德。

16、【解析】(1)本题考查秦朝三公九卿制度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解读材料信息及知识识记应用的能力。第一 小问,依据材料一 “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可知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结合所学可 知,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太尉,管理 全国军务。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 “秦朝应有太尉的官位,实际上大概未曾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并结 合所学可知,秦朝太尉是虚设的,这有利于加强皇权,即便于皇帝直接掌管兵权。(2)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书省起草诏书后” “待门下省加予复核”“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可见特点之一: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依据材料二“(皇帝若同意)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帝的命令” “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 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可知宰相制度的特点之二: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