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功能评定试题b卷11范文_第1页
康复功能评定试题b卷11范文_第2页
康复功能评定试题b卷11范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9级普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0910学年第二学期末康复功能评定试题 B卷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考生所有答案必须写到答题卡上,试卷上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40分,共40个题,每题1分)1. 测定髋关节的内收、外展时,关于通用量角器的放置位置,正确的 是AA轴心:髂前上棘;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垂线;移动臂: 股骨纵轴B轴心:髂前上棘;固定臂:股骨纵轴;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 线C轴心:髂后上棘;固定臂:股骨纵轴;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 线D轴心:股骨大转子;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移动臂:股骨 纵轴2. 肌张力低下的特征不包括 DA主动肌和拮抗肌收缩同时减弱或消失B肢体抗重力能力减弱或消

2、失C肌力降低或消失D腱反射正常存在3仰卧位,下肢伸直固定,患者双手前平举能抬起上半身,双肩离床, 该患者腹直肌肌力为DA 5级 B 2 级 C 3 级 D 4 级4. 背拉力指数正常值女性为 CA 50 100 B 100150 C 105150 D 1052005. 测量上肢整体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CA上肢自然下垂B病人坐位C前臂旋前D测量肩峰外侧端到中指尖 的距离6. 社会功能评定包括DA社会活动能力B 生活质量 C职业能力 D认知功能7. 膝外翻的表现没有DA膝关节中心位于大腿和小腿的内侧B 可以是单侧的C髂胫束紧张D膝关节外侧组织拉长8.平足的表现没有DA距骨向前、内和下方移位B 跟

3、骨向下旋前C腓骨长短肌缩短D胫后肌和伸趾肌拉长A肌肉变薄弱B肌肉在某体位强壮C 肌肉短缩D韧带弹性增加,增强了对关节的保护10. 某男, 15 岁,身高175,体重80,此人体重属于CA轻度肥胖B正常C超重D中度肥胖9. 不对称和单侧姿势异常引起的问题没有 D11. 大腿周径的测量部位不包括 DA 从髌骨上缘起向大腿中段取 8 处 B 从髌骨上缘起向大腿中段取 12 处 C 从髌骨上缘起向大腿中段取 15 处 D 从髌骨上缘起向大腿中段取 18处12. 下列哪个不是影响肌力的因素 DA.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B运动单位募集率C肌肉的初长度D认知能力13. 能对抗重力做全范围全范围关节活动, 能对抗

4、中等阻力活动, 关节 活动范围在 50%和 100之间,肌力为 CA 3 级14. 坐位, 肌肌力为A 1 级15. 髋关节伸展的肌群为 AA 臀大肌B 臀中肌16. 关于肌肉痉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常由锥体系障碍所致BC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导致D17.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综合征不包括A 肌张力增高 B 肌痉挛 C低18. 肌张力评定中,按踝阵挛发作时间分级的是A 神经科分级 B 分级 C 分级19. 下列那些因素不影响关节活动度的测定A 不良体位 B 患者缺乏理解与合作20. 小脑病变的步态特点有 AA 醉酒步态 B 摇摆步态 C21. 头面部浅感觉传导路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位于A 脊神经节B 脊

5、髓后角固有核B 3 前臂中立位, BB 2级C 4固定于检查台上, 级 D 4级能做全范围屈腕动作,腕屈耻骨肌B有铅管样强直 腱反射亢进梨状肌D 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脑桥核C腱反射减弱或消失D 肌力降D 分级疼痛老人儿童剪刀步态DC扶膝步态三叉神经节22. 下列那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肌痉挛AA脊髓灰质炎 B高位脊髓损伤C脑外伤后遗症期D脑性瘫痪23. 正常人两点辨别觉手掌处可为 BA 6 B 18 C 30 D 4024. 延髓一侧的外侧部位受损,伤及三叉神经脊束核、脊髓丘脑侧束时, 表现为BA对侧面部、上下肢、躯干痛、温觉障碍温觉障碍定位准确,性质明确的脑痛 对侧半身水肿B同侧面部和对侧上

6、下肢、躯干痛、C对侧上下肢、躯干痛、温觉障碍D对侧上下肢、躯干的深感觉障碍25. 丘脑受损出现的症状不包括A对侧半身感觉减退或消失C感觉过敏或倒错脑干水平的反射大脑皮层水平的反射正确的是B26. 调整反应属于CA脊髓水平的反射C中脑水平的反射27. 应用受试年龄预测极量心率时,A 240 年龄 B 220 年龄 C 200 年龄 D 180 年龄A 40 % B 50%29.肌张力增高的特征没有A被动运动诱发伸张反射C主动肌和拮抗肌不平衡 增多28. 健康人的无氧阈一般不应低于最大摄氧量的 AC 60% D 70%DB抵抗被动运动D关节活动范围小,患者细小的主动运动30. 心排血量最大值是安静

7、时的DA 23倍 B 34倍 C 531. 两个代谢当量是最大摄氧量数值为A 3.5 B 7.0 C 10.5 D 14 32评估中5分的标准不包括下列 AA需轻接触性帮助B 需监护 C 需准备 D 需提醒33. 下列哪项属于协调评定检查DA指鼻试验B 拇指对指试验 C握拳试验D 钟摆试验34. 刺激混合神经干时,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将依次出现A反射一M波一H反射 波一H反射一 M波A H反射一M波一F波 B H C M波一H反射一F波D F35. 运动性失语的病灶部位在 BA优势半球的中央前回B优势半球的额下回后部C优势半球的额上回D优势半球的中央后回36. 检查者发出口令,要求患者“举起右手

8、”,患者不能按检查者的口令完成此动作,确定该患者为:DA体像失认B 手指失认 C疾病失认D 左右失认37. 单侧半身忽略常见于脑卒中的A 病变A优势侧颞叶B 非优势侧颞叶 C非优势侧顶叶 D优势侧顶叶38.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属于 CA智力测验 B神经心理测验 C情绪测验D 人格测验39. 有患者自行在量表上平分然后交给评估者,这种生活质量评定方法称为:CA访谈法B 观察法 C自我报告法 D询问法40. 韦氏记忆量表共有 A至J 10项分测验,下列哪一项为长时记忆测 验DA A 至 D B A至FC D至J D A至C二、多选题(10分,共10个题,每题1 分)1.失用症评定包括:A结构性失用B

9、意念性失用C背景分辨困难D意念运动性失用E注意力障碍2指数评定范围包括A更衣 B 如厕C行走D洗澡 E交流3. 关于肺功能检查的说明,正确的是A肺总量是肺活量与残气量之和B最大吸气量是吸气储备量与一次换气量之和C功能性残气量是呼气预备量与残气量之和D正常成人残气量为 10001200E功能性残气量占通常肺活量的40%4. 脊髓水平的反射包括A交叉性伸展B拥抱反射C抓握反射D屈肌收缩反射E 伸肌伸张反射5. 下列哪项是非平衡协调检查A指鼻试验B指指试验C单足站立 D拍膝试验E握拳实验6. 决定关节活动范围的因素有A关节解剖结构的变化B 产生关节运动的原动肌的肌力C拮抗肌的伸展性D关节韧带的强弱E

10、 精神状态7. 偏瘫步态的特点有那些A踝关节跖屈B 踝关节内翻C画圈步态 D剪刀步态E醉酒步态8. 狭义的日常生活活动包括A穿衣B 行走 C 转移 D 购物 E大小便9. 康复功能评定的目的有:A掌握患者功能障碍的情况B对患者身体功能及残存能力进行量化C确定治疗目标 D为残疾等级的划分提出依据E评价康复治疗效果10. 认知功能评定包括:A意识状态 B 智商水平C情绪评测 D记忆测验E 言语 反应三、是非题(10分,共10个题,每题1分,正确填T,错误填F)1. H反射测定的是感觉和运动纤维往返传导的速度To2. 内囊型感觉障碍的特点有痛温觉受累重于深感觉。F3.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损伤结构内囊

11、后脚。T4. 关节活动度检查应该在按摩,运动后立即进行。F5. 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时,关节的运动都是由180°开始向0°方向减少。F6. 步行与跑步的区别是有双支撑期。T7. 正常幼儿形成平衡反应的时间为站立位1218个月。F8. 躯体的痛觉传导通路第二级神经元是脊髓后角固有核和后角缘层。T9. 定性功能评定法的特点是短时间可以对患者情况作出准确判断。T10. 伸肌伸张反射阳性反应为刺激屈曲位的足底,被刺激的下肢出现失去控制的伸展位。T四、填空题(10分,共20个空,每空0.5分)1. 双支撑相占步行周期的15%2. 根据患者肌张力与正常肌张力的比较,肌张力异常分为:肌张力

12、增 高、肌张力低下、肌张力障碍。3. 职业能力包括:一般能力、职业能力。4. 神经电图检查包括:神经传导检查 和反射检查。5. 协调功能障碍又称:共济失调,其中有辨距不良表现的有:小脑性 共济失调 、脊髓后索共济失调。6. 人体重心在正常站立位时位于第二骶椎前,两髋关节中央。7. 根据身体所处的不同状态,正常肌张力可分为:静止性肌张力、姿 势性肌张力、运动性肌张力。8. 扁平足可分为僵直性平足和可屈性平足两类,僵直性是结构畸形。9. 根据汉语失语症患者的口语流利性可分为流利型口语和非流利性 口语。五、名词解释( 10 分,共 5 个题,每题 2 分)1. 。2. 步态分析。 3. 肌张力。 4

13、. 最大摄氧量。 5. 反射。六、简答题( 12分,共 4个题,每题 3 分)1.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含义是什么?2. 肌力评定的禁忌哪些?3. 简述传统平衡功能分级法。4. 简述 步行周期的定义和各阶段名称。七、论述题( 8 分,共 1 个题,每题 8 分)1. 论述姿势评定中目测法观察的内容。 是根据受检肌肉或肌群的解剖及功能, ( 0.5 分)让受检者处于不同的 受检位置,( 0.5 分)嘱其在减重、抗重力或抗阻力的状态下做一定的 动作,并使动作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 (0.5 分)根据肌肉活动能力及 抗重力或抗阻力的情况,按肌力分级标准来评定级别的一种肌力检查 法。(0.5 分) 2.

14、步态分析是利用力学的方法( 0.5 分)和已经掌 握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 0.5 分)对人体的行走功能状态进行对 比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1 分)3. 肌张力是指肌肉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细小的 收缩,(1 分)是被动活动肢体或按压肌肉时所感觉到的阻力。 (1 分)4. 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在运动时所能摄取的最大氧量, (1 分)是综 合反应心肺功能状态和体力活动能力的最好生理指标。 ( 1 分)5.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 (0.5 分)机体对内外环境变 化所做的规律性应答, (0.5 分)是神经系统对各器官、系统进行调节 的基本方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狭义是指人们

15、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进 行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最具共性的活动, (1 分)包括进食、穿衣、洗 漱、大小便控制及行走。 ( 0.5 分)广义是指一个人在家庭、工作机构 及社区里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1 分)即家居、工作、社区生活的独 立。(0.5 分)2. 肌力评定的禁忌症有:a关节不稳(0.5分)b骨折未愈合又未作 固定(0.5分)c急性渗出性滑膜炎d局部严重疼痛(0.5分)e关节 活动范围严重受限(0.5分)f急性扭伤g骨关节肿瘤(0.5分)h严 重心脏病 i 严重高血压( 0.5 分)3. 平衡功能分级:传统平衡功能三级分法,是将人体平衡分为坐位 平衡和立位平衡两种状态, 每一种体

16、位又都按照相同的标准分为三级: 一级平衡为静态平衡,被测试者在不需要帮助的情况下能维持所需要 的体位,即躯体在无依靠下能坐稳或站稳,体重平均分配; (1 分)二 级平衡是自动态平衡,即被测试者能维持所要求的体位,并能在一定 范围内主动移动身体重心后仍维持原来的体位; (1 分)三级平衡是他 动态平衡,即被测试者在受到外力干扰而移动身体重心后仍恢复并维 持原来的体位。4. 步行周期是指从足根着地到同侧足根再次着地所经历的时间,其间每一足都经历了一个与地面接触的支撑相和离地挪动的摆动相。 ( 1 分) 支撑相包括五个环节,依次为足根着地 足掌着地 支撑中期足根离地足趾离地。( 1 分)摆动相包括加速期,摆动中期和减速期。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