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答案:B晚辈中的某一人),适用对象是人。语境中说的是梅花,用“喜爱”更确切。“纷纷扬扬”指雪、第三课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A.堕落把柄饷银尧舜B.薪奉辨论屈膝煽动C.记账诏喻招募通辑D.祷告峰火贩卖灼烁解析:B 项,“奉”应为“俸”,“辨”应为“辩”;C项,“喻”应为“谕”,“辑”应为“项,“峰”应为“烽”。答案:A3.下列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头画面中的中国红;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蜡梅,暗香遗世独立的佳人。A.钟爱洋洋洒洒浮动好
2、像B.喜爱纷纷扬扬浮动犹如C.钟爱纷纷扬扬飘动好像D.喜爱洋洋洒洒飘动犹如)解析:“喜爱”指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是我们镜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缉” QA.怯懦(nuo)笃信(du)蹩脚(pie)负债累累(Iei)B.窥探(kui)揶揄(yu)怂恿(song)硕果累累(Iei)C.提防(t1)摒弃(b1ng)膳宿(shdn)嗷嗷待哺(bu)D.蕴藉(ji)裨将(pi)裨益(b1)声名狼藉(ji)解析:A 项,“蹩” 应读“ bie”;C 项,“提”d”;D 项,“蕴藉”中的“藉”应读“ jie”。,适用对象是人或物;“钟爱”指特别爱(子女或其他2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洋洋洒
3、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或形容规模、气势盛大。语境中说的是雪花,用“纷纷扬扬”更确切。“浮动”指漂浮移动,侧重主动;“飘动”指(随 风等)摆动 ,侧重于被动。语境中说的是花香 ,用“浮动”更确切。“犹如”“好像”均为比喻词 , 二者大多数时候可以互换。答案:B4.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他访美期间,善用平和的语言,能巧妙化解尴尬,多次引经据典,表现得温文尔雅,被美国民众赞为 绅士。B. 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 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C. 现在在许多鉴宝类节目上,收藏者对专家关于藏品的历史传
4、承莫可名状.,张嘴就问值多少钱,真有 些买珠还椟的意味。D莫言说,“现实生活当中不断发现新的事件依然在刺激着我,也经常让我怒发冲冠.,这些都是写作的动力”。解析 : “莫可名状”是不能用语言来形容、描述的意思。而句意是收藏者只关心藏品的价钱,不关心藏品的历史传承,与语境不符,应改为“漠不关心”。答案 :C5.(2014 课标全国高考H)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B.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 只好重新装订。C. 舌尖上的中国这
5、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D. 如果我们能够看准时机,把握机会,那么今天所投资百万元带来的利益,恐怕是五年后投资千万元也比不上的。解析:A 项,搭配不当。“理论”与“得到实施”搭配不当。B 项,暗换主语。整句的主语是“他”,而“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的主语是“子夜”。D 项,语序不当。“所”应放在“带来”前。答案 :C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69 题。斯诺传略王铎埃德加斯诺,生于 1905 年的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他父亲开了一家不大的印刷厂。从小,他的 父亲就要他“子承父业” , 但是性格坚毅的斯诺 , 却走上
6、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 , 成为 20 世 纪享誉世界的著名记者。多少年后,斯诺曾在自传中这样写道 : “我九岁就开始帮人把包件从斯诺印刷公司送到报馆去 报馆那幢引人注目的建筑物的中心是一间宽大的生气蓬勃的记者工作室,在那里,我从远处深深地敬慕那些编辑们。”童年时代的这些见闻,在斯诺的幼小心灵里播下了种子。数年之后,他毅然从 美国中西部的出生地远涉重洋,在中国这样一个遥远的国家中,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年轻的新闻记 者。还在童年的暑假期间,他开始对旅行发生了兴趣。斯诺回忆说 : “搭乘鲍勃的新型旅行车进行 一次探险,我因为把随身所带的钱花光了,只得流浪回家。不过,要不是在那年夏天我亲眼看到了太
7、平洋,也许我一辈子也不会如此坚定地下决心要航海跨越这个大洋。要不是像流浪汉那样搭乘货车 游荡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海岸边,穿越过费瑟河峡谷和科罗拉多大峡谷,我还不会那么早就品尝到艰 苦探险的乐趣,不会那么早就知道大自然和人生竟是如此丰富多彩。”那年秋天,他回到学校之后,在悲惨世界一书中发现了某些外国人物,使他想起那次夏季探 险中遇到并产生好感的一些工人和失业者 (体面人物心中的“流浪汉” )。斯诺说 : “是雨果为我打 开了一个思想意识和各种重大道德政治问题的陌生的新世界,并且把我卷进了一个遥远而又轰轰烈 烈的历史时代中去。只是到了现在,我才理解,读书可以代替旅行,是仅次于实践的人生第二最佳乐 趣。
8、我的早期游荡生涯及其影响,对于我的生活方式来说,可能比我所受的全部正规教育起到的作 用还要大。”斯诺的“生活方式”是全球性的。他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懂得许多国家的人民和思想,他也 认识贫富之间、权势者和卑贱者之间的一些关系。中国和中国革命,对斯诺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1928 年他到达中国之后,一留就是十多年。在这十多年间,他迷恋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 风俗传统。他为中国人民以及他们种种划时代的问题所吸引。当他认清了这场革命,并看到革命已经起来,即将成为历史上最不寻常、最具有深远意义的震撼世界的事件之一时,作为一个人和一名记者,他听到了召唤。1928 年,斯诺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毕业后,
9、第一次来到中国。 7 月初他到达上海,由人陪同用 半年多的时间沿铁路线旅行采访。在南京,斯诺游览了明城墙和中山陵。正是这次旅行,使斯诺对 当时中国的现状有了确切的了解,亲身体验了腐败与堕落,看到了许多地区的贫困与落后,看到了灾 荒与饿殍。斯诺后来说,这次旅行是他关注中国命运的“觉醒点”。1933 至 1938 年间,斯诺担任了燕京大学 (北京大学 )新闻系讲师。他与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直到 1941 年,斯诺才离开生活了 13 年的中国,返回美国。新中国成立后,斯诺又于 1960 年、1964 年和 1970 年三次回中国访问,持续时间均较长。在中美关系长期紧张,两国互相敌视,几乎没有美 国人
10、能进入中国的那一段非常时期,斯诺能数次访华,确实是格外引人注目的礼遇,显然这是由于他 与中共领导人在延安时期建立的特殊关系与友谊。这与西行漫记向世界介绍红军 , 宣传陕北根 据地的功劳是分不开的。而在 20 世纪 50 年代的美国 , 由于麦卡锡主义的盛行 ,斯诺也遭受到很大的压力。 1951 年,中国 政府领导人就曾邀请斯诺旧地重游 ,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显然无法成行。直到1959 年,他重访中国的愿望才于次年得以实现。斯诺也是一位著名摄影家。 1930 年, 斯诺在登临泰山时 ,就拍摄了不少风光照片。在西行漫 记一书4中 , 有许多他自己拍摄的照片。这些照片是红军根据地首次接受外国人拍摄的第
11、一手资料 根据地以外的人能看到这些照片是很不容易的 , 今天看来也还是十分珍贵的。除了自己拍摄外 , 斯 诺还获得允许 , 翻拍了经过长征残存下来的一些珍贵的资料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红军被迫从中国 东南部的江西苏区撤退到陕西新根据地之前的一些人物和事件。西行漫记因此集中收录了一 大批延安根据地中共领导人的图片 ,以及毛泽东的夫人贺子珍的照片 , 还有士兵、平民和儿童的一 些留影。虽然当时和后来陕北根据地的其他摄影师拍摄了一大批珍贵照片 , 但由斯诺拍摄的这些照 片无疑更具有特殊历史意义。斯诺一生共写了 11 部著作 ,大多是长篇纪实和新闻报道类的。 内容多数是根据在中国采访而 来。 斯诺 19
12、72年 2 月 15 日在瑞士日内瓦郊区埃辛斯村去世 , 两天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斯诺病 重时,中国派出医疗小组 ,专程飞赴日内瓦为他治疗。斯诺在临逝世前 ,曾收到了白宫邀请他作为 “总统特使”到中国访问的信 , 他拒绝了。临终时 , 他还不忘中国。他说 : “我热爱中国。”并留下 遗嘱 , 要求把自己的一半骨灰安放在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斯诺去世后 , 他的夫人把他的一半骨灰带到中国 , 安葬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一个小花园中。斯 诺以他的笔粉碎了“赤匪神话” , 赢得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尊重。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 斯诺为中国所做的一切 ,他说: “我们将永远记得他曾为中国做过一件巨大的工
13、作。他是为建立( 中美) 友好关系铺平道路的第一个人。”毛泽东在唁电中称 : “斯诺先生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 他一生为 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6.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 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文章 2、3、4 段通过对传主的语言描写,揭示了斯诺成为 20 世纪享誉世界的著名记者的思想基础, 对后文叙述他与中国的关系起到烘托作用。B. 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用了许多照片。这些照片有许多他自己拍摄的,也有翻拍的长征残存下来的一些珍贵的资料照片 ,还有一大批延安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图片 ,还有士兵、
14、平民 和儿童的一些留影。C. 新中国成立后,斯诺又于 I960 年、1964 年和 1970 年三次回中国访问,其中一次是在中国政府领 导人发出邀请后的第十个年头上 , 他重访中国的愿望才得以实现。D. 中国和中国革命促进了斯诺的成长和发展,斯诺也成为中国人民的朋友和中国革命的支持者和宣传者。E.传记结尾引用毛泽东的话,高度概括了斯诺对中国革命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不可或缺。解析:A 项,无“烘托”作用;B 项,陈述不当,原文并未表明西行漫记中有斯诺翻拍的经过长征 残存下来的资料照片 ;E 项,“不可或缺”绝对化。答案:CD7. 从斯诺的生活经历来看,形成他的全球性的“生活方式”
15、的基础有哪些?请简要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本题的答题区间在 24 段。第 2 段主要说明童年时代的报馆的见 闻,在斯诺的幼小心灵里播下了种子; 第 3 段主要说明童年的暑假旅行使他品尝到艰苦探险的乐趣 ;第 4 段主要说明悲惨世界对他的巨大影响。参考答案:童年时报馆的见闻,使他产生了对新闻工作者的敬慕,在斯诺的幼小心灵里播下了种 子。童年暑假期间的旅行经历,使他品尝到艰苦探险的乐趣,知道大自然和人生竟是如此丰富多 彩,坚定地下决心要航海跨越太平洋。在悲惨世界一书中发现了某些外国人物,使他想起一些工人和失业者 ( 体面人物心中的“流浪汉” )。打开了一个思想意识和各种重大道德政治问
16、题的 陌生的新世界,卷进了一个遥远而又轰轰烈烈的历史时代中。8. 对斯诺与中国的关系的叙述,表现出了他对中国怎样的情感态度?请全面归纳。解析:本题的答题范围在 510 段。答题时可按照总分结构作答。有的要点可直接从文中提取,而有的要点需要整合概括。第 5 段可提取“他迷恋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传统” ;第 6 段主要表现他 同情中国人民的苦难,关注中国命运 ;第 7、8 段主要表现他不惧压力,维护与中国的友谊 ;由第 10 段最后两句说明他热爱中国,还要把骨灰安放在中国,可见他对中国的感情。参考答案:热爱中国。迷恋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传统;同情中国人民的苦难;关注中国命运;支持中国革命;不惧
17、压力,维护与中国的友谊;把中国当作第二故乡。9. 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 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请你就这两种精神中 的一种,结合这篇传记,阐明你的观点。解析:解答此题必须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意分析,国际主义侧重世界无产阶级的团结互助 共产主义侧重为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制度而奋斗。参考答案:(1)国际主义精神是一种思想,它要求无产阶级坚持国际团结,相互支持,相互援助。斯诺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记者,没有意识形态的偏见,怀着对中国人民苦难的同情,支持中国抗日战争,向 世界报道中国共产党抗
18、日的事迹,体现的就是一种国际主义精神。当今,每当世界其他国家遇到一 些重大灾难,中国作为一个勇于担当的大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也是国际主义精神的体现。(2) 共产主义精神是忠于共产主义事业,为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献身的精神,它要 求我们要像斯诺那样胸怀远大的理想,要像白求恩那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要像雷锋那样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要像杨善洲那样先人后己、大公无私,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努力奋斗。 三、语言运用10.毛泽东诗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有些诗词至今脍炙人口。现在请你为“毛泽东诗词朗诵会”的主持人写一段结束语,来结束这次朗诵会。要求:要引用毛泽东的诗词;语言连贯且富有激情:不少于 50 字。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诗词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然是诗词朗诵会的结束语,自然要有激情要具有号召力,因此我们在选择毛泽东的诗词时要选择那些激昂、具有教育意义的句子。参考答案:毛泽东诗词是中国诗林中矗立的一棵参天大树,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从“鲲鹏击浪从6兹始”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民办学校教师职称评定与晋升合同3篇
- 2025版高端住宅门窗定制与施工一体化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出租车司机聘用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公司司机外包管理合同法律意见
- 2025知识产权劳动合同补充协议范本:企业知识产权布局与战略规划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
- 2025年度智能化农业大棚建设与土地租赁合同
- 2025年度木托盘生产原料供应链金融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牛羊肉产业链投资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农业种植与农产品溯源技术服务合同4篇
- 2024年安全教育培训试题附完整答案(夺冠系列)
- 神农架研学课程设计
- 文化资本与民族认同建构-洞察分析
- 2025新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默写表
- 【超星学习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南开大学)尔雅章节测试网课答案
- 《锡膏培训教材》课件
- 断绝父子关系协议书
- 福建省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费用参考指标
- 2024年中国工业涂料行业发展现状、市场前景、投资方向分析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自然科学基础(小学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工程勘察资质分级标准和工程设计资质分级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