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口迁移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口迁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节人口迁移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本教学设计采用的教材是鲁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第1课时。本章第一节中人口增长主要讲述人口的自然增长,实际上,由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的机械增长也能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人口迁移也改变着迁入地和迁出地人口的分布状况,因此本节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针对人口移动从概念到原理,从历史到现实,从成因分析等方面作了深刻的探讨,从而使学生能够比较理性地思考和看待人口迁移现象。(二)、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对人口有所了解,但对于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了解很少

2、,所以讲解时需要细致。对于人口迁移的特点,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了解更少,学生学习时教师应多提供一些合适的案例。课前让学生查找一些相关资料,尽量让学生既感兴趣又能充分掌握新知识。本节课对于学生的一个难点就是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概念及其比较。这两个概念要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进行比较,适当举一些身边的例子可能更有助于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通过三微”即课前录制微课帮助学生学习,课中录制微课解决问题,课后录制微课巩固知识,达到帮助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能够说出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并能够区别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2 .能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能辩证分析人

3、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 .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客观存在及其正、负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两个概念的关系,明确不同地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2 .通过剖析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推力拉力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3 .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大胆表达、交流,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2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

4、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3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四、教学重、难点: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人口移动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五、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自主学习教材自学教师课前设计制作微课,上传到教与学平台完成自主学习案,根据自己的需要扫码观看微课。回顾基础知识,为课堂探究作铺垫。新课导入创造情境-激发兴趣:我们历史老师程老师的故乡不在莘县而是在冠县,老师为何会离开故乡来到莘县县城?程老师来莘县定居属于人口迁移还是人口流动?什么是人口迁移?人口为何要迁移?这是本节课将要探讨的内容。体会并感悟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之间的关系渗透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理念,

5、引发学生的思考自主学习测试通过平台下发以下问题:1、城市有哪些功能区?2、什么是人口迁移?3、人口迁移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别有哪些?教师根据平台选择随机点名进行提问。学生通过教学平台回答问题。巩固复习效果,检测预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课中互动探究PPT展示相关内容;以及课前利用教学平台上传到学生平板上的东欧剧变、印1、阅读课本内容,总结出人口迁移的概念;概念讲解、比较,用表小组活动:巴分治等影视、文字资料。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8-P10的内容,总结出人口迁移的概念,要求学生指出定义中的关键词。2、指导学生读图1-2-1和1-2-2,填写表格,比较一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影响等内容。

6、3、PPT展示并讲解说明人口迁移的含义,说明人口迁移的二要素:空间移位、居住地变更、时间限度。2、学生分组讨论比较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影响等内容并填写表格"o格的形式清晰明了,学生讨论,师生互动,使学生明确概念交流探究随堂测评1、利用教学平台的“随机点名”功能提问;2、利用平台的“推送”功能进行随堂测评和数据分析。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0的内容并提问: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是什么?要求分别举出实例。问题:以下的人口空间移动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某人去美国旅游B、某人去美国讲学C、某人去美国洽谈业务D、某山东人嫁到美国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7、2、学以致用跟踪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全班活动由平台切换至PPT展示闯关东视频片段结合课本P12的活动”,要求学生从剧中的对白找出传文一家坚定要去美东的原因。学生自由发言1、培养学生族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引导学生以生活经验感悟地理,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活动提升能力PPT展示图1-2-51、组织学生进一步交流,讨论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引导学生读图1-2-5分析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说明拉力推力、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排斥力与吸引力的对应关系。小组讨论,用城乡迁移的例子,分析其他人口迁移的原因,展示人口迁移的原因或推力与拉力因素。1、由分析城乡迁移的例子,培养学生分

8、析问题的能力;2、由“推拉理论的理解学习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全班活动,互动探究PPT展示,通过平台的随堂测评发送给学生,学生可以拍照上传填空题和简答题。通过视频录制软件在学生讲解时实时录制微课,及时巩固问题。教师展示PPT资料,引导学生解决的探究题目。探究一:以填空题形式完成探究题目。探究二: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不学生认真思考,解决探究案的题目。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国家和地区人口迁移特点、原因及影响各不相同。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CTFlFrrb=prRn'11AirAr"止入Tl.索小思图和我国M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完成(1)(5)题

9、。年静段(省)15TgJO-H45yg>0疗性人口jrJL<.J人)沆0'11411,681.性人口丸8437*IDIL63L011.8(1)改革开放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因素是()A.B.C.D.20世纪90年代伊拉克居民大量向外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MB.C.D.(3)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B.C.D.(4)M市迁入人口的特征用()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以青壮年人口为主呈现老龄化趋势A.B.C.D.交流探讨PPT展示“留学热”视频。引导学生观看“留学热”视频,引导学生分析这种现象对迁入地和迁出

10、地的影响。结合课本资料及图片,分析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生认真观看,小组讨论探究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培养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巩固练习及课堂小结PPT展示题目,通过随堂测评推送给学生引导学生利用平板完成测试题目,通过平台数据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引导学生解答问题,学生自主总结,教师补充。学生通过平台完成测试练习。学生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回顾本节知识点,巩固知识课后巩固练习课后巩固训练要求学生完成巩固训练案学生完成巩固训练案训练巩固微课后置在课后,教师提供相关素材,学生利用平板将较难知识点录制成课堂后置微课,巩固所学知识。学生自主设计,录制微课。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参与息识。六.教学

11、反思:1、在学校的信息化还处在起步阶段的时候,信息化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学校为了大力推行这一模式,要求所有学科必须统一模式,虽然信息手段的运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但是由于模式固定导致课堂结构较为死板,使课堂失去了地理学科特点。2、后来学校对教学平台进行升级以及各学科老师对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使得教学模式更能符合学科特点,信息化教学手段变得更加丰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地运用随机点名、推送试题、数据统计等信息化手段,结合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课堂学习与课下学习相结合。信息技术的运用留给

12、学生更宽裕的思考、分享、交流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3、现阶段信息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更加充分,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其根本目的是要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合起来,特别是在帮助学生的学方面效果尤为突出,在本节课中我把信息化技术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基本做到了有机的融合。比如在课堂上通过利用视频录制软件”现场把学生的讲解过程录制成视频,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信息技术的运用能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静止的图像动起来,更加具体的反映思维过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灵感、开拓学生创新思维。比如在解析推拉理论”时,运用视频和动画演示导致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将枯燥的理论转化为形象的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