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内增量阅读”实验方案_第1页
小学语文“课内增量阅读”实验方案_第2页
小学语文“课内增量阅读”实验方案_第3页
小学语文“课内增量阅读”实验方案_第4页
小学语文“课内增量阅读”实验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课内增量阅读”实验方案(初稿)  一、概述:以现行课本为基础,在不增加学时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增加课内阅读容量,使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提高整体语文素养,实验的预期目标为:学生明显活跃,进度明显加快,容量明显增加,成绩明显提高。二、现状:经过八年的课改实验,我市的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基本确立,“惜时增效、轻负高效”在多数课堂变成了现实;学生的课外阅读广泛开展,多读书,读好书,让经典浸润人生,创建书香校园,在我们多数学校已经蔚然成风。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成为制

2、约课改深化的瓶颈,现实告诫我们要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1、单就一节课来说,“惜时增效,轻负高效”体现得较好,如果放大到一个学段或者整个小学阶段来看,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可以说,只是完成了一般规定性的学习内容,课标要求的一些读写指标还不能很好落实。现行北师大版教材六个年级共有584篇课文(包括主体和拓展两部分),总量约30万字,如果再去掉我们不很重视的拓展内容,实际的阅读量不足20万。课标要求在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达到145万,也就是相当于课本内容的5到8倍,很显然,没有落实。2、总体上看,以经典诵读为主体的课外阅读还只是初见成效,虽然可能面广量大,但由于指导及评价的滞后,与课内阅读还是两张皮,甚至

3、有时候造成对课内学习的冲击。3、教师的语文教学观念还需继续更新,一些人仍然脱离不了以“本”为本、深挖精讲的传统束缚,教师的专业成长面临新的研究课题。要全面落实“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精神、全面落实课标提出的各项要求,需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加强课内外阅读的整合,用大量的语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用教学内容的扩充迫使教师改变相对落后的教学方式。三、依据:1、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标同时规定,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为145万字。如果按一般阅读速度计算,低、中年级学生在扫除障碍的基础上,每分钟大概能朗读1

4、00150个字,每节课大约3000个左右。高年级默读每分钟400个(其实我们根本做不到,必要的话可以测试),除了要做读书笔记外,每节课大约在6000个左右。除了节假日和复习考试,能够真正留给我们来专门阅读的时间并不多。“厚积而薄发”,先有量变后有质量,也是语文学习的规律。2、著名语言大师吕淑湘先生曾讲:“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忆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全国小语会丁培忠副理事长也说:“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是不可培养出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清华附中特级教师韩军说,

5、语言学习的规律是决非“举一反三”,而是“举三反一”,新语文,总体思路是,增大阅读量,打破封闭的教室,复归生活,引入大社会(与生活交往、阅读名著、接触网络等所有媒体),由阅读一本小书到阅读众多大书,纵身跃入语言(“交往”)的汪洋大海!南洋模范中学的赵宪初先生曾经提出,中学数学教学需要“举三反一”,甚至有时需要“举十反一”,“能够举三反一,孺子可教也”3、外地及我市的实践经验,山东潍坊韩兴娥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实验、河南省安阳市健康路小学的副校长兼实验班语文教师姚晓静与孩子共同读书的经验先后被中国教育报等多家报刊报道;我市平时进行语文新实验并扩大学生阅读量的学校,学生的综合成绩普遍较高。四、设想

6、课内阅读增量是一项较大的课堂教学改革,首要任务是教师理念和方法的变革。对有些问题,我们能够认识到,但操作时却放不开手脚,比如:“我听到的会忘记,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有人说这来自美国,其实是出自我国古代荀子的儒效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每节课都要滔滔不绝呢?再如:把课本上知识遗忘掉,剩下的才是教育效果。剩下的不就是方法、能力和素质吗?而我们的课堂上却往往忽视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总结和运用。又如我们常要求学生“博闻强记”,但对每一篇课文则总想挖深讲透;我们都知道一节课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总是把涉猎面很广(

7、一)先减后增。一节课的时间是一定的,有“增”就必须有“减”。减什么呢?重复的演示、只是做给别人看或者单纯制造气氛的学生表演、学生自己就能做或即使经过老师的点拨也根本就不能做的内容、教师虽然深刻但脱离学生理解力的讲解等。由课堂“瘦身”到课堂优化,由教师“卸载”到学生“轻负”,切实为“增量”留出空间,打好基础。在教学实践方面,我们应坚持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的原则,摒弃以往但凡新课总是教师引着学生学、教然后学的精细讲解的做法,要以读代讲,以测促学,以评导学,合作助学。(二)增的形式。每节课上的增量,每一篇课文教学后的增量,单元教学后的增量。增量的准备工作:提高教师钻研、解读、处理教材的水平和质量,遵循

8、主线抓住重点,一课一得,得得相积。一般的文章都能在一节课上完成任务,个别文章可以用两个课时,即11的阶段。然后逐步过渡到一般课文20到30分钟就能完成教学任务,即11N的阶段。如何扩大课内的阅读量呢?从以往的实践看,采取以下一些形式是比较有效的。1、共读一本书。低年级识字量少,老师可以有计划地选择适合的名著和学生一起读,具体做法先由老师读给大家听,再鼓励学生读,读完一部分,可以议一议收获。在这个过程中要安排积累词句和运用词语的练习。2、阅读与课本配套的读本。这样更能突出主题,也是对课内知识的巩固。但要注意的是根据实际适当取舍,不要加重学生的负担。3、两套教材分主次教学。河滨小学在英语教学上积累

9、了一些经验,有条件的学校不妨尝试一下,但怎样处理好课文编排之间的联系,需要老师认真研究。4、随机自选内容。a、扩大式。有些语文课文是根据原作改编或节选的,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师不妨把原作印发给同学,作扩大式的课内阅读。学生由于已有读懂课文的基础,再读原作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而且会特别有兴趣。b、举例式补充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阅读材料,尽管只是举例式的,也往往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如教学树叶落了这篇讲秋天特征的童话故事,一位老师在结课时推荐了三首写秋天的儿童诗让小朋友朗读,不仅与课文的教学相得益彰,而且扩大了孩子们的知识视野,他们吟诵这些儿童诗时便兴趣盎然,全班学生为之雀跃。c、捆绑式就是根据课文的某

10、一方面的特点,选相似的课外读物合看,采用“读一篇、带一篇”的办法,“捆绑”在一起,来扩大课内阅读量。如教海底世界一课时,教师选一篇海底漫游记让学生阅读,由于两篇读物有不少相似处,就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d、荐读式教师在课内推荐与课文有关的好书给学生,让大家到课外去阅读。教师也可以在课堂里出示图书、简介内容和作者,作课课外阅读的读前指导。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结课后教师出示安徒生童话选,简介作者和书的内容,并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如何展示扩大的课内阅读材料,也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设备条件,灵活处置。一般有:板书揭示(适合篇幅短小的阅读材料);抄贴展示(内容较长的阅读材料可以抄在白纸上张贴于墙,供学生阅

11、读;打印材料(较长的整篇阅读材料,不妨事前打印好,人手一份发给大家阅读);屏幕显示(可以运用多媒体做成课件后在屏幕上投放)。特别是屏幕阅读,更是时代要求的新阅读能力。在21世纪,阅读材料已不再是单一的以纸为介质的印刷物,影视阅读、课件阅读、光盘阅读和网络阅读都将以屏幕为介质。从小培养学生屏幕阅读的方法和技能,已经到了应当重视的时候了。五、原则:1、渐进性。先减量再增量;紧扣学段特点和学生实际;由指导到放手。2、自主性。实验老师自主选定增量的时间、方法和内容;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法。但为了保证实验的整体效果,各年级小组可以研究并提出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但不照搬,着眼学生长远发

12、展又不影响近期的检测评价。3、实践性。阅读课切实突出“读”字,强化朗读、默读和其他读书形式。学习鲁班师父的做法,加强学生基本功的训练。4、辅助性。扎实搞好课文的教学,在保底的基础上适度拓展。要做到减量(课文教学)不减质,增量必增效。六、方法1、对比法。个人的纵向对比,平行班的对比。实验教师要做好原始材料和数据的积累,定期分析,调整实验方向。2、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七、人员及分工。实验分布在城区八所学校的四个年级,共43人参加。实验领导成员及分工:以下老师除了负责本学校

13、实验工作外,还分担各个年级实验的组织、协调工作。陈淑娟(一年级)、刘雪峰、(二年级)、许瑞娟(三年级)王凤妮、杨君(四年级)、李娟娟、李爱琴(五年级) 张淑娟(六年级)全体实验人员名单:一年级:陈淑娟  王静二年级:李春芳、梁少丽、刘雪峰、赵冬娟、杨红艳、何晓晓、许娜、秦奕洁、刘涛   吕园园三年级:黄芳芳、张艳艳、李彩红、薛春炜、韦慧鸽、邵丽娜、张娟、马晶晶、许静静  许瑞娟四年级:郭亚红、赵伟巍、苏雪玉、王凤妮、杨君、王新梅、翟娟阳、张志辉        何雪颖五年级:何竹妮、赵晶

14、晶、王佩琳、李阿妮、沈斌、屈靖、吴红霞、李爱琴、何艳芳、李娟娟  张爱丽六年级:张淑娟 八、过程第一阶段:2011年2月至7月。学习、实践、总结。侧重于课堂教材的研究和处理。具体安排为如下:(1)寒假中,实验教师自学有关韩兴娥老师的长篇材料我的阅读三部曲,根据各自实际,写出实验的具体想法。(2)二月份,交流学习体会,分组制定计划,制定实验方案。(3)三月份,阅读韩兴娥专著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对实验教师的课堂进行观议;举行市级课内增量阅读教学研讨会,展示实验阶段成果,扩大实验影响。(4)四月份,组织去山东潍坊参加韩兴娥教学研讨会;召开实验教师会议,交流学习成果,完善实验计划

15、。(5)五月份,评选优秀论文及经验总结。第二阶段:2011年8月至2012年元月,侧重研究课外阅读在课内的实施;继续在实践中完善已有做法;召开经验交流会;结题;扩大实验范围至更多的年级及学校。九、成果。实验报告、论文、课堂实录等。   附:姚晓静和韩兴娥老师的经验。姚晓静的做法:看到一年级的孩子太小,还不能明辨是非,姚晓静就先选择了苏霍姆林斯基那通俗易懂的做人的故事,每天清晨一个小故事,让故事来说话,来感动孩子,培养他们的道义感,从故事中学习无私、正直、同情弱小、向往自由、尊重他人的劳动、仁爱之心等。在每天的倾听之中,学生们兴趣渐渐浓厚,她便带着学生走进书店,帮学

16、生选择了格列佛游记、格林童话等妙趣横生的儿童读物,教给学生自己读。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又着手将课堂根植于读书之中,及时地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如学习小狮子爱尔莎,她就每天给学生读上一段原著;学习月光曲,她就向学生推荐名人传;学习草船借箭,就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并及时开设了每周一节的“阅读课”,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她像一位书的使者,带学生走进了书的世界。从2001年到现在,6年下来,班里形成了浓浓的读书氛围,她与学生一起读书近百本,写读书笔记一年人均两万字。师生一同在书海中漫步,领略着书的神奇和美妙。六年来,两千多个日子里,我每天都在用做人的故事、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时代广场的

17、蟋蟀、夏洛的网、老人与海、海底两万里,为学生精心构筑一个温暖的阅读之巢,带领他们感受文字世界的高雅之美。他们像一条条小鱼游弋在清澈的河流里,像一只只快活鸟栖息在我为他们筑就的温暖的巢里,欢快而没有烦恼,天真无邪的童心里载满了快乐的微笑。在这温暖的阅读之巢,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童年时光,书香也像空气一样,随着一呼一吸,进入了孩子的肺腑,融入了孩子的灵魂,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韩兴娥的做法:一、目标解析目标设定:以一本书、一个年龄段为单位设定一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识字二、三年级:主要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四、五、六年级:海量诵读经典关键词时间:课内。半个月上完教材内

18、容,剩下的教学时间就大量阅读教材的读物。全班同读一本最好。质量:海量。势必要求课堂删繁就简,课外取消繁琐的、无效重复的作业。"增量""减负"并举。方法:阅读。阅读好比一条船,将听说写载于其中,一齐驶向彼岸。实验证明,随着阅读量的成倍增加,识字、作文、理解问题等都会迎刃而解。教学方法,先多形式读书,如听录音、自由读、开火车读然后教师直奔中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一下。倡感情朗读,弃精细讲解。二、实施策略(一)一年级:”海量阅读”中识字1、新生入学第一天就自己读书2、阅读、识字和写字不同步阅读先行;识字分别对待;写字降低难度。 (二)中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1、半个月读完整本语文书。教法:略读课文默读;精读课文感情朗读。坚持反馈:不论课内课外,都得在感情朗读基础上口头填空。选择精美语言块,强化感悟语言的精妙。2、大量背诵韵文和小故事完成课文学习后,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唐诗故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