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六上第二单元教案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6/e321001d-c79b-4dcc-9819-f61dc3794908/e321001d-c79b-4dcc-9819-f61dc37949081.gif)
![鄂教版语文六上第二单元教案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6/e321001d-c79b-4dcc-9819-f61dc3794908/e321001d-c79b-4dcc-9819-f61dc37949082.gif)
![鄂教版语文六上第二单元教案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6/e321001d-c79b-4dcc-9819-f61dc3794908/e321001d-c79b-4dcc-9819-f61dc37949083.gif)
![鄂教版语文六上第二单元教案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6/e321001d-c79b-4dcc-9819-f61dc3794908/e321001d-c79b-4dcc-9819-f61dc37949084.gif)
![鄂教版语文六上第二单元教案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6/e321001d-c79b-4dcc-9819-f61dc3794908/e321001d-c79b-4dcc-9819-f61dc379490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骄傲中华”为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伟大的出征通过生动、具体的描述,将“神舟”五号航天员受命出征的过程呈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为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的出征,为“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情感。北京欢迎你是杨澜作为北京申奥代表团的成员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所做的陈述词。表达中国人民的真诚和热情。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仅仅围绕“汉字的魅力”尽情抒发着对汉字的喜爱和珍惜赞美之情。古诗碛中作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全诗写出了诗人在万里沙漠中勃发的诗情,倾诉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语文乐园中的“读一读“目的是引导学生去发现,赏析对联的特点和好处。”“体会句子的语气和表达的感情,目的
2、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品位反问句和设问句在表情答意中的作用。“成语故事”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古诗文和成语知识并加以积累。“习作”主要是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心愿。训练学生事实在在不说空话,布局合理有顺序。教学目标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27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感情,说到哪,读到哪。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4、培养学生咬文嚼字,潜心思考的读书习惯和抓重点词句的能力。 5、指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辅助理解,培养学生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读懂课文,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 积累本单元
3、的优美词句,学习有理有据,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2 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3 运用“抓一点,辐射全文,拓展延伸“的教学方法。单元课时安排 1、伟大的出征 2课时 2、北京欢迎你 2课时 3、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2课时 4、古诗诵读碛中作 1课时 5、语文乐园 (二) 4课时4伟大的出征教学目标:1学会七个生字,理解“世界瞩目”、“蕴涵”等词语的含义。简单了解载人航天飞行的相关知识; 2理解英雄杨利伟的优秀素质;感受本文作为新闻报道的独特之处;品味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作者从细微处着手来描写庄重而热烈的出征大场景。3学习宇航员奉献、沉着的精神,立足科学,为国争
4、光。学情分析: 引导学生课前查找有关“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的资料。了解整个训练和发射的经过及意义所在;世界航天科技的发展;中国过去和目前在世界航天史上的地位;杨利伟的成长经历等,有助于理解课文。教学重点抓住一个场面写大事件,于细微处写人物。 教学难点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内化,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组织畅谈飞天感悟1、师: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对我们每一
5、个中国人都带来了精神的鼓舞,更引发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深刻思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激动人心的历史一刻吧!2、创设情景,“录制”通讯感受气氛师:(播放“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录像)师:看到这里,你作为一个中国人,有何感受?(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记者廖文根撰写的通讯伟大的出征,重温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前的场景。(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我们先来把这篇通讯朗读第一遍。2、整体感知,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师:这篇通讯主要写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吗?(鼓励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品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质疑(一)走进“出征
6、现场”1、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在“出征现场”,哪些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些语句使你倍感振奋?用笔画下来,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作批注。(学生自读自悟)2、交流分享场景一:送行“深秋的大漠为英雄送行。”预设:A、送行人有教练、专家们、少先队员、军乐队员、少数民族少女等,他们的心情都无比激动,都怀着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送行人数众多表现出人物对英雄出征的重视,表现了人们因中国人的飞天梦即将实现的激动、高兴,表现了人们对英雄出征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美好祝愿。 “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这一句普通的话语却饱含了丰富的情感,“我们的”这一个限制语中充盈着无比的自豪和激
7、动。 B、启发想象:假如你就是送行人群中的一员,你最想对杨利伟说的送行语是什么?请用最简短最动情的语言来表达吧!(先确定自己的身份,再设身处地地思考) 基本的要求是:(1)内容要切合特定的场合;(2)措辞要切合自己的身份;(3)语言要求形象、生动、精彩,能给人深刻的印象;(4)篇幅要简短。)C、是啊!大家的心情和当时的人们一样激动,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这一天(生接读:中国人已经渴望了很久)这一刻(生接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第二课时场景二:受命A、“总指挥同志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预设:杨利伟的话语充满了自信,总指挥的话语刚劲有力,虽然只有两个字,但在这两个字
8、中包含了多少信任和期待。(练习朗读:谁能读出杨利伟话语中的自信?总指挥话语中的信任?)(分角色朗读互相评价)B、语言训练:读下面一段话,说说画线的部分能不能改变顺序。(出示:随着杨利伟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当然不能改变顺序了,这是一个记叙、描写和抒情、议论高度融合的句子,三个“定格”构成排比,一层进一层地揭示了杨利伟这个军礼所象征的历史意义。场景三:踏上征程“5时30分,9时整,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一飞冲天,飞向茫茫太空”预设: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时刻啊!启发:从杨利伟深情的注视的眼神中,
9、你读懂了他的心吗?(预设:他深深地热爱自己的祖国,他要凭着这种热忱,信心十足地完成好这次任务。)(有感情地朗读)3、小结写作特点导语:因为抓住一个场面和一个典型人物相结合,以速写形式报道事件,于是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具有了鲜明的特色。这也就是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四、课堂总结在我们的脉搏和血液里跳动着让人振奋的航天精神,我们在为共和国取得航天科技如此辉煌业绩而骄傲的同时,也对中国航天人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而深深敬佩,他们是我们民族发展的脊梁,他们是我们新中国最可敬的劳动者的典范。五、作业设计:A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级、如果宇航英雄事迹报告团来到我们育才小学,你是一名学生记者,将有机会采访杨利
10、伟,请你设计三个问题。C级、多种渠道搜集神舟一飞船的各类资料,下周带来交流。相关链接:从无到有的飞跃4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新华网北京10月5日电(记者江国成)首次亮相天安门广场的长征二号型运载火箭及发射塔架模型连日来吸引了众多北京市民和外地游客,他们纷纷与火箭合影留念。去年10月15日,就是这种火箭把航天员杨利伟和他搭乘的“神舟”五号飞船送入太空轨道,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开展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一个多世纪,中国经济和科技长期处于落后停滞的状态,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内战的摧残,因而根本无力开展航天研究。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军队被入侵的英国军队打
11、败;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饱尝“落后就要挨打”惨痛教训的新中国为了加强国防,和平开发利用太空资源,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发展本国的航天事业。40多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1970年4月中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科学试验卫星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累计进行80次飞行,把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上天空。据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征三号甲火箭总指挥龙乐豪介绍,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已超过90,达到了国际一流火箭发射成功率的标准。美国德尔它等大型运载火箭的成功率在93左右。在卫星研发领域,中国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制了通信、气象、
12、科学试验、资源探测、海洋和导航等多种卫星。目前,中国已开始实施更为宏大的航天计划,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太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庆伟说,中国将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进而建造一个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解决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技术问题。龙乐豪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已开始研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高可靠性、低成本、无污染的大推力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以满足未来30年乃至更长时间内发射大型卫星、月球探测装置等空间设施的需要。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不久前宣布,中国计划2005年发射“神舟”六号飞船,航天员将在太空中操作仪器,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今年2月,国家
13、航天局宣布正式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计划在2007年以前发射一颗围绕月球飞行的卫星,开展月球探测工作,在2010年以前向月球发射无人探测装置,进而在2020年前完成采集月壤样品的工作。孙来燕说:“绕月工程是中国向深空探测迈出的重要一步。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为人类进行深空探测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的同时,造就了上万名中青年航天科技人才,为中国航天未来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批年轻的航天科技人才中,最为耀眼夺目的,包括不到40岁就升任旗下拥有10万员工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张庆伟,及其下属、42岁的“神舟”飞船系统总指挥袁家军和40岁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
14、究院院长吴燕生。年已七旬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说,这表明中国的航天事业“后继有人”。板书设计: 4、伟大的出征 等待送行 庄严出征 站满 从容稳健的步伐 激动 洪亮的报告声 (果断、从容、) 渴望 标准的军礼爱国的情怀附: 1、世界航天史上的大事件: 第一颗人造卫星:前苏联于年月日发射的"卫星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是世界上第一颗在地球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 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前苏联于年月日发射的"东方红"宇宙飞船,是世界上第一艘绕地球轨道飞行的载人飞船。 第一位登上太空的人 :前苏联著名宇航员加加林。 第一艘登上月球的载人飞船 :年月日,美
15、"阿波罗号"登上月球,成为世界上第一艘在月球上着陆的载人飞船。 第一个登月的人:美国的艾德林·康世朗林斯。 2、中国航天史中大事件: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90年4月7日,中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 1998年7月18日,长征火箭首发欧洲国家制造的通信卫星成功。 2002年12月30日,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宇航员"。课后反思:5、北京欢迎你教学目标:1学会
16、十个生字,理解“精彩纷呈、讴歌、永恒”等词语。2培养学生理解、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情分析: 课前一定要搜集奥运会的资料。奥运会的来历,奥运会的意义,奥运会的精神,我国运动健儿在历届奥运会上的表现,北京申办奥运会的过程,奥运会申办成功对我国的意义,有助于理解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谈出感受。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一组奥运健儿在竞技场上奋勇拼搏的精彩镜头,在领奖台上或喜极而泣或注视国旗唱国歌的精彩镜头。)师:奥运精
17、神,是顽强拼搏,积极进取;是勇于奉献,甘于寂寞;是更更快更强,自信自强自尊!参加奥运,取胜奥是多少人的梦想,我们都一一实现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中国”这个响亮的名字响彻了全世界!东方的巨龙正在腾飞! 举办奥运会,更是我们多年的期盼与渴望,这一天月终于来到了!2001年7月13日,是每个中国人都难以忘怀的日子我们的梦实现了!(播放2001年7月13日,申办2008奥运会成功的录像片断)2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那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聆听申奥代表团的代表杨澜申奥的陈述吧!二 初读课文,感知整体1 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没有读好的地方可以反复多练练。2 自学生字新词,看看课文陈述了哪些内容?每
18、个内容能用一句话概括吗?(中国拥有自己的体育传统,北京有许多精彩纷呈的事情和友善的人民;我们的文化计划。)小结:看来,整个陈述词是条理清楚,有详有略的按总分总的顺序陈述,我们读起来感到很清晰。三 重点研读,交流分享1 你对哪部分最感兴趣呢?请再读一读,想一想,划一划,准备和大家交流感受。(完成课后第二题)2 全班交流分享重点交流 课文第5自然段1)整体感知:读这一段话,看看它写了哪些内容?2)再读这一段,看看有哪些句子写出了“精彩纷呈”呢?3)咱们班有同学去过北京吗?当你看到这一切时,是怎样的心情?可以让我们分享一下吗? 我们想象一下,那些外国友人又会有什么样的惊喜呢?他们会说些什么?4)我们
19、再现一下北京的气派与美丽,谁愿意为她解说?你准备带着什么样的情感解说呢?(指导有感情朗读,注意相机评价。)5)读描写北京人的句子,看看读这段文字的时候,你的眼前能够出现奥运会期间,北京人热情待客的各种镜头吗?看谁的想象能力最丰富。6)现在,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北京人吗?(热情,好客,友善识大体,顾大局,)那又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朗读这段文字,向客人介绍北京人呢?第二课时课文610自然段1)整体感知:读一读这部分,请你找找,这一部分中有几个“将”字,把它圈出来,读一读,想一想,这几个“将”字在其中所起的作用。2)大家再自由读这些句子。请7人读7个“将”带出的内容,把这一“文化计划”呈现在大家面前。3)
20、当我们一遍一遍读这一部分内容时,哪些词句渐渐地跳了出来,让你感到特别重要?当然,也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相机完成课后第三题。同学之间还可以结合搜集到的资料,自由谈自己的理解。)4)这一段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组织和指导朗读,教师激励。5)再读读第10段,看看这段主要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一种什么感情呢?扣住“实在是难以”“只不过”“而已”“仅仅是”“一部分”等词语,指导朗读,读出作者的遗憾,更读出作者的骄傲与自豪。6)如此短的时间实在是难以完整地展现我们的北京,展现我们的文化计划呀!那么,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你还能向各国友人介绍中国的,北京的哪些特点?介绍我们还将有
21、做哪些做法呢?(想象拓展延伸)课文最后一部分1) 读“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到我们中间来吧。”相信现在,你一定能如数家珍地总结这“神奇”了!能用自己的话简洁地总结一下吗?2 )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北京!,我国的工业,农业,科技,教育,社会事业以及城乡人民生活都焕然一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我们完全有力量举办一个具有新的局面和新的高度的奥运会!让我们满怀信心,骄傲而自豪地齐读段这一段话。四 课堂总结2008年8月8日这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即将来到了!我们都是光荣的东道主啊!你想为这一天的到来做些什么呢?(鼓励学生发言)板书设计:5 北京欢迎你神奇“将”更神奇课后反思:6、我爱你
22、,中国的汉字教学目标:1学会十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汉字的特点和魅力,体会作者对汉字的喜爱与赞美之情。3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欣赏本文语言的特点,品味、积累语言,学习表达方法。学情分析: 全文语言优美,修辞手法运用丰富,非常适合用感情朗读来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达到既能了解汉子的特点,又能学习语言的目的,一举两得。教学重点了解汉字的特点和魅力,体会作者对汉字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汉字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汉字伴随着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它到底有些什
23、么作用呢?(鼓励学生自主发言)2、的确,汉字是我们交际、交流的重要工具,生活中少不了它,它是我们忠实的朋友。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汉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与其他文字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汉字具有丰富的内涵,世界上,只有中国的汉字的书写形成了独特的书法艺术。有一位叫刘湛秋的作家,这样描述他为之喜爱的汉字。(出示课文第一段文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3、今天,我们来好好地欣赏一下中国的汉字,领略它独特的魅力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得正确又流利。2、反馈新词,完成练习1)请找出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沉坠 幽
24、深 勾勒 智慧 驰骋 徜徉 瑰丽)2)找出带有比喻义的四字词语(挺拔如山 清凉如溪 浩瀚如海 凝滑如脂)(启发学生边朗读边想象) 这些词语都值得我们学习积累,让我们多读几遍,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里,你会对它们有更深的感悟,会越来越喜欢它们。3、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了解一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中国汉字的哪些特点。(生自由谈)师:大家谈了这么多,你觉得文中的哪个词最能概括汉字的特点呢?(魅力)再浏览一下课文,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三次)(出示句子,读一读)“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生来就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但这汉字的魅力却成了交响乐队的总指挥!”“我真的是无限钟情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中国
25、汉字,并震惊于它的再生活力和奇特魅力。 仅就这三句话,你能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吗?对,作者是从心底里钟情与喜爱呀!(指名读齐读)三、品味语言,感悟汉字1、那么,中国的汉字到底有些什么样的魅力呢?作者为什么那么钟情与喜爱汉字呢?我们还得再静下心来品读课文。大家可以默读,也可以小声读,一边读,一边注意自己的感受,勾画出特别打动你的词句,并把自己的感受简单作批注。2、交流分享(为学生搭建自由表达的平台,让他们有读书和表达的空间,也要注意训练说话的条理性,一定要说到哪里就读到哪里,指导到哪。)预设:若学生谈到第2自然段的第一层内容:(1)随着学生发表见解和朗读,课件相机展示。(说到一个词便点击一个特点,
26、并师生合作读出。)太阳热和力月亮清丽的光辉轻漂浮感重望而沉坠笑令人欢快哭看就像流泪冷霜散发寒气幽深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人不禁肃然起敬天和地赞叹不已师:读着读着,我们感到这些可爱的汉字真像一个个有着独特性格的小精灵啊!用你声情并茂地朗读把你的理解和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吧!教师评价语:“的朗读使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小精灵在漂浮,在沉坠,在流泪,在散发着寒气”“听着听着,我们感到这些小精灵正向我们走来,它们不断地变幻着横竖勾勒的奇妙组合,时而笑得令人欢快,时而幽深得让人似乎进入了森林”(2)这一部分是围绕着哪些词句展开的呢?(第一句,关键词“独特性格的精灵”;第二句,关键词“风韵”)我们再合作着
27、再一次去赞美汉字的风韵吧!(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3)我们再来美美地欣赏一下这些“有影无形”的图画,这些“横竖勾勒”的奇妙组合吧!(出示典型的、有特点的汉字)师:如看到“月”就想到一弯月亮。若学生谈到第2自然段的第二内容:(1)“有哪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一样拥有这么丰富的书法瑰宝?” 请改成陈述句“没有哪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一样拥有这么丰富的书法瑰宝?”若改成感叹句呢?“没有哪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一样拥有这么丰富的书法瑰宝了!”比较一下,这三种句式中哪一种最能表达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喜爱与赞美?那么,怎样读才能读出这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赞美之情呢?(2)“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中国的书法
28、为什么能称为“瑰宝”呢?你对中国书法有哪些了解?能结合文中词句谈一谈吗?相机出示各种字体的书法作品,师旁白:“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凉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指多名学生感情朗读,评价)(3)“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飞翔与驰骋。”欣赏着,朗读着,你的思绪又如何在尽情地飞翔与驰骋呢?你由这些书法作品又联想到了什么?(学生自主发言)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感受到汉字的确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下节课让我们继续领略汉字的魅力!第二课时一、回顾旧课,激发情感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感受到汉字的奇特魅力了吗?在上节课里,哪些优
29、美的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有感情地读一读吧!二、品味语言,感悟汉字1、那么,中国的汉字还 有些什么样的魅力呢?作者为什么那么钟情与喜爱汉字呢?我们还得再静下心来品读课文3-5自然段。2、学生自读自悟(提示:读一读这几个自然段,思考问题,勾画出重点语句,把自己感兴趣的语段多读一读,试着说说自己的理解。)3、小组内交流学习(提示:人人主动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在小组里讨论。)4、全班交流分享预设:(1)第三自然段A、学生自主谈感受:汉字的魅力在于它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B、小组间合作读此段C、师生合作读此段,老师读设问句,学生读后文。D、启发质疑:同学们想一想,有不理
30、解的地方吗?这种地方也包括标点符号哟!(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说汉字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最后一句反问句为什么不打问号,而是打感叹号?)E、组织探究(启发学生联系第2段理解,汉字形象生动,能让人瞬间走进想象;从感叹号,能体会出作者内心强烈的赞美之情)F、课件展示苏轼的诗,书法作品G、再次有感情朗读(男女生合作读)(2)第四自然段A、随学生谈感悟,出示比喻句,说说把什么比喻成什么。B、为什么说汉字成了“交响乐队的总指挥”?(学生联系上下文及自己对不同方言的了解来理解)C、有感情地朗读(3)第五自然段A、随着学生朗读出示第一句话,启发质疑:是怎样瑰丽雄健的生命力呀?有什么新的存在价值呢?还有什么不
31、懂的地方?(师生共同探讨解答)B、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师:这就是我们的汉字,这就是它瑰丽雄健的生命力,读到这里,你想说些什么?把自己的感受送到句子中去吧!(小组合作读)三、升华情感,回归整体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浏览全文,你能有条理地说说汉字的魅力所在吗?(学生梳理归纳)2、相信读到这儿,每一个人都会发自内心的去珍爱和赞美伟大的汉字了。让我们也借助于作者优美的文字,尽情抒发我们的感情吧!(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四、作业设计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语段,并试着背一背。C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汉字有哪些特点。板书设计: 6、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不是.而是 再生活力书法丰富有灵性 奇特魅力
32、 是.而不是 稳定性课后反思:诗词诵读 碛中作教学目标:1认识“碛”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借助注释、图画了解、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初步理解诗的大意。3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 这首诗以鲜明的形象写景抒情,情景契合无间,情深意远,含蕴丰富,读起来别有神韵。要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想象。教学重点借助注释、图画了解、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初步理解诗的大意教学难点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请学生回忆有关边塞诗的信息。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走进“边塞诗”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积累过哪些脍炙人口的边
33、塞诗?预设: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之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卢纶塞下曲(有两首,“林暗草惊风”“月黑雁飞高”),2、诗人简介,了解“边塞诗”和“边塞诗人”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
34、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他的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A、边塞风光;B、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C、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D、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不仅内容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之燕歌行、岑之白雪歌、 走马川行等七言 长篇歌行
35、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曾祖岑文本、伯祖岑长倩、伯父岑羲都以文墨致位宰相。父岑植,仕至晋州刺史。岑参10岁左右,父亲去世,家境日趋困顿。他刻苦学习,
36、遍读经史。20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天宝三载(744),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及第前曾作感旧赋,叙述家世沦替和个人坎坷。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想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天宝十载,回长安,与杜甫、高等游,深受启迪。十三载,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安史乱起,岑参东归勤王,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由于"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乾元二年(759)改任起居舍人。不满一月,贬谪虢州长史。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因
37、此人称"岑嘉州"。罢官后,东归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客死成都旅舍。 岑诗的主要思想倾向是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其艺术特色是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绚烂,风格奇峭。他擅长七言歌行,用歌行体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风光,为唐诗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 3、(板书课题)释题:这首诗约写于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时。碛中作即在大沙漠中作此诗。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范读欣赏师:同学们,让我们赶快翻开书,先听老师诵读此诗,一边听,一边感受一下诗人的心境,诗句的美。(教师随着悠扬的乐曲范读,课件出示碛中作全文)2、自读尝试师:请同学们也试着小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
38、音,读通诗句。 (学生自由尝试读)3、互读交流师:谁想读给全班同学听?(指名读)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下面请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读一读,听一 听,评一评,互相取长补短。(同桌合作读书)师:有哪一对同桌想与大家分享这首动人的诗?(同桌齐读此诗)师:同学们初读古诗,就能这样出色,真不错!三、自读自悟,理解诗意1、回顾学法师: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几年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悟到了一些理解诗句的方法,能先交流一下吗? (预设:我们可以联系诗下的注释来弄懂一些字、词的意思;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有时还可以结合书上的插图进行想象、理解;我们有时还能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来学习。)2、鼓励探究师:(微笑)同学们说
39、得非常好,我们就是要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好的方法!下面,就请大家采用这些好方法,来自学,弄懂诗意。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同学之间可以探讨、交流。 (学生展开自学探究活动,教师巡视,辅导个别困难生)3、分享学习成果(1)初步了解诗意,交流汇报师:好了,许多同学的眼神似乎在告诉我,他已经读懂了许多。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汇报一下学习成果呢?(“我”离开长安已近两个月了,踏上征途,扬鞭跃马,从长安出发,沿着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风尘仆仆的向西进发。在明月照耀下,平沙莽莽、万里无人的大漠,是那样沉寂,那样荒凉,在月色中又是那样朦胧,在广袤无垠的沙漠瀚海之中,今夜又能宿在何处呢?师:说得真好!你是采用什么
40、方法读懂的?(引导学生明确学法)四、品读诗句,体会语言魅力1、自读品味师:同学们,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读一首诗,就像品一杯茶,越品越有滋味!下面,就请大家再次自由读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品:你认为诗中哪些字词用得特别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读自悟)2、分享交流师:谁品出“茶”的滋味了?(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感受)预设:从“辞家见月两回圆”的诗句看,岑参离开长安已近两个月了。诗人回顾两个月的行程,如今宿营在广袤无垠的大沙漠之中,正巧又遇上十五的月亮,一轮明月照在平沙莽莽的沙漠上,他想到月圆人未归,看到唐军在沙碛中列营而宿,写下了这首绝句。这是沙漠行军途中野营生活的一个剪影。“走马
41、西来欲到天”句,写出了踏上征途后的行进过程,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扬鞭跃马,从长安出发,沿着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风尘仆仆的向西进发。“欲到天”三字,既写出了离家之远,又写出了不畏艰难险阻、天高路远的气概,好像要飞马走到天的尽头,不达目的不止。诗人将“走马西来”的空间过程,描写得气象壮阔而又富有健美的动感。如果说首句主要描写的是辞家后的空间行程,那么下句诗写的就是辞家后的时间过程。“辞家见月两回圆”句,表明辞家已近两月,“两回圆”是经历两月的艺术说法。这句诗含蕴很丰富。十五的月亮是最圆最亮的。人们爱用月亮的圆缺来比喻人的离合,看到圆月,就会想到与家人的团圆,现在是月圆人不圆,自然不免要牵动思乡之情。诗
42、人将想念亲人的感情闸门刚刚打开,立刻又把它关闭起来,将笔一转,由遐想回到现实中来。“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两句,上句故设疑问,提出一个眼前急需解决的宿营问题,下句诗不作正面回答,却转笔写景:好像诗人并不关心今宵宿在何处,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碛中之景:在明月照耀下,平沙莽莽、万里无人的大漠,是那样沉寂,那样荒凉,在月色中又是那样朦胧,在广袤无垠的沙漠瀚海之中,今夜又能宿在何处呢?不言而喻,诗人和他的伙伴们,只能就地列营,过一种风餐宿露的生活。这就暗暗点出戎马生涯的艰苦,从而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象的余地。碛中作诗仅四句,但每句诗都能给人不同的艺术感受。起句有一股勃发的激情和大无畏的精神,雄奇
43、壮美而豪迈。次句情深意远,含蕴丰富。三句以设问兜转,宕开前句,有转折回旋的韵致。结句似答非答,以景作结,于暮色苍茫之中,使人感到气象壮阔。整首诗给人以悲壮苍凉的艺术感受。杜甫称赞岑参的诗“篇终接浑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这是指他的诗结尾浑厚,气象阔大,不可窥其涯际。从结句“平沙万里绝人烟”(一本作平沙莽莽绝人烟)来看,境界阔大,茫无边际,“篇终接浑茫”五字,是当之无愧的。3、启发想象,指导朗读师:好!让我们把心融入到诗句中去吧!再次有感情地读读,一边读,一边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看到诗人的身影了吗?你看到他写满沧桑的脸了吗?(学生自主有感情朗读古诗交流分
44、享)5、鼓励背诵背诵五、布置作业,拓展阅读1、背诵古诗寒食2、推荐阅读岑参的边塞诗 杜甫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岑参的边塞诗句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感情热烈,气势雄浑,场景壮阔,色彩瑰丽,想象丰富,句式跳跃,语言奔放。他的作品写奇景,抒奇情,有奇采。 (1)奇景:边塞奇异壮丽的风光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下文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
45、例分析诗人所擅长的奇景刻画。白雪点明写诗的背景。歌,点明诗歌的体裁是乐府。送武判官归京是写作的事由。诗是咏雪送人之作。“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开篇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由风而见雪,因铺垫而富有气势。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一个“即”字,传出惊喜好奇的诗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方飞雪,却用南国的春风和梨花作喻。把萧索酷寒转化为绚丽烂漫,花团锦簇的景象传达出大雪纷飞的姿态。“忽如”显出雪来得急猛紧。接着四句以奇寒中将士的感受写雪的威力。“散入珠帘湿罗幕,虎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也是诗人“好奇”的表现。紧接着铺叙送别
46、的场景,帐外“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以夸张笔墨勾画塞外雪景,气势逼人。“惨淡”二字又为送别定下基调。帐内置酒送别,“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送客出军门,只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也是一处奇景,鲜艳的红旗在寒风中冻结,于是冷色调的白和暖色调的红形成了鲜明的反衬,冻结的旗和漫天的飞雪形成反衬。在色彩鲜丽的画面中,突出了奇寒的感觉。“轮台东门送君区,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结尾雪上的马蹄印迹,伴随着诗人深情的目光,渐行渐远,阐说着悠悠不尽的离情。在这首诗中,诗人对诗歌意象“雪”表现出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笔力矫健,既有大笔挥洒,又
47、有细节勾勒,既有真实摹写,又有浪漫想象,意象鲜明,意境独特,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 (2)奇情:艰苦的军旅生活中,渗透着激昂慷慨的情感。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写唐军半夜行军的情景,是岑参边塞诗中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学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间之应胆慑,料如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贮献捷。 板书设计:碛中作(唐)岑参思念家乡不畏戎马课后反思:语文乐园(二)教学目标:1认识对联,了
48、解对联的特点,积累两句古代名言;了解“奉公守法”的意思。2培养学生理解、比较辨别、想象、表达的能力。3体会汉语的博大精深及成语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积累成语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积累成语;帮助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学情分析: 本次语文乐园重在引导学生积累对联,品味反问句和设问句在表情答意中的作用。了解成语故事奉公守法的含义。习作主要是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心愿,训练学生事实在在不说空话,布局合理有顺序。教学重点认识对联,了解对联的特点,积累两句古代名言;了解“奉公守法”的意思。教学难点习作中激发写作兴趣。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一、走进对联1、温故知新:同学们,从上学期开始,
49、老师就向大家介绍了许多有趣的对联故事,同学们还津津有味地背诵了自己喜欢的对联。谁还能背一背?(学生自主背诵)2、认识新对联: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古人在学习语文时,常把“对子”当作运用知识,开启思维、展现才华的好方法。欣赏对联有无限情趣,自己会做对联更是乐趣无穷,因为它是充分展示你语文素养和才华的一个好平台!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两副对联。(出示对联)(1)读一读,想一想,这两副对联讲的是什么意思?该怎么读才合适?(学生自读)(2)同桌交流(3)全班交流,指导朗读3、互动交流师:同学们,说说你喜欢的对联吧!(鼓励学生读出对联的韵味,简单讲讲对联的意思。)二、读一读,体会句子的语气和表达的
50、感情。1、自由读句子,读出句子的语气,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2、交流分享预设:1)这句话是问句,问中肯定,充满了无限的民族骄傲与自豪!2)感叹句,感叹中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3)设问句,表达了对中国文字美的感叹!3、练习朗读(分组读齐读)第二课时三、读一读,记一记1、自由读句子,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交流句意3、背一背(自由背齐背)四、成语故事1、默读故事,想一想,“奉公守法”的意思是什么?(奉行公事,遵守法律)2、你能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吗?试一试!习作 心愿第三、四课时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搏击长空是鹰的心愿,春华秋实是树的心愿,五谷丰登是农民的心愿,桃李满天下是老师的心愿,你一定也有美
51、好的心愿!今天,我们就来用笔写一写自己的心愿!(板书课题)二、启发引导1、你的心愿是什么?为实现自己的心愿,你准备做些什么?“心愿”与“梦想”有什么区别?写作时应注意什么?2、同桌交流3、全班交流4、老师也有个美好的心愿,想知道吗?(念下水作文)1)要求:认真听,老师的心愿是什么?是怎样实现的?老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2)交流讨论三、写作指导1、(出示温馨提示:1)可以先开门见山地表达自己的心愿,再谈谈心愿的由来;也可以先叙述引发心愿的事情,再表达你的心愿。2)写一写准备如何实现自己的心愿。3)叙述中穿插议论、抒情的语句。)2、学生练写片断 集体备课师随图旁白:让我们永远记住2003年10月5
52、号,这一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神州”五号一飞冲天,这一震惊世界的壮举,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是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宇航大国了!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伟大的出征!自由朗读课文,练习读通顺,读正确,并自学生字新词,同时思考:课文围绕着“伟大的出征”,是怎样一步一步写下来的?(见“课文说明”中文章的划分;见“要点提示”的“识字写字”的强调。)围绕“伟大”,静心读思。再读课文,静心自学。联系上下文,联系搜集的资料,联系自己的耳闻目睹,把你认为能表达“伟大”的词句划一划,圈一圈,想一想,作作批注。(要给足学生自学感悟的时间。)总结全文:同学们说得多好啊!是啊,这一飞,飞出了一个让世界
53、瞩目的中国!飞出了世界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宇航大国!飞出了中国航天科技新的里程碑!飞出了中国人的民族骄傲与自豪!飞出了世界航天领域令人震奋的新局面!“神州”五号飞船发射成功,不仅让中国人民骄傲与自豪,还让海外游子扬眉吐气呀!请看他们在网上的留言屏幕显示:“毛主席58年前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今天,我们一起欢呼,中国人“飞”起来了!”“天上人间,蓦然间乾坤已转,神州内外,已是赞声一片”“我跟老外说我们要发射载人航天飞船,他们都感觉震惊,随之而来的是羡慕的眼神,作为中国人,我有什么理由不骄傲呢?”“或许此前,我对于这个国度有着或浅或深的抱怨,牢骚.但现在,都像蛛丝马迹一样微不足道了!千年飞天梦,今朝一梦圆;中华巨龙心,浩瀚宇宙间!”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有纪念意义的一天(一起说):2003年10月15日!再读课题注意指导点播学生表达。涵盖要点更要简洁流畅。重视想象,重视情感体验的表达。(相机完成课后第三题,见“课文说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组织和指导感情充沛的,多种形式的朗读,师评价性、过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详尽多条款单项劳务分包合同
- 保险服务居间合同
- 工业厂房租赁合同
- 建筑工程款转让协议书
- 装卸运输服务合同
- 智能科技产品开发合作合同
- 个人果树承包合同
- 管理软件系统买卖合同书
- 美术老师教学成果保护协议
- 项目策划服务合同
- 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模)(附答案)
- 前庭功能锻炼科普知识讲座
- 信永中和线上测评题库
- 供应链战略布局与区域拓展案例
- 上海话培训课件
- 注塑车间绩效考核方案
-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专项练习26篇(含答案)
- LS/T 1234-2023植物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 【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研究:以比亚迪公司为例15000字】
- 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