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_第1页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_第2页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_第3页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_第4页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庆大学 贸易与行政学院哲学系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教学要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关键词反映论实践认识真理价值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实践: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

2、、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2、实践主体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3、实践客体 实践客体是指进入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客体的形式: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4、中 介 中介起着主体和客体间的桥梁作用。 主体和客体通过中介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实践实践主体主体实践实践中介中介实践实践客体客体

3、 认识关系认识关系 实践关系实践关系4、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实践关系。在此基础上还渗透着他们之间的价值关系、审美关系等。5、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认识是为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因此,改造世界必须首先认识世界。 物质工具认识工具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观念工具民族语言柴门霍夫世界语言语言工具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徐徐悲悲鸿鸿画

4、画马马(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不断向前发展。哥白尼哥白尼第谷第谷结绳记事工具的发展使得认识不断深化。 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西红柿,狼桃的

5、故事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1、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被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首先,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其次,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红红花花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特点: 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 在认识的本质中,反映的、摹写的方面与能动的、创造的方面是不可

6、分割的。建构或重构是认识过程中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表现。鬼从何来杯弓蛇影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 列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毛泽东: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为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能动地发展为新的实践活动这样两次飞跃。 (1)感性认识:人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形式:感觉、知觉、表象(一)从实践到认识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觉:是主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对客体的个

7、别属性和特征得反映。 知觉:是对事物各种感觉的综合,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 表象: 是大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 从感觉、知觉到表象,已经包含着认识由部分到全体、由直接到间接的趋势。 感性认识的特点:直接性、具体性、表面性眼见未必为实(2)理性认识:是指借助抽象思维,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对事物得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概念:是对事物的一般特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反映。 判断:是对事物之间联系或关系的逻辑反映。 推理:是由已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反映形式。 特点:间接性、抽象性、概括性(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8、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第一,避免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经验主义“ 经验论” 教条主义“ 唯理论” 第二,注重调查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二是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将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2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基本条件: 3. 非理性因素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1)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 (2)作用:激活、驱动、控制。 (3)用

9、正确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和调节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二)从认识到实践1从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1从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一是认识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亚里斯多德: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1从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二是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理论要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化为指导实践的具体观念;2飞跃的条件2、飞跃的条件 理论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2、飞跃的条件 理论要要为群众所掌握。2、飞跃的条件 形成科学的、正确的实践方法,方法是理论的具

10、体化。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1、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反复以至于无穷的过程,每一次循环都有新内容、新发展。2、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主观方面:人往往会受到认识能力的限制。客观方面:由于事物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事物本质的暴露也需要一个过程。爱迪生2认识运动总规律的重大意义 (1)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避免犯“左”的和右的错误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2)自觉地尊重群众的实践,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调查研究试点实验虚心向群众学习集中群众智慧宣传动员群众推广成功经验转化为群众的行动方法论意义:认识路线和工作方法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一、

1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主体客体真理谬误正确反映歪曲反映2、真理的主观形式其一是指真理是主体对客观实际的一种思想或观念的反映形式,属于认识领域; 其二是指任何真理都是通过命题或命题系统对事物的指称、描述和断定来表达的。只有关于客观事物的命题和断定才有真与假、正确与错误之分。 (一)真理的客观性3、真理的客观性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的; 其次,真理的思想内容是客观的; 最后,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一)真理的客观性(1)正确认

12、识真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 第一,要区别真理的客观性与客观对象; 第二,反对唯心主义的主观真理论; 第三,反驳“有用即真理”的实用主义真理观。4、真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辩证统一 (2)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一元论 第一,真理的普遍本质是唯一的,即只有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才是真理,反之则是谬误; 第二,符合的指向是唯一的,即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而不是相反; 第三,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唯一的,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四,对于一个具有确定的具体范围的认识对象的真理性认识是唯一的。 (3)坚持唯物主义的真理一元论真理本身无阶级性;真理面前应当人人平等。 地心体系地心体系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

13、性和相对性(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真理的绝对性 绝对真理指真理的绝对性。 (1)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2)人们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a2+b2=c2cab真理绝对性的主要表现: 第一,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而不是主观自生的,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毕达哥拉斯真理绝对性的主要表现:第二,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而不是不相符合的认识,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绝对性的主要表现: 第三,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获得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

14、相对性 2、真理的相对性 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全部复杂性的正确认识的局限性和不完全性的属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天在上面天在上面天在上面天在上面 第一,相对于整个客观世界来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无限宇宙的某一领域的某一过程或方面的正确认识,而不是无限宇宙的全体的认识,因而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和有限的,具有相对性。 真理相对性的主要表现:真理相对性的主要表现: 第二,相对于特定事物或现象来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对象的一定方面的一定程度和一定层次的正确认识,其认识的深度总是有限的,具有相对性。真理相对性的主要表现: 第三,相对于人类的认识能力的本性来说,虽

15、然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但每次的实现却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3、真理绝对性与真理相对性的关系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包含有永不会被推翻的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并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3、真理绝对性与真理相对性的关系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一个不断从相对真理过渡到并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 4、意义 第一,具体地、历史地、全面地对待真理和使用真理(不把真理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不实用主义地

16、肢解和使用真理。 第二,避免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错误。 第三,以坚持与发展相统一的正确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三)真理与谬误 1、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 相符合、相一致就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1)二者相互区别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谬误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二者泾渭分明,互相对立。(1)二者的区别: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认识真理真理谬误谬误互为条件互相依赖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2)二者的联系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方面,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另一方面,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

17、以转化为真理。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主观主观认识认识客观客观效果效果实践实践真理真理谬误谬误相符不符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特性: 它不仅具有理论的普遍性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品格。实践是检验(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确定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不确定性:实践对真理检验的条件性。1、哲学上的“价值”价值指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三、真

18、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一)价值及其特性2、价值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 首先,人的需要有客观性。其次,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最后,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 价值的主体性:一方面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连,价值的特性表现和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容。 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首先,价值的社会性表现在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 其次,价值的社会性表现为人的实践具有社会性。 第三,价值的社会性还表现在主体需要的满足形式具有社会性。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 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性又是复杂的、立体的

19、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个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或全面性。三、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1、价值评价的含义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2、价值评价的特点: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以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价值评价的主体是具体的,可以是个人、群体或人类,而这些不同的主体在需要或要求方面往往存在着差异或矛盾,这就决定了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价值评价也常常会产生差异或矛盾。(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1、价值评价的

20、功能:是推动着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服从于实践满足人们客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制约着实践活动的发展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性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着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方向发展。2、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辨证统一 1、真理和价

21、值统一的基础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真理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价值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2、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体现为: 成功的实践必然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真理又必然具有价值;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也没有发言权。 2、一切从实际出发,关键是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将其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3、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