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县柳城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共6页)_第1页
辽宁省朝阳县柳城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共6页)_第2页
辽宁省朝阳县柳城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共6页)_第3页
辽宁省朝阳县柳城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共6页)_第4页
辽宁省朝阳县柳城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共6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柳城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王国-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这一变化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 B周边王朝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 C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D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2、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门下省官员的意见,中书丞相建议作罢,由此可见 ( ) A唐朝时相权对皇权有

2、制约 B唐朝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C唐朝时期是君臣共同协商来决策 D唐朝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的作用3、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 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燮礼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 ) A 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B 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 C 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D 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4、某学者指出,雅典民主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在超出个人知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上做决策”。 与这一“错误”出现有关的是 ( )集体决策 法治原则 直接参政 轮番而治A B C D 5、孟德

3、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罗马的立法者,又规定,被定罪的人的财产应受到尊重,为防止财产被人民没收。”“罗马法律规定,除了最重大的叛逆罪外,不得没收财产。”其用意在于说明 ( ) A 古罗马法重视犯罪的轻重 B 重大的叛逆罪必被没收财产 C 古罗马法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D 没收财产权就没有自由,财产权是自由的基础6、近代英、法、美、德四国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但四国政体并不完全相同,而是各具特色。下列有关四国政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美国参议院有权对总统提出弹劾 B 英国下议院议员由选民普选直接选举产生 C 法国参议院议员有普选产生,选民资格有一定限制 D 德国帝国议会权力高于联邦议会7、

4、20世纪初,孙中山当时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又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这是因为 ( ) A 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 B 二者革命前途上的共同性 C 二者革命纲领的一致性 D 二者革命主体的一致性8、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20世纪中国国际形象的转变过程概括为三句话,即“醒起来,站起来,飞起来”。其中标志中国“醒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中国成立9、 “五四”不是历史的回声中指出,从启蒙思想、思想解放的角度来审视五四运动,我们也可以说,五四运动并不是历史的回声,它依然“活”在

5、 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奋斗中。材料意在说明五四运动 ( ) A 是一场传播民主与科学的运动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D是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10、“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夕,天翻地覆慨而康”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A诗中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与国民党展开战略决战B这首诗是建国初期的作品C占领南京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天翻地覆慨而康”是指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的结束11、“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持这一观点的应是 ( )A顽固派 B 洋务派 C 维新派 D革命派12、2011年是十月革命爆发94

6、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早在革命胜利初期,有人认为十月革命是一个“偶然事件”,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发动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该观点 ( )没有看到十月革命发生的必然性 没有正确认识十月革命的性质是为了阻止革命发生而进行的破坏 对于该观点我们应持中立态度A B C D 13、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出现重大突破,继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中日、中美分别于1972年、1979年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日本早于美国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表明 ( ) A 日本已经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B 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C 中国注意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D 美国与日本的同盟关系破裂14、新全球史记载

7、,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质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锄等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 )“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秋七月,初税亩”“宗庙之牲,变为田亩之勤”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A B C D15、“士、农、工、商,各执一业,又如九流百工,皆治生之事业。”“四民之业,惟士为尊,然无成则不若农贾。” 诸如此类的观念在明代已较为流行。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民主思想的影响 B专制统治的削弱C 西方文明的冲击 D商品经济的发展16、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

8、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 ) A 促进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B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工业的起步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开始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17、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8、

9、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 社会主义。这表明 ( ) A 列宁突破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C 列宁已经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D列宁意识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19、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做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 )A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B 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

10、造C 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战后的欧洲正需要这样的计划,并以此履行其维持和平的责任。这一点写在法国宪法的前言中:政府保证为人民提供适当的发展条件,并保证给予个人在健康、安全、休息、娱乐等方面加以保护。”为此 ( ) A西欧国家普遍建立起社会福利制度 B西欧各国制定了指导性的经济计划 C法德两国倡导建立欧洲共同体 D各国间取消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21、毛泽东在1926年曾说过:巴黎公社是开的光明的花,俄国革命是结的幸福的果。这说明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关系是 ( )A 因果关系 B 互为发展关系 C 后者是前者的继承者 D 意义相同 22、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

11、的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他”是指 ( ) A 列宁 B 斯大林 C 赫鲁晓夫 D 戈尔巴乔夫 23、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三年不过值200百万,至五、六年殆值千万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即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煤矿相较,然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 。”材料显示: ( ) 原材料价格受一战影响大涨 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发展机遇一战中重工业与轻工业

12、同步发展 技术管理也关系到民族工业的兴衰A B C D ”24、1945年12月杜鲁门说:“我感到毫无疑问的是,俄国意图入侵土耳其,攫取从黑海通往地中海的海峡。除非让俄国看到铁拳和强硬的语言,另一次战争很难避免。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再搞什么妥协了。”杜鲁门不再“妥协”的措施首先表现为 ( ) A 成立北约组织,从军事上遏制苏联 B 实施欧洲复兴计划,全面遏制苏联 C提出“杜鲁门主义”,与苏联正式开始冷战 D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25、1979年,欧洲共同体9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380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的23480亿美元,出口贸易额是美国的2倍以上。同时,在关贸总协定 多边贸易谈判中,欧共体以统一的

13、声音同其他缔约方谈判,也敢于同任何一个大国或贸易集团抗衡。表明欧共体当时 ( )A经济实力大大超过美国 B 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C 已成为一个经济政治实体 D 直接推动了两极格局的合体二、非选择题(共3题:26题 13分;27题20分 ;28题17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材料二: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

14、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能得到美国政府的全能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材料三: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1)材料一中观点站在谁的立场上?(2分)冷战爆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当时采取了什么行动?(2分)(3)根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我们应该怎样评价“美苏冷战”?(5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

15、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指出: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历史意义更大。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到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材料二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还拥有更多的、可做工业革命的资金的流动资本,源源不断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瓦解较早,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或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 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新生

16、的工业能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一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导致1500年以前“文明遭遇”的主要历史事件(1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3分)

17、。结合所学,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进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5分)(3)结合材料三,概括够工业革命的本质内涵 (2分)(4)依据材料四的研究角度,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末)的影响。(9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中期或者说末期的苏维埃社会,按照同等的标准,这个社会不是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模式,也不是那个时代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乃是独特的、建筑在三个基本原则下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工业化、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主义国家。30年代的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进而实现工业化,这是历史决定的必然选择,非如此,无法面临残酷的二战

18、,无法使新生的苏联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生存下来-摘自俄罗斯高中11年级历史教科书材料二:1938年,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评价罗斯福新政时说:“今天,国家正对没有特权的人进行保护,增加国民收入,并把此项收入更公平的分配给各类生产者。为了达到这些目的,美国政府不仅承担起保证社会安全的全部工作,而且还要成为工商企业的参加者和创立者。这个国家昨天还是一个不干涉主义,或处于守势的国家,现在,它却从事建设和开办工厂,买卖货物和劳务,借贷货币,贮藏商品,开办航运,经营铁路。”-摘自L.哈克今日美国的问题材料三:改革20年后的小岗村可以形容为“江上依旧,旧貌犹存”。沈浩(小岗村前任书记)认为小岗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大陆其他明星村的原因,正是当年的分田到户。小岗的土地分散,形不成规模,还是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只能解决吃饭问题,不能解决发展问题。中国现在发展的比较好的明星村都是靠集体经济壮大的。-摘自中国农民调查材料四: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做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