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 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生活章节测试题_第1页
智慧树 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生活章节测试题_第2页
智慧树 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生活章节测试题_第3页
智慧树 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生活章节测试题_第4页
智慧树 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生活章节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判断题1、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没有历史责任,因此不需要减少碳排放。 ×2、温室气体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人类能源消耗的结果。 3、气候变化问题是科学事实,没有不确定性。 ×4、气候变化是由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 ×5、发展低碳经济不需要额外的成本。 ×6、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是一个矛盾体,经济的快速增长都是以能源的快速消耗为代价的。 ×7、低碳经济就是节能减排。 ×8、随着经济发展,碳排放水平一定随之上升。 ×9、碳生产力是单位GDP产出的碳排放,可以用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效率水平。 ×10、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

2、弃风弃光现象是中国的能源真的过剩了吗? ×11、内蒙古的风力发电将北京的风给挡住了,从而导致北京出现雾霾。 ×12、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 13、风能大小与空气密度成正比 14、在风能利用中,风速及风向是两个重要因素。 15、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但地形条件复杂,因此风能资源的分布并不均匀。假如您是一位投资者,那么你会选择在湖南中设厂投资。 ×选择题1、我国是在哪一年的气候大会上发表的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讲话? A. 2015 B. 2014 C. 2013 D. 2012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核心的原

3、则是 A.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B. 公平原则 C. 可持续发展原则 D. 无悔原则3、在-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科学研究的日程。 A. 多伦多 B. 巴厘岛 C. 日内瓦 D. 哥本哈根4、哥本哈根会议后,国际社会日益达成共识,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是 A. 发展低碳经济 B. 发展循环经济 C. 发展高附加值产业 D. 发展第三产业5、-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A. 京都议定书 B. 蒙特利尔议定书 C. 马拉喀什协定 D.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6、以下选项能反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是 A.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文本谈判阶

4、段 B. 京都议定书谈判阶段 C. 哥本哈根谈判阶段 D. 马拉喀什协定谈判阶段7、工业革命以后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 能源活动 B. 自然灾害 C. 地壳运动 D. 农业活动8、低碳经济首次出现的官方文件是 A. 西班牙学者乌恩鲁2000年发表的能源政策 B. 2007年英国出台的气候变化框架战略 C. 2003年英国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D. 2006年英国发表的斯特恩报告9、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是 A. 英国的气候变化法 B. 美国的低碳经济法案 C. 欧盟的气候与能源综合法令 D.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法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 A.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5、好型社会 B. 建设资源节约型、能源创新型社会 C. 建设科技开发型、能源创新型社会 D. 建设科技开发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1、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消费比例最大的能源是 A. 天然气 B. 煤炭 C. 石油 D. 水电12、从终端用能角度看,能源消费最大的三个部门是 A. 交通、工业和农业 B. 交通、农业和建筑 C. 工业、交通和建筑 D. 工业、农业和建筑13、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的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是 A. 以保障经济发展为核心 B. 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 C.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D.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和谐社会建设1

6、4、低碳转型的推力,包括 A. 实现可持续发展 B. 提升国际竞争力 C. 保障能源安全 D. 避免碳锁定效应15、国际大都市的低碳城市建设的共同经验有 A. 决心应对气候变化 B. 制订减排目标,方向明确 C. 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经济并不矛盾 D. 整合不同政策,全方位减排16、为什么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 A. 能源约束日益突出 B. 经济质量低,缺乏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低 C. 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D. 需要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17、关于石油的分布和输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均匀 B. 世界上石油资源储藏量最丰富的地区是

7、远东地区 C. 日本、欧洲的许多国家,石油多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区 D.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18、化石燃料资源将日趋桔竭,太阳能、风能、氢能和核能等新能源的使用范围将越来越广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水力发电,符合“低碳经济”理念 B. 风力发电时,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C. 太阳能发电时,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 D. 煤和石油都是化石燃料19、关于能源和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太阳能只有通过太阳炉、太阳灶等加热设备才能转化为内能 B. 我国能源丰富,所以一些新能源的开发并不重要 C. 自然界只有在人为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热核反应 D.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

8、能源归根结底来自于太阳能2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 A. 地热能发电站 B. 户用光伏发电 C. 利用燃气轮机进行天然气发电 D. 畜禽养殖场的沼气发电21、关于能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最初来源都可追溯到太阳能 B. 柴草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是生物能 C. 核能和地热能来自地球自身 D. 潮汐能来源于月球引力做功22、下列设备或商品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化学能电能”的是 A. 风力发电机 B. 水力发电机 C. 太阳能电池 D. 干电池23、在世界范围来看,优化能源结构的主要途径有A. 天然气替代煤炭 B. 煤炭替代石油C. 发展核电 D. 发展水能,

9、风能等可再生能源24、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主要包括 A. 核能 B. 地热能 C. 太阳能 D. 生物质能25、以下( )能源属于二次能源。 A. 天然气 B. 煤气 C. 煤油 D. 柴油26、以下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天然气 B. 太阳能 C. 风能 D. 水能 E. 核能27、下列哪一项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 A. 安装碳捕获技术的煤电 B. 户用风力发电系统 C. “煤变油”技术 D. 洁净煤利用技术28、以下四个选项中不是火力发电的特点是。 A. 运营成本低 B. 建设成本低 C. 功率稳定 D. 对环境污染大29、以下四个选项中不是风力力发电的特点是。 A. 运营成本低 B.

10、建设成本高 C. 功率稳定 D. 对环境几乎没污染30、太阳能与常规能源相比有哪些特点( )A、 它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据估计,在过去漫长的11亿年中,太阳消耗了它本身能量的5%。 B. 地球上无论何处都有太阳能,可以就地开发利用 C. 地球上大部分地区都有太阳能,可以就地开发利用 D. 太阳能是一种洁净的能源31、下列地区中,缺水最严重的是( ) A. 东南丘陵 B. 四川盆地 C. 华北平原 D. 三江平原32、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 A. 调节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 B. 节约水资源 C. 解决跨流域调水 D. 发展淡水养殖业33、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最多的是( ) A. 河流

11、水 B. 地下水 C. 冰川水 D. 湖泊水34、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存在着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你认为调节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 A. 跨流域调水 B. 节约用水 C. 兴修水利 D. 防治水污染35、三峡工程可能引发的问题有哪些? A. 水污染 B. 地质灾害 C. 淹没文物古迹 D. 移民安置以及由此引发的水土流失加剧36、国内风能设备制造商挺进全球风能设备制造商前十名的有 A. 大唐集团 B. 华锐风电 C. 国电集团 D. 金风科技 E. 东方电气37、以下不属于生物质能的有 A. 石油 B. 天然气 C. 木材 D. 粮食 E. 动物粪便38、生物质能的特性包括 A. 可

12、再生性 B. 低污染性 C. 集中分布性 D. 广泛分布性 E. 不可再生性39、( )可以制取燃料乙醇。 A. 甘蔗 B. 玉米 C. 萝卜 D. 白菜40、生物质能的优点有 A. 燃烧容易 B. 污染少 C. 灰分低 D. 热值高 E. 热效率高41、乙醇汽油表述正确的是 A. 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汽油的混合物。 B. 乙醇汽油是用80%的普通汽油和2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的。 C. 它能够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 D. 它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并且可以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量。 E. 是一种新型清洁燃料。42、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最基本元件有 A. 太阳能电池(片) B.

13、 单晶硅 C. 多晶硅 D. 非晶硅 E. 铜铟镓硒薄膜电池43、下列选项中直接或间接利用太阳能的是 A. 集热器 B. 生物质能 C. 核能 D. 化石能源44、太阳能电池板分为 A. 晶体硅电池板 B. 非晶硅电池板 C. 化学染料电池板 D. 半导体电池板45、我国太阳能分布有哪些特点是正确的? A. 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功率密度高; B. 集中在西藏西北蒙古河华北; C. 集中在经济不发达地区 D. 面条件多是贫瘠地区;46、太阳能源来自太阳内部物质的 A. 核聚变 B. 核裂变 C. 核衰变 D. 化学变化47、工业三废是指 A. 废水、废料、废渣 B. 废水、废气、废料 C. 废水、废气、废渣 D. 废气、废料、废渣48、联合国大会确定( )年为“国际沙漠和荒漠年” A. 2005 B. 2006 C. 2007 D. 200849、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从( )年开始正式实施。 A. 2014 B. 2015 C. 2016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