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选读课文教案设计_第1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选读课文教案设计_第2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选读课文教案设计_第3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选读课文教案设计_第4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选读课文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1黄果树听瀑(选学课文)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掌握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景色。技能目标: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通过朗读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教学重难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山川秀丽,有许多优美的自然风光。这节课让我们到我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去游览观赏一番。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

2、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作者在哪些地方观赏黄果树瀑布的?交流,小结。三、再读课文1、读24自然段指名读,想一想: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小组议议,再讨论。第1自然段:瀑布的声音大。自由读、指名读。学生评议朗读,体会瀑布声音“渐近渐响”的变化。听录音,感受。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瀑布的形态宽。自由读。抓住句中打比方的地方,体会瀑布的宽。再读,想象。看录象,感受。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银雨撒金街”的奇景。自由读。教师范读,学生想象:“银雨撒金街”是一幅怎样的景象?看录象,感受。感情朗读。小结。、讲读57自然段教师引读第5自然段。指名读67自然段。想一想:坐在谷底的岩石上,看到离自己

3、这么近的瀑布,你觉得黄果树瀑布怎么样?小组议议,再讨论。第6自然段。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交流。板书:气势非凡、雄伟壮观背诵望庐山瀑布,比较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宽;听录音,再次感受瀑布声音的大。抓住“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体会黄果树瀑布充满活力,我们为之兴奋。感情朗读。小结。第7自然段。教师引读。自由读,抓住“只觉得胸膛在扩展”,体会黄果树瀑布充满生机,我们拥抱瀑布。看录象,再次感受。感情朗读。小结、讲读第8自然段教师引读。我们被眼前的瀑布陶醉了,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写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交流。作者又是怎么说的?朗读第1自然段。板书:大自然的杰作四、齐读课文五、课外实践活动请你选择下面的

4、内容,练一练:1、把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摘抄在本子上。2、你喜欢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请你有感情地朗读或试着背诵下来。3、通过写诗或作画的方法,把你学了课文后的感受表达出来。六、板书设计:黄果树瀑布      大自然的杰作气势非凡    雄伟壮观第2课时教案教学要求:1、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感受黄果树瀑布声音和形态的特点。2、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和图片,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体会大自然对人性情的陶冶。3、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教学重、难点:体会文章优美词句蕴涵的意境,理解作者的语言和感受,并能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感受。教学方

5、法:谈话法、情景体验法、迁移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课前组织同学们,此时此刻,在这间教室里,最吸引你注意的是什么?二、复习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听”、“看”。)2、多么壮观的景象啊!那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三、激情朗读,建构体验的基础1、还记得海伦·凯勒吗?她正是用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师很激情地)今天,我们就借作者的语言文字来听一听黄果树瀑布对我们深情地呼唤,看一看黄果树瀑布给我们激情的震撼,好吗?2、大家的回答声让我觉得,瀑布似乎就在我的血脉中奔流。那我们现在就来读一读这优美的文章,比一比,看

6、谁读得最投入、最动情。注意,读到你感觉上来了,就举手。3、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朗读能力较弱的学生。4、展示:想读哪儿就读哪儿。师感性评价,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四、入情品读,内化体验的过程1、方才我们在激情中,与黄果树瀑布一起体验飞流直下的豪情;此刻,让我们来个深呼吸,静心思索,在“宁静致远”中去感受黄果树瀑布给人无限遐想的魅力!2、准备好了吗?(师生一起做深呼吸)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默读课文,看看谁能听到黄果树瀑布的声音,看到黄果树瀑布壮观的景象。(师边说边给“听”、“看”上加引号)咦?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在这两个字上加引号呢?对!唯有善于联想的人,才会从一个个方块字中听出瀑布的豪情,看出瀑布的

7、壮观。3、生默读,标出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4、汇报(1)、你“听”出什么来了?师引导: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不同的位置,所听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2)、师播放瀑布声响1、2。听了刚才的瀑布声,你对文中哪些词句感受更深了?指导生朗读:“渐进渐响”、“涌了过来”指导生用“好像又像”说话。(3)、多美的句子啊!谁想再读一读?你想怎么读?(4)、你“看”出什么来了?师点拨:善于联想的同学是不会满足于书上一两句打比方的,还有与众不同的体验吗?(5)、师播放一组黄果树瀑布静止的图片。有什么新的感受吗?(6)、师播放一段黄果树瀑布的影片。你对文中哪句话感受更深了?(7)、多美的境界啊!这么美的意境怎能

8、少了音乐呢?师播放一幅“群瀑图”,听着优美的旋律,现在你最想做什么呢?那现在你能做些什么呢?小组讨论。(8)、小组汇报;全班展示。五、创造朗读,升华体验的结果1、请大家欣赏一首小诗,师出示叶圣陶的瀑布,配乐范读。想说些什么?想写点什么吗?2、刚才大家欣赏到的是瀑布豪情的一面,现在我请大家欣赏瀑布柔情的一面,相信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灵感(若时间允许,则让学生课上写诗歌或短文)六、总结匆匆地,四十分钟的时间就过去了,在这个课堂上,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内容也是有限的,但我们的沟通是无限的!此刻,你想对谁说些什么呢?就让我们在悠扬的旋律中,再次体会沟通的温馨吧!师:我想对大家说,为了使我们的世界更美,请热

9、爱我们的大自然,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吧! 斗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感情细腻、真挚的现代诗。本诗以一位母亲的口吻,叮嘱即将远行的孩子戴上故乡的斗笠,表达了深深的母爱、浓浓的乡情。尤以诗句“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回旋反复吟咏,奈人寻味。教学目标:识记本课生字“笠”,正确规范地书写“笠、戴、蘑、菇、袭、熄”,自主积累“我的词语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文艺,感悟诗中浓浓的乡情,暖暖的母爱。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读文,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意,感受母爱。激发学生感激母亲、热爱母亲的情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文本感受母爱,从生活的点滴体验亲情的无处不在及伟大。课时安排:两

10、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开火车读生词。配乐朗读课文。谈读文的感受母爱。二品读课文,感悟情感。组织自学。汇报自学。集体交流,师随机指导,读中感悟:a.你觉得“编进的鸟鸣”会有怎样的声音?读到这里你的脑海浮现了怎样的画面?b.“故乡的声音”会是怎样的?诗句让你想起了怎样的情景?c.在你心中“明月”、“不熄的灯”可以干什么?有何作用?(带来光明、温暖、信心、勇气等允许学生畅谈,引导学生感受孩子是母亲的希望,其中渗透着浓浓的母爱。)d.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诗节。借助课文结构图师生合作背诵诗歌。三联系生活,升华情感。讨论:本诗为什么以“斗笠”为题?(一物寄情深)说一说:生活中哪件事物令你想起浓浓的亲

11、情?(每天的营养早餐、整洁舒适的卧室、凝聚爱心的药丸、温暖贴心的毛衣)齐读游子吟交流: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感受母爱,感谢母亲,激发热爱父母、孝敬父母的情感。)四实践作业。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搜集阅读有关亲情的文章、诗歌。(推荐:同步阅读之慈母情深、我的母亲等)有兴趣的同学可选一个体现母子情的事物,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自创诗歌。 五年级语文上册太空的“清洁工”教案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太空“清洁工”是什么?它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有什么用途?2知道本文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说说列数字说明方法的作用。3阅读后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二教学重点:了解太空“清洁工”产生的原因和用途

12、,从而对太空、科技产生兴趣。三教学难点:能根据阅读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四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太空“清洁工”的资料。五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课件展示:太空“清洁工”2、你们看,美丽浩瀚的太空你们可曾知道,那里充满着危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太空“清洁工”(二)初读课文。要求:轻声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1、学生自由读课文。2、指名交流。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三)学习课文第四节。1、出示学习要求:(1)读一读:把这段话读正确、流利。(2)圈一圈:太空“清洁工”是什么?(3)划一划:太空“清洁工”是怎么样的?(4)写一写:太空“清洁工”有什么用途?2、学生按要求学习。四人小组一起讨论学习

13、。3、交流反馈。4、交流本文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说说列数字说明方法的作用。(四)复述课文。现在,你是太空“清洁工”。如果你是太空“清洁工”中的一种,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你自己?学生自由准备。要求:说清楚太空“清洁工”的特点和用处。指名学生复述,评议。(五)展开想象。读了太空“清洁工”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围绕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五年级语文教案鞋匠的儿子教案2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带有浓郁的辩论色彩的文章,记叙的是林肯首任美国总统到参议院演讲时发生的一段往事。课文语言平实真挚,多处构成对比,极富感染力。尤其是林肯说的三段话,言辞恳切,结构严谨,层层递进,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学训练的好教材。纵观全文,故

14、事情节简单,内容通俗易懂,教学时不必拘泥于情节内容,更应着眼于林肯朴实真诚富有张力的语言表达特色,引导学生在赏读中品析语言构建语言。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理解“尴尬”、“卑微”、“名门望族”等词语的意思,并能选择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在教师的引导下读懂林肯说的三段话,并初步体悟其以情动人、真诚恳切的演讲风格和结构严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色。3、在对比品读中领悟林肯处乱不惊、宽容大度的气魄,伟大的胸襟和充满智慧的人格魅力。教学过程:一揭题,初识林肯1板书课题,组织学生交流对“林肯”的认识。2课件出示,简介林肯的资料:林肯(1809年2月1865年4月),美国第十六任总统,1860年他亲自

15、起草解放黑奴宣言,领导美国结束奴隶制度,实现了南北统一。1864年再次当选总统,遇刺后不幸去世,他的遗体在十四个城市供群众凭吊了两个多星期才被安葬。为了纪念他,美国人民在首都华盛顿修建了林肯纪念堂。而且还把每年的2月定为美国的“林肯节”。3小结导入:林肯,从一个出身贫贱的鞋匠之子,到深受人敬仰的的美国总统,这其间他经受了种种磨练。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台湾作家林清玄为我们记录的林肯首任美国总统的一段往事。从检查预习入手,打破零的教学起点。在充分交流之后提供资料,既积累对林肯的印象,为学习本文做好铺垫,也是对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一种指导和引领。二初读,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字字入目地读一读,课文用心记一

16、记难写或容易写错的字词。2组织交流并相应板书词语3当堂抽默词语:尴尬卑微羞辱傲慢止歇潇洒诽谤4课件出示,组织校对订正,并请生选用其中的几个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抽默部分词语,目的是培养学生字字入目的良好阅读习惯。而对课文大意的交流,则锻炼了学生遣词造句的概括能力和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三解词,深入学文(一)读懂议员们的“尴尬”1、学词“尴尬”: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尴尬事?2、小结引导:通常在我们认错人,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会让人感到有点难堪,不自然。然而文中,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又怎么会让整个参议院的参议员们感到尴尬呢?请同学们用目光扫读课文,找到这段相

17、关的段落并读一读。3、课件出示课文一、二小节。根据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进行身份对比:在他们看来,鞋匠是一份怎样的职业?相机引导学词。4、补充铺垫:同学们,当时的美国社会是非常看重门弟的,因此大部分议员都出身名门望族,然而现在他们要面对的是这样一位地位卑微的总统,他们心里能平衡吗?能服气吗?能高兴吗?“语文即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学词,能激活学生平时的语言积累,使词语更加具象可感。以“尴尬”一词为主线进行深入读悟,起到了提纲契领的功效,同时也为下文的对比品评埋下了伏笔。(二)读懂林肯处境的“尴尬”1、过渡:于是发生这样一件事。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下面几小节,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林肯当时处

18、境的尴尬?2、课件出示三到五小节,组织学生交流,并相机引导学生体会。引:谁来读读他的话?从他的话里,你听出他的言中之意了吗?换:既然言下之意是说“你不配当我们的总统。”用它代替原文好不好?教师引领学生扣“鞋匠的儿子”一词进行读换读比,渲染了林肯当时的处境。使学生从中领悟到参议员的话中之音,学会从中读出言外之意,为学习下文的三段辩论词积淀蓄势。(三)读懂林肯的“不尴尬”1、换位体验:同学们,如果你就是林肯,面对这样的处境,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2、那么,林肯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你认为他这样说好不好?课件出示57节,用心读好林肯说的每一句话。3、交流讨论中,引导学生读懂林肯说的三段话中表达的共同意

19、思和每一次话语的不同之处(相同点:都表达了林肯对父亲的热爱和敬佩。不同点:说话对象的范围扩大;说话的语气和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反映林肯不同的品质:真诚、自信、大度。),从中体会林肯宽宏、自信、真诚、谦虚的品格和对劳动人民的无比热爱。4、比较:还是林肯说的三段话,现在把它合为一段话来表现,可不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林肯高超的演讲技艺。5、小结:同学们,林肯处乱不惊,运用其高超的演讲水平,真诚而又宽宏地面对所有想讥笑他、攻击他的人,表达出对普通劳动者的那份特有的真诚和热爱。也正因为林肯具有如此美好的品格,他被美国人民称之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读懂林肯的三段话,是课文的重难点所在。引导学生设身处

20、地的换位思考和间接比较,诱发学生阅读探究的热情。三段话在找异同、评分合等一次次的比较,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对语言品评和玩味中,引发学生深层阅读,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林肯自信真诚热爱劳动者的美好品质,以及情真意切,富有张力的言辞魅力和辩论风格,从而达成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在学生心中的和谐同构。四、写启示,提升文本体验1、组织学生交流,读了课文以后留给自己的启示。要求联系课文内容,写一段话。2、课件出示台湾作家林清玄的话:同学们,批评,讥笑,诽谤的石头,有时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台阶。阅读教学不仅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还应跳出文本做理性的审视与思考。读懂故事说写启示的目的便在于此。同时通过写启示,也是对

21、文本的又一次整体回顾与提炼。五、积累拓展,布置作业1、积累文中印象最深刻的语句并摘抄下来。2、拓展阅读:课外阅读林肯传,进一步认识了解林肯,并准备交流林肯的故事。语文学习必须注重积累与阅读,此作业设计注重了课内积累,同时引导学生从课内阅读引申到课外阅读,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空,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五年级语文上册剥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入情入境的朗读理解词语“瞻前顾后、执著、赌气、沮丧”等。2、品读课文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的语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说话练习,加强感受,积累语言,体会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3、以读悟写,以写促悟,读写结

22、合,迁移运用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展开想象,练习写几句描写儿子心理活动的语段。4、体会母爱的无微不至,获得敢于挑战、自强自立等乐观积极的生活体验。设计意图科学解读教材,首先必须正确解读,实事求是解读。本文内容贴近生活实际,理解并无大碍,但文章出现的几个生字新词却有一定难度,所以课前安排预习,只有学生自己查字典获取的才是印象深刻的。科学解读教材,还必须准确把握课文的价值取向。此文结构清晰,由剥豆的小事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细腻的爱,更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自信、大气,敢于挑战,自强自立的少年形象。我们面对的好多学生不就是缺少这样的品质吗?于是,我们的情感目标果断地定位于学生勇敢面对生活的体验。另外,作为选读课

23、文,我们还应该透过课堂教学给学生以自主阅读地方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他还说:“惟有特别注重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读多写固然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怎样写。对于这个怎样如果不能切实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方法。”此课时教学,我就是根据这些想法去设计实施的。预习要求借助字典读通课文,尝试理解新词。课前朗诵:有关母爱的诗歌【教学流程】一、课题导入1、我们刚刚学了毕淑敏的学会看病,今天我们再来学学她的另一件和儿子之间发生的事。板书,读课题(正音)。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会读、难读

24、的记下来。2、检查:1)看大家读得这么认真,我就相信大家不检查了。2)写在小组的本子上,全班反馈,请小老师教3)在预习时按照剥豆前、中、后给课文分了段,把结果跟大家说说。指名(怎么想的呢)三、导读重点,落实训练1、导语:对待同样的剥豆比赛,妈妈和儿子的态度似乎迥然不同。现在请你再读读课文,分别找出写母亲和写儿子的句子,用不同的符号标出。(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适当正音2、导语: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概括母子二人对待剥豆比赛的态度吗?板书:母亲(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儿子(认真、执著)3、导读母亲“瞻前顾后”体会母爱细腻导语:自由读句子,边读边划出妈妈剥豆时速度的词语,反馈板书。(1)看到这里,老师

25、产生问题了,你们有疑问吗?(2)导:是啊,比赛,为什么慢了下来?为什么又快了起来?为什么缓了下来?为什么又紧了许多?妈妈的这复杂的心情,你能读懂吗?(3)选择一个点,用上“母亲剥豆时之所以是因为”写一句,有时间可以写上两句。(交流位评价:瞻前顾后、小心翼翼、无微不至)(4)朗读训练体会母爱导:母亲的心理是复杂的,该怎么读,才能读出妈妈的心理变化呢?同桌互相读读评评教师小结同桌合作学习方法展示(你现在就是这位母亲了)同桌评议()说说“瞻前顾后”的意思。(4)师:作者只用了四句话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场精彩的剥豆比赛,主要进行了细致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板书),(5)指读母亲赛前和赛后的哪些表现看出她也

26、是瞻前顾后的。(板书:抓和淡化结果)出示6句4、导读儿子的表现补写儿子心理活动(1)师:从儿子的表现中可以读出这是个怎么样的儿子?用什么词语概括?赛前:自信、大气板书:按(朗读感悟,重点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赛中:认真、执著板书:手不停歇赛后:轻松、坦然板书:量笑()小组学习单(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赛前、赛中、赛后选择一处说说儿子当时的心理想法(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母亲为了不打击儿子看到母亲要抓一把豆放在自己的碗里,心想:,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儿子手不停歇,看到母亲碗里的豌豆似乎多了点,他忙加足油,默默地告诉自己,结果出来了,儿子虽然输了,但是他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的清澈的笑容。因为他知道:(

27、)最后仅仅是母亲赢了吗?儿子赢在哪里?(找到有力证据读读,并谈谈理由)四、提升明理、从结果上看儿子输了,但儿子的自信、认真、执著,面对失败的坦然让母亲欣慰不已,对于母亲来说有什么比自己的儿子出色更让她感到骄傲呢?母亲不但看到了一个懂事、乐观、坚强的儿子,还让她收获了教育孩子的哲理。这次没有失败者,只有“双赢”(齐读)、是呀,“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人生道路难免磕磕碰碰了,我们只能勇敢面对,让我们对自己说齐读、温室里长不成参天大树的,让我们对母亲说:、背下这段话,作为我们共勉语句四、拓展延伸导语:一次剥豆,让我们剥出了伟大的母爱,剥出了敢于挑战的儿子;还剥出一个个跳跃着思维火花的词语

28、,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话语;甚至还剥出了作者的写法。还想剥吗?毕淑敏简介推荐课外阅读文章蓝萝卜、儿子,我为什么打你人教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目标:1 认识1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 了解课文中各种各样的声音,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用心倾听,热爱生活的情感。3 学习自能读书的阅读方法,在学习中感受语言的优美韵律,体会声音的美妙。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本课中语言的特点。2体会并运用:用心听,感受声音的美妙,感受生活的多彩。教具准备:1 自制幻灯片。2准备课外阅读雨铃铛一文。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根据预习提纲,预习课文。包括:认读生字,练读课文,提出问题。揭示课题,检查预习。指导识字。把

29、你认为容易出错的字讲给大家听。(略)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1 听老师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点评: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并了解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的理解程度。2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继续参看课后的生字表。3 学生练习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4 指名读课文,想一想你记住了课文中的哪些内容。点评:通过多层次读课文,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二 美读课文,深入体会,领略文章的韵律之美。1 默读课文,把你觉得描写优美的句子划下来,多读一读。2 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与同学共同分享。3 读给大家听一听,让我们和你一起去欣赏。4 老师适当点拨,并给予恰当的朗读

30、指导,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音韵之美。5从风的声音、动物的声音、水的声音三个方面进行学习。以下部分可做成幻灯片 读一读,填一填,声音的世界会更丰富。你总听过风的声音吧?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呼啸着穿过田野,当狂风卷起巨浪,当春风_,当暖风_,当_,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当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麻雀在窗沿唱歌,当一只小狗忙着啃骨头,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老母鸡在啄米吃,_,_,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你总听过水声吧? _,_ , _, _,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再次练习朗读课文,并把自己补充的内容加在里面。这就是你和作者合作的一篇作品。点评

31、:通过朗读和练习,层层深入地让学生体会语言节奏和魅力,并联系实际,让学生进一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 自读课文,联系实际,感受自己的声音世界。1 接着读课文,随着课文一起,回忆自己小时候听到的声音。点评: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声音,你了解了周围的事物。从声音里,你逐渐熟悉了你身边的世界;在声音中,你逐渐成长。2 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你喜欢什么声音,不喜欢什么声音?说一说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先让学生准备一分钟,再交流讨论。3 学生列举一些和谐美妙的声音:如:演奏的音乐、小孩的哭声是成长的信息、写字的刷刷声是学生发展的脚步声、我们就像是一个个音符,演奏着快乐的生活,快乐的生活是

32、和谐的声音,和谐的声音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4 老师小结:是各种各样的声音把世界编织得如此美妙,是丰富多彩的声音演奏着生活交响曲,让我们用心聆听声音,你也会露出会心的微笑,你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绚丽多彩。点评:从课文到生活,体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并且,在学生的读书和讨论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四 扩展发散,加深体验,洞悉声音的丰富美妙。向学生推荐一文,细致的感受雨的声音。雨铃铛是一篇写雨的声音的文章,仔细读一读,看看雨有多少种声音?当下雨的时候,你也去听听。五年级上册木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抓朱丹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感悟他用“笛声”如泣如诉内心的情怀。2、领悟人物精神与事物品格喻指的高度统一。

33、3、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南京大屠杀刻骨铭心的痛楚,提升不忘历史的民族责任感。教学过程一、聆听生命心曲师:这节语文课,我们继续随着作者赵恺先生的思绪,再次走进手握木笛的青年朱丹,走进朱丹的内心世界。通过初读课文,我们了解到朱丹由于拒绝吹奏欢快的乐曲挥泪离开考场,而当他面对一片莹莹烛光时,他却伫立雪中,尽情地吹奏起来,那么课文是用怎样的语句来描写朱丹吹奏的那一曲木笛声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品一品。(指向如泣如诉的乐声,直达人物心灵)回答范围:“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着这声音,火焰温暖着这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孩子们在静静地倾听,他们

34、似乎听懂了这如泣如诉的笛声。师:评价,应对学生发言,从内容的准确,朗读的流利,情感的传递等角度予以引领。师:真是慧眼识珠,如果我们继续将句子读薄,将描写笛声的语句读成几个词,你认为哪些词最能代表这首木笛曲?生:师:看来,我们拥有高度的共识。请看屏幕(悲凉凄切、脉管滴血、翩然回旋、如泣如诉)师:谁来字正腔圆,字字入心地读读这四个词。生:师:词语是能够传递情绪的,它还带有母体语句所特有的情感色彩,请你用心的听,静静地想,你一定会听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声音。请闭上眼睛,用心倾听、想象。(师读)师:你好象听到了怎样的木笛声?生:汇报同时请他们把感情带入句子中。师:最后落在“如泣如诉”泣:(板书“诉”)师:

35、是的,这流着泪的,款款倾诉的笛声在南京城飘雪的夜空中回旋,你们听到了,我们大家都听到了,让我们一起很有感觉的把我们的情绪、感觉递进这些词语中,再来读一读这四个词语。生:师:保留着这种感觉,读着这些词语,如果朱丹此时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想问问朱丹?(意在指向那段痛楚的历史)生:生:二、揭开惨痛历史师:朱丹,你为什么要吹奏如此悲凉凄切的笛声?你为何而泣?你又向谁倾诉?让我们一起叩问朱丹。显而易见,朱丹由“一丝悲戚”到“苦涩泪涌”再到“一曲悲音”,是因为_生: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师:是因为_生:师: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那是一段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不堪回首

36、又绝对不能泯灭必须铭记的血泪史_(图片:呈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佐证:教师解说词: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日本侵略军的铁蹄下沦陷。丧心病狂的侵略者悍然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古都南京,血流成河,白骨累累,30万以上的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遭到屠杀,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惨痛的一页,也是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章节。师:屠杀持续了40多天,近1000个小时,大约60000分钟。遇难同胞超过300000人,大约每12秒钟就有一个生命消失。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组数字。(屏幕打出:屠杀持续了/40多天/近1000小时/大约60000分钟/屠杀300000人/大约每12秒钟消失一个生命)生:师:这是什么?这

37、难道仅仅是几个鲜红的数字吗?这是什么?(国耻)师:以朱丹的艺术才华,演奏欢快的曲目并不难,但他是那么的热爱他的木笛,已达人、笛合一,乐曲即心曲的境界。所以当朱丹想到今天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他又怎么能让自己心爱的木笛流淌出欢快的乐曲呢?来,现在你就是考场上的朱丹,酝酿一下情绪,谁愿意和我一起对读考场上朱丹与大师的对话,体验朱丹内心的痛楚与决绝。就在这段话中,朱丹放弃了什么?他在坚守什么?为了祖国的尊严,别说是艺术前途,即便是自己的生命,他也会无所畏惧的放弃,所以话语中即便不忍,但却万分的坚决,没有丝毫的回旋,没有丝毫的卑微。来,谁还愿意再做一次朱丹。(对读)三、烛照一片心灵师:孩子们,不要从朱

38、丹的苦涩中走出来,就这样融进去吧,从考场走出来的朱丹泪流满面,他能向谁倾诉呢?他披着雪花,径直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临近石碑,他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临近石碑,只见一片莹莹光亮,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墨滴在宣纸上无声晕染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师:临近石碑,只见一片莹莹光亮,生:接读师:请大家把眼睛闭上,让我们一起用心去看,这段话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师:读生:听师:睁开眼睛,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萌动的,初绽的,晕染的,自发的,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的,幼松林。师:侍机板书(幼松)师:敲打“显然”师:“显然”这个词在语段中想强调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你感觉到了什么?师: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将这句话作了修改:走近一看,竟是一个由孩子组成的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整齐的排列在那里。他们的头上、肩上.”师:请谈谈你对这两组语句的理解(自己的意志与他人的意志的反差)师:源于自发的挚诚,祖国自在心中。那萌动的曙色,那初绽的蓓蕾,那无声晕染的墨滴,以其内在的神圣,悼念上世纪遇难国人的亡灵,自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