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泰市一中老校区(新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
2、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
3、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
4、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
5、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
6、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中的变化确实如有些学者所观察到的,行政村中的村民之间相互认识而不熟悉,缺乏共同生活的空间,而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更是带来乡村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但是,这可以称之为物、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长期浸淫于熟悉社会而习得的“给予”和“亏欠”的人情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等还存在巨大影
7、响。众多研究表明,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民,虽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但依旧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也由此不断延续下去。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依此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可以看出,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摘编自黄锐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材料三:“熟悉的社会”是对乡村社会的地方性与整体性结构特征的一种概括,而非指微观的、个别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状况。经历经济转型、社会与文化变迁之后,乡村社会中诸多微观结构
8、与行动都可能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其中就包括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的变化。然而,村落共同体的地方性以及共同体的整体性特征依然留存。在村落共同体中,村民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熟悉的关系并非指具体的两个个体间的交往情况和熟知程度,而是指村落社会关系是相互熟知的。熟悉的社会是一种信息非常对称的社会,也是一种信息透明的社会。信息对称指的是自我与他人是知根知底的、相互能达成默契的。不论两个村民个体之间是否有直接的交往和互动,也不论一个人对其他个体具体情况的熟知程度如何,人们都能达到相互熟知或知根知底,因为村落共同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透明的社会。在一个固定的场域里,个人及其社会关系的信息其实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人
9、们的行动信息也容易被村里人所知晓,并不一定需要专门的努力就能达到。熟悉关系仍代表着乡村社会的一种特质,因为这是与城市社会关系有着本质区别的。尽管在城镇化扩张和乡村劳动力流动的冲击下,乡村社会熟悉关系也处于变迁之中,但在村落生活共同体依然存续的情况下,基于地缘和血缘而形成的熟悉社会关系的特征也就继续留存。(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乡土社会里,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谋生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固守乡土。B. 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乡村之间的彼此关系的孤立与
10、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微型村落的存在。C. 乡村社会的农民,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而现在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很难延续下去。D. “熟悉的社会”是指个体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和微观的社会网络状况;在村落共同体中信息对称,村民个体之间知根知底、能够达成默契。2.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A. 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是有区别的。B. 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C. 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
11、的认知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D. 材料二认为随着城镇化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与材料一的一些说法相近。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B. “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C.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D.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4. 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5. 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乡土社会需要做出哪些改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 A 2. B 3. C 4. 开篇提出观点,开门见山,旗帜鲜明;采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层层深
12、入,逻辑性强;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等。论证语言通俗自然,深入浅出。 5. 增加社区间往来,突破地域限制,走出孤立的社会圈子;重视契约,增强法理意识;突破狭隘思想,追求普遍真理(或“普遍原则”)。【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中,B项,强加因果,根据文意,“所以”前后分句不是因果关系;C项,曲解文意,“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很难延续下去”错误,材料二“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
13、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D项,曲解概念,似是而非。“是指个体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和微观的社会网络状况”错误,根据材料三,“熟悉的社会”是对乡村社会的地方性与整体性结构特征的一种概括,而非指微观的、个别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状况。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本题中,B项,无中生有,“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于文无据。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
14、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C项,“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一般喻指报恩父母,材料一无此观点。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在论证上的特点”可以从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论证语言等角度分析。分析材料一,主要讲的是中国乡土社会的
15、特点:“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开篇即亮明观点;“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这样层次推进,形成递进式论证结构;“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运用了
16、例证、引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语言通俗易懂。【5题详解】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本题为开放题,首先要先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乡土社会的弊端”相关信息:“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
17、,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据此转换成“改进的方面”,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即可。【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月下美人泪肖建国惠州城有两大
18、养花高手,一个叫黄金,一个叫季献民。称得上高手的,总得有点绝活。先说黄金。从黄金记事起,他家就是花匠。别人养花大都为了观赏,而黄金家是为了生活。他家以种花卖花过日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全靠花。所以黄金从小就跟着家人干养花的活。八岁,黄金去上小学。刚好学校的校园在翻整,墙角要种一排花。有员工过来问,种什么花?校长沉吟一会说,种白鹤仙吧,陆游不是说过“芳兰移取偏中村,余地何妨种玉簪”吗?校长对古诗词有研究,这玉簪就是白鹤仙。黄金一听,就说不行不行。这玉簪不能种墙根,炕都会炕死。少儿雌黄,校长哪放在心上。果然种上不多久,这玉簪全都晒死了。校长对黄金刮目相看黄金读到初二,辍学了。他成绩不好,
19、整天就想着如何侍弄花草。校长说,你回去也好,花草有本心,说不定能让你黄金万两。校长也真说对了。十多年后,黄金成了惠州城花卉行业的大佬。他不种一般的花,只种奇花异草。比如兰花走俏时,惠州城里的花匠都去养。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你方唱罢我登场。朝京门的王胡子竟养出了猴脸小龙兰。一茎一花一雷公,粉面蒜鼻红头发。嘿,奇了。轮到黄金出手,养的是蝴蝶兰。品种虽一般,可花蕊里包含着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鸽!栩栩如生,绝了。再比如,养昙花,也叫月下美人。黄金能让昙花在白天开放。这个,稍有养花经验的人都会。将昙花用黑布蒙起来,不让其见光。到了晚上,则用射灯对着照,照得昙花“阴阳颠倒”。一个星期后,昙花彻底蒙了
20、,不得不顺从人意,在白天开放。虽然都会,然而都没黄金的昙花开得艳,开得大,开得多。黄金的诀窍在哪里?据王胡子说,黄金爱搞嫁接,不是一类的花,也硬要把它们“嫁上”。黄金的昙花供不应求。为防假冒,他在每盆花上都系个标牌:黄金之花。王胡子有次在黄金家喝了点酒,对他说,你养花虽好,可比不过季献民。黄金心里咯噔一声。季献民是教书匠,退休后回到家里,开始养花。他只养四种花,梅花、兰花、昙花、菊花。可能因为竹子不方便“院养”,就换成了昙花。他养的花不卖,只送人。送人也看对象。王胡子同季献民认识多年,也只得到过一盆。季献民养花好在哪里呢?黄金想去看看。季献民家住在东江边,门前有棵木棉树,老干横枝,雄姿英发。据
21、说每到春天,木棉花开,这树冠就成了燃烧的火焰山。有同行来访,季献民忙迎出屋外。黄金开口便说,听说你的花种得很好,特来向你请教。按照黄金的想法,若季献民不愿意,稍稍皱下眉头,他寒喧两句便走。毕竟有技艺的都怕外露。没想到季献民非常高兴,连说岂敢岂敢,今日你来得正好,晚上我有昙花盛开,正好一起品赏。季献民的花种在后院,有三四个屋地大小,木架上按品种分类,养的全是花。有幼苗,有成品,有的正热热烈烈地开放。花香扑鼻。黄金仔细嗅了嗅,这花香与他那里香得不一样。香得纯粹,甘甜。真是奇怪了。再看昙花,黄金更为惊讶。有很多盆都是他家的,“黄金之花”标牌还在呢。季献民说,这都是别人丢掉的,我捡回来重新修整。昙花期
22、短,可它命长。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花一命,它知感恩。这高论,黄金第一次听说。晚上,季献民刷牙漱口、洗面洗手,清理好自身,才进入后院后院里没有灯,星月辉映,影影绰绰。黄金莫明地感到一阵心虚。就这样赏花?对。不过,你坐着,我还要做点事,来,看着这盆昙花,今晚她将为我们绽放。季献民边说边拿出一管笛子来黄金发现今晚要观赏的,正是从前他的昙花。笛声响起,婉转悠扬,伴随习习凉风,如清水般掠过黄金心田。黄金不懂旋律,更不懂诗文,但此刻,这如怨如慕的笛声让他觉得身心变空,身体在变轻盈,有一种想飘起来的感觉。醉了,还是晕了?黄金想不明白。他只想随着这笛声向上走,向上飘,最好能飘到云端去,再也不回来。然而,
23、笛声戛然而止。昙花开了。在月光的映照下,悄悄然,昙花的花蕾慢慢翘起。随着笛声的缠绵,昙花如同少女一般,很害羞地将淡紫色的外色慢慢打开。一层层,一片片,有序地展现洁白芬芳的玉体。当花心褪到最后一层时,忽地,满院飘香,如雪般的大花朵就这样猝不及防地绽放了。最让人惊奇的是,每朵花片上都凝聚一滴晶莹的泪,在月光下闪着温润的光,并当着黄金的面滴落而下。有的落到了黄金的膝盖上,沁人心脾的凉!黄金彻底呆了。好久,他才醒悟过来。月偏西,黄金告辞季献民回家。转身,他发现季献民家门口贴了副很显眼的对联:相看何须尽解语爱花最是惜花人这联,进去时怎么没看到呢?黄金自言自语。(选自百花园2018年第5期)6. 下列对小
24、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有意识地通过主人公的名字暗示其形象特点,取名“黄金”暗示他追求物质;取名“献民”表明他追求精神境界。B. 校长对古诗词很感兴趣,季献民是退休老师;但校长是故弄风雅,不懂装懂,目是通过对比衬托季献民的养花的技艺高超。C. 标题“月下美人泪”中的“泪”至少有两层意味,其一是对黄金对昙花的践踏的一种无声的批判;其二是对季献民对昙花的尊重的感激。D. 小说最后,作者借黄金的自言自语,来暗示“黄金”在季献民家里收获了养花的技艺的精髓。7. “称得上高手的,总得有点绝活。”黄金的“绝活”体现在哪儿?请结合文章具体说明。8. 王胡子认为黄金养花虽好,可
25、比不过季献民。你从中悟出了哪些人生道理?请结合文意分析。【答案】6. B 7. 8岁时,能准确判断学校校园墙角不适合种“白鹤仙”赢得校长的刮目相看,可谓“绝活”。养品种一般的蝴蝶兰,花蕊里包含着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鸽,栩栩如生,可谓“绝活”。黄金能让昙花在白天开放,并通过“嫁接”的方式,让昙花比别人的开得艳,开得大,开得多,可谓“绝活”。黄金搞嫁接,即便不是一类的花,也可以把它们“嫁上”,可谓“绝活”。 8. 人生更需要有精神追求。黄金养花是为了生活,而季献民是为了观赏;黄金养花是为了卖给别人,而季献民养花不卖,只送人。无私共享技艺不仅能促进技艺的提高而且也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黄金担心
26、养花的技艺外露,而季献民是高兴地愿意和别人共赏技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才是最美的。黄金养花是通过人工干预让昙花白天开放、通过嫁接的方式改变花木本性、追求新奇;而季献民是顺应花木本性,赢得花儿的最美开放。人生应懂得感恩,感恩身边的一切事物。黄金把养花当作谋生的手段、花木是其赚钱的工具,不存在感恩;季献民尊重花木,认为花木有灵,懂得感恩。要尊重并珍惜自己拥有的事物。黄金养花不懂得尊重或爱惜花;而季献民则是用爱和珍惜在养花,是真正尊重并珍惜花的人。【解析】【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
27、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但校长是故弄风雅,不懂装懂,目的是通过对比衬托季献民的养花的技艺高超”理解有误。“校长是故弄风雅,不懂装懂”说法想当然,文中校长和季献民不存在对比反衬关系。故选B。【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此类概括题,可先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然后通过摘取关键词的方法进行概括。题干要求分析黄金的“绝活”体现在哪儿,可通过文中叙述黄金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进行概括。如(1)黄金一听,就说不行不行。这玉簪不能种墙根,炕都会炕死。少儿雌黄,校长哪放在心上。果然种上不多久,这
28、玉簪全都晒死了。校长对黄金刮目相看。(2)轮到黄金出手,养的是蝴蝶兰。品种虽一般,可花蕊里包含着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鸽!栩栩如生,绝了。(3)黄金能让昙花在白天开放。虽然都会,然而都没黄金的昙花开得艳,开得大,开得多。(4)据王胡子说,黄金爱搞嫁接,不是一类的花,也硬要把它们“嫁上”。概括的时候要简洁,突出“绝活”。【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人文精神的发掘。题干要求分析王胡子认为黄金养花虽好,可比不过季献民。你从中悟出了哪些人生道理?请结合文意分析。体会文中蕴含的人生道理可从文中的具有总结性和感悟性的语句中去总结,也可通过具体的事情去感悟人生道理。本文总结性具有感悟
29、的句子不多,如“昙花期短,可它命长。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花一命,它知感恩”、“相看何须尽解语,爱花最是惜花人”表达了人生应懂得感恩,感恩身边的一切事物的情感。黄金把养花当作谋生的手段、花木是其赚钱的工具,不存在感恩;季献民尊重花木,认为花木有灵,懂得感恩。题干中的“王胡子认为黄金养花虽好,可比不过季献民”暗含有两者比较的意思,所以可从季献民和黄金所做的事情,通过对比感悟人生。如(1)文中说季献民“养的花不卖,只送人。送人也看对象”,而黄金养花是为了生活,两相比较可得出人生更需要有精神追求。(2)“按照黄金的想法,若季献民不愿意,稍稍皱下眉头,他寒喧两句便走。毕竟有技艺的都怕外露。没想到季
30、献民非常高兴,连说岂敢岂敢,今日你来得正好,晚上我有昙花盛开,正好一起品赏”这件事比较可知,黄金担心养花的技艺外露,而季献民是高兴地愿意和别人共赏技艺。(3)“晚上,季献民刷牙漱口、洗面洗手,清理好自身,才进入后院后院里没有灯,星月辉映,影影绰绰”、“季献民边说边拿出一管笛子来”可见季献民尊重并珍惜自己拥有的事物。黄金养花不懂得尊重或爱惜花;而季献民则是用爱和珍惜在养花,是真正尊重并珍惜花的人。(4)“季献民说,这都是别人丢掉的,我捡回来重新修整”、“黄金发现今晚要观赏的,正是从前他的昙花”、“当花心褪到最后一层时,忽地,满院飘香,如雪般的大花朵就这样猝不及防地绽放了” 季献民为昙花所做的这些
31、事,可见其顺应、尊重自然,所以顺应自然规律开出的花才是最美的。而黄金养花是通过人工干预让昙花白天开放、通过嫁接的方式改变花木本性、追求新奇。还可有其他感悟,言之成理亦可。【点睛】文学类文本的选择题,题干往往要求选出“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是综合考查题,既考查语言技巧,也考查思想情感。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首先应浏览文本,明确文章所写的对象,是人,还是景;然后浏览选项,明确考查的方向,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再回归文本,找到相应
32、的点进行比较。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诚,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肯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伤良曰谗,害良曰贼。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趣
33、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于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故硅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选自荀子·修身,有删改)【注】菑:同“灾”,灾害。折阅
34、:折本,亏损。崇:同“终”。厌:同“压”,堵塞。县:同“悬”。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于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B.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于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C.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于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D.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于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里的“小人”与儒家定义的“君子”相对,是
35、指社会地位低的人。孔子“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和诸葛亮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中的“小人”都是这个意思。B. 江河,现在一般是大河的泛称。但在古代主要是指长江和黄河。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和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其中的“河”皆指黄河;而祭妹文“先莹在杭,江广河深”中,“江”即指长江,“河”则指运河。C. 马拉车走一天的路程叫“一驾”。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和本文“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中的“驾”含义相同。D. “谏争”同“谏诤”。在古代,如果父亲、君主做事违
36、反义理,做儿子、臣子的应该直言劝告,尽谏诤之义,才是真正的孝顺和忠诚。从政权层面来讲,很多朝代也都设置了专事谏诤的官员,以提醒君主正确行事,或议论朝政,提出建议。如秦代设“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议论。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人亲近阿谀奉承自己的人,疏远规劝自己改正错误的人,把善良正直的话当作对自己的讥笑,把极端忠诚的行为看成是对自己的戕害。B. 在对待是非上,明智的人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愚蠢的人却否定正确的,肯定错误的。正直的人对的就说对、错的就说错。C. 修身的人修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就可因内心富贵而骄傲;重视道义轻视王公贵族;内心省却了杂念,就会
37、觉得外物很轻。D. 腐腿的鳖一直走,不停下,也能到达目的地;六匹骏马拉车却不能到达,这是“做”和“不做”的不同。修身也应向痛腿的鳖一样,贵在行动。12.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2)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13. 君子品格是古人尤其是儒家所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德,要想成就这种美德,离不开学习和修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是修身的途径,修身是学习的目的,而这二者都要注重积累和坚持。对于“学习”和“修身”,作为儒家集大成者的荀子有着深刻的见解,请阅读上文,并联系课文劝学,说说荀子主要讲了什么道理,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说明
38、这个道理。【答案】9. B 10. A 11. C 12. (1)所以指责我而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赞同我而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2)各人的资质悬殊,哪会像瘸腿的鳖和六匹骏马之间那样大呢? 13. 主要讲了学习和修身都需要积累和坚持这个道理,主要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来说明这个道理。【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作答本题时,要注意“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的对称句式“志意修”和“道义重”都做主语,所以“富贵”后面断开,“王公”后面断开,所以排除A、C
39、;“矣”是一个句末语气词,后面要断开。所以排除D。这句话翻译为:志向美好就能傲视富贵,把道义看得重就能藐视王公;内心醒明,那么身外之物就微不足道了。古书上说:“君子役使外物,小人被外物所役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项,文中的“小人”指品德低下、卑鄙无耻的人。例句中的小人都是这个意
40、思。故选B。【11题详解】此题考察内容归纳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可使用定位区间法,将选项回归原文相应位置。C项,应回到原文第三段这句话“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修”是“美好”而不是“修身”之义。整句话的意思是“ 志向美好就能傲视富贵,把道义看得重就能藐视王公;内心醒明,那么身外之物就微不足道了。”故选C。【12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翻译的能力。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
41、,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第一句中得分点为:是,肯定;非,批评;整个句子为判断句式。翻译为:所以指责我而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赞同我而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第二句得分点为:相,同“悬”,悬殊;岂,哪里,怎么;足,大。翻译为:各人的资质悬殊,哪会像瘸腿的鳖和六匹骏马之间那样大呢?【13题详解】此题是综合能力的考查,既是对文章思想主旨的考查,也是对手法的考查。解答此类题型,首先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然后再联系课本中的劝学的思想内容,找到共同点,然后抓手法。本文和劝学主要讲了学习和修身都需要积累和坚持这个道理,主要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来说明这个道理。【点睛】理解文章的内容,是做文言文题
42、的基础。要读懂原文,注意重要字词的翻译、理解。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同时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另外,像比较生僻的文章,翻译起来比较拗口,我们可以借助下面的题干去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由点及面,慢慢读懂文言文段。参考译文:看到善良的行为,感到美好就一定想把它保存在自己身上;看到不好的行为,感到忧惧就一定拿它来反省自己;善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坚定不移地爱好自己;不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像有灾祸一样似地厌恶自己。所以指出我的缺点而批评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赞赏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就是害我的人。所以君子尊重老师,亲近朋友,而极端痛恨那些谄
43、媚自己的贼人。追求好的德行永远不满足,受到劝告能够警惕,这样即使不想进步,可能吗?小人则与此相反,自己极其昏乱,却还憎恨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自己极其无能,却要别人说自己贤能;自己的心地像虎、狼,行为像禽兽,却又恨别人指出其罪恶;对阿谀奉承自己的就亲近,对规劝自己改正错误的就疏远,把善良正直的话当作对自己的讥笑,把极端忠诚的行为看成是对自己的戕害,这样的人即使想不灭亡,可能吗?用善良的言行来引导别人的叫做教导,用善良的言行来附和别人的叫做顺应;用不良的言行来引导别人的叫做谄媚,用不良的言行来附和别 人的叫做阿谀。肯定正确的(言行)、否定错误的(言行)叫做明智,否定正确的(言行),肯定错误的(言行
44、)叫做愚蠢。中伤贤良叫做谗毁,陷害贤良叫做残害。对的就说对、错的就说错叫做正直。取舍没有个定规叫做反复无常,为了保住利益而背信弃义的叫做大贼。志向美好就能傲视富贵,把道义看得重就能藐视王公;内心醒明,那么身外之物就微不足道了。古书上说:“君子役使外物,小人被外物所役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身体劳累而心安理得的事,就做它;利益少而道义多的事,就做它;侍奉昏乱的君主而显贵,不如侍奉陷于困境的君主而顺行道义。所以优秀的农夫不因为遭到水灾旱灾就不耕种,优秀的商人不因为亏损而不做买卖,有志操和学问的人不因为贫穷困厄而怠慢道义。那骏马一天能跑千里,劣马走十天也就能达到了。所以一步半步地走个不停,瘸了腿的
45、甲鱼也能走到千里之外;堆积泥土不中断,土山终究能堆成;塞住那水源,开通那沟渠,那么长江黄河也会枯竭;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就是六匹骏马拉车也不能到达目的地。各人的资质悬殊,哪会像瘸了腿的甲鱼和六匹骏马之间那样大呢?然而,瘸了腿的甲鱼能够到达,六匹骏马却不能到达,这没有其他的缘故啊,有的去做、有的不去做罢了!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那些活在世上而闲荡的时间很多的人,他们即使能超出别人,也决不会很远的。(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泊岳阳楼下杜甫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46、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茎;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B. 在本诗中,杜甫十分重视炼字,比如颔联中的“翻”“洒”就是炼字的典范。C. “鲲鹏”“图南”是作者化用典故,均出自庄子逍遥游。其中,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寓自己对前途的忧虑。D. 全诗以豪景抒悲情,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15. 本诗与登高相比,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4. C 15. 同:两首诗都有漂泊困顿和忧国伤时之感。异:本诗中,尽管时局
47、堪忧,前途未卜,但是诗人的报国豪情饱满高涨,仍然期待倾尽才华实现匡时济世的鲲鹏之志;而登高则更侧重于年老漂泊以及时局动乱之感叹,富有浓重的凄凉落寞和无力感。【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鉴赏能力。C项,“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寓自己对前途的忧虑”错误。诗中作者以“鲲鹏”自喻远大志向无可披靡,暗示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比较鉴赏能力。此诗是杜甫晚年因兵荒而流离时乘舟从湖北初到岳阳所作,整首诗歌以豪景与壮志衬托出豪迈基调,意境悲怆而宏伟有力。“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茎;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
48、造出萧瑟凄凉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表现诗人的满腔报国之心,尽管时局堪忧,前途未卜,但是诗人的报国豪情饱满高涨,仍然期待倾尽才华实现匡时济世的鲲鹏之志,临危弥坚,不弃不馁。而登高后四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抒发了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侧重于年老漂泊以及时局动乱之感叹,“艰难苦恨”“潦倒新停”等词句富有浓重的凄凉落寞和无力感。故相同点,两首诗都有漂泊困顿和忧国伤时之感。(三)名篇名句默写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以“_,_”两句一吐长安三年的
49、郁闷之气,道出古时多少怀才不遇之人的心声。(2)杜甫的登高一诗中的名句“_,_”,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3)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离家在外生活不如意的人很容易发出琵琶行中“_,_。”的感慨。(4)儒道两家都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5)学与思是不可或缺的。孔子曾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_,_。【答案】 (1).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2). 使我不得开心颜 (3). 无边落木萧萧下 (4). 不尽长江滚滚来 (5). 同是天涯沦落人 (6). 相逢何必
50、曾相识 (7). 故不积跬步 (8). 无以至千里 (9). 吾尝终日而思矣 (10).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注意以下字的书写:摧、萧、沦、跬、至、臾。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琵琶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典文学中与琵琶相关的诗文_,但于唐代尤甚。最经典的,莫过于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未听其声,不见其人,单看这字句,琵琶女演奏技艺之高超已清晰显现。琵琶曲类型多样,风格多变,气象万千。明清时期,以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为代表的琵琶武曲和以阳春白雪月
51、儿高为代表的琵琶文曲便广泛流传,至今仍是琵琶曲中的经典。然而世殊时异。近代以来,琵琶乐的影响力大不如前。西洋乐逐步传入国内,钢琴、小提琴渐渐显现于舞台,中国古典民乐日益式微,不复往日光彩。及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电子琴、小提琴、钢琴音乐班_,西洋乐器以其高雅别致的气质,引领一时风尚。( )。一曲霸王卸甲,快慢交织、沉郁悲壮的旋律,将霸王项羽垓下之战的情绪流转_地呈现出来,楚汉决战的历史图景也随之铺展开来。在极富张力和故事性的曲调中,我们能听到项羽心中的悲愤与凄凉,犹如落寞英雄的夕阳挽歌。对比十面埋伏中以刘邦为视角的高昂激越、_的节奏,同一历史事件,不同曲风,演绎出截然不同的心境情绪,成王败寇的
52、残酷也更深地映入心间。两首琵琶曲,不仅是乐曲的观赏,也是一种人心的反思,一段历史故事的回味。这份味道,西洋乐很难给得了。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汗牛充栋 蔚为大观 酣畅淋漓 大气磅礴B. 汗牛充栋 蔚然成风 酣畅淋漓 气贯长虹C. 浩如烟海 蔚然成风 淋漓尽致 大气磅礴D. 浩如烟海 蔚为大观 淋漓尽致 气贯长虹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历经千年流传的中国民乐,有着西洋乐器无法比拟的旋律美感,也流淌着更地道的中国味道,但西洋乐自有其风韵B. 西洋乐自有其风韵,但
53、历经千年流传的中国民乐,有着西洋乐器无法比拟的旋律美感,也流淌着更地道的中国味道C. 历经千年流传的中国民乐,流淌着更地道的中国味道,也有着西洋乐器无法比拟的旋律美感,但西洋乐自有其风韵D. 西洋乐自有其风韵,但历经千年流传的中国民乐, 流淌着更地道的中国味道,也有着西洋乐器无法比拟的旋律美感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两首琵琶曲,不仅是乐曲的欣赏,也是一种人心的反思,一段历史故事的回味。B. 两首琵琶曲,不仅是人心的反思,也是一种乐曲的欣赏,一段历史故事的回味。C. 两首琵琶曲,不仅是一段历史故事的回味,也是一种乐曲的欣赏,人心的
54、反思。D. 两首琵琶曲,不仅是乐曲的欣赏,也是一段历史故事的回味,一种人心的反思。【答案】17. C 18. B 19. D【解析】【1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词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第一空的使用对象关于琵琶专业文献多,选择“浩如烟海”更贴切;“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蔚为大观”指
55、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第二空,语境指的是电子琴、小提琴、钢琴音乐班在当时成为一种风尚,故选择“蔚然成风”;据此,可以排除ABD;“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表达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酣畅淋漓”形容文章等笔意流畅,表达充分透彻。“大气磅礴”形容气势盛大。“气贯长虹” 指气势磅礴,像是要贯通天空的长虹一样,形容正气旺盛,精神崇高。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考生作答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或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排列。本题中,括号前的内容提到“西洋乐器以其高雅别致的气质,引领一时风尚”。括号后的内容主要讲中国民乐,从前后
56、衔接的角度看,括号内补写的语句,前应提“西洋乐”,后应接“中国民乐”据此可排除A、C两项。“有着西洋乐器无法比拟的旋律美感”与“流淌着更地道的中国味道”之间存在由浅入深的层递关系。故选B。【1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
57、病句,常见的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乐曲不能“观赏”,可将“观赏”改为“欣赏”; “不仅也”表示递进,应是“不仅是乐曲的欣赏,也是一段历史故事的回味,一种人心的反思”。故选D。【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20. 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2)试阐述作者设计这幅漫画的用意。【答案】(1)画面由人物的对话组成,一个女人用手指着一个男孩训斥道:“你天天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工业废弃物处理职业健康与环保防护协议3篇
- 2024年船舶改装设计及建造合同3篇
- 保安监控系统招投标文件目录
- 糖果店店员岗位协议
- 隧道工程机械租赁合同
- 医疗紧急事件应对策略
- 2025年度KTV联盟商家品牌合作推广与权益交换协议3篇
- 医疗器械招投标文件封条格式
- 航空航天场地暖施工合同模板
- 2024年防腐刷漆项目承包合同3篇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河南新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郑州2024年河南郑州市惠济区事业单位8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深静脉血栓的手术预防
- 【9道期末】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 死亡医学证明管理规定(3篇)
- 2024-2030年中国三氧化二砷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可行性分析报告
- 法律相关职业规划
- 2024年制造业代工生产保密协议样本版
- 腹腔镜全胃切除手术配合
- 2024-2030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前景调研及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体能发展质量的几个问题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