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文学常识及鉴赏先秦诸子百家专项练习_第1页
2013-2014学年度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文学常识及鉴赏先秦诸子百家专项练习_第2页
2013-2014学年度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文学常识及鉴赏先秦诸子百家专项练习_第3页
2013-2014学年度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文学常识及鉴赏先秦诸子百家专项练习_第4页
2013-2014学年度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文学常识及鉴赏先秦诸子百家专项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先秦诸子百家专项练习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语言表达在“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相关的材料。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下面是孟子中关于治国的语录,阅读后用一个词语概括孟子的治国思想。(10分)【材料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少。【材料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材料三】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孟子的治国思想: 2请从下面

2、的材料中任选一句孔子的名言,说说它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10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我选择的名言: 传统美德: 现实意义: 评卷人得分二、名著导读3名著阅读(6分)论语是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过去蒙童教育的必读、必背之书。书中很多章节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之间的辩证关系;“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则强调了学

3、习时的重要性。4名著阅读。(9分)论语是      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集中体现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孔子是      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       。5文学名著(9分) 战国策是一部 体史书,主要记录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由汉代 根据战国史书编校整理成书,战国策善于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这一特点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表现为 的描写。三、

4、综合性学习(共12分) 某校初三班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旱情牵动你和我”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评卷人得分三、其他6名著阅读(9分)论语共_篇,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名丘,字_,_时期鲁国人,儒家的创始人。评卷人得分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一 )论语十则(有删减)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5、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二)论语六则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6、”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雍也)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注释】画:划定界限,停止前进。7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5分)A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B是知也(通“智”,聪明)C中道而废(废除) D学而不厌(满足)8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5分)A其恕乎 神游其中B仁以为己任 以丛草为林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可以为师矣D勿施于人 士志于道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5分)(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3)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

7、也。”10论语在我国各方面起着非常大的影响,上至治国平天下,下至修身齐家。“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一格言讲的是学习态度。请结合文意了解自身的感悟作简要评析。(3分)11论语六则都讲到了学习态度方面的内容,“学而不厌”“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别告诉我们要有怎样的学习态度?(10分)6 / 6参考答案1仁政(施仁政、民贵君轻、以民为本)2示例: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传统美德:热情好客;现实意义:开放的心态,广交朋友。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传统美德:谦虚好学;现实意义: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名言:礼之用,和为贵;传统美德:重礼尚和;现实意义:追求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解析】第

8、一小题语言概括能力,要从所给的三则材料中概括出孟子的治国思想,就必须认真阅读三句名言及译文,然后从中找出共同点“仁”,即治国者要施仁政。当然熟悉孟子概况的学生不读材料也可答出本题,这也是考查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量的积累。第二小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要从孔子的三句名言中选一句,来赏析其体现出的中华传统美德及其现实意义。读懂、理解三句名言是答好本题的关键,一、二句句意简单,不难赏析出第一句谈待客之道,第二句谈求学之道。第三句理解稍有难度,从字面简单可以理解为“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当然,孔子表达的愿意并非如此简单,但也可以看出是谈与人相处之道,该重礼尚和。然后再结合现实说出其意义,言之成理即可。3儒

9、 学习与思考 独立思考(或及时复习)【解析】试题分析: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习与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则强调了学习时及时复习的重要性。考点: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点评:要注意积累名著的文学常识,还要理解其内容。4儒家   春秋   教育家【解析】略5答案:国别 刘向 邹忌与齐王对话 评分:本题3分。每空1分。【解析】略6二十 仲尼 春秋【解析】试题分析: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考点:文学常识点评:本题

10、不难,有关论语的常识,学生还是熟悉的。阅读名著名篇,对一些常识性的知识信息要记忆,一方面丰富自己的知识,一方面可作为写作的材料。7(3分)C 8(4分)BD9(6分)(1)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2)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3)孔子说:“有志于(学习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是值得与(他)谈论道的。”10(3分)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言之有理即可)11

11、(4分)“学而不厌”告诉我们:要有好学的精神,学无止境,要从不感到满足;“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告诉我们: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解析】7试题分析:根据“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此句的意思和注释,“废”是“停止”的意思,本句意为“半路上停止,比喻勉力而行”。考点:文言字词解释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以“废”字不太了解,但用排除法,即可化难为易,所以答题的技巧也是很重要的,使用得当,事半功倍。8试题分析:A项中“其”一表示“那”,一表示“其中”,B项中“为”都是“当作”的意思,C项中“以”一表示“用”,一表示“把”,D项中中的“于”都是“在”的意思。考点:古文一词多义。点评:本题有难度,

12、不好判断,学生对古文的一词多义掌握不是太好,学生在学习古文时往往是孤立地记忆词义,不善于举一反三,这个习惯要改正。9试题分析:句中的关键词要解释清楚,比如第一句中的“忠”“谋”“信”“传”“习”,注意词类的活用,比如第二句中的“耻”,语气要译出来,比如第一句的疑问语气。考点:文言句子翻译。点评:本题有难度,几个句子不好翻译,难解字词较多。先把文段的内容弄清楚,把句子放在语境中理解,再解释句子中的字词,最后连成句子,最后疏通句子。10试题分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为,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从这个角度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感受。考点:句子含义理解,观点发表。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要理解句子的含义才能针对性的发表感想。学习古文,不只是语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