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名校专项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理解。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_。_,江清月近人。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_。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把诗句补写完整。2这两首诗的内容都写了:_,_却不一样。选文宿建德江表达了诗人_,选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_。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是_的景色。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寒食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
2、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注释)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因介子推是被火烧死的,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二月:寒食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若冬至在十一月上旬,或是冬至到来年二月间有闰月,则寒食就在二月。无烟火:寒食节禁火,但穷人常常断炊,不禁也无火。明朝(zho):明天。空斋:空荡的书斋。流莺:鸣声婉转的黄莺。把酒:手执酒杯,谓饮酒。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宣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1结合注释,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1)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_2孟诗的前两句借_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_之情。这两句诗一写繁华,一写_,用
3、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_手法。3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和“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都写出了寒食节禁火吃寒食的习俗。B.寒食一诗借咏“寒食”写寒士的辛酸,却并不在“贫”字上大做文章,反而以一种幽默诙谐的自嘲,传达出一种抓住人心的悲哀。C.寒食寄京师诸弟一诗中,诗的首句从远处着笔,遥想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近处落想,实写故园寒食的景色。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D.孟诗表现了诗人节日思亲的伤感和同情民间疾苦的情怀;韦诗抒发了诗人离家在外的孤独之感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4传统节日寄托着人们的感情,请选择一个节日,写出与
4、这个节日相关的诗句,并标明出处。节日:_诗句:_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宿牛群头胡助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茁蘑菇。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供晚厨。(注释)牛群头:地名。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1诗中“茁”“满”二字用得好,请做简要分析。_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中庭地白树栖鸦”中“地白”的意思是_。这种清美的意境让我们联想到学过的李白的诗句“_,_”。2“_”委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下列没有表达思念之情的是(_)。A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B春风又绿江
5、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3下列对古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鹊鸦栖树的情形,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B.朗读时,“冷露无声湿桂花”可以读得轻柔一些,读出其中的静寂、幽美之意C.“人尽望”说明中秋月夜景色奇特,引起了众人的关注D.整首诗塑造了一个孤独无眠、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诗人的心境是孤寂的5. 课内古诗。江南春杜 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就体裁而言,这是一首描写江南风光的_。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6、160; )A.第一句用了寥寥七个字形象地勾勒出了江南的无限风光。B.第二句描写更加别致,用七个名词构织了一幅江南美景。C.第三、四句描写了烟雨中的寺院楼台,给人一种神秘美。D.这首诗以疑问作结,表达诗人对江南美景的赞叹和向往。6. 阅读诗文,完成练习。(甲)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乙)反七步诗郭沫若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注释)曹植: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持:用来。羹:用肉或者菜做成的糊状食物。漉:过滤。菽:豆。萁:豆类植物脱粒
7、后剩下的茎。釜:锅。郭沫若: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1(甲)诗中,曹植巧妙运用比喻,用“豆”比喻曹植,用“萁”比喻_。“同根生”指_,“相煎”指_。(乙)诗中的“豆”成了“_”,“萁”成了“_”。2(甲)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3(乙)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4(甲)(乙)两诗的写作角度不同,曹植写(甲)诗是希望_;郭沫若写(乙)诗是歌颂_。7.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_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8.
8、 课外阅读。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草盛( ) 荒秽( )荷锄( ) 沾我衣( )2填空。(查阅资料)陶渊明,字( )又名( ),( )(代)诗人,诗人因看不惯官场黑暗,弃官隐居。但特别喜欢( )(花卉的名称)。3理解性填空。(1)这首诗写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地从事田间劳
9、动的诗句是“ 、 ”。(2)抒发珍惜这种生活,希望一直能远离尘嚣,隐居田园的诗“ , ”。(3)体现全诗主旨的一句是:_,_。4选出对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A.一、二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B.三、四句可以看出诗人不是很会种地,但为了不使豆苗荒芜,他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诗人并不抱怨。C.五至八句写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不觉可惜,“愿”字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D.本诗的主题是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
10、的遁世思想,坚决与统治者斗争到底的决心。5选出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A.五、六句表面是平淡之语,但这种平谈正好映射了结尾句“但使愿无违”,使“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B.这道诗用语平谈自然,朴素、自然、平淡的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平谈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到了和谐的统一。C.“种豆南山下”是幽美之句,“带月荷锄归”是平淡之语;前句虚写,后句实写。全诗在平谈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D.本诗富于情趣。“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这是一幅美妙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9.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1、。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素:_ (2)札札:_(3)章:_ (4)脉脉:_2适迢牵牛星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绸缪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语句是:_,_。3诗中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两句是(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4赏析“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一句。_5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
12、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_10. 诗歌鉴赏。菊郑 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注)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中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_2菊花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瓦松则长高大建筑之上。作者却说“由来不羡瓦松高”,是用_(填手法),其目的是_。11. 课内阅读。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_的诗,作者游园看花进不了门,本
13、来是一件_的事情,但他从_想象出_,感受到_,心情由_转为_。2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_,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3诗中“春色”和“红杏”都被_,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说明_的道理。1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_。君看一叶舟,_。1补全古诗2“往来”的意思是_,这个词写出了江岸上_的景象。3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鲈鱼的鲜美和捕鱼者的艰辛进行对比B.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
14、切同情,会让人联想到悯农中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C.本诗后两句的朗读节奏为: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D.本诗语言质朴,朗读时应用叙述的语气进行朗读4读下面的资料,结合本诗的内容,说说你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政治抱负的理解。资料创作背景:诗人在苏州、常州一带查看水情时,目睹江中的一叶扁舟,在风急浪高的水面上起伏,由此联想到渔民捕鱼的艰辛和危险,故而创作了本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为人民的幸福出力。_13. 课外阅读。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15、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课文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_。2第二行“嘶哑的”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_3第三行中的“这”和第四行、第五行中的“这”所代表哪两种不同的情形? _4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写出诗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象征意义: 土地:_河流、风:_黎明:_5第六行中的省略号、第七行中的破折号、第十行中的省略号各代表什么意思? _6诗中哪两句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_7全文表达一种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班性别教育
- 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下册《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 旅行套餐采购合同
- 产业分析实习协议
- 教官学期工作总结
- 辛集中学高二语文限时训练
-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食品生物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程序设计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幼儿园集体活动健康教育
-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书法理论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科技公司费用报销制度及流程比较
- 牧原应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绍兴诸暨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新版供电营业规则考试题库
- 2025年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初中语文】第11课《山地回忆》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华为创业成功案例分析
- 2025年事业编畜牧笔试试题及答案
- DL-T-1878-2018燃煤电厂储煤场盘点导则
- 《2022年上海市初中语文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中规定的150个文言实词
- 110ZM241塔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