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数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同步练习_第1页
新人教数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同步练习_第2页
新人教数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同步练习_第3页
新人教数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同步练习_第4页
新人教数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位置与方向(一)同步试题一、填一填(1)早晨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傍晚面对太阳,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我们看地图时,上面是(  ),下面是(  ),左面是(  ), 右面是(  )。(2)小明家在学校的(  )面,学校在小明家的(  )面;小兰家在图书馆的(  )面,图书馆在小兰家的(  )面。小红家在学校的(  )面,学校在小红

2、家的(  )面;丁丁家在图书馆的(  )面,图书馆在丁丁家的(  )面。你发现了什么?考查目的:第(1)题:明白生活中的四个方向,知道太阳升起的方向为东方,太阳落山的方向为西方,并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位,以及绘制到平面图上的一般形式。第(2)题:能以一个物体为参照,确定其他物体的方位,并知道两个物体相互的位置关系。答案:第(1)题:东,西,北,南;西,东,南,北;北,南,西,东。第(2)题:西,东;东,西;西南,东北;东北,西南。我发现了:两个物体的位置相互关系是相反的,如:你在我的东面,我就在你的西面;你在我的西北面,我就在你的东南面。解析:第(1)题:利

3、用生活常见的自然现象确定客观存在的方位,知道方位的确定性,并知道为了生活的方便而统一绘图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第(2)题:以一个物体为参照物,说出另一个物体的方向,辨别八个方位,并利用两个物体的相互位置,感受方向的相对性。二、绘制校园示意图步骤一:将学生带至操场,先说说东南西北分别有哪些明显的建筑,再说一说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有什么建筑,在草稿纸上用文字记录下来。步骤二:回到教室,将结果用示意图绘制出来。(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绘制)步骤三:作品展示。选出最佳作品,说出理由。考查目的:学生会实地辨别八个方向,了解在平面图上如何表示方向,并将各个方位的建筑正确地绘制出来。答案:以操场为中心

4、,确定一个方向(一般上面为北),将示意图画在相应的位置上。解析:将生活中的方位绘制到平面的图纸上,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所以先确定一个方向,再根据这个方向确定其他方位,最后将实地观察的结果填在相对应的位置中,以降低学习的难度。三、说说公交汽车行走的路线                             

5、       公共汽车从汽车站出发,向(   )走到邮局,再向(   )走到商店,再往(  )走到医院,再往( )走到图书馆,再往(  )走到少年宫,再往(   )走到电影院,再往(  )走到学校, 最后往(  )走到百货大楼。你还能说说公共汽车返回时的行走路线吗?考查目的:熟练掌握平面图各个方向的认定,学会以不同的建筑为参照物,来描述其他建筑的位置方向。一题多用返回路线的描述更能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有助于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激发

6、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这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一种方法。答案:去时路线:东南、东南、东、东北、东、西南、东、西南;返回路线:东北、西、东北、西、西南、西、西北、西北。解析:创设公共汽车行驶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方向位置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公共汽车为中心,随着汽车位置的不停改变而出现方位的变化,让学生灵活掌握生活中方位的正确描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同步试题一、填空148是2的(    )倍,48是4的(    )倍。考查目的:考查除法的意义、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答案:  24   12

7、解析:求48是2的几倍其实就是求48里面有几个2,可以列式48÷2,口算时可以采取“先分后合”的方法:40÷2=20,8÷2=4,20+4=24;同样,求48是4的几倍,列式为48÷4,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2556÷7的商是(    )位数,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考查目的:考查商的位数;位数与数位答案:两   十解析:判断商的位数,要先比较被除数最高位与除数的大小。556÷7,被除数最高位5除以7商不够1个百,要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所以商是两位数,

8、最高位在十位上。3÷6=28,余数最大是(    ),这时被除数是(    )。考查目的:考查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答案:  5   173解析:根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余数要比除数小。余数要小于6,最大是5。根据“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这一关系式,求出被除数=6×28+5=173。4在除法算式542÷里,当里填(    )时,商是三位数;当里填(     )时,商是两位数。考查目

9、的:考查商的位数答案:答案不唯一: 1,2,3,4,5       6,7,8,9解析:判断商的位数,先比较被除数最高位与除数的大小。要使商三位数,除数应该小于或等于被除数首位,()里可以填1、2、3、4、5;要使商两位数,除数应该大于被除数首位,( )里可以填6、7、8、9。5706÷7的商末尾有(    )个0。考查目的:有关0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答案:  2解析:这道题比较特殊,被除数的中间有0,首位能除尽,且被除数的末位不够商1。计算时需注意除到哪一位,哪一位不够商1要写商0

10、,0起占位作用,不能丢掉。706÷7商中间有0,末位不够商1也要写商0,答案是两个0。6一辆汽车5小时行575千米,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考查目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数量之间关系答案:115解析:这道题已知行驶的时间和一共行驶的路程,要求平均每小时行的路程,要用除法计算,列式为:575÷5。笔算时要注意确定商的首位位置,按顺序除。748÷4,要使商中间有0,且没有余数,那么里最大应填(    )。考查目的:商中间有0的除法答案:2解析:解答这道题的时候要注意认真审题 ,里填的数必须同时符合三个条

11、件:一是使商中间有0;二是商没有余数;三是填的数是最大的。综合以上三个条件,我们可以这样思考:被除数首位4正好除尽,要使商中间有0,那么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必须小于4,能填的数有0、1、2、3;要使商没有余数,那么十位余下的数和个位8合起来必须除尽,能填的数有0和2;这个数最大应填2。二、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考查目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答案:×  ×  ×  ×解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步数较多,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特别是在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题目时,学生容易漏写商中间和末尾的0。(

12、1)题错在余数4和除数相等,4里面还有1个4,正确商是64。(2)题错在十位上还有余数1,要和个位上的0合起来再除,正确商是83余1。(3)题错在商末尾的0丢了,余数0要和十位对齐,正确商事190。(4)题错在商中间0除以2得0,0起占位作用,不能漏写,正确商是203。三、解答1钢笔厂生产了7200支钢笔,每8支装一盒,这些钢笔能装多少盒?再把这些钢笔装在箱子里,每箱装9盒,需要多少只箱子?考查目的: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答案:7200÷8=900(盒)     900÷9=100(只)解析:通过分析题目数量关系,可以

13、知道,要求这些钢笔能装多少盒其实就是求7200里面有多少个8,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为:7200÷8,口算时,可以把7200看作72个百,除以8得9个百,也就是900。同样要求箱子数,就是求900里面有多少个9,列式为900÷9,口算得100。2               摆每个蝴蝶图案需要多少盆花?还剩几盆?考查目的: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及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答案:724÷5=144(盆)4(盆)解析:这道题已知花的总

14、盆数和摆出图案的个数,求每个图案花的盆数,其实就是把724平均分成5分,求每份数,列式为724÷5。这是一道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运用,要注意商和余数的单位,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3谁打字的速度快?每分钟快多少个?考查目的: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及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答案:王阿姨:455÷5=91( 个)   李叔叔:279÷3=93(个)解析:这道题考查了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比较王阿姨和李叔叔打字速度的快慢,就要先分别求出王阿姨和李叔叔每分钟打字个数,再比较。通过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巩固算法,形成技能。4一

15、台复印机每分钟能复印48张纸。要复印一份265页的书稿,5分钟能印完吗?考查目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答案:第一种方法:48×5250(张)250265  答:5分钟不能印完。第二种方法:265÷550   5048   答:5分钟不能印完。第三种方法:48×5=240(张)240265  答:5分钟不能印完。解析:这道题具有开放性,体现了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问题“5分钟能印完吗?”知道这道题可以估算解决:一把48看作50,用5

16、0×5=250(张),把48估成50,估大了相乘的积还不到265,说明5分钟不能印完;二根据数量关系“总页数÷时间=每分钟复印的页数”列出除法算式:265÷5,通过判断商的最高位在十位上,是5,就可以推断出265÷550,因此,5分钟不能印完。第三种方法是通过精确计算进行比较,得出结论。5星期天,王老师为幼儿园买下面玩具中的一种,用去192元;买下面文具中的一种,用去144元。王老师买了哪种玩具,哪种文具?各买了多少个?考查目的: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及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答案:皮球:192÷6=32(个)  

17、  文具盒:144÷8=18(个)解析:这道题综合性非常强,学生一般会用逐一尝试的方法,即用192分别除以9和6,再用144分别处以8和5,由能否正好除尽得到整数商来判断。其实这道题可以根据已学乘除法的知识,通过分析和推理解决,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如144的个位是4,判断文具的单价不可能是5元,所以不需要计算144除以5,可直接列式144÷8=18(个)。复式统计表同步试题一、填空某地区5月份和9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1复式统计表的表头有(      )、(     

18、 )和(      )三项内容。25月份(     )天数最少,9月份(     )天数最多。39月份阴天比5月份少(      )天,5月份晴天比9月份多(      )天。45月份一共有(      )天,其中有(     )天下雨。59月份一共有(  &

19、#160;   )天,其中有(      )天不下雨。考查目的:会观察复式统计表,并会进行比较分析。答案:1天气,天数,月份。2雨天,多云。32,3。431,6。530,22。解析:要仔细审题,读懂统计表,抓住关键词,如“最少”“最多”,并根据统计表计算回答。 二、选择某校三(2)班全班同学喜欢吃蔬菜的情况,统计如下表:(每人限选一种)1全班有(     )人。A48          

20、     B49               C50          D512全班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A茄子             B西红柿 &

21、#160;         C青菜        D黄瓜3喜欢吃青菜的男生比女生多(    )人。A1                B2           

22、     C3             D44这个班男生比女生多(     )人。A4                B3          

23、0;     C2             D15喜欢吃黄瓜的人数比喜欢吃西红柿的少(     )人。A6                B7         

24、       C8             D9考查目的:对复式统计表的解读能力。答案: 1C。2B。3B。4C。5A。解析:观察复式统计表后,对数据进行比较、计算。三、解答1下面是某超市一、二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表。                &#

25、160;   根据上表,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再回答问题。                 考查目的:将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的能力。答案:                 解析:注意观察单式统计表的异同,在复式统计表中将数据填入相应位置。2.下面是希望小

26、学三年级和六年级学生视力统计表。视力 (1)两个年级视力在5.0及以上的共有多少人?   (2)视力低于5.0的三年级学生有多少人?五年级呢?(3)你想对视力低于5.0的同学说些什么?考查目的:对复式统计表的解读能力。答案:(1)181;(2)60,97;(3)注意保护视力(答案合理即可)。解析:观察复式统计表后,对数据进行比较、计算。 3根据条件补充统计表。(1)喜欢故事书的女生比男生少6人,女生有多少人?(2)喜欢科技书的男生是女生的2倍,男生有多少人?(3)喜欢文艺书的女生比男生多3人,男生多少人?(4)喜欢故事书的男生人数是喜欢漫画书的女生人数的2倍,喜欢

27、漫画书的女生有多少人?(5)完成统计表。考查目的:根据条件获取数据并进行统计表的填写能力。答案:(1)10;(2)8;(3)9;(4)8;(5)将数据填入相应空格中,具体略。解析:第(1)和(2)两题顺思路,直接比较后相减或相乘;第(3)和(4)两题逆思路,需要学生逆向思考,并注意第(4)题的比较对象。  4. 三年级一班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如下(单位:个)。你能根据下面的成绩完成统计表吗?考查目的:用合适的方法统计整理数据并将数据形成统计表的能力。答案:解析: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或数一数的方法统计数据。5在班级中选三名同学,把他们的个人信息填写在下面的记录单上。你能在同一个表中把这

28、些信息都表示出来吗?考查目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统计数据的能力及制作复式统计表的能力。答案:根据实际数据回答。解析:统计相应的数据,然后绘制成统计表。两位数乘两位数同步试题一、填空1计算210×30时,先算(    )×(    )(    ),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    )个0,所以,210×3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    )位数,最少是(  &

29、#160; )位数。3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积是(    );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和是(     )。4与46相邻的两个数的积是(    )。5学校体育室新购进25个足球,每个足球68元,请根据下面的算式填空:考查目的:通过填空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与算理。答案:121,3,63,2,6300;2四,三;39900,109;42115;55,340;20,1360;25,1700。解析:第1题是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掌握几百几十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第2题是让学生利用枚

30、举、归纳的方法,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取值区间;第3题是两道简单的乘法与加法,提醒学生要仔细审题;第4题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第5题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竖式计算中乘的顺序与积的书写位置以及每一部分积所表示的意义。二、计算1口算。23×4       25×20       52×200       18×300     &#

31、160; 640÷814×50      27090      640×20       360÷6÷3     240÷(2×4)2列竖式计算。45×27      53×64       83&#

32、215;19         27×35        48×32考查目的:通过计算,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与笔算,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口算和列竖式计算的能力。答案:192,500,10400,5400,80,700,360,12800,20,30;21215,3392,1577,945,1536。解析:第1题是简单的乘法口算并穿插了一些加法、减法、除法以及简单的连除、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口算,在练习时

33、,要提醒学生看清题目,仔细计算。第2题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与计算习惯。三、解答1一箱要45元,王阿姨买了14箱,一共花了多少钱?    2实验小学开展广播操比赛,一年级同学站成18排,每排都是25人,一年级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3学校图书馆新购进一批图书,刚好放满8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可以放56本书,这批图书一共有多少本?4学校组织五、六年级学生去野炊, 4辆中巴车分别运送两次把五、六

34、年级的240人送到河边,平均每辆车每次乘坐多少人?5一个排球38元,一个篮球62元,如果每种球各买15个,一共需要花多少钱?考查目的: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数学实际问题。答案:145×14630(元)。答:一共花了630元。218×25450(人)。答:一年级学生一共有450人。38×4×561792(本)。答:这批图书一共有1792本。4240÷2÷430(人)或240÷(2×4)30(人)。答:平均每辆车每次乘坐30人。5方法一:38×15570(元),62×15930(元),5709301

35、500(元)。答:一共需要花1500元。方法二:(3862)×151500(元)。答:一共需要花1500元。解析:第1、2两题为基础题,可以让学生通过思考“单价×数量总价”和“每份数×份数总数”来解答;第3题是一个用连乘来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提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分步解答或列综合算式解答。第4题是一个利用连除或乘除混合两步运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可以提醒学生注意看清题目,仔细解答,分步计算与列综合算式解答均可;第5题是一道利用乘加混合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后,再通过比较不同的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适当渗透简便计算的意识。面积同步试题一、填空1在

36、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一张课桌高6          ;一台电视机的屏幕约是50           ;一枚5角硬币的面积大约是300              ;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是40        &

37、#160;    ;上海市的面积大约是6340             ;一扇门的面积约是2             。考查目的: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答案:分米;平方分米;平方毫米;公顷;平方千米;平方米。解析:联系生活经验,根据对长度、面积单位大小的认识和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单位即可。2用12个1平方厘米的小

38、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考查目的:计算拼组图形的面积。答案:12。解析:拼组前后的图形总面积不变,即拼组后的长方形的面积等于这12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据此利用1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乘12即可。3在横线上填上“”“”“”。5公顷       5000平方米;        3平方分米       30

39、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       1000公顷;      6平方米       601平方分米;400公顷       4平方千米;       3公顷       2公顷800平方米。考查目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及单位换算。解析:先把相比较的两个

40、量的单位换算成同一单位,再进行比较。答案:; 。4写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每小格为1平方厘米)图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图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图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图     的面积最大,图     的面积最小。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方格内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答案:7;6;6;。解析:每个方格按1平方厘米进行计算,不到一个方格的按半个方格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再进行

41、比较。5一块长方形铁皮,长13厘米,宽7厘米,从它上面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考查目的:考查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答案:49。解析:关键是确定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7厘米,然后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代入计算即可。二、选择1下列选项中(    )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分米。 A指甲    B粉笔盒底面    C课本封面    D方凳面考查目的:

42、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建立。答案:B。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粉笔盒底面接近1平方分米,课本封面和方凳面都远超过1平方分米。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3倍,它的面积扩大(    )倍。A3        B6        C9考查目的:正方形边长与面积间的变化规律以及面积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答案:C。解析:正方形的面积a2,设原来的边长为a,则增加后的边长为3a,分别代入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表示出其面积,即可知

43、道扩大了几倍。3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    )。A一定相等    B不一定相等    C不可能相等考查目的: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面积及面积大小的比较。答案:B。解析:当长方形的周长相等时,这样的长方形有多种情况,长与宽的差越小面积就越大。当长和宽相等时(此时为正方形)面积最大。4在边长为1厘米的方格纸上,画出面积为1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共有(    )种不同的画法。A1        B2

44、0;        C3考查目的: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理解与运用。答案:B。解析:根据方形的面积公式Sab,可以得到1414×17×2,所以有两种不同的画法。5图中,长方形被分成了甲、乙两部分,这两部分(    )。A周长、面积都相等        B周长不相等,面积相等C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D周长、面积都不相等考查目的:图形的周长概念和面积概念。答案:C。解析:甲、乙两部

45、分的周长均是长方形的长、宽以及中间曲线长度的和,所以甲、乙两部分的周长相等;图形的面积是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甲、乙两部分的面积显然不相等。三、解答1一块正方形草坪的边长是6米,这块草坪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正方形面积和周长公式的掌握情况。答案:周长为6×424(米),面积为6×636(平方米)。答:这块草坪的周长是24米,面积是36平方米。解析: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为C4a,面积公式为Sa2,其中a为正方形的边长,代入数据即可解答。2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5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洒水车行驶8分钟,洒过水的地面是多少平方米?考查目的:考查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实际应

46、用。答案:50×8×8400×83200(平方米)。答:洒过水的地面是3200平方米。解析:要求洒过水的地面有多少平方米,就要知道洒过水的地面的长度和宽度,宽度已知,只要求出长度即可。3一块正方形的菜地,有一面靠墙,用长36米的篱笆正好把这块地围起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考查目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问题的灵活应用。答案:36÷312(米),12×12144(平方米)。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144平方米。解析:在这个实际问题中,让学生理解“36米就是这个正方形3条边长的和”,据此先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再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这块正方形菜地的面积。4

47、一块长方形的萝卜地,长5米,宽2米,在这块地里一共收萝卜15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萝卜多少千克?考查目的:考查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和除法平均分的意义。答案:150÷(5×2)150÷1015(千克)。答:平均每平方米收萝卜15千克。解析:先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这块地的面积,再用收的萝卜的质量除以这块地的面积。年、月、日同步试题一、填空1一年有         个月,大月是           

48、                   月,大月有         天;小月是                       

49、;     月,小月有          天;          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考查目的:掌握一年中的大月、小月及相应的天数。答案:12,1、3、5、7、8、10、12,31,4、6、9、11,30,2。解析:将大月与小月对比着记忆,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明白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2一月大约有      

50、60;      周,一周有             天,一天有             小时。考查目的:理解月、周、时、日之间的关系。答案:4,7,24。解析:月、周、时、日都是时间单位,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3平年有        天,闰年有&

51、#160;        天。1984年是         年,1834年是         年,2000年是         年,1800年是         年。考查目的:知道

52、平年、闰年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断平年、闰年。答案:365,366,闰,平,闰,平。解析:不仅要知道平年与闰年的特点,还要知道它们是如何判断的,特别是对整百年份的判断,一定要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42012年小明12岁了,可他只过了3个生日,小明是             年            月      

53、0;    日出生的。考查目的:闰年二月的特殊性及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答案:2000,2,29。解析:闰年的2月29日是特殊的一天,4年才出现一次,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有所体现的。5填表,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下面的时刻。考查目的:通过对小明周末一天的时间安排,练习用不同方法表示同一时刻,明确这两种表示方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答案:上午730,900;中午1200,1400;下午500,2100。解析: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通过表格的形式进行对比,使两者的区别更加清晰:12时计时法在时刻前面都必须加上时段说明,而24时计时法只需通过对时刻

54、的改变就能体现。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是上午的时刻表示,如:“上午900”是12时计时法,“900”则是24时计时法,但它们表示的都是同一时间。二、选择12012年的上半年一共有(     )天。A0天         B181天        C182天考查目的:闰年、平年的判断,以及不同年份每月的天数。答案:C。解析:知道半年有6个月,在计算2月的天数时一定要考虑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2同一年中连续的两个大月

55、是(     )月。A1,2         B12,1        C7,8考查目的:知道对大月的判断,了解一年中大小月的排列情况。答案:C。解析:同一年中只有7月与8月是连续的大月,12月与1月虽然是连续的两个大月,但不在同一年内。3某年的3月有5个星期日,则这个月的1日不可能是(     )。A星期二      

56、;  B星期六        C星期日考查目的:使学生了解星期在一个月中的排列规律。答案:A。解析:一般一个月有4个整星期,就有4个星期日,3月会多出3天,如果有5个周日,多出的一个周日必定在多出的这3天里。4下面表示经过时间的句子是(     )。A早上7时起床        B一节课40分钟       C现在是200考查目的:区分时

57、刻与时间段的表达方式。答案:B。解析:时刻是一个时间点,而经过时间是一个时间段。三、解答1小刚下午240去踢球,踢了2小时10分,他是几点结束的?考查目的:开始时刻、结束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答案:2402小时10分450。答:他是450结束的。解析:通过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开始时刻、结束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利用如下示意图来理解这三者的含义并体现其关系。开始时刻与结束时刻指的是一个时刻,可以用点表示;而经过时间则是一个时间段,可以用线段表示。2新华书店从上午800到晚上900营业,一天的营业时间是多长?考查目的:计算跨上午和下午两段的时间段。答案:方

58、法一:(用12时计时法计算)从上午800到中午1200,中间有4小时;从中午1200到晚上900,中间有9小时。所以4913(小时)。答:一天的营业时间是13小时。方法二:(用24时计时法计算)晚上9002100,210080013(小时)。答:一天的营业时间是13小时。解析:时间跨度较大,可以使用两种列式方法进行解答:使用12时计时法分段计算或转换成24时计时法进行计算。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还可以在钟面上直接数出来。32015年的2月5日是星期四,小红3月13日过生日,这一天是星期几?考查目的:判断2月的天数,并根据已知条件推算出若干天后是星期几。答案:2851336(天),36÷

59、;75(周)1(天),星期四1星期五。答:这一天是星期五。解析:因为一周为7天,让学生明白每过7天就又回到相同的星期几,余下的天数往后数即可。4李叔叔开车900从甲地出发,1400到达乙地,平均每小时行程80千米,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多少?考查目的:解决与时间有关的生活问题。答案:14009005(小时),80×5400(千米)。答: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400千米。解析:利用“路程速度×时间”的等量关系解决问题,而开车经过的时间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根据间接信息求出。小数的初步认识同步试题一、填空1看图把黑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考查目的:巩固学生对分数与小数的写法。答案:,0

60、.6。                           解析:先数出一共有多少块,黑色有几块,再求出黑色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而后用小数表示。2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八千八百四十四点四三米,写作            

61、60;    。考查目的:小数的写法。答案:8844.43米。                           解析:注意小数部分四三的写法。3先写出小数,再比较大小。考查目的:小数的写法及小数大小的比较。答案:0.3元0.5元,1.7元2.1元。     

62、;                   解析:先用小数表示每组的钱数,再进行比较。4减数和差都是6.4,被减数是              。考查目的: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答案:12.8。        

63、60;                  解析:减数差6.4,被减数减数差,所以6.46.412.8。二、选择13.45读作(      )。A三点四十五       B三点四五考查目的:小数读法。答案:B。解析:注意小数部分的读法,是几就读几。      &

64、#160;        2下面的小数一个零都不读的是(      )。A80.6             B2.60            C3.05考查目的:小数读法。答案:A。解析:注意整数部分0的读法。3小芳高1.4米,爸爸高18分米,爸爸比

65、小芳高(      )米。A16.6             B0.4考查目的: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答案:B。解析:先化成统一的长度单位再进行比较。18分米1.8米,1.81.40.4(米)。       45厘米化为分米,与0.7分米比较大小,即5厘米(      )0.7分米。A   

66、            B              C考查目的:小数大小的比较。答案:B。解析:化成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比较。5厘米0.5分米,0.50.7,所以5厘米0.7分米。 三、解答1一本故事书5.2元,一本科技书15.3元,买这两本书要花多少钱?考查目的:利用一位小数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答案:5.215.320.5(元)。答:买这两本书要花20.5

67、元。解析:把两种书的价格加起来就是要花的钱。2体育课上50米测试,小华跑了8.1秒,小明比小华快0.2秒,小明跑了多少秒?考查目的:利用一位小数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答案:8.10.27.9(秒)。答:小明跑了7.9秒。解析:小明比小华快0.18秒,说明小明比小华用的时间少,先求出小明跑50米用的时间,再与小华比较。3一根绳子长7.6米,另一根绳子比它短0.3米,两根绳子一共有几米?考查目的:利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答案:7.67.60.314.9(米)。答:两根绳子一共有14.9米。解析:先求出另一根绳子的长度,再求两个绳子一共长多少米。4一桶油连桶的质量是12.5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

68、的质量是7千克,这桶油原来的质量是多少?桶重多少千克?考查目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感受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答案:12.574.5(千克),4.54.59(千克),12.593.5(千克)。答:这桶油原来重9千克,桶重3.5千克。解析:先求出半桶油的质量,再求一桶油的质量,最后求桶的质量。数学广角搭配(二)同步试题一、填空1用0、2、5、8四个数字可以组成(    )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其中最小的两位数是(    ),最大的两位数是(    )。考查目的:通过组

69、两位数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解决排列组合问题与分类计数的基本方法。答案:9;20;85。解析:让学生利用排列组合的知识,找到符合要求的两位数。注意数字0不能出现在最高位。2老师在黑板上出了5道不同的计算题,让小明任意计算其中的4题,小刚一共有(    )不同的选法。考查目的:通过填空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解决排列与组合问题、分类计数的基本方法。答案:5。解析:让学生利用组合的知识来找到符合要求的方法,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来思考:5题中任选4题,其实就是有1题不做,所以共有5种选法。3左下图是由若干个相同的三角形组成的大三角形,图中一共有(   

70、; )个三角形;右下图是一个由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大正方形,图中一共有(    )个正方形。   考查目的: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分类计数的方法。答案:13;30。解析:利用分类计数的方法求解,分别计数后再相加。三角形的个数=小三角形的个数+中三角形的个数+大三角形的个数=9+3+1=13(个);正方形的个数=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个数+边长为2的小正方形个数+边长为3的小正方形个数+边长为4的正方形个数=16+9+4+1=30(个)。4三(3)班有孙志明、朱亮、唐强、沙启刚四位同学参加4×100米接力赛,沙启刚的冲刺能力最强,

71、李老师已经把他定在第四棒,那么这次接力赛一共有(    )种不同的排法。考查目的:通过练习巩固寻找排列的方法。答案:6。解析: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排列组合的现象,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意识,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数字来代替人名来解决,进一步渗透符号化思想。根据题意可知,沙启刚同学的位置已经固定,只需要写出其他三位同学的不同排列情况即可。二、选择1学校体育室里有篮球、排球、羽毛球、足球四种球,体育课代表到体育室里借两种球,有(    )种不同的借法。A3      

72、60;      B4C5D6考查目的:让学生利用组合的知识,找到符合要求的组合方法。答案:D。解析:利用组合的知识,可以得到以下6种借法:篮球和排球,篮球和羽毛球,篮球和足球,排球和羽毛球,排球和足球,羽毛球和足球。    2今天春游,小红的妈妈给小红准备了3件不同的上衣,4条不同的裤子,让小红自己搭配着穿,小红有()种不同的穿法。(每次上衣与裤子只能各穿一件)A12           B10C7D8考查目的:让

73、学生利用组合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答案:A。解析:每件上衣搭配一条裤子,可以有4种组合方法;一共有3件上衣,所以,总的搭配穿法有3×4=12(种)。3用4、5、7三个数字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小数中,最大的一个是();用7、3、0、4四个数字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中,最大的是三位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多()。A4.57,396       B8.75,126  C7.45,743 D7.54,439考查目的:让学生利用排列与组合的知识和最优化方法来找到符合要求的数。答案:D。解析:要注意培养学生有序思考,不重

74、不漏地找到符合要求的数,排除学生思维定势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应有的错误。如:在做第一个空时,要注意方法的优化,不必把所有的两位小数都找出来,可以让学生从题目要求出发,最大的两位小数,个位上一定是7,十分位与百分位肯定是5和4,只有这样才能是最大;在做第二个空时,学生有可能很快找到最大的三位数是743,同时也很有可能就顺势得出最小的三位数是347等。4在1100这一百个数中,数字1出现了( )次。A10          B11C21D20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利用有序思考与分类计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

75、能力。答案:C。解析:让学生通过分类计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以下三种情况来思考:一是数字“1”在个位上出现了有10次,分别是:1,11,21,31,41,51,61,71,81,91;二是数字“1”在十位上出现了10次,分别是:10,11,12,13,14,15,16,17,18,19;三是数字“1”在百位上出现了1次,即:100。三、解答1小军:我妈妈的手机号码后四位是由2、3、5、7四个数字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妈妈:这个四位数是一个双数。请你想一想:小军妈妈手机号码的后四位可能会是哪些四位数?请将这些四位数从小到大按顺序排列出来。考查目的:考查学生运用排列的知识与

76、有序思考的方法解决组数问题的能力。答案:357237525372573273527532。解析:这道题是有关排列知识与有序思考的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根据关键信息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由2、3、5、7四个数字组成的四位数是一个双数,所以这个四位数的末尾数字只能是双数2。要写出所有可能的四位数,也就是写出由3、5、7三个数字在千位、百位、十位上的不同排列情况。最后再按照题目要求把这些可能的四位数排列出大小关系即可。2按下面的要求,用3、0、7、9这四个数字写出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1)从小到大写出大于900的三位数;(2)从大到小写出小于700的三位数。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利用有序思考与

77、排列的知识解决组数问题的能力。答案:(1)903907930937970973;(2)397390379370309307。解析:这道题也是有关排列知识与有序思考的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根据要求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方法优化意识。第(1)问中,大于900的三位数,说明百位上只能是数字9,只要写出3、0、7三个数字在十位和个位上的排列情况,并按要求写出这些三位数的大小关系即可;第(2)问中,小于700的三位数,说明百位上的数字不能是7和9;而在三位数中,数字0也不能出现在百位;所以这一小问中三位数的百位数字只能是数字3。接下来只需要写出0、7、9三个数字在十位和个位上的排列情况

78、,并按要求写出这些三位数的大小关系即可。3六(1)班有A、B、C、D四位同学站着合拍一张照片,A同学只想站在最左边,其余三人可以站任意位置,一共有哪几种不同的站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考查目的:考查学生运用排列的知识与有序思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答案:一共有6种不同的站法,即:ABCD、ABDC、ACBD、ACDB、ADBC、ADCB。解析:这道题是有关排列知识与有序思考的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题目条件“A同学只想站在最左边”,可知A同学在最左边,位置固定。因此,只需要写出B、C、D三位同学在其余三个位置上的排列情况即可。4学校趣味运动会上,三年级(1)班的孙老师要在3名男

79、同学和4名女同学中选出一对选手参加两人三足跑的决赛,比赛规则是每对参赛的选手必须是一男一女,请你帮孙老师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考查目的:考查学生运用组合的知识与有序思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答案:12。解析:这题是有关组合知识与有序思考的练习,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注重方法多样化。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思考过程后,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方法是否有序、全面,是否简洁易懂等方面进行引导和评价,并适当渗透方法最优化的思想。方法一:每个男生有4个女生可以合作参加决赛,因此,4×3=12(种)。答:一共有12种不同的选法。方法二:每个女生有3个男生可以合作参加决赛,因此,3×4=12(种)。答:一共有12种不同的选法。方法三:三位男生用A、B、C表示,四位女生用1、2、3、4表示,则不同的选法有:A1,A2,A3,A4;B1,B2,B3,B4;C1,C2,C3,C4。一共是12种。答:一共有12种不同的选法。方法四:用正方形表示男生,用圆表示女生,利用图示法解决。答:一共有12种不同的选法。5六年级5个班要举行毕业篮球赛,每两个班都要打一场比赛,一共要打多少场比赛?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将思考过程与结果表示出来吗?考查目的:运用组合的知识与有序思考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