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崇明县2015年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语 文考生注意:1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2 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3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阅 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我曾听一位外国朋友这样说过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喜欢中国人。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尽管他们缺乏卫生习惯,生活不甚讲究;尽管他们的思想和性格有许多缺点,但仍然赢得了外国人的喜爱。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名的话,那么在外国人的心
2、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这里再次提到的温良,就是我曾经提示过的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的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那么,中国人又是如何具备了这种同情的力量的呢?我在这里冒昧给诸位一个解答或者是一个假设。诸位愿意的话,也许可以将其视为中国人具有同情力量的秘密所在。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力量、这种强大的同情的力量,是因为他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对此,我们可以用中国人实际生活中表现出的一般特征,来加以说明。 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国的语言。中国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
3、,其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和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得多。原因在于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相反,受过教育者,特别是受过理性教育的现代欧洲人,他们是用大脑和智能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有一种关于极乐世界的说法也同样用于对中国语言的学习:除非你变成一个孩子,否则你就难以学会它。 接下来的例子,依旧是体现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并得到大家承认的一个事实中国人的礼貌。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那么其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这就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感情。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他们完全了解自己的这份情感,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中国人的礼貌虽然不象日
4、本人的那样繁杂,但它是令人愉快的。相反,日本人的礼貌则是繁杂而令人不快的。我已经听到了一些外国人的抱怨。这种礼貌或许应该被称为排练式的礼貌如剧院排戏一样,需要死记硬背。它不是发自内心、出于自然的礼貌。我们举的中国人特性的最后一例,是其缺乏精确的习惯。这是由阿瑟·史密斯提出并使之得以扬名的一个观点。那么中国人缺少精确性的原因又何在呢?我说依然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象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刻板。实际上,中国人的毛笔或许可以视为中国人精神的象征。用毛笔书写绘画非常困难,好像也难以准确,但是一旦掌握了它,你就能够得心应手,创造出美妙优雅的书画来,而用西方坚硬的钢
5、笔是无法获得这种效果的。 正是因为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一种像孩子的生活,所以使得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显得有些幼稚。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即作为一个有着那么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中国人竟然在许多方面至今仍表现得那样幼稚。这使得一些浅薄的留学中国的外国留学生认为中国人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个停滞的文明。必须承认,就中国人的智力发展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为地限制了。众所周知,在有些领域中国人只取得很少甚至根本没有什么进步。这不仅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也有纯粹抽象科学方面的,诸如科学、逻辑学。实际上,我在这里要指出的是:中国人最美妙的特质并非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所有处于初级阶段的民族都过着一
6、种心灵的生活。正如我们都知道的一样,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徒们也同样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中国人最优秀的特质是当他们过着心灵的生活,象孩子一样生活时,却具有为中世纪基督教徒或其他任何处于初级阶段的民族所没有的思想与理性的力量。换句话说,中国人最美妙的特质是: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它既有成年人的智慧,又能够过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 因此,我们与其说中国人的发展受到了一些阻碍,不如说她是一个永远不衰老的民族。简言之,作为一个民族,中国人最美妙的特质就在于他们拥有了永葆青春的秘密。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最初提出的问题了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简言之,真正的中国人有着童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中国人的精神
7、是一种永葆青春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中国人永远年轻的秘密又何在呢?诸位一定记得我曾经说过: 总之,它是心灵与理智的和谐。如果说中华民族之精神是一种青春永葆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那么,民族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心灵与理智的完美谐和。 (选自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有删改) 1第段中的“温良”的含义是 。(2分)2第段中“或者是一个假设”是否会影响其说服力,试结合上下文作简要评析。(3分)3简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段方框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2分) 从而形成了真正的中国人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 是同情或真正的人类的智慧造就了中国式的人之类型 它使人的心与脑得以调和
8、 这种真正的人类的智慧 是同情与智慧的有机结合ABCD5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人赢得喜欢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B毛笔因为其柔软的特征所以体现了中国人心灵的纤细与敏感。C体谅、照顾他人感情的特点使中国人的礼貌出于内心与自然。D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文明持有处于没有发展和停滞状态的偏见。6有人认为作者对中国人的精神持有一种偏袒态度及主观倾向,对此你如何看待。请结合以下材料加以探究。(4分)中国人的精神写于1915年,其时欧战正酣。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将西方社会的一切社会矛盾暴露无遗,连西方人也开始自己批评起自己的文明来。该书出版后,立即在西方、特别是在德国引起轰动
9、效应。民国以来,国内形成一股竞相趋新与追求“西化”之风。(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远去的砖瓦窑陈荣力江南的田野和村庄,绿树葳蕤,河湾交叉,一片鱼肥稻香里,那黑油油的土地更是插一根筷子也能吐叶发芽。然而也因为肥沃加上人口稠密,土地自古以来就是最珍贵的资源。因此若非有空旷的湖泊、水塘,废弃的小丘、土包,一般的村庄难得有制砖、烧瓦的砖瓦窑,砖瓦产品的紧张也向是乡间的一大难题。或许是凭借了勾连官河的交通便捷,或许更是倚仗了河湾处一大片水浸低洼田的天生资源,小时候与我家一河之隔的江桥村,稀罕地有一座砖瓦窑。很少有人能说得清砖瓦窑的年岁,但砖瓦窑石砌窑身罅缝中摇曳的小树、细藤以及窑顶茂密的
10、棘藜、野草,却无声地言说着砖瓦窑经历的风雨和沧桑。砖瓦窑的忙碌和热闹是从秋收以后开始的。那时候搅拌泥坯的搅拌机终日嗡嗡地响着,村里的男劳力、女小工像辛勤的蜜蜂在窑场上进进出出,他们或拉泥或制坯或脱模,忙碌而不失秩序,疲惫中显着亢奋。砖瓦窑真正激动人心的场景是装窑后的点火时刻。那时候窑门已经封死,柴火全部填充,那张暗黑的八仙桌也已摆放在被里三层、外三层村民围着的窑门口。八仙桌上点燃着大红的蜡烛、黄色清香,摆放着煮熟的猪头、鸡鸭和鱼肉,当一拜天地、二拜四方、三拜窑神的仪式一结束,随着窑头师傅“点火”一声吼,早站在窑身四周点火孔旁的男劳力,争先恐后将点燃的火炬向点火孔中掷去。刹那间,一条灼热的火龙便
11、在窑身里窜滚、翻卷起来。自此,那白天洇漫成淡淡云衣的袅袅白烟和夜晚映红一角天空的灿灿火星,成为田畴和河湾边一年四季最让人憧憬的风景,在无数村民的眼中、心头飘拂、盘桓。作为田野和村庄里最高的建筑,不乏新奇和神秘的砖瓦窑是小时候最充满乐趣的地方。放学后分成国、共二军爬砖瓦窑“攻守山头”,偷窑场里的泥坯搓泥蛋、掼“烂泥炮”;夏秋季节从窑场的断砖乱瓦堆中抓蟋蟀,冬天猫在暖暖的窑洞里偷偷学抽烟如此的动作和场景,差不多是住在砖瓦窑附近孩子共同的记忆。与这记忆相伴的还有颇为和善的邵瘸子。邵瘸子原是江桥村的泥水匠,一次给外村人造房子时不小心跌下来落下了残疾,村里因此让他干了相对轻松的管砖瓦窑的活。邵瘸子基本不
12、骂去砖瓦窑玩的孩子,即使我们有时玩得出格,他也只是好言好语相劝。大约在邵瘸子管窑后的四五年,分田到户开始了,原是江桥村集体财产的砖瓦窑转给了邵瘸子一家承包。也算是邵瘸子运气,分田到户后农户们渐渐富起来,造房的数量急剧增加,邵瘸子的砖瓦窑不但秋冬两季红红火火,连春夏时节都不得清闲,那些从四邻八乡赶来买砖瓦的农船,经常挤满了整个河湾。虽然生意一直那么红火,但邵瘸子的砖瓦产品质量依然过硬,价格也不“敲竹杠”,遇到一时凑不齐砖瓦钱的造房人家,他也从不急赤白脸地去催债,不久前江桥村造水泥路,邵瘸子还捐了十几万元。听了这样的评说,遥望河对岸空旷的田畴河湾边,那白天袅袅白烟依然洇漫成淡淡云衣、夜晚灿灿火星继
13、续映红一角天空的砖瓦窑,我总有一丝莫名的感动。再次关注邵瘸子是两年前的事,缘于媒体上一条触目惊心的新闻,报道了邵瘸子一家三口驾车撞树自杀的消息。原来,因损坏耕地和污染环境,邵瘸子的砖瓦窑早在十余年前就被拆除了,随后的一段时间里邵瘸子先后到外乡投资办过轮窑厂、轧石场等企业。不知是办厂的失利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前几年他竟悄悄干上了高息集资的营生。最终同所有高息集资者的归宿如出一辙,当脆弱的资金链断裂之后,面对几千万的欠债,邵瘸子和老婆女儿一起走上了绝路。大约在那场车祸过去的半年后,我又去了一趟已十几年没回去的江桥村一带。江桥村及附近村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昔日江桥村村口那空旷的田畴和河湾更被众多高低
14、参差、样式不一的房屋、厂房所取代。回来后的好长一段时间,我的眼前老浮现从前熟悉的砖瓦窑的画面,想到了邵瘸子和那些乡民们。很难知晓众多笃信靠双手吃饭、凭勤劳致富的人们,是如何受虚幻利益的诱惑纷纷不计后果对邵瘸子的集资活动趋之若鹜的。每个人的情形不同,原因或许多种多样,但我想土地的渐渐远离或失去,也是一个原因。如果说以砖瓦窑为印记的那个时代为我们所熟稔、感觉踏实的话,那么已悄然转型的这个没有了砖瓦窑、渐渐远离土地的时代,无疑有很多东西让我们陌生和恓惶。啊,远去的砖瓦窑 (选自2014-09-23文汇报有删改)7请赏析第节中的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8第和中的划线句都写到了白天的袅袅炊烟和夜晚的灿
15、灿星火,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9下列对题目“远去的砖瓦窑”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远去的砖瓦窑”中寄托有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B“远去”的含义是我渐渐远离家乡,远离家乡的砖瓦窑。C“砖瓦窑”是行文的线索,串起我对家乡人、事的思考。D“远去的砖瓦窑”给人以时间推移感,留下思维的空间。10根据上下文意,推断第段中双横线“很多东西”的内涵。(3分)11请搜集文中信息,介绍“邵瘸子”其人。(3分)12联系全文,请从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对结尾进行赏析。(4分)(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3(1)是处红衰翠减, 。(柳永八声甘州)(2) ,凝绝不通声渐歇。(白居
16、易琵琶行)(3) ,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4)君子固穷, 。(论语)(5)借书满架, 。(归有光项脊轩志)(6) ,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7)水至清则无鱼, 。(班固汉书)(8)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孟子鱼我所欲也)(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8分)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方。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注】 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自东汉末年文人之手。14本诗前两句采用了诗经中 的手法。(1分)15下列各项对诗歌划线句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17、开篇两句中“采芙蓉”、“兰泽”以及“芳草”以乐景衬托哀情。B第三、四句作者以自问自答方式很自然地体现诗歌的情感转变。C第四、五句之间空间转换,采用对面着笔手法,一倍增其情感。D最后两句中“离居”点明“同心者”处境,含蓄写出离居之因。 16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最后两句所包含的情感。(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春,正月,吴汉破公孙述于鱼涪津,遂围武阳。诏汉直取广都,据其心腹。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公孙述将帅恐惧,日夜离叛,述虽诛灭其家,犹不能禁。(汉武)帝必欲降之,又下诏谕述。述终无降意。帝戒吴汉曰:“成都十余万众,不可轻也。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
18、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乘利,遂自将步骑二万进逼成都;去城十余里,阻江北营,作浮桥,使副将武威将军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为营相去二十余里。帝闻之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勃乱!既轻敌深入,又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贼若出兵缀公,以大众攻尚,尚破,公即败矣。幸无他者,急引兵还广都。”诏书未到,九月,述果使其大司徒谢丰、执金吾袁吉将众十许万,分为二十余营,出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丰因围之。汉乃召诸将厉之曰:“吾与诸君逾越险阻,转战千里,遂深入敌地,至其城下。而今与刘尚二处受围,势既不接,其祸难量;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若
19、能同心一力,人自为战,大功可立;如其不然,败必无余。成败之机,在此一举。”诸将皆曰:“诺。”于是飨士秣马,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乃分兵拒水北,自将攻江南。汉悉兵迎战,自旦至晡,遂大破之,斩丰、吉。于是引还广都,留刘尚拒述,具以状上,而深自谴责。帝报曰:“公还广都,甚得其宜,述必不敢略尚而击公也。若先攻尚,公从广都五十里悉步骑赴之,适当值其危困,破之必矣!”自是汉与述战于广都、成都之间,八战八克,遂军于其郭中。(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17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1)必欲降之()(2)贼若出兵缀公()(3)于是飨士秣马()(4)遂军于其郭中()18把文中划线句翻译成
20、现代汉语(5分)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及意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公转营迫之丰因围之以大众攻尚具以状上A用法相同,意义不同;用法相同,意义不同。B用法不同,意义不同;用法相同,意义相同。C用法相同,意义相同;用法不同,意义相同。D用法不同,意义相同;用法不同,意义不同。20请概括刘尚被困之因。(2分)21联系全文,按照提示完成下表。(4分)汉武帝对吴汉态度具体内容如何评价汉武帝戒吴汉莫轻敌,据广都(3)责吴汉(1)(2)还广都,得其宜(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原 才曾国藩风俗之厚薄奚自 ?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民之生,庸弱者戢戢"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风俗之于人心也,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先王之治天下,使贤者皆当路在势,其风民也皆以义,故道一而俗同。世教既衰,所谓一二人者不尽在位,彼其心之所向,势不能不腾为口说而播为声气,而众人者势不能不听命而蒸#为习尚,于是乎徒党蔚起,而一时之人才出焉。有以仁义倡者,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有以功利倡者,其徒党亦死功利而不返。水流湿,火就燥,无感不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外贸函电与单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协和医学院《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WTO-TBT基础知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肃财贸职业学院《先秦散文研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现代汉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理工大学《工业机器人编程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渤海理工职业学院《DesgnMethodoog》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黄冈科技职业学院《幼儿园环境创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代持股权协议书(6篇)
- 银行会计年度工作计划
- GA/T 1081-2020安全防范系统维护保养规范
- 202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2篇)
- 2022年云上贵州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虎符铜砭刮痧)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课件
- 文件袋、档案袋密封条模板
- 依图科技业务概述
- 支气管镜室工作制度
- 船模制作教程(课堂PPT)课件(PPT 85页)
- 防腐检查培训教材ppt课件
- 肺炎链球菌肺炎医学PPT课件
- 小学英语微课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