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1页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2页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3页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4页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手法,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 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 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一、叙述人称1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并更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2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3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客观实在二、叙述方式1 .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2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3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

2、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 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 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4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某些交代。5 .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 清楚,照应得体。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再现自然风光。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 界。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1 .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2 .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3 .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4 .人物对话描写、心理

3、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 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5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四、修辞1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2 .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3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4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5 .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6 .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7 .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

4、;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 象。8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9 .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10 .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五、结构安排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 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 颖、有力。 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 排层次。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 以

5、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1、首句一一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铺垫、埋下伏笔;2、尾句一一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 味深长。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5、点睛句一一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 人以启迪。6、情感旬一一抒发强烈按篇章结构分,常见的结构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 式和总分式。六、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3、说明文中描写、文

6、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 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 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七、语百1、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2、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3、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八、表现手法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 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 表现力,象

7、征手法的 托义于物”也就是 惜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 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 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 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二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 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 亲切,第三人称客观;三要了解一

8、些常用程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强化了什么,营造了什么, 表现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题,点明了题旨等等文章的结构:(一)问题型:提出问题 一一分析问题一一解决问题这类文章的基本模式是:文章通常以某种现象或话题开篇,该现象或话题可能涉 及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接着,针对此现象或话题展开分析讨论,找 出其存在或产生的根源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二)议论型:提出论点 一一列举论据一一得出结论这类文章的基本模式是:在文章开始,作者列出自己的观点,接下来用所掌握的 论据对此观点加以论证,最后得出结论。(三)立论型:提出观点 一一表示赞同一一论证观点驳论型:提出观点一一发表异议一一驳斥观点一

9、一建立观点一一论证观点这类文章的基本模式是:在文章开始提出一种时下比较流行的观点或者现象,接着作者阐述自己对此现象或者观点的看法。 在阐述自己看法的同时,作者会表明 自己的态度,或赞成或反对。如果作者持赞成态度,就直接对它加以论证;如果 持反对态度的话,则还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出充分论据证明。(四)因果型:结果 现象一一原因成因这类文章的基本模式是:文章大多以一 种现象或者一种结果开篇,然后进一步探讨导致这种现象或结果的原因或成因。 一般通用参考答案:点:答题要点(写法、结构类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

10、由 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 环环相扣,表达了 ,答题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 ”父 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 ”父亲指着 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 ”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 子说。(节选自荷包蛋)问:文中的 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修辞类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1 .比喻、

11、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对象+特性。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 强化作用等;强调了 +对象+特性3 .对比:强调了 ,突出了,4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5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6 .反复:强调了 +加强语气答题示例: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 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 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 是一种多 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节选自20XX年全国卷话说知音)问:怎样理解这一段中 宥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

12、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 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答:此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 的美感和鞭策作用。二、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1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 为下文作辅垫。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3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 1=1有尽而1苴、无分0答题示例: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 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

13、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 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答:(1)为下文写父亲对 我”的爱作反衬;(2)为文末写父亲对 我”的怯意作铺 垫;(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三、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艺术类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答题示例: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 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 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 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 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嵌奇。它变得可笑, 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

14、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节选自2000年全国卷长城)问: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第六 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 它”,原因是什么?答:将长城拟人化:A.便于与长城对话,B.便于抒发感情。因为这句话承 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 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四、有关归纳答题示例: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 有两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 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 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

15、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 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 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 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节选自席慕容花的世界) 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分析:四句话中很显然前两句各是一层,后两句是一层。再提取每层的要点词 母 亲的爱花“安静古雅”珍惜的记忆”,最后整合答案。答:(1)受母亲的爱花的影响 (2)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3)花里有自己珍 惜的记忆。五、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 分析,然后

16、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 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 然后再 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答题示例:女主人很快发现了我的反常行为, 她嗅到了屋子里的油烟味。即刻提 出了质疑。那时我正站在厨房里陶醉地听着三兄弟的叫声,我已经能够准确地分 清他们声音中的微小差异了,有一个不叫我就会心事重重。女主人说,傻瓜蛋, 有吸油烟机不用,你有神经病啊?我刚给她干活时,她对我的称呼是四个字一一 文学青年。这四个字用她地道的北京话发出来, 显得无比的恶毒。雇用我三个月 后,她叫我的就是这三个字一一傻瓜蛋,她说之所以没有解雇我,是因为我看上 去不像别的人一样吓她一跳。我示意她小声一点,低声说,烟囱里有一窝小麻雀,他

17、们是我的兄弟。女主人上 上下下地看了我一遍(好像我是个什么怪物),扭身走出了厨房,在门口她从牙 缝里挤出了两个字一一农民。我喜欢这个称呼,虽然它同样恶毒,但我确实是个 地地道道的农民。我认为做个农民并不可耻。(节选自安勇烟囱里的兄弟)问:文中的 女主人”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并举一例说明。 答:是一个鄙视进城打工农民的城里人形象。 如: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一一农 民。(或无比的恶毒地将 我”称为 文学青年“傻瓜蛋”等)说明文阅读一.说明方法1.举例子:具体形象2.打比方:生动形象 3.作比较:突出强调 4.分类别:条理 清晰5.列数字:具体准确6.下定义:科学准确7.引用:

18、更具体二.说明语言1准确性2平实和生动记叙文阅读1 .修辞方法1 .比喻:生动形象 2.拟人:形象生动 3.夸张:突出特征 4.排比:加强语气 5. 反问:态度鲜明,增强语气2 .表达方式1 .记叙2.议论3.抒情4.描写5.说明小说阅读环境描写:1.渲染气氛2.烘托情感3.表现任务性格或主题 4.推动情节发展 议论文阅读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具体有力 2.道理论证:具有权威性 3.比喻论证:生动形象 4.对比 论证:全面深刻句子作用是:(1)总领全文【在开头】(2)承上启下(3)引出下文(4)提纲挈 领【在最后】二、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 殊的语句组

19、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 式.例如: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 比衬托卒章显志 象征用典想象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烘托托物起兴 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不同文体的表现手法】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 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 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三、话的含义:就是联系上下

20、文,解释这句话。注意:无论什么阅读题,解答时都要做到在 学不离段,段不离章”,答案一定要 有文章中的语句,因为答案就在文章中,自己编的总赶不上作者说的吧。二、第一部分1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2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3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4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5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6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7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8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第二部分1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2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3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

21、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 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4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 的阅读技巧。5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6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 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 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7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 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

22、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 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8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 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 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 表现 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9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 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10 环境 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 推动情节发展。例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

23、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 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例2: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海上景象,分别 衬托出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例3: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极力描写烈日、狂风暴雨,不仅步步亦趋地推动 着情节发展,还表现了拉车人牛马不如的悲惨命运, 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 炎凉。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例:孔乙己开端部分通过描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来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当 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了铺垫。11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12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

24、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13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14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 连贯、得体。15 .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 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解题模式:一、记叙文阅读(一)、记叙文阅读规则1 .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 中心意思2 .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3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 .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 .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6 .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7 .题目的作用:概括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一篇议论文,无论是立 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