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马克思哲学考试一 . 简答题1. 马克思在 1859 年对唯物史观的经典论述2.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作用4.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些内容5.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必然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6. 为什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 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7.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8. 马克思 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论述表现在哪些方面二 . 辨析题1. 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2. 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三 . 论述题1. 在哪些方面需要深化对马
2、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认识2. 论述并分析资本主义资本积累的发展趋势简答题1.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
3、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 怪影、 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
4、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作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自我意识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也不因此而有所削弱。各代所面临的生活条件还决定着这样一些情况:历史上周期性地重演着的革命震荡是否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一切的基础: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
5、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 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末,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思想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2. 因为在在商品经济也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下,已经造就了社会化大生产,资本主义越是发展,社会化程度越是提高以致出现了垄断经济(社会化生产 的充分体现)。此时,私人劳动的无序性和资本主义的盲目性和逐利性就与 社会化生产出现矛盾,这种矛盾是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的,也是资 本主义私有制度下不可彻底解决的,即成其为基本矛盾。3.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6、为实现共产主 义而奋斗的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无产阶级政 党的根本宗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是需 要无产阶级长期奋斗的事业,也是需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事业。完成 这一伟大的事业,需要在思想、政治和组织方面强有力的领导。无产阶级政 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能够结合实际条 件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党,是能够组织、动员人民群众的党,是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 本保证。无论任何时期,无产阶级事业都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4. 哲学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 哲学的
7、最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 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 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 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 先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 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 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 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 哲学流派称为二元论,它是动摇于
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不彻底的哲 学,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5.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表现在:(1)大规模生产建设需要巨额投资与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发生了矛盾;(2)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社会化发展,遇到了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自 身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矛盾;(3)生产力社会化的高度发展同私人垄断资本 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加剧了; (4)生产力的迅速增长与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加深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溶为一体的垄断资本主义。由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的转变,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
9、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 资本主义。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该干 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 的正常运转,当资产阶级国家直接参与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它就成为 经济上的总的垄断资本家,或称为“理想的总资本家”。与私人垄断相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具有以下特点:1 )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并以其巨大的力量,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 进行干预和调节。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追求的是国家垄断利润。国家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紧密结合在一起,向工人阶级和整个社会征收的贡赋。国家垄断 利润 不能由私人垄断集团独占,而是在国家与垄断
10、组织之间瓜分。3 )国家垄断资本经济实力雄厚,资本社会化达到新的高度。6.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客 观的历史条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胜利。但同时又使社会主义事业不可避 免地遇到了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的困难与问题,使这 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不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建立起了崭新的社 会主义制度,为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广阔前景。但是,由于受 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 严峻挑战等,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第一,生产力发展
11、状况的制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 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 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完成 这个任务,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疑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进行 艰苦的探索和奋斗。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 相对落后的国家胜利,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 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由于社会 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胜利,必然会影响社会主义
12、民主政治建 设的进程。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阶级,就意味着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高的民 主。但是,这并不就是说这种民主一开始就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建设受到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严重制约,建设好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面临许多困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还 要进一步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改变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建设社会主义 的先进文化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和平等,从而为人类的崇高理想共产主义社 会准备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同样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就 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
13、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面 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如果说在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之初,国际资本主义对 社会主义的进攻主要是武力方式,那么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社 会主义制度有了长足进步之后,进攻的方式则往往转变为以和平演变为主。 其主要手段,是通过军事、政治压力和有限制的经济、科技的合作和援助, 迫使社会主义国家屈从其经济政治的发展战略的要求,并达到促使社会主义 国家改变制度的目的。二是通过文化渗透,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制造经济、 政治、思想等种种混乱,阻挠和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同时支持和操纵 这些国家内部的反对力量,一旦时机成熟,就促使社会主义国家改变社会制 度。总之,国际资本主义无论采取什
14、么方式,它们所依仗的都是经济的发达 和在发达经济基础上的军事、科技等综合国力的强大。实践已反复证明,原 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尽快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才 能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应该看到,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奋斗,社会主义国家 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落后面貌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明显增 强。但从总体实力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仍然比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要 强大得多。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国际资本主 义则因为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科技革命和在国际市场上攫取的巨额利润,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所有这些,都使社会主义面临更大的挑战,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将是长期的、艰巨
15、的任务。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创造出比资 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提供了可能。然而,要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又并非易事。 在社会主义进程中,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制度本身,而在于人们没有认 识和掌握规律。实践已经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试 图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也是有害的,执政的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 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对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必须有充分的估计。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如果从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算起只
16、有 80多年的 时间,而在中国只有50多年的时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 问。人类历史上其他社会制度的更替,都经历了曲折漫长的过程。以资本主 义发展最为典型的英国为例,它于1640年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内战,于 1649年废除君主制。不久,旧王朝又卷土重来,直至 1688年资产阶级发动 政变,才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此后又陷于动荡,一直到 19世纪 30年代,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才真正稳定下来。另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法 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反复和曲折更大。从1789年发生资产阶级大革命到1870 年的81年里,经历了两次帝制复辟。而美国作为历史包袱最轻的国家, 其问 经过浴血奋
17、战,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也几乎花了上百年的时间。何况它们都是 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起社会 主义制度,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同资产阶级革命不同,无产阶级取得政 权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任重而道远。它面临着崇高宏伟而又艰巨复 杂的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7.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这种不同步性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形:一是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 化。当社会存在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时, 反映这种
18、存在的旧的社会意识还可能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并阻碍着社会的发展。二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社会存在的现有状态,预见到未来的发展。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或预见未来,这两种情况都表明了社会意识的独立 性。但是,这种 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旧的社会思想和理论不可能在它的物 质基础消灭之后长久地存在下去 ,迟早要归于灭亡;新的理论也只是在社会存在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提出新的任务的条件时才可能产生。它对未来社会的发 展也只能指出其根本趋势和大致轮廊,而不能详尽无遗地描绘其具体细节。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表明,某一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发展的水
19、平同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经济发达国家的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就是最进步、 最先进的; 同样,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其社会意识也不一定就是落后的。 如十八世纪末到 十九世纪初,经济上落后的法国在政治思想上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 而经济上更加落后的德国在哲学特别是辩证法思想上却远远超过了英法两国。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相对的。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够 在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出现,仍然是以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为前提的。 假 如当时法国和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也是不可能在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上取得如此成果的。同时其社会意识的先进性本身也是相对的, 当时英国
20、在经济思想上就远远高于法国和德国。第三,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 就每一时代具体的社会意识 的形成来说,都有两个来源:一是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存在, 二是继承前人留 下来的精神文化成果。社会意识就是在这两种来源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正是 由于这种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的发展才能持续而不中断, 才有可能追溯的历 史线索。同时,由于历史继承性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 才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民 族传统和民族风格。无产阶级文化绝不是在世界文化发展的大道以外产生的, 而是人类各种先进思想发展的继续,是历史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之集大成。社会意识发展的这种历史继承性也是相对的,归根到底要受社会存在及其发展 状
21、况制约。任何时代对以前的文化遗产都不是无条件地原封不动地兼收并蓄, 而是要经过加工改造予以吸收。至于怎样加工改造,挨弃什么,发扬什么,这 在根本上也是由社会存在的现实情况以及思想家们的社会地位、阶级利益决定的。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社会意识诸形式虽然有其 不同的内容、形式、地位、作用和历史过程,但都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 它们所反映的对象是同一个社会生活整体,它们的基础和来源都是社会物质生 活,因此,它们在各自从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的时候,必然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止匕外,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社会意识也相 互影响,这也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一
22、种表现。当然,社会意识自身内部的这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也是相对的,归根到底要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性的制约。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集中的表现。 社会意识产生后,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转 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存在起 能动的变革、改造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 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百度的简单答案):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2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3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4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5 .社会意识能动的反映社会存在8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
23、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是没有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社会,是人人平等的社会,是高度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归纳起 来,具有六大特征。1、政治上,作为私有制的产物阶级和阶级对立消亡;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国 家自行消亡。2、军事上,部队也将消亡、没有法律,没有监狱、没有警察。3、经济上,生产资料全人类所有制,生产资料在全社会调节。生活资料私有 制。4、科技上,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社会物资财富极大丰 富。能足够满足人们生活和文化的需求。5、物资分配上,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6、在人们思想觉悟上,人们的思想觉悟很高,大家都能自觉遵守社会规范,自觉参加劳动和各项社会活动。 每天
24、劳动时间很短。每天3小时工作制。劳动 不再是人们的谋生手段,不再是被迫的,已成为人们的自觉需求,自觉行为(即 第一需要)。7、在社会分工上,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全面发展。8、在差别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在论述共产主义时指出:共产 主义社会也存在差别。共产主义社会的差别主要有:(1)、人们在思想觉悟 上存在先进与落后之间的差别。(2)、社会分工和具体劳动分工之间存在差 别。(3)、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资分配制度是“按需分配”,你需要什么分给 你什么。不是“各取所需”,谁想要什么谁就能拿什么。这样按需分配,就必 然存在物资利益之间的差别。进而反映到人们之间在生活水平上存在差别。(4)、到了共产
25、主义社会,人们自由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组建家庭。共产 主义社会不共妻,不实行群婚制。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内 部矛盾。辨析题1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表现在:首先,正确的认识和 理论,可以指导实践指向适当的对象,采取正确的方法,从而取得成功。其 次,错误的认识和理论,会引导实践指向不适当的对象,采取错误的方法, 从而导致失败。(3)实践和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离开这种统一,在理论上会走向 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践上会导致“左”
26、或“右”的错误。2 . 一、科学的积极作用1、科技给人类带来了诸多好处、方便,使生活质量提高、长寿2、科技揭示了许多社会、自然现象的本质,对破除迷信、发现规律起了重大 作用3、科技与宗教之间的斗争中茁壮成长并且有强大的生命力4、科技是生产力。科技给产品带来更高的附加值二、科学的消极作用1、科技发展给地球带来污染,比如汽车、塑料袋2、为了治理污染,采用更多的科技手段,形成恶性循环,比如农药、化肥3、破坏生态平衡,比如水电站4、科技带来了新的污染源,比如手机、电波辐射三、怎样对待科技进步1、科技是双刃剑。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积极作用是不能抹杀的,同时消极作用也值得重视、反思1 、对于科技的过分依赖
27、也是迷信,是迷信科技或科技迷信3、科技不可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解决有的问题要依赖宗教、哲学、心理学心理学论述题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理论基础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发展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和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三个简单要素: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 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关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 相互关系;广义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即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结成 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个人与公司借款协议模板
- 城市运营商与科技企业战略合作协议书
- 2024年企业装修协议模板
- 2024年借款车辆押车协议
- 2024年个人借款垫资协议
- 2024年企业用水供给与循环利用协议
- 2024年信贷协议:担保人责任与义务明确规定
- 2024年专用版:股权份额互换协议
- 2024年企业融资租赁借款及流动性资金协议
- 2024年专用:投资合作协议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职业规划课件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各单元单词短语句型汇编
- 人教版小学英语单词表(完整版)
- 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静物画有声》
- 大学生健康人格与心理健康PPT课件
- 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物业承接查验工作手册
- 小型水电站改造设计方案
- 师生申诉调解机制
- 趣味数学—数阵图与幻方
- 网格化管理架构图新
- 石油修井行业套损井检测与修复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