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京市职业学校2013级对口单招第一次调研性统测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卷(客观题)和第卷(主观题)两部分。两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共44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按规定要求填涂答题卡上的姓名、考试证号、考试科目等项目。2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标号涂黑。答案不涂写在答题卡上无效。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涂黑)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癖好(pì) 涂墁(màn) 文绉绉(zu) 烟熏火燎(l
2、io)B.廊庑(wú) 山麓(lù) 汗涔涔(cén) 锲而不舍(qiè)C.黯黮(dn) 炽热(zhì) 白芨浆(j) 残羹冷炙(zhì)D.惩创(chuàng) 烜赫(xun) 峭楞楞(léng) 厥功甚伟(jué)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那只鸟在叫。我真的沿那条黑寂的村巷仓惶奔逃? B.继续深入书的世界,一步一步地去发现这个世界是何等广大恢宏,何等气象万千和令人幸福神往! C.在振耳欲聋的鞭炮声中,父亲完成了他的祭祀天地神灵的工作。 D.无论多么重大严竣的
3、问题,都以协商、谈判方式解决,再也不是成王败寇。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桀骜(不顺从) 陈告(陈述) 有史可稽(核查) 层峦叠嶂(连着的山) B.窈陷(幽深) 涂墁(粉饰) 妖童媛女(艳丽) 长歌当哭(应当) C.援例(援助) 遣暑(消暑) 沸反盈天(满) 唯辟作福(天子或诸侯) D.寒暄(温暖) 轶出(超出) 殒身不恤(体恤) 横征暴敛(搜刮)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时这个民族的某个或某些成员会酿出某些独特的心理, 往往由于禁忌、孤立等社会力量的威慑, 迅速销声匿迹, 陷于孤芳自赏, 很难挤进民族的共同圈子里去,除非有了变
4、化着的共同生活做后盾。A.即使 也 不是 便是 而B.即便 却 不是 而是 而C.即使 却 不是 而是 却D.即便 也 不是 便是 却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B.成千上万的青奥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世界都瞩目的文明青奥的理想。C.节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节约钱财,更在于节约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有限资源,以保护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D.未来,我国将逐步推行场地驾驶和道路驾驶技能考试一次性预约、连续考试、减少考生往返次数。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
5、一项是( ) A.长江上的人都知道:“泄滩青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可见其凶险了。 B.特里萨修女听到这句话,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为什么穷人会有那么善良的心?自己患着病,还关心着别人呢! C.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 D.“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7.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比喻)B.他们也不填它,顶多在坑里栽几棵树,那些坑便一直在墙边等着,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
6、。(拟人)C.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借代)D.你说他无聊,但这样拒人于千里之外,他能改了他的无聊吗?(设问) 8.对下列各句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无论如何,科学不应傲慢,不应气势汹汹,因为和其他人间事物一样,科学本质上也是不完美的。(议论)B.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群山后退了一些。(描写) C.蝉的隧道大都深达四十厘米左右,圆柱形,根据土质而略有弯曲,但总近于垂直,上下畅通无阻,底端却是完全封闭的,形成了略为宽敞的地穴。(说明) D.文学是灯,或许它的光亮并不耀眼,但即使灯光如豆,若能照亮人心,照亮思想的表情,
7、它就永远具备着打不倒的价值。(记叙)9.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国籍、体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托尔斯泰传 罗曼·罗兰 法国 人物传记B.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弗罗斯特 俄国 诗歌 C.物种起源绪论 达尔文 英国 说明文 D.我的空中楼阁 李乐薇 中国 散文10.下列各项中,关于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春末闲谈一文中作者以闲谈的方式将自然之物人格化,揭露了统治阶级“治术”的险恶实质,表达了人民群众必胜的信心。 B.亡人逸事一文中作者从真实的生活细节的回忆着笔,熔写人、叙事、抒情于一炉,朴实的笔调中饱含对亡妻的深情。全文体现出平淡自然、清新灵动的诗意风格。C.雷雨
8、是一部四幕话剧,课文节选的是第二幕,写于1933年,描写的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生活,突出反映了封建地主阶级和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D.语言的功能是王蒙在南开大学所作的演讲,全文以明确的观点、翔实的论据和生动的语言论述了作者对语言的功能的见解,层次清晰,结构严密。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涂黑)(一)有时候,“一”字的用法,恰恰和单一、少数的概念相反,而是“满”、“完全”的意思,表现出事物的饱满充实。例如形容江水河流,则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家知道这是李煜著名的虞美人词中的佳
9、句,作者抒写的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伤感情绪,这位亡国之君的愁和恨是没有尽头的,所以他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就是满江,写的是春水,抒的是愁怀。这里的“一”字就具有其特殊的意味,它表现出抒情主人公愁之多,恨之切,而且犹如江水东流,可谓是绵绵无尽期了。又如戴叔伦诗“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贺铸的词“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都是以“一汀”为“满汀”,以“一川”为“满川”。又如秦观的词“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说的是“满山春色”。苏舜钦的“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晏畿道的“一夜西风,几处伤高怀远”等等,都是说的“满树”“整夜”。而所
10、有这些,都是以写情为主,富有感情色彩。高明的语言艺术家,的确像一位魔术师,在他们的笔下,每个字都有各种妙用,花样翻新,别出新意。一个常用的“一”字,就可表现出种种不同的意境来,这也许是艺术的特殊功能吧。当然,这也并非神秘到不可知的。“一”字本身,既无形象也不能抒情言志,它必须依附于作品中所写的具体事物,才能发挥作用,具有特殊的表现力。至于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用得好不好,那就取决于作家的艺术才能。选自张文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11.对选文第段主要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一”字具有其特殊的意味,它能表现出抒情主人公愁之多,恨之切。B.“一”字只有在抒写情感的诗文中,才能表现出丰富的
11、意蕴。C.有时候,“一”字的用法,恰恰和单一、少数的概念相反,而是“满”、“完全”的意思,表现出事物的饱满充实。D.“一”字可以表现出种种不同的意境来,这就是艺术的特殊功能。12.下列诗句中的“一”字所表达的意思不同类的一项是( )A.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B.一夜西风,几处伤高怀远。C.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D.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13.对选文中所引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尤为新奇。B.“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此句构思巧妙,一反雨打花落常套,偏说春雨催花,
12、饶有风趣,写花使满山春色“动”起来了,一个“动”字,把本来静止的春色化为动态。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中的“愁”字概括了词人的万千感慨,在词人看来,这“愁”如同滔滔江水向东流,永无止境。D.“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此句描写暮春景色,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尽显晴日下艳丽的容光,显得熠熠生辉。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段文字为全文的结论部分,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B.作者认为只要把“一”字在作品中花样翻新,就是一位高明的语言艺术家。C.作者在文中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在于作家的匠心独运。D.“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能否创
13、作出瑰丽多姿的艺术作品,取决于作家的艺术才能。(二)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的一层通常白色而紧贴壳的内壁的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明代徐渤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丢落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所以说它“莹白如冰雪”。有的则微带黄色。从植物学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一层膜发育而成的,特称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丢弃的那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适宜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也有一些品种,肉的内壁有褐色层,果脐处即接近果蒂
14、处,色更浓而质硬,这一类品种不适于制作罐头荔枝。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变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宋代用盐梅卤和扶桑花制成红浆,浸渍荔枝,然后晒干,壳仍红色,叫做红盐,现已失传。单纯晒干的叫做白晒,就是现在通行的干制法。还有剥出肉来蜜渍的,现在也没有了。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在21摄氏度的环境里,可贮藏一二星期。人们一直在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早在1800年前,即东汉和帝时,唐羌曾谏阻从南方向洛阳贡献生荔枝和龙眼。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时是“昼夜奔腾
15、,有毒蛇猛兽之害”(宋蔡襄),“颠坑仆谷相枕藉”“惊尘溅血流千载”(宋苏轼)。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好,竟如此劳民伤财!但也足见当时荔枝贮藏与运输的不易。选自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1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的一层通常白色而紧贴壳的内壁的薄膜。(作诠释)B. 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所以说它“莹白如冰雪”。(打比方)C.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引用)D.早在1800年前,即东汉和帝时,唐羌曾谏阻从南方向洛阳贡献生荔枝和龙眼。(列数字)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16、 A.第一段文字中引用咏荔枝膜中的诗句是为了说明白居易荔枝图序的错误。 B.荔枝真正的果肉恰恰是连同果壳一起扔掉的那一层膜。 C.我们所品尝的荔枝果肉实际上是种子外面的一层膜发育而成的,也就是假种皮。 D.“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的诗句是对壳膜的形状作形象的描写。17.对荔枝肉是假种皮的说明,反映了什么问题?理解正确的一项( ) A.体现本文语言准确严密,具有科学性的特点。 B.说明作者具有辩证法思想,看到事物的变化。 C.说明作者观察细致,能发现事物的微细和特殊之处。 D.说明白居易对荔枝果肉的认识完全正确。18.对文中引用杜牧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诗的用意在于讽刺唐代
17、统治者为吃鲜荔枝劳民伤财。B.原诗的用意在于歌颂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真挚爱情。C.作者引用该诗是为了说明荔枝不耐贮藏,同时也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劳民伤财。D.引用该诗既充实了文章内容,又增强了文章的思想性及行文情趣。19.联系全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和优美的文学性。B.本文较多地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既能启人思考,也能引人入胜,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C.本文按照从主到次,由里到外的顺序进行说明,既使得说明对象的特征突出,又使得文章的层次清晰,结构严密。D.本文从生态特征和生产情况两个方面介绍荔枝的知识,提出发展荔枝生产的建议。三、文言文单项
18、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涂黑)20.下列各句中,“于”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其势弱于秦 B.而智勇多困于所溺C.不拘于时 D.而君幸于赵王2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莫春者,春服既成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召有司案图 D.官盛则近谀22.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B.苟以天下之大C.会于西河外渑池 D.大王来何操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宁许以负秦曲 B.函梁君臣之首C.师不必贤于弟子 D.君安与项
19、伯有故2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哀吾生之须臾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25.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论一文的中心论点是: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B.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辛弃疾登临北固亭,怀古伤今,追慕时代英雄,感叹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不能实现,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愤之情。C.庖丁解牛节选自庄子·养生主,是一则为阐明养生之道而写的寓言。D.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该诗的诗眼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第卷(共106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
20、7小题,共20分)(一)雨霖铃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26.将词中画线处的词句补全。错任何一字不得分(2分)27.词的上阕写了什么样的景?抒发了何种情感?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28.下阕画线句中的意象有哪些?它们分别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3分)29.“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句,词人用铺陈的手法渲染了凄惨的离别之情。请发挥想象,描写词人与恋人分别时的情景,至少运用两种描写手法,60字
21、左右。(3分)(二)最后,苏比来到通往东区的一条马路上,这儿灯光暗了下来,嘈杂声传来也是隐隐约约的。他顺着街往麦迪逊广场走去,因为即使他的家仅仅是公园里的一条长凳,他仍然有夜深知归的本能。可是,在一个异常幽静的地段,苏比停住了脚步。这时有一座古老的教堂,建筑古雅,不很规整,是有山墙的那种房子。柔和的灯光透过淡紫色花玻璃窗子映射出来,风琴师为了练熟星期天的赞美诗,在键盘上按过来按过去。动人的乐音飘进苏比的耳朵,吸引了他,把他胶着在螺旋形的铁栏杆上。明月悬在中天,光辉、静穆;车辆与行人都很稀少;檐下的冻雀睡梦中啁啾了几声这境界一时之间使人想起乡村教堂边上的墓地。风琴师奏出的赞美诗使铁栏杆前的苏比入
22、定了,因为当他在生活中有母爱、玫瑰、雄心、朋友以及洁白无瑕的思想与衣领时,赞美诗对他来说是很熟悉的。苏比这时敏感的心情和老教堂的潜移默化会合在一起,使他灵魂里突然起了奇妙的变化。他猛然对他所落入的泥坑感到憎厌。那堕落的时光,低俗的欲望,心灰意懒,才能衰退,动机不良这一切现在都构成了他的生活内容。一刹那间,新的意境醍醐灌顶似的激荡着他。一股强烈迅速的冲动激励着他去向坎坷的命运奋斗。他要把自己拉出泥坑,他要重新做一个好样儿的人。他要征服那已经控制了他的罪恶。时间还不晚,他还算年轻,他要重新振作当年的雄心壮志,坚定不移地把它实现。管风琴庄严而甜美的音调使他内心起了一场革命。明天他要到熙熙攘攘的商业区
23、去找事做。有个皮货进口商曾经让他去赶车。他明天就去找那商人,把这差使接下来。他要做个烜赫一时的人。他要苏比觉得有一只手按在他胳膊上。他霍地扭过头,只见是警察的一张胖脸。“你在这儿干什么?”那警察问。“没干什么。”苏比回答。“那你跟我来。”警察说,“你因为闲荡的罪名被捕了。”第二天早上,警察局法庭上的推事宣判道:“布莱克威尔岛,三个月。”选自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30.选文中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3分)31.文中画线处运用了何种描写手法?简要分析画线语句的作用。(3分)32.小说的结尾有什么样的特色?作者设计这样的结尾有何作用?(4分)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及至始皇,
24、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
25、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选自贾谊过秦论3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共2小题,每小题1分,共2分)(1)奋六世之余烈(2)而迁徙之徒也34.写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共2小题,每小题1分,共2分)(1)为天下笑者,何也?(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3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1)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机械化作业设备投入计划
-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检查计划
- 炎热夏季施工防护措施
- 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师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 城市高速公路维护质量计划
- 家委会在学校活动中的职责
- 电子商务平台市场推广流程
- 小学语文班级文化建设心得体会
- 水务工程现场协调配合措施
- 班主任工作计划: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 数学(下)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 化工工艺原理考试题库梳理
- 2025-2030氧化铈纳米粒子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年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系统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定金款管理制度
- 2025年货运检查员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秋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终考期末大作业案例分析1-5答案
- DL∕T 796-2012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 GB/Z 43281-2023即时检验(POCT)设备监督员和操作员指南
- 幼儿园故事课件:《盲人摸象》
-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