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历 史 试 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 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其中每小题1分,共50分)1史载: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因不肯对楚成王的军队“半渡而击之”导致惨败。然公羊传对此事的评价是:“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由此可见A宋军军事实力不如楚军 B周礼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C春秋时对礼制的敬畏 D宋军在乎师出有名以避免树敌2.现代宇宙学的“爆胀宇宙论”认为,我们面临的宇宙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发

2、端于时空极小的“奇点”的绝热膨胀,破除了神创宇宙论。下列哪位古代文化名人的思想与该理论有类似之处A.老子 B.荀子 c.韩非子 D.朱熹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A中国社会的大变革 B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C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 D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4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东汉时期谏官成为定官,谏官制度(专职监察皇帝的制度)得到发展;唐朝时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这反映出汉唐时期A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定的民主性 B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地完善C翼图解决君

3、权与相权的矛盾 D开始限制君主的权力5.有人评论唐代市场管理:官市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市场活动被政治所扭曲,经济规律被行政所干扰,不可能遵循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这一观点意在说明A.市场广阔能促进商品经济繁荣 B.政府对市场控制过严会阻碍商业发展C.遵循规律可规避商业恶性竞争 D.政局稳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最大前提6唐代柜坊又称僦柜、寄附铺、质库、质舍等,所藏物品主要是钱帛、粟麦、钱,一部分是柜坊自备的资金,一部分是别人的存款。南宋武林旧事·游手把柜坊放在赌局、诈骗、盗窃等“游手奸黠”一类中,官府常加取缔。据此可知柜坊A弊大于利 B不利于经济发展 C搞活了民间资本 D

4、具有多重属性7.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形态,从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进入隋唐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终于定型为士绅经济。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贵族经济的基础是井田制 B门阀政治依赖于世族经济C士商合流表明隋唐放弃了重农抑商 D士绅经济强化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8梁启超说:“到了两宋,当然会产出儒佛结婚的新学派,加以那时候的佛家,各派都衰,禅宗独盛。禅宗是打破佛家许多形式和理论,专用内观工夫,越发与当时新建设之道学相接近,所以道学和禅宗,可以说是宋、元、明思想全部的代表。”其提及的“儒佛结婚的新学派”、“新建设之道学”是指 A道家学派 B道

5、教 C理学 D佛教禅宗9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A强调社会责任感 B提倡知行合一C构建新儒学体系 D重建伦理秩序10据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枢密使的设立A加强了宰相的权力 B沿袭唐末五代制度C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与“中书”互相依赖11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

6、守臣通签书施行”,并且还有一个职责:A兼有地方行政权和垂直监察权 B拥有对地方守臣的领导权和司法权C资料不可靠,通判只在唐朝存在 D单独掌握地方军政财权12许有壬在评价行省制度时指出:“世皇宏规远模,立中书省总于中,分省厘于外。行省遵成宪以治所属,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其反映的核心问题是A.行省长官有便宜行事的权力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C.行省为中书省派出的司法机构D.各地行省都没有独立司法权13.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中说:“古者井田养民,其田皆上之田也。白秦而后,民所白有之田也。上既不能养民,使民白养,又从而赋之,虽三十而税,较之于古亦未尝为轻也。”这反映出作

7、者的主旨是A呼吁健全的社会保障 B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C主张限制自耕农经济 D抨击封建土地所有制14明朝时期有多位皇帝不上朝,比如正德、嘉靖,万历皇帝更是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但明朝统治还得到延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B封建统治腐朽黑暗C内阁成为正式的行政机构 D宦官专权控制朝政15.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总目说:“欧罗巴人天人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由此可见A民族危机加剧是产生这种观点的历史背景B认同西方文化价值并主张全面向西方学习C对西学采取选择性的价值认

8、同与认异态度D是天朝上国狭隘观念在文化上的集中体现16买办原意是采买人员,指清朝末期的1800年-1910年,受雇于外商并协助其在中国进行贸易活动的中间人、经理人。买办是外国资本家认为忠实、得力的人物;买办为外国资本家服务,受到外国资本家的“培育”;买办违法犯罪,因受雇于外商企业,可以在治外法权庇护下,逃避中国法律的制裁。据此可知买办A只存在于中国近代史上 B充当了列强侵华的工具C在政治、经济、法律上都是独立的 D不受领事裁判权保护17.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指出:“唯天生民,各具赋畀,得自由者乃为全受。故人人各得自由,国国各得自由,第务令毋相侵损而已。侵入自由者,斯为逆天理,贼人道。其杀人伤人及

9、盗蚀人财物,皆侵人自由之极致也。故侵入自由,虽国君不能,而其刑禁章条,要皆为此设耳。”这一中国学者的观点A.观点陈旧,狐假虎威 B.自由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C深刻剖析“经世致用” D.法道融合,东西合璧18颜炳罡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称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其)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他评价的是A新思想的萌发 B资政新篇的提出C百日维新 D辛亥革命19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太激进了,完全割裂了传统,是应该否定的。这种说法A不正确。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思想解放

10、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B不正确。从当今看,中国传统思想依然占据主流文化地位,传统并没有消亡C正确。“打倒孔家店”对于传统文化的破坏性后果是不可挽回的D正确。白话文运动导致古文阅读理解的困难,不利于华夏文明的传承20. 20年代初,孙中山曾认为:“集权专制,为自满清以来之秕政,今欲解决中央与地方永久之纠纷,唯有使各省人民完成自治中央分权于各省,各省分权于各县不必穷兵黩武,徒苦人民。”这表明孙中山主张A民主共和 B联俄联共 C三权分立 D联省自治2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政府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计划和议案,如“基本工业建设计划”(1928年)、“实业建设程序案”(1931年)、“实业四年建设计

11、划”(1933年)、“中国经济建设方案”(1937年)等。这些计划和议案的制定A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 B有效借鉴了美国罗斯福新政C主要缘于与中共对峙的需要 D使中国的经济结构趋向完善22据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著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1937年8月13日至1l月8日,日军伤亡数字累计如下: 上表属于研究下列哪一事件的原始材料A百团大战 B七七事变 C徐州会战 D淞沪会战231938年3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发表告全国学生书,指出:“国防之内涵,并不限于狭义之军事教育,各级学校之课程不为必须培养之基本知识,即为所由造就之专门技能,均各有其充实国力之意义。纵在战时,其可伸缩者亦至

12、有限,断不能任意废弃,致使国力根本动摇,将来国家有无人可用之危险。”材料表明国民政府战时教育的基本方针是A为中华民族持久抗战储备人才 B与国民政府的抗战路线相呼应C强化国民政府在大学的党化教育 D战时抗敌教育与战后建国教育相统筹24著名史学家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有 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探索中国革命道路 摆脱共产国际干扰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A B C D 25近代中国交谊舞最初还局限于上流社会的少数人,但到20世纪20年代

13、初,跳舞之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兴起。早年认为男女合群手舞足蹈“男女杂沓,大败风纪”“与中国美俗良法有所背离”避而不观的中国人,随跳舞潮流由临海一带向内陆澎湃涌来,其旧有之念渐次华离犋碎(支离破碎)。这反映了A西方生活方式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 B儒家的传统观念被国人完全抛弃C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D国人接受西方生活方式全盘西化26在中共八大上,董必武就法制问题在大会发言中指出:“我们还缺乏一些急需的较为完整的基本法规。尽快组织力量,限期草拟和制定出几种重要的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这从侧面反映出A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还不健全B党中央法制政府理念已经形成C新中国宪法精神没有得到落

14、实D.党中央“法治”意识得到认同27. 19 61年,安徽省尝试“按劳动力分包耕地,按实产粮食记工分”。这种做法A基本动摇了人民公社体制 B直接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 C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D缓解了工农业经济结构失衡2820世纪90年代外电评论中共十四大政治报告是中国20世纪末叶发表的、走向21世纪的共产党宣言。其主要依据是中共十四大A首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B坚定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D提出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9据统计,1987年与改革前相比,国家计委管理的指令性计划的工业品种由120种减少到60种,国

15、家统配物资由259种减少到26种,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这说明A计划经济体制得以根本改变 B物资价格“双轨”现象得到改变C市场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增强 D国有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30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的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世纪50年代流行列宁装,60年代初期流行“人民装”,“文革”时期流行绿军装,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更加丰富多彩。这种变化体现出A外来文化对传统服饰的冲击 B人们生活观念的个性化C政治制度决定服饰取向 D爱美实用是人们的天性31当时有人抱怨说,罗马帝国的“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

16、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罗马帝国形成了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32古代雅典,每年均依据公民大会表决通过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逐投票,以使城邦摆脱影响力太大的人士,得票最多的人士即为当年放逐的人选。由此可知雅典公民A消极行使民主权利 B努力维护社会公平C可能滥用民主权力 D积极防止权力集中33.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这说明A文艺复兴的实质因工业革命被普遍认识B文艺复兴的内涵在近代欧洲被不断丰富C启蒙运动推动了欧洲学者对文艺复兴认识的深化D16世纪的欧洲人并未自觉意识到文艺复兴的到来34文艺复兴

17、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 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这里面“独特社会”的含义是 A 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 B 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渐衰落 C 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 D 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35伏尔泰在认识论上坚持人的思想源于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经验,并根据牛顿的科学原理解释物质世界。他的宗教观是自然神论,主张上帝就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这说明伏尔泰A在认识与宗教上坚持理性原则B主张宗教信仰自由与思想自由

18、C认为自然科学应当为宗教服务D认为宗教信仰与科学截然对立36.美国著名学者托马斯L汉金斯在科学与启蒙运动一书中说:“18世纪的自然科学家相信,科学革命正在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理性是正确方法的关键,它甚至会毁坏宗教法庭的基础。”该材料主要强调A.科学革命启发理性的出现 B.理性主义思想成为科学革命的根源C.启蒙运动破坏了天主教规D.科学革命冲击了罗马教廷的权威37.“两位思想家都发现了一条简单的运动和发展原则,找到了更好地理解整个人类历史的关键。两个假说都带有革命性,意思是说它们猛烈冲击着关于人类和人生的传统看法,使人不得不重新考虑许多以前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材料中两位思想家是指A.马克思、达

19、尔文 B.卢梭、巴尔扎克C.牛顿、爱因斯坦 D.马克思、普朗克38自从英国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以后,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大陆和北美,进而蔓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40年的5490英里增至1880年的222万英里,1900年达到46. 6万英里。出现兴建铁路的热潮的原因是 A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 B 巩固国防的需要 C 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D 开发边疆的需求 39西门子是德国电气工程行业重要的成员,公司于1897年改组为股份公司,1903年合并舒克特公司,组建西门子一舒克特公司。1897年购买一块绿地作为工业园区,新址上建成的第一座工厂西区电缆厂于18

20、99年8月正式投产。后续的建筑包括1905年峻工的维尔纳工厂(公司的通讯工程中心),1906年建成的诺嫩丹的重型号机械厂和发电机厂,以及1913年建成的管理办公大楼。这块地方于1914年正式由官方命名为西门子城。这主要说明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垄断组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C联合经营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生产集中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40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指出:政权属于人民,是民主政体;政权属于少数人,是贵族政体;一个人按照法律并依靠贵族来统治国家,是君主政体;君主把自己看成一切,不要任何法律,他个人的意志就是法律,是暴君政体。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作者理想的政体是A民主政体 B贵族政体 C君

21、主政体 D暴君政体41李剑鸣在论美国政体时指出美国“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力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符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这表明美国政体确立了A代议制 B总统制 C三权分立体制 D共和政体42.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写道:“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法官的虚假的独立性被取消也如其他一切公务人员一样,今后均由选举产生,要负责任,并且可以罢免。”以下选项能准确反映题干信息的是A

22、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 B巴黎公社是人民自治的政治模式C巴黎公社是未来社会理想政体模式 D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43.下表为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1928-1937)经济发展情况表(各项指标排名情况) 对表格内容分析正确的是A苏联依靠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完成了全面T业化B苏联经济指标排名的提升缘于西方发生经济危机C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有力地促进了苏联现代化发展D重工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暴露了经济结构的失衡44以下各项对苏俄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评价正确的是A进一步完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将小农经济升级改造成集体经济 D寻找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45

23、. 图一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以下各项解读与图表无关的是A.僵化经济模式成为苏联经济下滑主因B.扩军备战争夺霸权影响美国经济增速C.经济政策不同导致美苏经济此长彼消D.经济全球化催生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46.罗斯福新政在当时的美国遭到了有些人的尖锐批评,有的讽刺全国工业复兴法>是从共产党宣言中抄来的,有的说“新政”是“披着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上述言论在本质上反映了A美国的自由传统根深蒂固 B罗斯福政府丧失了民众基础C新政侵蚀了白由主义根基 D危机导致社会缺乏基本共识47.被誉为“欧共体缔造者”的让·莫内说:“把法德两国的煤和铜合并在一起

24、,这样既可以剥夺一方的特权地位,又可以为另一方消除战争的威胁,使两国共同实现和平。”这说明欧共体成立初期的目的之一是A.对抗美国霸权 B.消除造成法德矛盾的物质基础C.加强欧洲国际地位 D.对抗苏联在欧洲的扩张48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说:“国家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所拥有的巨大力量,最终是要移交给超国家的全球性机构的。从联邦的世界走向世界的联邦,理所当然,势在必行。”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A 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 B 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 C 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 D 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49西方学者罗伯特·赖克在国家的作用一书中说:“我们正在经历

25、一场变革,这场变革将是重新安排即将到来的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每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使命将是应付全球经济的离心力,这种力量正在拆散把公民联系在一起的纽带。”该观点反映出经济全球化A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B打破了贸易的国界限制C促进了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D弱化了民族国家的主权50.“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科举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B.科举制一经形成,成为了历代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影响深远C.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

26、上摒弃门弟以成绩作为选拔标准,具有公平公正性D.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51(25分)民族意识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之一。亦称“民族性格”。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337年1453年,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唤醒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民族感情,对西欧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意识觉醒产生了巨大影响。从 14 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出现了使 用本民族语言的浪潮,用英语翻译的圣经奠定了英国民族语言的基础。恩格斯说:“语族一旦划分这些语族就成了建立国家的一定基础。”14 世纪

27、末,欧洲的封建体制向近代政府体制过渡,民族国家化(“民族”从它的自然状态转化为“国家”的政治形态)的进程启动了。在这些新型国家中,君主是国家权力的金字塔顶,“君主的利益不再只与贵族的利益相吻合, 而是扩展到与全民的利益相吻合”。随着民族国家兴起, 从前那种只知有教, 不知有国的情况发生变化。 中世纪文明那种孤立性、分散性的特点, 开始朝全国性、统一性、以及以公利和公权为主的方向演变。 摘编自李肇忠近代西欧民族主义材料二 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 摘编自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材料

28、三 如果说“五四运动”主要是民族精英的动员。 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和亡国的危险,中国这个总体上仍属前现代的落后农业大国,众志成城,“地无分南北,人无分长幼”,动员起全民的力量,集合起规模空前的数百万军队,与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苦战8年,最后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百年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全面胜利。 摘编自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民族国家兴起的原因和影响。(10分)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使中国的民族主义得到了怎样的发展。(10分)52.(15

29、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随着英国贵族的不断衰落,1917年战火纷飞之际,联合政府责令组成了以布赖斯为首的协商会,研究全面改革上院的可能性。委员会建议参照下院议员选举的方式,重建第二院,社会名流,平民和贵族皆可当选。在反对建立第二院的势力中,以工党态度最为坚决。它一贯主张取消上院,理由是贵族院是一个非选举的特权机构,是国家立法机构中不负责任的一部分,是社会民主的障碍1935年大选前夕,工党重申废除上院的要求。其领袖艾德礼宣称:“上院是不合时代的机构它同现代民主是不相称的。”贵族的克星工党在1945-1979年间3次上台执政英国两大政党连续30多年实行“共识政治”,为争取选民支持,即使是

30、保守党也不得擅自更改贵族地主政治经济特权的政策。不列颠贵族失去了可靠的保护者,社会地位和影响进一步降低。1949年,工党针对以往议会立法的不足,支持下院再次通过议会法,规定以后财政法案只能由下院提出,上院不得随意修改。至此,上院成了徒具形式的橡皮图章。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贵族史等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英国上院改革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焦点。(6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上院改革能够不断推进的原因。(9分) 53(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汉化的契丹贵族耶律楚材反对“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的倒退的措施,建议窝阔台“: “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