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第二册语文期中检测试题1选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窘(jin)态 伎(jì)俩 深邃(suì) 梦魇(yn)B水门汀(dn) 怪诞(dòn) 掳(l)钱 犀(x)利C暮莨(làn) 皮辊(gn) 骷髅(lóu) 虫豸(zhì)D苔藓(xin) 股肱(hón)凫(fú)水 撅(ju)嘴2选出加点字字形、字音、释义都正确的一组( )A纸屑( xuè 碎末)晤见( wù 见面)更换( gng 改换)灰烬( jìn 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B免冠(gun 帽子)掳钱( l 抢
2、) 荤腥( hn 肉食)浸透( jìn 泡,使渗透)C澈( chè 水清)脚趾( zh 脚指头) 懦子( rú 小孩子) 废墟( x 住过人又荒废了的地方)D犀利( x 坚固)虐待( nüè 残暴) 沤瞎( òu 生气)时弊( bì 弊病)3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仔细吟味如坐春风神精衰弱独抒新见B刻己为人莫名其妙请罪道歉皇帝免冠C男女大防淆乱乾坤攀附阔佬明澈见底D自惭浅薄十分内疚妄加惴测攻击时弊4选出对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一听天命不期而遇居高临下莫名其妙A接受希望住不能B听凭约定时日处于没有谁C听从
3、约会时间站在没有D听取期望住处不要5把画线处用词不当的一个找出来 ( )可是,在这些日子,在志愿军就要跟他们分手的日子,深深的离情却牵着他们的心。他A B们可能承担一个浩大的战争,可以承担重建家园的种种艰辛,可地却承担不了如此深重的离 C D情。志愿军也是这样。他们在远离祖国的八年中,时时想着祖国,念着祖国,可是,当他们一旦要离开这结下生死之谊的人民,却是无限地依恋。 E6选出对下面这个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 )对社会观察的深刻,往往使他们的批判独抒新见,入木三分。A这个句子有毛病:主语残缺。B“独抒新见,入木三分”的主语是“他”。C“使”的主语是“深刻”,宾语是“他。”D“批判”是兼语,其谓语
4、是“独抒新见,入木三分”。7下面这段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呵,亲爱的、可敬的朝鲜人民!在纷飞的战火中,你是那样刚强!敌人把你的城镇变成了废墟,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的家园烧成了灰,你没有哭;敌人杀死了你的亲人,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绑在大树上,烧你,烤你,你没有哭;你真是一把拉不断的硬弓,一座烧不毁的金刚!A排比反复 明喻 B呼告排比 反复 暗喻C呼告 反比 对比 暗喻 D排比 对比 反复 明喻8选出标点正确的一项A有一次,在一个很冷的清晨,“芦柴棒”害了急性的重伤风而躺在床上了(其实这是不能叫做床的)。B“进化论牵制过我,”鲁迅先生接下去说:“但也有过帮助。”C那么,从包身工所
5、有者带工老板的立场来看,后面的两种当然是很不利的。D蓬头、赤足、一边扣着钮扣,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9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水生嫂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A你现在明白了家里的难处,这就好了。你终于明白了家里的难处。B你要是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你就是不明白家里的难处。C只要你明白了家里的难处,我就满意了。我并不要求别的。D你什么时候才明白家里的难处?你这个人太不通人情了。10对句中加点代词的指代内容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种地方,他们差不多有生杀予夺的权力。(打杂的)B“拿摩温”跟着过来,很懂得东洋婆的意思似的,拿起一个丢在地上的
6、皮带盘心子,不怀好意地叫她顶在头上。(芦柴棒)C他说:“你们没有白来。不是你们,我们的伏击战不会这么彻底。”(水生)D“还要让它留芳百世吗?”(被删改了的闲话皇帝这篇文章)11结合课文,选出对下面词语解释准确的几项( )A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引申为极小的怨恨。B钦定书:经皇帝审阅,缮写为定本的典籍。钦,对皇帝的敬称。C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是众口一词,就是金石也可以被销毁;一次次的毁谤,久而久之,也能致人于毁灭之地。铄,熔化;毁,毁灭。D完似股肱:我国古代把国君和辅佐得力的大臣的关系比喻为头和股肱的关系。股,大腿;肱,泛指胳膊。课文中比喻上下级之间的亲密关系。12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
7、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根据课文内容,选出对这一细节描写理解正确的项( )A女人编席子时不小心,叫苇眉子划破了手。B丈夫的话使女人心里一震,于是苇眉子划破了手。C把手放在嘴里吮一下是止血,同是也是镇定情绪。D女人只顾跟丈夫说话,叫苇眉子划破了手。13没有错别字的句子是( )A有人说女 是屈原的侍妾,郭沫若引伸其意为女伴或侍女。B从此每当黄错,女 就矗立在墩头,临风陨泪,望爷魂归。C他青年时官居要职,参予楚国的政治与外交活动。D当粽子上市的时候,端阳佳节就快来到了。14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此余之所得也。 A 古之人不余欺也。 噌口厷 者,周景王
8、之无射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B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C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D 授之,封识宛然。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15下列各句中带点词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A感谢湖南省出版界的同志们,使我终于在今年4月实现了这个遗愿。B相传屈原在汨罗流放期间,常在玉笥山下渡船亭同渔父们谈话,控诉他满腔的忧愤C在一个晴朗的早晨,我们乘车离开长沙,先跃过浏阳河,午前到了汨罗县。D多年来,我也常想到汨罗江一游,屈原投江的地方和为纪念他而建的屈子祠。16依次填入文中的一
9、组关联词语是( )我们的家靠近河,_要爬上玉带桥头观看赛龙船。_是吃粽子(“角黍投江”),_赛龙船(“龙舟竞渡”)的风俗,实际上_上为了纪念我国两千多年前最早的一位伟大诗人屈原的。A因此 无论 还是 都B因为 虽然 但是 都C因为 只要 都 也D因此 只要 都 也17下面两个句子的括号里各有两种表述,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稍后的山坡上有剪刀池,相传女 绣成屈原遗像后,( a . 剪断最后一根丝线 b . 最后一根丝线剪断了),悲愤至极,持剪奔往山后自刎而死。在玉笥山顶还有一个土洞,( a . 周围开满桃花,洞中冬暖夏凉 b . 洞中冬暖夏凉,周围开满桃花),相传这是屈原避暑处。A a a B
10、 a b C b a D b b18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那夹江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有的_云霄;有的_江面;有的像虎豹迎面扑来,似已躲闪汪及;有的像天女腾空_,仿佛转瞬即逝。A耸峙 横卧 飞起B耸峙 横枕 飞起C耸立 横枕 跃起D耸立 横卧 跃起19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这江水是在什么时候凿开三峡的呢?它的源头为什么总是_,它的流动为什么总是,它的去处为什么总是_呢?A无穷无尽 无止无休 不盈不溢B无止无休 不盈不溢 无穷无尽C不盈不溢 无穷无尽 无止无休 D无穷无尽 不盈不溢 无止无休20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11、是( )A黄山松铁骨冰肌;异萝松天下罕见。B几枝松,几个观松人,溶出溶入;一幅幅,有似古山水,笔意简洁。C一刹那火球腾空,凝眸处彩霞掩映。D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21依次填入下句的一组词语是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_云,_雾,_霞光,_云海。A绮丽多彩的 雪浪滚滚的 倏来倏去的 扑朔迷离的B雪浪滚滚的 倏来倏去的 扑朔迷离的 绮丽多彩的C倏来倏去的 扑朔迷离的 绮丽多彩的 雪浪滚滚的D扑朔迷离的 绮丽多彩的 雪浪滚滚的 倏来倏去的22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 )A寥寥可数 不绝如缕 天赐机缘 漂泊无定B暗然失色 毫不含糊 摧山斩地 筚路蓝缕C前途茫然 色彩班斓 贴补吃
12、喝 鼎足而立D朴朔迷离 虚无缥缈 眼花潦乱 骄健多姿23下列带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著诸竹帛(各种)逸兴横飞(超过)B殁(死)化险为夷(平安)C不绝如缕(线)辍学(停止)D载沉载浮(且)机缘(因缘)24对下列句子理解欠恰切的一项是( )A“十五岁以前,我受到的就是这么一种集体培养。”“集体培养”是对众亲邻的扶养的幽默说法,这样写能达到“含泪的笑”的艺术效果。B“但对老郝叔,我老是不能忘记,总觉得再能为他做些什么才可能安心似的。”字里行间充满对老郝叔的怀念。当然,若将“再能”一词改为“再要”,这种情感就会表达得更为深刻。C“ 前两年,美术馆举办了先生的画展, 我去看了。我在先生的自画像前,
13、伫立了许久。”“伫立了许多”语言简短平淡,但表达了作者对先生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激之情。D“我替老郝叔起草的这篇通知,无疑是一篇为人生的文学了,何况还他送出去,也算是发表了的呢!”“通知”、“文学”、“发表”,寓贬于褒,以笑隐泪,既写出文化的用处,又表现了旧时代劳动者生活的艰难。幽默的后面同样闪着泪光。2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龟(jn)裂立仆(p)著(zhuó)粉瞠(chn)目结舌B草坂(bn)孱(càn)头皱缬(xié)茅塞(sài)顿开C轻颦(pín)家畜(chù)赁(lìn)屋长歌当(dà
14、;n)哭D跻(j)身愤懑(mèn)龋(y)齿如法炮(páo)制26下列四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貌合神离 轻歌慢舞 曲高和寡 中流砥柱B精神焕发 胸无城府 随声附和 破斧沉舟C英雄倍出 陈词滥调 甘败下风 枉废心机D民生调敝 各行其是 凤冠霞帔 贻笑大方2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教唆犯的_下,他常到公共场合扒窃钱财。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_。刺绣、刻丝、象牙雕刻,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帝国主义企图用所谓“援助”的谎话来_它的侵略行为。我们应当对兄弟单位的经营情况进行一次_,以便加强管理。A纵容 工夫掩盖 考查B怂恿 功夫掩盖 考察C怂恿
15、工夫掩饰 考察D纵容 功夫掩饰 考查28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由于这些条件的吸引,尽管收费甚高,还是有不少学生家长趋之若鹜。B我国京剧演员出神入化的表演,使得国际友人赞不绝口。C他一连几次都没考好,真是屡试不爽,因而心情十分沉重。D大街上,车辆熙来攘往,人们有说有笑,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2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B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能否认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转这个简单的事实。C这是一位慈爱的母亲,更是一位有着坦荡襟怀的战士的母亲。D传说西周初年这里栽有两株柏树,可惜有一株在清朝道光年间被砍伐了。30对下面几
16、句所用的修辞格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蒲公英的茸毛像蚂蚁国的小不点儿的降落伞。小时候我们对这棵驼背榕树分外有感情,把它中空的那段凹槽当做一条“船”。听说那棵“驼背”,在一次台风猛烈的袭击中,挣扎着倒下去了。蒲公英当初是不太愿意被迁移的,它紧紧扒住了根旁的土地。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微风过处,送来缕楼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ABCD31选择恰当的诗句填入下列七言律诗的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 。沙场烽火连胡月, 。少小虽非投笔吏,
17、论功还欲请长缨。A返照入江翻石壁 试玉要烧三日满B三边曙色动危旌 海畔云山拥蓟城C春归不用怨风雨 芳树无人花自落D空中疑有散花人 万顷寒光一夕铺32下面一段话中的横线处应填入一句话,正确的一项是( )风之所以成灾,是其蕴藏的能量起了破坏性的作用。_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的“风能”竟相当于65万亿度电能,比全世界每年烧煤所产生的能总量还多若干倍。若与烧煤所产生的能量相比,全世界每年烧煤所产生的能量,只及同期风力所拥有能量的1/3000。A成灾之深,说明能量之大。 B对风所蕴含的能量应当进行开发。C我们应当充分利用风能。 D没有巨大的能量,就不能形成灾害。33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A所谓“移步换景”
18、,是指随着距离的变化,观察的对象或者对同一对象观察的角度也不断变化。例如雨中登泰山中,写“岱宗坊”及写“虎山水库”就是采用这种方法。B长江三峡中,“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一句是统摄全文的“神”,通篇所写景物,全在这“雄伟瑰丽”四字。C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是事件通讯,以记事为主,有明显的线索;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是人物通讯,以写人为主,没有贯穿全文的主线。D“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一句中,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学生徒手请愿的肯定,主张应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3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与苍梧太
19、守吴巨有旧。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B江表英豪咸归附之。指长江两岸地区。C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指中原地区,当时曹操占据的地方。D马超、韩遂尚在关西。指山海关以西地区。3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用法基本相同的一组是( )璧有瑕,请指示王。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ABCD二、引号的用法通常有A表引用B表强调C表否定D表特定称谓判断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只填序号)(1)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2)但是,她们正式的名称却是“包身工”
20、。( )(3)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继续到两小时以上。( )(4)一个“东洋婆”走过来了。( )(5)还要让它“留芳”百世吗?(6)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 )(7)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8)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三、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准确含义(1)那男子虎虎地向起身慢一点的人的身上踢了几脚。( )(2)生死疾病一听天命。( )(3)她很见机地将身体慢慢地移到屋子的角上。( )(4)可慌哩!比什么也慌。( )四、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代词各指代什么?(1)它格外赏赐了只属于幸福的少数人的,极罕见的摄身光。( )(2)
21、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3)“拿摩温”跟着过来,很懂得东洋婆的意思似的,拿起一个丢在地上的皮带盘心子,不怀好意地叫她顶在头上。( )五、根据下面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1)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2)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朗的境界。( )(3)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4)比喻立即见到功效。( )六、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疏广既归乡里,日令家共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共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之所爱信者曰:“子孙几及君时颇立产业基址,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老人即以
22、闲暇时为广言此计,广曰:“吾岂老悖不念之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堕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乐?”于是族人说服。(选自汉书·疏广传)1对下列四句加点的字的注意或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疏广既归故里。既:已经。B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数:几个人。音 shù 。C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为:对,与。音 wèi 。D顾自有旧田庐。顾:只是2比较下列各句中的“
23、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趣卖以共具。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A句和句相同,句和句相同。B句和句相同,句和句不同。C句和句不同,句和句相同。D句和句不同,句和句不同。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日令共具设酒食。 B于是族人说服。C况曹自送死,而可迎之邪? D汝识之乎?4文中“今复增闪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堕耳”这一复句如果给客观存在的译文用上关联词语,应当是哪一项( )A由于 因此B假若 那么C虽然 那么D既然 那么以下两题是对文句的理解,分别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5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 )A疏广的子孙暗中对疏广
24、的兄弟中年纪已老而为疏广所怜惜信赖的人说。B疏广的子孙暗中对自己的兄弟中年纪较大而为疏广所怜惜信赖的人说。C疏广的子孙私下对疏广的兄弟中年纪已老而为老人所怜惜信赖的人说。D疏广的子孙私下对自己的兄弟中年纪较大而为老人所怜惜信赖的人说。6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 )A我既然没有什么教育感化子孙的好办法,但不想得到过多的利益,使众人生出怨恨之心。B我既然没有什么教育感化子孙的好办法,但不想增加他们的过错,使众人生出怨恨之心。C我已经接近死亡了,凭什么教育感化子孙呢?不想增加他们的过错,使众人生出怨恨之心。D我已经接近死亡了,凭什么教育感化子孙呢?不想得到过多的利益,使众人生出怨恨之心
25、。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与疏广论遗产有关的一组是( )日令家共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共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共具。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堕耳。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ABCD8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疏广将皇上的赏赐挥霍殆尽,没有给子孙起一个勤俭节约的好榜样,其做法不足取。B疏广对子孙进行言传身教,只不过教育方法是消极限制。C族人故旧宾客常与疏广吃喝娱乐,但不愿言听计从,而是委婉规劝疏广多置田宅。D疏广散尽皇上的赏赐,不让子孙坐享其成,可见他虑事长远,见识不凡。七、阅读下
26、面文字,然后按要求做题(一)我的一滴泪,也止不住滴在这千行泪雨中。呵,亲爱的、可敬的朝鲜人民!在纷飞的战火中,你是那样刚强!敌人把你的城镇变成了废墟,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的家园烧成了灰,你没有哭;敌人杀死了你的亲人,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绑在大树上,烧你,烤你,你没有哭;你真是一把拉不断的硬弓,一座烧不毁的金刚!可是今天,当你的战友中国战士们要离开们的时候,你却倾洒了这样多的眼泪!仿佛要把你们每个人一生一世的眼泪,都倾洒在今天!你是多么刚强又多多情多义的人民!(1)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A记叙B议论C抒情D夹叙夹议(2)这段文字用第二人称写法,这样有什么好处?答:_。(3)这段文字中的破折号
27、起解释作用,它解释的内容是( )A中国B中国战士们C中国战士们要离开们的时候D你(4)从文中选出概括朝鲜人亿性格特点的词_。(二)鲁迅先生对待敌人,对待变坏了的青年,则决不( ),也决不( )的。也许这就是有些人觉得他不易接近的缘故吗。据我看来,“横眉冷对”是鲁迅先生一生不懈地斗争的精神实质,是他的思想立场的概括。甲就战斗风格而言,又自有其作为一个成熟屯的思想战士的特点。乙他的,他的精神力量,在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仿佛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势: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丙对社会观察的深刻,往往使他的批判独抒新见,入木三分。丁鲁迅先生的后期杂文,几乎都是讽刺文学的典范,他的谈话,也往往表现了同样的风格。
28、(1)文中括号内应填写的妥贴的一项是( )A宽恕妥协B妥协宽怒C原谅宽恕D宽恕原谅(2)“游刃有余”出自哪位作家?选出正确的一项( )A孔丘B孟轲C庄周D荀卿(3)文中的“入木三分”主要指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 )A进攻的威力,反击的智慧。B批判的深刻有力。C对社会观察的深刻。D面对任何问题都有居高临下的优势。(4)“讽刺显示他进攻的威力,而幽默又闪烁着反击的智慧”两句是从上文中抽出来的,它还原在何处最恰当(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三)如果你细心观察一下北京西客站、中央电视台或者上海东方明珠塔的顶部,你就会发现,上面安装的不是传统的避雷针,而是一种有不少分叉的装置。这种装置,就是被列为国
29、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的“半导体少长针消雷器。”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仍在采用避雷针作为防直击雷的方法,富兰克林发明的这种避雷实际上是一种“引雷针”,它的主要作用是把雷电引向自身。但当强大的雷电流经避雷针入地时,在其保护范围内的设施,会因地电位的升高造成的反击以及电磁感应造成的过电压第二次效应而遭到危害。例如,1989年68月我国黄岛、锦西、秦皇岛油库的雷击火灾就是在装有合格避雷针的情况下发生的。安装着传统避雷针的中央电视台在19921993年间也连遭雷击,损失严重。如何将“引雷”改为真正的“消雷”,国内外防雷科技界将此列为主攻的方向。70年代,美国的消雷公司提出用数千个金属尖端组成的阵列
30、来增大中和电流以消除雷击,我国称之为“多短针导会消雷器”。随后,我国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解广润教授发明了性能更好的“半导体少长针消雷器”。它由半导体针组、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每个针组有1319根5米长的半导体针,针的顶部有45根33厘米的铜质分叉尖端。实践证明,“半导体少长针消雷器”能100%地消去由地面向上发展的雷电,并可使对地雷击减少75%,而剩余的25%的对地雷击电流也会被降低到上百安到几十安,即原值的1/1000左右,从而避免了雷击二次效应的危害。 这种消雷器保护范围大, 其保护角达80°,而普通的避雷针只有45°,地面保护半径为塔高的5倍,相当于11根等高避雷针
31、的地面保护作用。近年来,全国有九大油库区相继采用了此种消雷器,国家电力调度中心、三峡工程、邮电部国际卫星地面站、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电信中心等一些大工程也都采用了该消雷器,使用效果良好。中央电视台和黄岛油库休用该设备后,至今再未发生过雷害事故。在日前国家科委成果办组织的“半导体少长针消雷器”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会上,有关专家认为,该成果在国际上是一种创新,居世界领先地位,应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1996.12.2.光明日报)1这段文字中提到“传统的避雷针”、“半导体少长针消雷器”、“富兰克林的引雷针”和“多短针导体消雷器”,对这四个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避雷针”
32、与“富兰克林的引雷针”是两种不同的避雷装置。B“富兰克林的引雷针”与“多短针导体消雷器”是一种东西的两个名称。C四个概念分别指四种不同的避雷器具。D“半导休少长针消雷器”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发明的,该技术成果目前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说法的一项是( )A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实际上是把自然界的雷电引到自己身上。B传统的避雷针不能避免雷电二次效应引起的危害。C“半导体少长针消雷器”既能消去由地面向上发展的雷电,也能消去由空中向下发展的雷电和其他各种雷电。D全国范围内,许多重大工程安装了“半导体少长针消雷器”,安装后都没再发生过雷害事故。3第三段中列举美国消雷公司研制的“多短针导
33、体消雷器”主要是为了说明( )A美国的消雷技术比中国的先进。B中国的消雷技术是在美国消雷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C美国的消雷原理与中国的消雷原理是不同的。D美国采用增大中和电流的办法来消雷,而中国则不是。4对本文所提供的信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避雷针”是使建筑物避开雷电攻击,把雷引入地下;“消雷器”是使中和电流增大,使雷“打”不起来。B“消雷器”还要经过实践检验,目前的推广还只是实验性质。C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实际上是把雷电引向自身,所以这种发明没有实用价值。D我国黄岛、锦西、秦皇岛油库的雷击火灾就是在装有合格避雷针的情况下发生的,可见合格避雷针实际上不合格。(四)汽车驶过锦延的缓坡,
34、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彩云托着夕阳在天边燃烧,山川溪流、瀑布飞鸟镀上一层金辉,令人心醉。这里虽然没有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却有匡庐之飞瀑,黄山之云雾。果然,倚在“观瀑亭”远眺,山峦重叠之中,滔滔汹涌之水从70米左右的悬崖之巅飞泻而下,像一柄柄寒光闪闪的利剑从千仞之上直插犀牛潭,_的一团团白色水雾,像腾空而起的蘑菇云,_似玉的水珠飞上殷红的天空,尔后向下徐徐飘洒,_两岸碧绿的草木、五彩荟萃的鲜花。一阵多情的山风吹来,_水珠的云雾飞起飞落,轻曼缥缈,像无数条彩绸在空中飞舞。一种“神摇目眩心魂颠,欲去未忍情涓涓”的感受涌上心头。此刻的犀牛潭,潭水翻滚奔突,白浪滔天,此起彼落。举头仰望,飞
35、瀑似万练倒悬,其粗若冰柱,其细若白发千丈,使人自然联想到李白笔下的雄美奇景“_,_”。在潭边侧耳谛听,汹涌澎湃的瀑布声犹如万马奔腾,鼓角齐鸣,勇士高歌大有气冲斗牛之势。由此,我想起明代徐霞客称赞黄果树的佳句,其雄厉之势有“珠帘钩不卷,飞练挂摇峰,但不足以拟其状。”然而黄果树瀑布雄姿伟态给我更多的是一种顿悟:庸庸碌碌地苟且偷生,不如像瀑布那样在大千世界里闯荡,在逆境中拼搏奋起,哪怕赴汤蹈火,也要化作珠粉玉末撒向大地,把光彩留给人间。(199人民日报)1黄果树瀑布所在地的景物总特点是( )A色彩斑斓B雄伟险峻C轻曼缥缈D雄厉壮美2第3段_中填词依次正确的是( )A激起 裹着 卷起 亲吻B卷起 裹着
36、 亲吻 激起C裹着 卷起 激起 亲吻D激起 裹着 亲吻 卷起3第4段空缺处应填的两句诗是:,。4文中加波浪线的四个成语有两上运用不恰当,这两个成语是( )A气冲斗牛 苟且偷生B赴汤蹈火 大千世界C苟且价生 大千世界D气冲斗牛赴汤蹈火这两个成语可换为这样的两个成语:、。5本文第4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A比喻 拟人 借代 引用 对偶B夸张 比喻 对偶 借代 排比C比喻 夸张 对比 拟人 引用D引用 排比 拟人 比喻 夸张6下列表述正确的几项是( )A这篇文章的写景采用多角度描绘的方法,其写景角度是“远眺一仰望”。B这篇文章的写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其写景的立足点是“缓坡一观瀑亭一潭边”。C本文是
37、写景抒情散文,其写作思路是:由观而想,先景后情。D本文结尾点题,总结全文,同时把感情推向高潮,升华了主题。7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字数不超过30字)(五)下面一段话在标点、词语、语法等方面都有一些毛病。读后完成1、2两题。连接山西吕梁地带的4个贫困县,29个乡镇, 目前已进入最后施工阶段,盖70万贫A B困人口的 离临柳石扶贫攻坚公路, 将提前于10月底竣工通行。 这条山西省县乡公路中资C D E本最大, 工程最艰巨的高等级公路建成后, 将改变革命老区吕梁公路基础设备薄弱的现状,成为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坚实保障。1有毛病的5处是_、_、_、_、_。2改正:a .(只填序号)_处改为_,b .(只填
38、序号)_处改为_,c .(只填序号)_处改为_,d .(只填序号)_处改为_,e .(只填序号)_处改为_,(六) 张家界的路张家界的发现,据说得力于一位摄影家的一声惊叹:这是世界第一流的风景呀!闻声而来的人们,真好比见到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一个人看得痴了。这哪是看山,就好步入了人间仙境。那高山、洼地、深涧、幽谷,那洞 石潭、奇花异草,自然成型,自然成趣,自然成名;多天下奇峰之长,少世上怪石之短,奇山倚伴异水,高峡生出平湖,峭壁悬崖侄挂青藤,峰峦石柱劲松蔽日,山川峡谷栖息珍禽异兽;地洼山坳丛生岩溶洞窟,山腰川谷飞瀑流潺,田园村庄脚下有人足未涉的原始森林,构成一幅奇、秀、幽、险、野的立体长画卷。
39、然而,以前张家界的路,苦了游客,阻隔了无数人向往张家力界的欲望。还是1982年,我参加了一个文学笔会,去过张家界。那时候去张家界,火车没有特快,在大庸仅停五分钟。到了大庸城,上张家界没有班车,只有一条运木材的简易公路,有游客要上张家界,得说尽好话到汽车站包车。游张家界,也没有专用游路,只有芭茅丛生、荆棘蓬勃的悬崖小道。那天我们游张家界,天下了一点小雨,包车到析坪时司机再也不敢开,我们只好步行十余里,爬过高高的青岩山。当见到张家界的奇景时,疲劳顿消,怨言顿消,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踏着云海,沉醉在那奇山异水之间。时隔10年后我再去张家界,追寻奇山异水的险景幽情野趣已是其次,对张家界旅游服务设施发展的惊叹倒占了主要的。那30余家宾馆、饭店、招待所,还有电影院、歌舞厅、购物中心,一派现代都市风味,就好比一条天上的街市。然而,印象最深的莫过到张家界的路。如今去张家界,从湖北、从四川、从贵州、从广西、从长沙、铁路、公路四通八达,驱车前往,极其方便。更使我惊讶的是:短短10年,张家界的“空中之路”已经架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白鹭》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2025技术咨询合同书
- 2025大连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委托合同
- 2024年五年级品社下册《同是炎黄子孙》说课稿 山东版001
- 5《玲玲的画》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3二年级数学下册 6 有余数的除法第5课时 解决问题(1)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001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下学期第4周说课稿(世界的自然资源)
-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 一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信息窗2吨的认识说课稿 青岛版六三制
- 个人面包车租赁合同范例
- 糖尿病足的多学科联合治疗
- 小龙虾啤酒音乐节活动策划方案课件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五章运动中的中枢控制
- 财务部规范化管理 流程图
- 苏教版2023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小学作文指导《难忘的一件事》课件
- 断绝关系协议书范文参考(5篇)
- 量子力学课件1-2章-波函数-定态薛定谔方程
- 最新变态心理学课件
- 【自考练习题】石家庄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