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0 过秦论导学案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整理。 2.学习文章1、2自然节,积累重点字词。翻译重点句子。3.学习渲染、反衬、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文章1、2自然节,积累重点字词。翻译重点句子。学习渲染、反衬、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学法指导:诵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学习过程】知识链接:一 关于整理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整理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一年后,升至太中大夫。他学识渊博,很有抱负,曾针对时弊提出了一套改革政治、法律的主张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
2、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自伤未尽大夫之责,哭泣岁余,以至郁郁而死,年仅33岁。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辞赋有鵩鸟赋吊屈原赋等。其作品经刘向整理为新书(58篇),贾谊是汉代杰出的政论家。他在政治上强调要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巩固中央政权, 全力抗击匈奴的侵扰,主张重视农耕以充裕民食。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一颗璀璨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二写作背景春秋以来,战乱频
3、繁,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三解题本文选自新书,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
4、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四。朗读课文,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读音。 【生字】 腴 轸 镞 笞 恬 崤 膏腴 逡 镞 系颈 黔首 牖 氓隶 隳 鞭笞 藩 瓮 牖
5、矜 絜 隳 銛 铩【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践华为城劲弩 不及中人墨翟 蹑足行伍 一夫作难孝公既没 召滑 俯首系颈 通假字:约从离衡 合从缔交 制其弊 陈利兵而谁何 倔起阡陌之中 赢粮而景从 百有余年(五)、研读课文,分析把握文章内容。学生齐读后,研读第1自然段。1解释“ 过”: 固: 席: 南:是: 衡: 内: 会盟而谋弱秦 约从离衡 3翻译重点句子: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外联横而斗诸侯。 4.请学生概括本段意思,并做简要分析。 四、研读第2自然段。1解释字词: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为: 制: 因利乘便: 叩关而攻秦 :因遗策: 追亡逐北: 开关延敌: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 2.
6、翻译重点句子:会盟而谋弱秦。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3.简述本段大意: 4.教师提问: 九国诸侯的强大都是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学习文章3、4、5自然节,积累重点字词。翻译重点句子。2. 学习对比、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 3.学习对比论证手法。【学习重点】学习文章3、4、5自然节,积累重点字词。翻译重点句子。【学习难点】学习对比、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学习对比论证手法。学法指导:诵读法,讨论法,比较法。 学习过程:一、研读第3段。1.解释字词: 奋六世之余烈: 以愚黔首: 以弱天下之民: 聚之咸阳:信臣精卒: 以为固:指出本
7、段中的通假字:威振四海:2翻译重点句子:振长策而御宇内。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 问题探究: (1)整理先用哪些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 (2)哪几句写他的对外政策?(3)哪几句是写他的对内政策? 3. 简述本段大意。 4. 自读、背诵第三自然节。 二、研读第4段。1解释字词:瓮牖绳枢: 揭竿为旗: 蹑足行伍之间, 倔起阡陌之中 天下云集响应: 2指出本段中的通假字: 倔起阡陌之中:. 赢粮而景从3翻译重点句子: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教师提问,学生在本段中找出相应的句子。(l)陈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身如
8、何?才能如何?兵力如何?武器如何?出身: 兵力: 才能: 武器:(2)整理写陈涉起义突出了什么特点?目的是什么?4简述本段大意。5让学生熟读本段,根据以上板书的顺序,在课上背诵此段。然后集体背诵。三、学习研读第5段。学生朗读。教师强调: 1解释字词:崤函之固: 度长絜大, 比权量力: 序八州而朝同列: 致万乘之势:2.指出本段中的通假字:百有余年矣: 3翻译重点句子: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4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3问题探究:(1)整理论述秦王朝的灭亡,原因有哪些?本段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2诵读、背诵第五自然节。 课堂小结:学生朗读全文
9、,然后讨论:本文是怎样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 四、教师带领同学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对偶排比句式的广泛运用: “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突出地表现出了秦的虎狼之心。 以上第(3)句三句话均为一个意思,但句句有力,强调了秦始皇的暴虐之行。2、铺陈排比手法。写赋是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需要铺张和夸大的,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3.全篇对比论证到底。整理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
10、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当堂检测:背诵课文最后三自然节。课外阅读: 贾 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 谊(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五、布置作业:课外阅读六国论,思考:为什么同是秦破六国统一天下直至灭亡这段历史,西汉的贾谊选取“秦亡”这个角度,而北宋苏洵却选“六国破灭的原因”这个角度? 延伸阅读试结合历史学习,说说同是秦亡这段历史,晚唐杜牧阿房宫赋是如何借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来揭露秦统治者的穷奢极
11、欲的。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秦灭周祀,并四海,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土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贾谊过秦论中篇) (l)写出
12、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 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养:_。 强凌弱,众暴寡。暴:_。 周室卑微。卑微:_。 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元元_。 (2)以下词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天下之士斐然乡风。B.秦离战国而王天下。 C.是以诸侯力政。D.兵革不休,士民罢弊。 (3)写出以下各句中“是”指代的内容 若是何也?是:_。 是以诸侯力政。是:_。 是上有天子也。是:_。 (4)以下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A.专权和威望可以定下功业,国家安定的根本,在此一举。 B.专门的威势,既定的功业,是国家安定的关键,全在这时了。 C.保持威势,成就功业,安定危困局面的关键就在这
13、里。 D.保持威风,成就大功,安定危困局面的重要意义就在这里。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 A.秦始皇心地贪婪、鄙陋,依仗自以为高明的才智,一意孤行。 B.秦二世心地贪婪、见解偏狭,推行自以为出人之上的智谋。 C.秦二世怀有贪婪、鄙陋的居心,自作聪明,一意孤行。 D.秦始皇心地贪婪、鄙陋,推行自己奋发的才智。 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 A.不行王道而施行自己欣赏的霸道,焚烧典籍,残酷施行刑罚制度。 B.废除王道的仁政,建立自己喜爱的制度,那就是焚书愚民和使刑法更加严酷。 C.不行王道而让自己的亲信掌权,大搞焚书和残酷刑罚。 D.废除仁政的王道,建立私人喜爱的霸道,烧掉自家书籍,奴役天
14、下百姓。 先诈力而后仁义。 A.先有欺诈的力量,后实行仁义政策。 B.把欺诈和暴力放在前面,把仁义道德放在次要地位上。 C.注重欺诈和暴力,轻视施行仁义的政策。 D.使欺诈和暴力在国内先推行,然后再考虑仁义。 附答案:【生字】 腴(y) 轸(zhn)镞(z)笞(ch) 恬(tin)崤(yo)膏腴(y)逡(qn)镞(z)系(j)颈黔(qin)首牖(yu)氓(mng)隶隳(hu)鞭笞(ch) 藩(fn) 瓮(wng) 牖(yu)矜(qin )絜(xie)隳(hui)銛(xin)铩(sh)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 召滑(sho) 俯首系(x)颈 践华为城(hu) 劲弩(
15、jng) 不及中人(zhng) 墨翟(d) 蹑足行伍(hng) 将数百之众(jing)度长絜大(du) 比权量力(ling) 万乘之势(shng) 朝同列(cho) 一夫作难(nn)通假字:衡通“横” 从通“纵” 弊通“敝” 何通“呵” 倔通“崛”景通“影” 余通“又”(五)、研读课文,分析把握文章内容。学生齐读后,研读第1自然段。1解释“过”:指出的过失,动词。解释“论”明确文体为议论文。 2解释字词:固:坚固的地势,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席:像席子一样地,名词作状语,包、囊:用法同上。 是:这,指示代词。 衡:通“横”(通假字)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名词作状语 在国内、向南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
16、使动 使弱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3君臣牢固的守卫着 ,借以窥视周王室 的权利。 对外实行连横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4. 归纳段意:这一段主要写秦的强大是从秦孝公开始的。文章先叙秦国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的野心,次叙商鞅辅佐下秦国取得的成果。四、研读第2自然段。1解释字词: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 为: 替 制:统领、统帅 因利乘便:因,凭借 叩关而攻秦。叩:击 制其弊 :制,控制、利用; 弊:弱点、毛病。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 因遗策:因,沿袭。 因利乘便:因,趁着。 开关延敌:延,引。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延,延续2集会结盟商量削弱秦国的
17、办法 。 他们曾经以十倍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开往函谷关去攻打秦国。3. 秦国势力进一步发展。4.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强调:首先写出了诸侯们买通天下之士,采用了合纵策略缔结了盟约;其次写出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各有所长;最后写九国之师军队强大,而最后的结果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样就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同时也含蓄地指出了秦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符合社会时代的发展,是一种“仁政”,这种“仁政”得到秦国后代君王的继承,所以到了势力如此强大的地步,又间接地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做了准备。第二课时学习过程:一、研读第3段。1解释字词:奋六世
18、之余烈:奋,发展;烈,功业。以为桂林、象郡:以为,以之为,把作为。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乃,于是;却,使退却。以愚黔首:愚,使愚昧。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衰弱。聚之咸阳:省略介词“于”,应为“聚之于咸阳”。信臣精卒:信,诚信、可靠。 以为固:省略句,省略宾语应为“以之为固”。指出本段中的通假字:威振四海:振,通震。2挥舞着长鞭来驾驭全中国。 天下已经安定,秦始皇心里,自以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池,正是子孙帝王万代的帝王基业。2 问题探究: (1)执敲扑而鞭笞天下。(2)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3)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
19、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3.秦始皇统一天下。 二、研读第4段。1解释字词:瓮牖绳枢:“瓮”、“绳”,名词活用作动词,“瓮”用破瓮做,“绳”用绳子系。 揭竿为旗:揭,举。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两句中“足”和“起”后均省略介词“于”,为省略句。天下云集响应:“云”、“响”均为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2指出本段中的通假字: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3它置身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
20、然奋起发难。 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担着粮食如影子似的跟着他。4(l)出身: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兵力: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2)整理写陈涉,突出了陈涉的出身卑微、才能平庸,兵力弱少,武器低劣,如此之人,如此之众竟然一呼百应,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亡秦族矣”。强大的九国之师联合攻秦,结果是一败涂地;弱小的陈涉之师却能“亡秦族”。整理通过这些内容表现出了秦始皇由攻转守变化的关键;仁义不施。失去了仁义,使民心丧尽,失去仁义,就变得不堪一击,由此可以明确看出了本段已经为文章最后提出的“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提供了充足而又必要的准备
21、。 4叙述秦王朝的灭亡。三、学习研读第5段。学生朗读。教师强调: 1解释字词:崤函之固: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固的地势。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度”“洯”,对文,都是度量的意思;“比”“量”对文,都是比较的意思。两句话译为:度量一下长短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有序;“朝”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致万乘之势:“致”达到。2.百有余年矣:“有”通“又”。3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区区之地,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招致八州的列国诸侯来朝拜自己,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就因为不实行仁政而使攻和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4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阐述秦王朝灭亡的原因。3问题探究:(1)
2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整理在本段中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四方面同九国之师和陈涉对比,结果是后者远不如前者,却“功业相反”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本文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从全文结构上看,本段的第二层照应了全篇,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本文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本文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本文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水到渠成地点明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2课堂小结:学生朗读全文,然后讨论:本文是怎样
23、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使用两方面的对比: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纵向对比为秦国和秦朝的对比:秦国由弱到强,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这些政策符合社会发展,是“仁义之施”逐渐强大是必然结果。秦王朝由强到弱,原因是“废先王之道”不施行仁义,逐渐衰弱直至灭亡也是必然结果,这就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横向对比:首先拿秦国与六国进行对比,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含蓄地指出秦国历代君王“因遗策”施行仁政,势力才如此强大,为论点的提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次拿秦朝与陈涉对比,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武器的悬殊,而弱小的陈涉竟能一呼百应,共起灭秦,原因正在于秦朝的“仁义不施”。最后拿陈涉与“六国之师”对比,前者势单力薄却起事之易,一举灭秦;后者势力雄厚却攻秦之难,自取灭亡,突出了陈涉的弱小以及败案的“轻松”,实际上还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由此看来,几种对比,纵横交织,无疑增加了强大的论证力量,最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也就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证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分析
- 物业续签合同申请流程
- 顶级咨询服务合同指南
- 创意日用品销售合同
- 新鲜鸡蛋购销合同示例
- 计件工合同的制定要点
- 五金配件采购合同示范
- 农业草料购买合同
- 借款合同纠纷处理律师函的作用
- 短期利息借款合同模板
- 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 第六单元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小火龙大冒险(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粤教版(B版)
- 四川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计算机外部设备装配调试员模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 文学名著《水浒传》语段阅读练习与答案
- 陆运货物运输合同2024年
- 中广核社会招聘笔试
- DL∕T 1704-2017 脱硫湿磨机石灰石制浆系统性能测试方法
- 高二物理寒假作业
- 2025年日历台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带节假日调休周日开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