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ⅲ苏教版专题二写作指导-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精品教案_第1页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专题二写作指导-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精品教案_第2页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专题二写作指导-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精品教案_第3页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专题二写作指导-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精品教案_第4页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专题二写作指导-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精品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必修苏教版版专题二写作指导-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精品教案 总体设计 教材概述 这篇指导文章结合本专题以及必修二所学的几篇课文,着重谈了什么是个性,怎样才能在文章中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等问题。 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几个问题。首先以学生学过作品中的林黛玉、车夫老王和金岳霖为例子,指出所谓人物的个性,就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不同于他人的特征。接着,文章从感受生活是写好人物的基础、观察思考生活是写好人物的必备条件、写好人物的言行以及注意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等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论述“如何在文章中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这一关键问题。最后,文章指出,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还有其他一些方法。 教材的重

2、点:指导学生理解并体会人物鲜明的个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材的难点:在写作实践中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思路方法 设计的思路: 教材中的“写作指导”文章写得相当概括,只是抽象地提出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的几条方法,很少操作性,所以有必要把抽象的方法具体化。本设计拟把它分解为两个角度对经典材料的分析鉴赏、合作探究和对自己身边有关人物的口头、笔头的写作实践展开训练。另外,为使指导更具有实践性、实效性,本设计选取了学生中的一些习作和近年来的高考优秀作文等加以剖析训练。教学的方法:1.范例鉴赏法。2.错例修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奥斯卡金奖的美国电影音乐之声VCD、学生习作片段。 课时安排:2课时(

3、其中第二课时为写作实践课)。 三维目标1.归纳概括所学课文,系统了解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2.通过对经典材料的分析鉴赏、合作探究等活动初步形成写活人物的能力。3.通过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热爱生活、感受思考生活并不断地练习,才能真正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导语设计 问题导入1.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提一柄九齿钉耙。你道他是谁?2.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 你猜他是谁? 为什么前一个一猜就中,后一个猜不出?关键就在于前者介绍了人

4、物的外貌,写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后者则不然。 个性特征,指的是一个人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各不相同,因而个性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1.传神的肖像描写,能显示人物的个性特征 很多同学认为要写出人物特征最简单的方法是从人物的肖像入手,千人千面,人的外表是很少有雷同的,这样想不可谓不聪明,也不失为记叙人物,表现人物特点的一条终南捷径,人人都可以想到,但要真正做到却很不容易,比如:“红扑扑的小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类大众化的脸谱,同样是写不出人物个性的。 这是因为人是立体的、生动的

5、,不是呆板的模特。他们有思想,有特写的品质,有异于他人的行为和习惯,“形”与“神”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在形象描写中要能体现人物的神采,在对人物的精神阐述中能使人物的音容笑貌更具体,在“形”与“神”的互现中,人物的个性就凸现出来了,并可给人以鲜活之感。 先看红楼梦中两个人物的肖像外貌。(1)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2)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这两处都是对人物的肖像描写,同是写眉眼的文字,各人的个性却各异,写出了王熙凤的泼辣、刁钻、奸诈和林黛玉的多愁、多情。2.精彩的语言描写,能让读者从说话中看出人物个性特点当然,语言描写不能千人一腔,众口一词,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特点。

6、例:孔乙己(1)“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体现了孔乙己的自欺欺人、迂腐可笑。(2)孔乙己给孩子们吃茴香豆时说:“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多乎哉?不多也!”这样个性化的语言,大概也只有孔乙己才有,给孩子们吃茴香豆,可见他性格中善良的一面,而这种语言,则显示出深受封建科举制毒害的迂腐的性格特征。“多乎哉?不多也”,将一个穷困落魄却又虚荣性十足的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的形象跃然纸上。3.准确的动作描写,能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例:背影“买桔子”:走到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些事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

7、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描写人物的动作,既要写出做了什么,更要写出怎么做。把动作写准确、具体,写出人物的连续动作,活现出人物的动态情景。4.生动的细节描写,能凸现人物的个性 抓住了生活中细微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个性就会越鲜明。 例:鸿门宴 刘邦献礼情节,项羽、范增两人态度各异。一个安然收下“置之坐上”;一个则“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分别表现了前者幼稚、轻信,缺乏心计却又自视不凡的个性和后者独具见识,又急躁易怒的个性。

8、 由此可见运用细节描写,往往可以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真实性,使人物更具个性特征,对于塑造人物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分析鉴赏 示例:儿子眼中的父亲 七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十四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 二十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二十五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陈腐不堪。” 三十五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百万富翁了” 四十五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五十五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六十岁:“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鉴赏:这篇

9、短文通篇用独白组成,无肖像描写,无动作描写,可是两个人物的形象都十分鲜明,寓含了丰富的内容和人生的哲理。如:时间跨度半个多世纪;历经人间沧桑后对父亲评价在新的高度的“重复”;语言的委婉与武断;心理上的幼稚与成熟;年少气盛,不可一世与尊重现实,实事求是;时代的气息,两代人的异同仔细推敲,认真体会,语言描写在刻画人物思想性格方面具有多么大的威力。语言描写言为心声。 准确而逼真地写出人物的语言,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语言描写要切合人物的身份,要个性化,否则难以表现内心世界。 方法点拨 下面让我们来看两段例文。(讲义) 片段1 终于他主意拿定了,晚饭时分回到索漠,决意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

10、,以便到死都能保持家长的威风,抓着几百万家财的大权,直到咽最后一口气为止。老头儿无意中身边带着百宝钥匙,便自己开了大门,蹑手蹑脚地上楼到妻子房里,那时欧也妮正捧了那口精美的梳妆匣放到母亲的床上,趁葛朗台不在家,母女俩很高兴地在查理母亲的肖像上咂摸一下查理的面貌。 “这明明是他的额角,他的嘴!”老头儿开门进去,欧也妮正这么说着。 一看见丈夫,葛朗台太大便叫起来: “上帝呀,救救我们!” “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窗前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

11、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 片段2 从清早起,他教人家把他的转椅,在卧室的壁炉与密室的门中间推来推去,密室里头不用说是堆满了金子的。他教女儿把门打开,监督她亲自把一袋袋的钱秘密地堆好,把门关严。然后他又一声不出地回到原来的位置。他的老朋友公证人觉得,倘使查理·葛朗台不回来,这个有钱的独养女儿稳是嫁给他当所长的侄儿的了,所以他招呼得加倍殷勤,天天来听葛朗台差遣,奉命到法劳丰,到各处的田地、草原、葡萄园去,代葛朗台卖掉收成,把暗中积在密室里的成袋的钱,兑成金子。 末了,终于到了弥留时候,那几日

12、老头儿结实的身子进入了毁灭的阶段。他要坐在火炉旁边,密室之前。他把身上的被一齐拉紧,裹紧,嘴里对拿侬说着: “裹紧,裹紧,别给人家偷了我的东西。” “在那里呢?在那里呢?”问话的声音显出他惊慌得厉害。 “在那里呢,父亲。” “你看住金子!拿来放在我面前!” 有时他说一句:“这样好教我心里暖和!”脸上的表情仿佛进了极乐世界。 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最后也动了一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唤着欧也妮,欧也妮跪在前面,流着泪吻着他已经冰冷的手,可是他看不见。1.这是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两个片段,请说出主人公葛

13、朗台的性格特征。明确:典型的吝啬鬼形象。2.作者怎样表现他“吝啬”的特点?明确:通过其动作、神情及语言,具体见加点部分。这些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个极端吝啬的人物形象。 点拨:要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孤立地用单一的方法不是不可以,但往往不能给人以立体逼真的感觉。如果能把肖像描写和语言、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结合起来,则更能丰富生动地表现人物的个性。 能力提升 刚才我们接触的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那么对于你们身边的人物形象,能否把握其个性特征呢? 下面我们就以“写一个小气的人”为目标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便是如何为这个目标组织材料。在你的生活中,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人,仔细想想,应该不难找到这类人的特点。

14、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小心眼儿,爱斤斤计较,喜欢“寸土必争”。 请大家回忆一下自己曾遇到过的人和事,有没有符合这一题材的? 以学生列举为主,师生共同研讨所列举材料的可取性及对材料的具体处理,最后确定可用的材料。可让有能力的学生当堂口头作文示范。 规律总结 请大家归纳一下写出人物鲜明个性的要领:1.学会感受生活。2.注意观察思考生活。3.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和细节。4.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 拓展探究 那我们在写作中如何运用呢?这里有两段学生习作,同样是写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老师办公室的情景。大家来评一评,找出优点和不足。 投影文字1: 我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黄老师的目光,里面充满了责备,我喊

15、了一声“黄老师”,黄老师点了下头,只是“嗯”了一声。 投影文字2: 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黄老师的目光,那里面没有了往日的慈祥可亲,而是充满了责备。于是一阵恐惧袭上心头。我只好勉强地笑一笑,喊了一声“黄老师”,连声音都有几分颤抖了。黄老师皱了皱眉,鼻孔里“嗯”了一声。我的心又是一阵紧缩:我犯了什么错吗? 学生读后讨论 师生一起作答:投影2写得更好些。因为它运用了描写的手法:(1)用词比较准确。例如“忐忑不安”一词就写出了作者当时那种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的七上八下的心理。(2)细节突出。例如:黄老师皱了皱眉。(3)注意了人物的情态特征。例如:“那双眼睛里没有了往日的慈祥可

16、亲,而是充满了责备”。 课堂小结 写出了人物的个性,才能表现这一人物与其他人物内在的区别;表现了人物的个性,也就是表现了这个人物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 作业设计 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要求:(1)综合运用各种写人的方法,抓住细节,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2)字数不少于800字。板书设计写出人物鲜明个性的要领:1.学会感受生活;2.注意观察思考生活;3.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和细节;4.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资料选编 附录:2007年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评点怀想天空江苏一考生 麦收时节,天空显得非常的明净。在黄金麦田上空,偶尔悠然地游过几朵白云。写景简洁,凸现神采! 麦收时节,中午常是烈日当空。我们勤劳

17、的父母,不得不在烈日下劳动。起笔先点出“烈日”两次,重复得好!因为作为农民,这是他们的义务。说得多么本分!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我明白我们乡下的家长们要靠田地来生活,供我们上学。他们为了子女辛勤地劳动,但没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听到他们说:“只要孩子过好了,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可怜农家父母心!“过好”,此词用得妙,传神。 农家子弟努力学习吧!全力以赴吧!我们敬爱的父母为了我们能过上好日子,他们埋头在烈日当空的麦田里收割麦子。那种滋味,你们体会过吗?此处喊“口号”了,但听来很顺耳,很入耳。前两节,均说“我们”“他们”,请品味。 在即将奔赴高考考场的前两天,我体会到了。又热又累。当时,我唯一的希望

18、就是快点把麦子割完,到家洗个澡,然后在床上睡五六个小时。 6月5日早晨,我爸起得很早。四点多钟就起了。他临下地时告诉我说:“你再睡会吧!六点钟起来做饭,然后洗洗衣服,八点钟到地里给我送饭。”全是农家父亲的质朴话语,多情而又实在!有几个家长让孩子在高考前两天劳动的? 我睡醒后,拿起表一看:5:50。大概在学校里起早起惯了吧。我快速穿上衣服。我把衣服泡在铁盆里。然后,我进入厨房做饭。 我做好饭,洗好衣服。又把汤盛到饭盆里,拿了5个馍,一齐放到篮子里。我赶紧吃过饭。碗都没涮,便骑车下地了。 当我到地里时,父亲已割了七八垄了。他脸上很多汗珠,衣服湿透了。他说:“你来,吃过了吗?我割完这一垄,再吃”白描

19、。父亲的言语,平淡中见“浓”! 大概四五分钟吧,他割完了。他从篮子里拿出饭盆、馍头,边吃边说:“孩子,你爸没本事,明天到县城后好好休息!后天好好考,别紧张”这就是当农民的父亲,在田野上,在烈日下,对“后天”高考的孩子进行的“临考告诫”!苍天和大地都在倾听 我在烈日下割了五个多小时麦子。不愧是农民的孩子!没有考前烦躁,没有“营养品”,没有父母高招“安慰”,只有本本色色的“劳动”! 回到家,我没有吃饭。洗了个澡,就睡了。与前文呼应,真是累得瘫了! 现在,我在考场上做题。室内很凉快。“凉快”二字,极为重要,很沉重! 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此为一个大大的“亮点”

20、,全文生辉,一切皆活。“怀想”出来了,“天”出来了,比天还“大”的农民出来了,比天还“亲”的父亲出来了。一切皆在不言之中 评点: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最大的亮点在最后:“考场很凉快”,与麦地很热对比;“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天下还没有儿子这样来感激当农民的父亲,文章中还没有人用过这种笔墨,这种机智!太感人了,而且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