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ⅰ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江南的冬景》课堂实录_第1页
语文必修ⅰ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江南的冬景》课堂实录_第2页
语文必修ⅰ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江南的冬景》课堂实录_第3页
语文必修ⅰ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江南的冬景》课堂实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必修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江南的冬景课堂实录吴敬华课前准备学生结合资料了解郁达夫其人,借助工具书疏通字词,熟读课文。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感悟先生人生境界。2、品味语言,鉴赏文章的艺术手法。 师导入:郁达夫先生,浙江富阳人。17岁时留学日本,长达10年,回国后从事文艺创作活动。1933年移居浙江杭州,5年后挟妻儿抵达新加坡,发表了大量战斗性很强的文章声援抗日斗争。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这位祖国儿子的英魂永远地流浪在了异国他乡!今天,我们学习先生写于1935年12月1日的一篇文章江南的冬景,一起欣赏先生用饱蘸深情的笔为我们描绘的故乡江南的冬景!下面我找一位同学读一下文章的

2、最后一节。生1:读最后一节: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师: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但是声音有点小,另外,写天气的那几句,要读出明快的节奏。下面让我们身穿浅灰色长袍,手拿楠木手杖,脚穿白边黑色布鞋,随郁达夫先生一起漫步江南,领略如诗似梦的人间仙境。我们能看到江南的哪些景色呢?生2:芦花,红叶,乌桕树,雪白的桕子。师:在我们文章的哪一节?让我们也能迅速的找到去欣赏。那一节中我们还能看到什么?生2:第5节。那里还有赭色的草。师:“赭色”是什么颜色呢?是枯黄色吗

3、?生2:不是枯黄色,而是红褐色。师:为什么不是枯黄的颜色呢?生2:江南冬天是温润的,因此,草色与北方冬天的有很大差异。不仅草叶是红褐色,草根还带有绿意呢!师:我们给这幅图画起个名字,叫什么好呢?生2:(沉默)师:我们到江南的什么地方能看到这幅图画呢?生2:郊外。师:我们什么时间去的?去干什么?生2:冬天午后。去游玩。师:那么,我们能不能概括一下。生2:江南冬郊或者冬郊散步。师:很好。“午后冬郊”,是从时间和地点这个角度进行概括的;“冬郊散步”,又加入了人的活动和目的。两个都可以,比较而言后者更好一些。下面我们接着去领略冬天的江南,在说的时候,也像这位同学一样,指出具体段落并为那幅图画起个名字。

4、生3:第7节。我们能欣赏到,远山,长桥,小村庄,槎桠的树林,粉也似的白雨,乌篷船。整幅画面给人朦胧幽静的感觉,名字叫“寒村微雨”。师:概括得很准确。本节的第二句开头“你试想想”,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呢?生4:这是作者发挥想象,想到的一幅“寒村微雨”里的场景。师:那么,既然是想象,我们能欣赏到吗?生4:欣赏不到,这里是虚写。师:我们读文章要像这位同学一样,认真琢磨,仔细推敲。除了这里是虚写,文章中还有虚写的地方,哪位同学能说一下。生5:第8节。江南雪景。不是直接写雪的形态,而主要通过引用诗句来写雪。师: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用夸张的笔法极言雪花之大,属于直接描写,与郁达夫先生的表现手法不同。

5、我们只能通过对诗句的品味来想象江南雪景的优美。江南的冬天并不是都下雨飘雪的,有时是旱冬,那么,旱冬的时候我们能做哪些事呢?生6:“郊外闲步”。师:这个“闲”字用得好!写出了先生在冬天江南散步的惬意。刚才几个同学都是从文章的后半部分来欣赏江南冬天的,文章的前半部分有没有写到江南冬天的美景呢?生7:第2节,写到了江南清晨的景象。白霜撒在落叶上,太阳爬上屋檐,鸟雀吱叫,泥地里水蒸气氤氲而上,老翁小孩曝背谈天,说着些不干利害、不涉苦痛的小事。师:置身在“江南晨景”里有什么感觉?生7:感到这里和暖、宁静、安适。师:你用了“宁静”这个词,我们文章中不是有鸟雀在吱叫吗?生7:鸟雀是欢快的,吱叫是婉转的,不能

6、理解成叽叽喳喳的聒噪,再者,这里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师:回答的很好。这里的以声衬静,是动与静结合的方法。那么这里描写其他景物的时候是不是也用了动与静的结合?生7:大街上躺着的落叶,阳光下的泥地都是静景,而泥地里放出的水蒸气,在空中飘动,则是动景。师:“放”字如何理解?我们换成“钻”好不好?生8:“钻”一般来说是从很小的洞或者非常狭窄的缝隙中穿出,给人一种促狭挤痛之感;“放”字则写出了水蒸气,缓缓上升,无拘无束,逍遥空中的神韵,更贴切,也写出了江南的“可爱”!师:很好!我们刚才随着郁达夫先生看到江南冬天的几幅图景“江南清晨”“冬郊散步” “郊外闲步”,还欣赏了先生用虚笔描绘的“微雨寒村”图和“

7、江南雪景”图。那么你最喜欢哪一幅呢?你喜欢的原因是什么?生9:我喜欢“午后冬郊”图。因为我很喜欢芦花。师:你能具体说一下喜欢芦花的原因吗?生9:芦苇是成片生长的,小时侯村头沟沿上全是,绵延几里地,到了秋天芦花慢慢变白,秋风一起芦穗起起伏伏,白色的芦花飘向空中,慢慢远去,秋风又起,芦花又起,慢慢远去师:先生的描写与你产生了共鸣,使你回到了快乐的童年。芦花是白色的,桕子也是白色的,先生用颜色来描摹景物。除了白色外还用了哪些颜色?给我们怎样的感觉?生10:红色的乌桕叶,赭色的草叶,带绿意的草根。色彩浓艳亮丽,对比鲜明,“含蓄”“生气”,给人春天般生机盎然的感觉,给人以力量。师:我们之所以有这种感觉全

8、凭先生高超的写作技巧,抓住景物的特征,用色彩来描写是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图景吗?生11:我喜欢“微雨寒村”图。长桥流水三五人家、孤村细雨树枝槎桠、乌篷茅屋酒客喧哗。很诗意,正如先生所说有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师:先生是如何描写“细雨”的?生11:“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表色彩的词语“白”,并且用了比喻的修辞。师:先生把微雨里的寒村称为“冬霖景象” ,你认为合适吗?生11:(沉默)师:借助工具书,看看“霖”是什么意思?生11:“霖”是大雨的意思。看起来先生的这个字用得欠准确。师:“久旱逢甘霖”是一喜,久旱逢到大雨才喜得彻底。“霖”是大雨之意,先生的这个词用得确实不好。曹雪

9、芹,名霑,“霑”有浸湿的意思,这里我们是不是用这个字?我们同学们课下去思考,找一个比较准确的字。先生的感觉是悠闲的,并且还说“人到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那么现实中先生的境况是怎样的呢?下面请看先生的日记,这几篇日记发表在他的散文集闲书中,记录了先生写作本文前的一些事。(出示投影) 1935年11月19日 星期二住屋三间,书室两间,房屋简陋到了万分,实在东挪西借,在这一年之中,为买地买砖,买石买木,而费去的心血,真正可观。今年下半年的工作全无所最关心的,就是因为造这屋而负在身上的那一笔大债。虽则利息可以不出,而偿还的期限,也可以随我,但要想还出这四千块钱

10、的大债,却非得同巴尔扎克一样,日夜的来工作不可天气实在晴爽的可爱,长空里有飞机的振翼在响;近旁造房屋的地方,木工的锯物敲钉的声响,也听得清清楚楚;像这样一个和平的冬日清晨,谁又想得到北五省在谋独立,日兵在山海关整军,而各阔人又都在向外国的大银行里存他们的几万万的私款呢!1935年11月29日, 星期五,雨家国沦亡,小民乏食,我下半年更不知将如何卒岁;引领西望,更为老母担忧,因伊风烛残年,急盼我这没有出息的幼子能自成立也。今日为防空演习之第二日,路上断绝交通如故午后因事出去。下午刘开渠来,将午前的文章搁下,这篇江南的冬景大约要于明日才得写完寄出。晚上灯火管制,八点上床。1935年11月30日,星

11、期六,雨今晨一早即醒,因昨晚入睡早也,觉头脑清晰,为续写那篇文学的散文,江南的冬景,写至午后写毕,成两千余字。截止今日止,所欠之文债,已约略还了一个段落,唯东方杂志与旅行杂志之征文,无法应付只能从缺了。 师:先生写作本篇文章之前境况如何?现实中他“悠闲”吗?生12:为盖房子借了一大笔债,且“买地买砖,买石买木”忙得焦头烂额;母亲已是风烛残年,令先生挂忧;不时有人来访,苦于应酬;国家处于危难,到处一片混乱。师:先生的处境很糟糕,然而他却能给我们营造一个诗的国度、美的天堂,让我们感到勃然生机和悠闲的快乐。我们从先生身上能够获得哪些启示?生13:现实可能很糟糕,但是它不会永远糟糕下去,我们应该心存希

12、望!生14:先生所处的时代与我们不同,不等于说我们就永远处在顺境,当我们在逆境之中时也要像先生一样坚强,做好自己的事,在今天默默奋斗而不是愤怒哀怨或者幻想一觉醒来就是一个明天!生15:要交几个真心朋友,危难之时,他们能够帮助我们,借钱也不要支付利息。(生大笑)师:生活中确实要交几个真正的朋友,朋友是我们最大的财富,这个财富不仅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朋友是我们休憩的枝头、出发的港口。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难免会遇到很多不如意,有时还要做一些不情愿做的事情,然而我们不能仅仅为了生存,湮没在生存的琐碎之中;我们还要生活,要有一颗圣洁的心,不染尘埃,高贵而不高傲,平凡而不平庸,用尽一分力做好一分事,永远向前!(稍顿)我们已欣赏了“江南的冬景”,然而,文章有几节并没有写“江南的冬景”,那么是不是赘余,我们能不能删掉它们?生16:不赘余。比如第1节写北国的冬天是为了与江南的冬天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