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ZB200-430维修说明书解析_第1页
HZB200-430维修说明书解析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1HZB200-430 型 前置泵维修说明书3 P E M上海电力修造总厂有限公司SHANGHAI POWER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上海市航都路80号 电话:021-3375 8800Http:/邮编:201316SPEM文件号:版本:修改日期:2008.121c r*匸前置泵维修说明书版本:0目录修改日期:2008.12目录1概述.11.1关于手册.11.2质量保证.12安全说明.22.1操作手册中的符号说明 .22.2人员的资质与培训.22.3安全规则中未注意的危险 .22.4工作安全指导 .32.5用户/操作者安全指导 .32.6维护,检查和组装的

2、安全指导 .32.7严禁未授权的重建措施或改造方案 .42.8未许可的操作方式.42.9防爆装置.43包装、运输及贮存.53.1包装.53.2运输/起吊.53.3贮存.64设备简介.85范围.95.1设备条件.95.2一般大修信息和建议.95.3离开现场的运输.115.4前置泵大修完成.115.5计划维护.115.6故障诊断.126维修细则.156.1估计质量.156.2接口密封垫.157润滑油.1628常规维修.172c r*匸前置泵维修说明书版本:0目录修改日期:2008.128.1维修的准备工作 .178.2检查轴承.178.3检查机械密封.219大修.249.1准备.249.2检查和清

3、洁.249.3平衡标记.249.4解体和组装的一般信息.249.5前置泵解体.259.6检查、更新和修理工艺规程.269.7前置泵组装.2710润滑.30前置泵维修说明书概述修改日期:2008.121n 厂匸IT版本:01概述1.1关于手册操作手册中包含关于如何安全,适当,最有效运行泵的重要信息,遵循这些说明可以帮助避免危险,减少维修成本与停机时间,同时增加泵的可靠性和使用 寿命。如何使用本手册操作手册必须放置在泵使用的场合并方便获取的地方。任何负责实施对泵工作的人员必须阅读这些说明,例如存放,安装,运行和维护人员。卜为了获得准确的泵信息,本手册必须与设备所有其他的文件一起使用。在 没有全部理

4、解泵系统和所有辅助系统(驱动,冷却,密封冲管等)前不得 开启或运行该泵。1.2质量保证质量保证假定与合同一致制造或材料缺陷,并不包括由于不适合的存放条件,不正确的安装,操作和 违背在指定场合使用所造成的损坏。在质保期间的修正,修理只能由我方服务人员或经过我方同意的人员实施。2前置泵维修说明书安全说明n r*匸匚T版本:0修改日期:2008.12 2安全说明本操作手册包含 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 中的基本信息。因此本操作手册应 长期放置在现场易于存取处,便于服务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使用,并应在调试和/或泵组装/拆解前阅读。不仅要注意到“安全说明”下的一般安全指导,也应注意到操作手册中给出的特殊安全

5、指导。2.1操作手册中的符号说明操作指导包含的这些安全说明如未注意一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般危险标志A带电警告标志A该特殊符号表示防暴保护对于安全说明-如未注意-可能给设备及_注意其运行带来风险处加入2.2人员的资质与培训必须告知服务,维护,检查和组装人员对于该种工作需要具备的条件。用户 必须明确并制定责任范围,权限及人员的监管。如果相关人员没有获得相应知识, 就必须进行培训和指导。如果需要并且用户要求,该工作可以由设备制造商进行。 此外用户还需确保其人员完全理解制造商指导手册的内容。2.3安全规则中未注意的危险安全规则中未注意的危险可能由人员,环境和设备引起,并可能导致对损坏的全部损失索赔。未注

6、意事项可能由以下例子引起危险:3前置泵维修说明书安全说明n 门匸匚T版本:0修改日期:2008.12-设备/厂房重要功能的失效-所需要的维护和维修过程的失效-电,机械和化学的影响会对人员有危险-危险材料的泄漏会对环境有危险2.4工作安全指导该操作手册中提供的安全规则包含事故预防的国际准则,同时也应注意到用 户公司-内部工作,操作的安全准则。2.5用户/操作者安全指导-如果由于机械部件过冷或过热引起的任何危险,应禁止使用者接触。-旋转部件的安全保护装置(例如,联轴器保护罩)在操作期间不应从设备上 移去。-危险流体(例如,爆炸性,毒性,热液体等)的泄漏(例如从机械密封),应采取措施避免任何对人员和

7、环境的危险。应注意到法律规定。-应排除电的危险2.6维护,检查和组装的安全指导-用户必须确保所有维护,检查和组装工作仅由有资格的熟练的,已经充分告知 仔细研究操作手册的人员进行。-基本上任何在设备上的工作仅在设备停机期间内可以展开。应严格遵守操作手册中描述的设备停机程序。设备应被锁住防止没有授权人员或无意识的启动。-长发员工应将头发绑起。没有松散的服装或饰品,包括应佩戴的戒指。这可能有 伤害的风险,例如,该类物品被刮住或卷入。-聚集在泵内的对健康有害的输送介质应清理干净。-工作结束后,应立即将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分别组装,以便再次使用。-再次启动前,本段中给出的所有要点在首次调试前都应再次检查。前

8、置泵维修说明书n r匸匚T4版本:0修改日期:2008.122.7严禁未授权的重建措施或改造方案-设备的重建或改造只能经过制造商同意,制造商确保授权的原始备件和辅助设备的质量安全。使用其它配件可能导致降低制造商对于后果的责任。2.8未许可的操作方式-仅确保输送设备在协议数据下正常使用的操作安全-任何情况都禁止超过数据单中的限制。2.9防爆装置-任何泵的指定用途仅用于泵本体。联轴器,驱动电机(例如电动机)和辅助系 统(轴封,润滑油系统等)必须单独对待。-无论如何都应避免,不适合操作方法导致超出指定的温度(超过或达不到运行 数据,达不到最小流量,冷却水/循环水减小或失效等)。-在泵启动前确保泵系统

9、(吸入管和轴封)内完全充满输送液体。防止系统内存 在任何潜在的爆炸性空气。-持续监测泵的运行(仪表如:压力表,温度计,转速表,电流计等) 。-正确维护泵。只有在良好的技术条件下才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5前置泵维修说明书包装、运输及贮存n r*匸匚T版本:0修改日期:2008.123包装、运输及贮存3.1包装般说明在设备的各个部件包装之前应按制造商推荐的储存方法做好准备。包装3.1.1产品出厂时应附有装箱清单。3.1.2产品的包装应按GB7T13384的规定。3.1.3产品须在油漆干燥并检验后方可按装箱单进行包装。并将装箱单放入各自 的包装箱内。3.1.4产品的包装应稳妥牢固,以防止在运输和装卸

10、时产生滑动和碰撞,引起产 品的损坏。如将转子部分固定。泵的进、出口、管孔、仪表接口等应用盖板、管 堵封住,防止异物进入。3.1.5装箱时应对装入箱内的所有零件、部件和技术文件,装箱清单进行核对,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封箱。技术文件应装在防水的资料袋内。3.1.6包装箱上应标明:到站:收货单位和地址;产品型号及名称:产品毛重和 净重:箱体尺寸(长cmx宽cmx高cm);发货单位;必要的运输作业标志及产品 标准号。3.2运输/起吊般说明对于所有的运输工作,必须严格遵守事故防范的一般工程制度和规定。必须指定一名胜任的指挥人员,监控起吊和运输工作的合适操作。运输卜运输装置(包括车辆)必须经过许用载重检查。

11、货物的总重量可以从发货文 件中查阅。运输期间必须保证所运输的货物放置稳固,以防晃动。6(重量),因此吊索的固定点应总是处于标记部位间设备的固定如果底板上附有起吊凸起或横条,未包装单元必须用绳子固定在这些点上。A泵体的吊环孔与单元的其他起吊部位也许不适用于完全组装好的泵或整 个单元的起吊。起吊环仅用于起吊组装和拆卸时松开的部件。3.3贮存泵及其配件应米取防潮防锈等措施,保证在1年内不发生锈蚀和损坏。泵若存放 超过12个月时,单壳体泵需要解体检查,双壳体泵的泵芯应抽出进行检查,并重 新做防锈处理。泵的油封有效期为12个月,应按其检查油封。发货后未立即安装调试的离心泵,存放的时间应由指定的存储条件决

12、定。泵组应 存放在干燥清洁的仓库,在指定保存时期内不需要维护措施。|注意避免形成水珠造成的腐蚀(尤其在缝隙处),避免轴承的损坏与污染,应选 择干燥,恒温,整洁并没有振动的空间存放。注意 如果存储期间有不利的气候环境将会带来不利影响。注意 如果遇到不利的环境因素如空气潮湿,温度骤变(白天/夜晚),酸性或碱 性环境,有危险的污物(灰尘等),应将泵的连接法兰堵死。注意 如果轴承室仅充满用于紧急启动用的润滑油。每个月在正确方向下用手转7前置泵维修说明书包装、运输及贮存Gr*匸匚T版本:0修改日期:2008.12动泵转子至少5转。企警告:防锈保护会刺激皮肤与眼睛发炎。遵循制造商规定的安全防护措施8前置泵

13、维修说明书设备简介n r*匸匚T版本:0修改日期:2008.124设备简介HZB200-430前置泵是卧式、径向剖分、单级、双吸、单涡壳泵。吸入和排出 管安排在泵的顶部。涡壳和进出口管连结成一体检修时无需拆卸沉重的管道。泵 内部的轴,叶轮和壳体端盖可以从自由端取出。内部部件被液体包围因此受热均 匀。泵由涡壳与涡壳一体的吸入及排出管及用螺栓连接的传动端及自由端端盖组 成。主要由轴及叶轮组成的旋转组合件,由传动端的滑动轴承和自由端的滑动轴 承及角接触球轴承(背靠背)支持。叶轮:采用闭式双吸叶轮设计。叶轮是通过键传递功率,并通过 螺纹轴套定 位。磨损环:壳体与叶轮间可更换的磨损环提供较小的内部间隙,

14、降低备件采购与维修的费用。轴:精加工轴为装配与运行提供精确的安装与公差。精加工轴肩为安装的零 件提供准确的位置。垫圈:壳体与端盖之间采用完全内嵌的压缩垫片密封。 轴圭寸:泵两端的密圭寸形式为机械密圭寸。轴承:轴承座用螺栓连接到吸入端盖上。 在轴承座及旋转组件组装到泵壳后, 轴承座通过端盖内孔中的轴找中心来校准,并且轴承座由定位销定位。套筒式径 向轴承装在两侧轴承室中吸收径向载荷。一对角接触球轴承(背靠背)安装在自由 端轴承室内,确保径向轴承无干涉,吸收残余轴向力。每只轴承用甩油环提油润滑,每只轴承座装有油标和恒油位器及呼吸器。润 滑油冷却由底部的冷却腔冷却。滑动轴承由甩油环浸入储油池,抛油到轴

15、上,油 流经轴承返回储油池。背靠背滚动轴承由甩油环浸入储油池,抛油到滚动轴承, 然后流经轴承返回储油池。9前置泵维修说明书范围Gr匸匚T版本:0修改日期:2008.125范围本部分介绍了前置泵维护程序的一般信息和建议。这些一般性的建议可作为前置 泵维护的导则,有助于实现安全、有效的维护。同时也提供一个通用的前置泵组维护计划,在没有特定的现场维护计划时,可以 根据要求采用。维修时必须自始至终遵守工厂安全规程及管理条例。注:前置泵是整个泵组的一部分,因此,下列说明应和给水泵及其它有关设备的 说明一起来考虑。5.1设备条件5.1.1性能记录保持一份书面的设备性能记录。一份连续的性能记录有助于故障诊断

16、和在将来对 泵的运行和维护作出决定。可以避免长期停机和不必要的费用。在前置泵的吸入口和排出口安装压力指示器可提供许多数据,用以进行性能分析。周期跟踪的振动记录对于诊断过大的振动水平是必要的。5.2一般大修信息和建议解体 在松开连接螺栓或管道接口之前应检查内部是否有有毒或有害介质。 按照现行环境规定收集和处理有毒或有害介质,以防伤害人员或危害环 境。-在维护前,应确保:-电源开关锁定在关闭位置-前置泵在环境温度。-前置泵系统压力已经被隔离。-前置泵已排干和排空(根据情况可拆开疏水塞或打开阀门)。-吸入、排出和辅助管道阀门关闭。-封堵所有解开管道的管端,以防 脏物进入。-在解体过程中,对所有拆卸的

17、部件做好标记,以保证更换的部件在 同一位置。10前置泵维修说明书范围n r匸匚T版本:0修改日期:2008.12-保护好所有的部件。将大部件放在保护区域内并用布或塑料包裹。 将小部件和螺栓连接件放在袋子或盒子里,对于装配所需的部件应 以标签识别。-保护好螺丝接口和螺纹。-关于专用工具和设备的特殊要求,参阅各解体/装配部分的有关内容 在维护前应备齐所有需要的部件。-检查前置泵的旋转方向。注意一些通过螺纹与泵轴连接的部件可能 依靠旋转拧紧,其螺纹可能是左旋螺纹。组装当所供的前置泵和泵组设备适合于在某一规定的有害区域使用时, 护程序期间的以下行为可能导致原来的有害区域等级不再适用, 免:没有按照前置

18、泵数据或本程序的具体要求正确地维持壳体/叶轮/轴承的间隙。在组装程序的各个阶段没有使用新的、正确型号和规格的0形圈、垫片、密封或螺母锁紧装置。*轴承维护不当。没有按照制造厂的资料和现行规范重新连接主(吸入和排出)管 道。*没有按照制造厂资料和现行规范将辅助管道正确连接,没有将排 气和疏水管道连接到适当的安全位置/容器。没有按照制造厂资料和现行规范将电气设备的电源、 控制电缆及 仪表电缆正确连接。*没有按照制造厂资料要求保证驱动设备旋转方向正确。*没有按照制造厂资料和现行规范正确地安装联轴器短接和联轴 器护罩。-所有部件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油或脏物。在组装前建议用相应技 术等级的丙酮清洗加工表面

19、。在无尘区域内用空气(经过滤、干燥)吹干清洗干净的部件。加工表面的防锈剂应用适当的溶剂去除。确 保定位止口处不得有涂层。-搬运所有部件时必须小心,以防其掉落或遭受其他形式的 损坏。-确认轴套和叶轮内孔表面的毛刺或脏物已经清除。套筒和叶轮内孔在维必须避11前置泵维修说明书范围n r匸匚T版本:0修改日期:2008.12必须涂抹防咬合剂,以便于将来拆卸。-装配时采用的新垫、密封和0形圈必须与原来的材料、型号和尺寸 完全相同。安装0形圈时必须小心,切勿损坏。-二硫化钼粉可用作轴润滑剂。注意在泵组装的各个阶段,泵轴必须充分支撑,以防弯曲和/或损伤轴承5.3离开现场的运输在运离现场之前,所有设备必须完全

20、排尽内部的水,并清理干净。5.4前置泵大修完成每次大修后,前置泵应重新调试5.5计划维护当所供的泵和泵组设备适合于在某一规定的有害区域使用时, 护程序期间的以下行为可能导致原来的有害区域等级不再适用, 免:*没有发现和处理从主(吸入和排出)管道接口至泵壳的泄漏。没有发现和处理从辅助管道和相关设备(如机械密封、密封系统、冷却器、仪表)接口的泄漏。*没有按照制造厂资料维护辅助设备和系统。参考图纸和文件中的总布置图、剖面图和其他图纸和文件。5.5.1每日检查项目-对泵组进行“巡视”检查, 最好是在泵组运行时,并且:-目视检查是否设备泄露,或损坏。特别注意主管道和辅助管道接 口。修理或报告发现的任何损

21、坏或泄漏。注:除了日常的目视检查是否有过大的外部泄漏外。如果泄漏过 大,应停泵修理或更换密封。-检查所有的指示仪表是否工作正常、读数正确。如果读数不正常, 报告发现的缺陷并查找原因。-检查油位-按要求加油。记录加油量,以便判断油的损失/消 耗是否过大。前置泵维修说明书Gr*匸匚T在计划维必须避12版本:0修改日期:2008.12-检查是否有不正常的噪音。-如果适用的话,检查滤网压差。5.5.2每周一次的检查-检查油位-按要求加油。记录加油量,以便判断油的损失/消耗是否过大。-记录所有指示仪表的读数(这有助于了解读数的不断变化,有助 于判断泵组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5.5.3每月一次的检查-检查

22、轴承温度和振动等,并与参考记录比较,判别其数值是否正 常。5.5.4六月一次的检查-更换轴承座内的润滑油。-检查驱动联轴器的对中。-对照参考数据检查前置泵的性能。-检查所有部件的涂漆是否有损坏,必要时补漆。如果发现生锈的部 件,应将生锈的部位清理干净,然后重新涂漆。-不涂漆金属部件也需检查是否生锈。如果发现生锈的部件,应将生 锈的部位清理干净,必要时涂抹保护膜。5.5.5每年一次的检查-检查所有紧固螺栓是否存在松动现象(或者机组累计运行8000小时)。5.6故障诊断在解体前应分析前置泵的性能。有些问题有可能不需解体泵就可以得到解决。性 能记录有助于缩小可能的原因,有助于判断机械、水力或系统方面

23、的问题。系统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前置泵吸入系统方面的。应排除控制系统方面的调整不当。机械和液压问题经常互相关联,原因的查找比较困难。参考故障诊断。问题诊断方法采取的措施出口无压力。启动时 不能输送介质驱动设备不工作,速度太低参考驱动设备制造厂资料。背压不足。检查控制阀的设置,并调整阀门提高压力。旋转方向错误检查电动机的电源电缆, 断开并重新连接到正确 的端子上。泵启动前未注水。参考调试和运行并向系统注水。叶轮流道堵塞。检查泵内部。13前置泵维修说明书范围Gr*匸匚T版本:0修改日期:2008.12启动后出口压力不足下游调节阀开启过大。检查阀门控制器和控制系统的运行。根据需要调整,并保持正确的阀门开

24、度。吸入管道内空气聚积。打开所有的排气口,排岀系统内的空气。入口压力不足引起泵内介质汽化。检查泵的设计要求,对系统进行适当的调整,以 产生足够的压力。入口滤网堵塞。拆卸并清洗,或更换入口滤网。振动和噪音管道滤网或联轴器不对中。参考 安装和 联轴器对中。 检查对中和管道滤 网-必要时调整。泵底板未灌浆,或灌浆面与底版间有 空气聚集。通过敲击底版顶部找岀空隙位置。用浆液将空隙 填实,必要时在底版顶部钻孔以排岀空气。最终找正时未考虑冷态补偿。参考 安装和联轴器对中。考虑冷态补偿检查对 中。旋转部件或联轴器平衡精度不够。与制造厂联系。叶轮流道堵塞。更换/大修转子。泵轴弯曲。更换/大修转子。泵岀口流量下

25、降最小流量管路打开或部分开启。检查最小流量回路并更正,以确保其正确运行。叶轮流道堵塞。更换/大修转子。泵运行间隙表面的内部磨损。更换/大修转子。密封寿命短。密封泄漏量大密封冲洗注水管路发 热密封冲洗流 量不足。密封冲洗系统空气未 排尽。参考密封制造厂的资料。打开密封冲洗管路排 气,排尽系统内的空气。密封输送环安装不牢 靠或反向旋转。参考 机械密封 和密封制造厂的资料。拆卸并检 查机械密封组件是否有部件松弛以及输送环的 方向是否正确。密封冲洗流 速过大。密封上游孔板不正 确。拆开管道,根据流量要求检查孔板尺寸,必要时 更换。密封冲洗管 道有颗粒。.弹簧锁死参考机械密封和密封制造厂的资料。拆卸机械

26、 密封组件并更换弹簧。如果问题还得不到解决, 检查密封的使用环境。在磨损使用条件下密 封表面材料不足。与密封供应商一起检查使用条件,并根据建议更 换部件。联轴器不对中。参考 安装和 联轴器对中。 检查对中,必要时 调整。泵轴弯曲。更换/大修转子。轴承温度高联轴器不对中。参考 安装和 联轴器对中。 检查对中。油位太低或太高。参照 润滑 确定正确油位,按要求调整。油粘度太高。使用推荐粘度等级的油。泵轴向推力过大。更换/大修转子。轴承磨损。参照轴承组件。更换轴承。轴承安装不正确。.参照轴承组件。检查组件,以及轴承和相关 部件的情况。调整轴承装配,必要时更换部件。14前置泵维修说明书范围n r匸匚T版

27、本:0修改日期:2008.12泵过热/抱死泵在低于最小流量下运行。与泵厂代表一起审查泵的运行参数。解体并修理设备,在将来的运行中遵守正确的程序。短期腐蚀和磨损结构的材料与介质不符。与泵厂代表一起审查泵的运行参数,并对设备的设计进行必要的修改。15前置泵维修说明书维修细则n r*匸匚T版本:0修改日期:2008.126维修细则6.1估计质量部件质量(kg)泵总体1250泵座1200转子70泵壳500端盖150轴承座(自由端)30轴承盖(自由端)12轴承座(传动端)22轴承盖(传动端)8泵轴23叶轮256.2接口密封垫接口位置材料尺寸端盖与泵体间1Cr18Ni9Ti+ 石墨缠绕垫 $ 455/ $

28、 435X4.5机械密封冷却压端盖与端盖 间氟橡胶 F275O 形圈 $ 184/3.53氟橡胶 F275O 形圈 $ 100/3.53轴承座端盖与轴承体间丁腈橡胶O 形圈 $ 85/3.5316nr*匸匚T前置泵维修说明书润滑油版本:0修改日期:2008.127润滑油推荐使用N32或N46透平油178常规维修8.1维修的准备工作在开始任何一种维修作业之前,必须按下列步骤隔离前置泵:(1)切断电机电源;(2)切断所有仪表的电源;(3)检查泵组的进、出口阀和再循环的进、出口阀是否关闭;(4)切断冷却水源;(5)关闭中间抽头阀门;(6)打开放水阀和排气管,放空泵体内的水;(7)进行任何维修之前,必

29、须保证泵壳内已无压力。8.2检查轴承因现场检查或更换轴承而拆卸轴承时,采用以下说明的步骤:8.2.1传动端径向轴承解体(1)如8.1节所述进行泵的维修准备工作。(2)拆卸联轴器保护罩,拆卸中间连接体和叠片及泵侧半联轴器。(3)解开并移走轴承室上的所有仪表,并将它们存放在安全的地方。(4)将轴承室内的油排至一个合适的容器内。(5)小心地解开并移走轴承室上的辅助管道。封堵管口以防脏物进入。(6)拆卸轴承盖上的螺栓和定位销。(7)小心地将轴承盖提起,使其离开轴承座,并将其放在平整的表面上, 用布垫好以保护加工面。移开起吊设备。(8)检查用于回装的配合标记,然后拆卸上半部径向轴承和挡油圈

30、。(9)将油环脱离下半部径向轴承,用适当的木块轻微提升泵轴(最大0.1mm),然后围绕轴旋转下半部径向轴承和挡油圈,将其取出。将轴落 下。轴承的检查径向轴承检查径向轴承表面是否有过度刻痕和过度损伤;检查轴承和轴运转表面是前置泵维修说明书Gr匸匚T前置泵维修说明书常规维修修改日期:2008.12版本:018版本:0修改日期:2008.12否有磨损;检查挡油圈是否有磨损;如果磨损过大或发现损坏,应更换。测定轴 承间隙与965节给定的间隙表所示值相比较。若测定间隙超出更换间隙或是在下 次测定之前可能超出,则径向轴承应予以更换。轴承室检查轴承室内的附件,锉平毛刺。821.3组装注:在回装

31、驱动端轴承座之前,应确认驱动端机械密封已经安装。注意|在回装驱动端轴承座之前,应确认驱动端机械密封已经安装。(1)在轴承座上安装两个适当的起吊螺栓,起吊螺栓安装在中分面每侧的 螺孔内。提升轴承座至吸入端盖位置,插入定位销及松弛地在螺柱上 装上螺母以固定轴承座。将定位销就位,然后拧紧安装螺母。注意|在拧紧螺丝之前,检查定位销是否正确安装(不得“顶底”)。定位销 安装不正确将影响旋转部件的径向对中。擦净并润滑径向轴承下半的轴承表面和轴颈表面。(3)用适当的木块轻微提升泵轴(最大0.1 mm),然后安装径向轴承下半 部和挡油圈。将轴落下。并装好油环。擦净并润滑径向轴承上半的轴承表面和轴颈表面。(5)

32、安装上半径向轴承和挡油圈。(6)提升轴承盖至轴承座位置,确保挡油圈正确就位,以及径向轴承防转 销正确地入位。(7)将定位销插入轴承室上、下半的法兰内,使轴承室上半定位。装上螺 钉并拧紧。(8)按要求回装辅助管道,并连接仪表。注意在两端轴承组件安装完成之后,手工盘动泵轴,以检查转动部件是否转动自由。同时要检查泵轴的推拉间隙是否正确。(9)回装泵侧半联轴器和中间连接体。8.2.2自由端轴承组件解体(1)如8.1节所述进行泵的维修准备工作(2)拆卸联轴器中间连接体。19(3)解开并移走轴承室上的所有仪表,并将它们存放在安全的地方。(4)将轴承室内的油排至一个合适的容器内。小心地解开并移

33、走轴承室上的辅助管道。封堵管口以防脏物进入(6)拆卸端盖安装螺栓,抽出端盖,卸下0形圈。(7)拆卸轴承室水平结合面处的定位销和螺栓。注:如果安装了温度检测器接线,在拆卸轴承室上半时应多加小心(8)小心地将轴承盖提起,使其离开轴承座,并将其放在平整的表面上, 用布垫好以保护加工面。移开起吊设备。(9)检查用于回装的配合标记,然后拆卸上半部径向轴承和挡油圈(10)将油环脱离下半部径向轴承,用适当的木块轻微提升泵轴(最大0.1mm,然后围绕轴旋转下半部径向轴承和挡油圈,将其取出。将轴落下。(11)拧松轴套螺母上的紧定螺钉, 拆下轴套螺母和油环。(12)将分半式的轴承拆卸调整垫 (专用工具)插入滚动轴

34、承前的轴承体内。(13)拆除轴承座与吸入端盖的定位 销及螺母;(14)将角接触球轴承和轴承座一并 移出。822.2轴承的检查径向轴承检查径向轴承表面是否有过度刻痕和过度损伤;检查轴承和轴运转表面 是否有磨损;检查挡油圈是否有磨损;如果磨损过大或发现损坏,应更 换。测定轴承间隙与9.6.5节给定的间隙表所示值相比较。若测定间隙超 出更换间隙或是在下次测定之前可能超出,则径向轴承应予以更换。在轻油中清洗角接触球轴承,弄干净,然后检查它们有无磨损和损坏。 如有必要应更换。前置泵维修说明书常规维修修改日期:2008.12版本:020轴承室m n匸IT前置泵维修说明书常规维修版本:0修改日期:2008.

35、12检查轴承室内的附件,锉平毛刺。822.3组装注:在回装非驱动端轴承室之前,应确认非驱动端机械密封已经安装。(1)在轴承座上安装两个适当的起吊螺栓,起吊螺栓安装在中分面每侧的 螺孔内。提升轴承座至吸入端盖位置,插入定位销及松弛地在螺柱上 装上螺母以固定轴承座。将定位销就位,然后拧紧安装螺母。注意在拧紧螺母前,检查定位销是否正确就位,这将影响旋转元件的径向对 中。参阅一一转子的径向找中心。注意为了建立正确的轴承座位置,更换轴承座需要确定旋转元件的径向中心 位置。参阅一一转子的径向找中心。(2)安装角接触球轴承(a)角接触推力轴承是背靠背安装的,它们的采购、存放及使用时都要把这 一副作为一个组件

36、对待。永远不只更换一副中的一个轴承。注意新的轴承应留在工厂密封的包装套内,并存放在干燥的地方,直到立刻要安装的时刻。为了避免污染及故障,轴承组装时,需要干净清洁。(b)轴承可以在烘箱内加热(95105C,建议恒温控制)或在油池中加热。为了 尽量减少潜在的变形,应避免过热和过长时间加热。注意不鼓励采用感应加热。禁止用火焰加热轴承。(c)为了避免卡塞,只能对内滚道施加垂直压力。稳固地就位在调整套上。(3)装上轴套螺母和油环。(4)当轴承和轴的温度降到室温时,重新拧紧轴套螺母。注意轴套螺母需要正确拧紧,以确保内滚道的正确接触,螺母应足够地拧紧,以确保在轴肩、调整圈、轴承内滚道、轴套螺母间无轴向游隙。

37、但不要 过渡地拧紧。(5)拧紧轴套螺母上的紧定螺钉用适当的木块轻微提升泵轴(0.1 mm),然后安装径向轴承下半部和挡 油圈。将轴落下。(7)将油环就位于下半部径向轴承。(8)擦净并润滑上半部径向轴承的表面和轴颈表面。(9)安装上半径向轴承和挡油圈。21前置泵维修说明书常规维修n r*匸匚T版本:0修改日期:2008.12(10)小心地提升轴承盖,并放至轴承座上,确保挡油圈正确就位,以 及径向轴承防转销正确地入位。(11)将定位销插入轴承室上、下半的法兰内,使轴承室上半定位。装 上螺钉并拧紧。(12)轴承端盖装上新的0形圈,将轴承端盖装到轴承室上,拧上螺 栓使得轴承端盖定位。检查端盖与轴承箱定

38、位面之间应有间隙。注意在两端轴承组件安装完成之后,手工盘动泵轴,以检查转动部件是否转动自由。同时要检查泵轴的推拉间隙是否正确。(13)按要求回装辅助管道,并连接仪表。(14)重新装上放油塞,并重新装上恒油位器,参阅一一润滑,在轴承 箱内充油至油位。(15)回装联轴器中间连接体。8.3检查机械密封注:机械密封的轻微泄漏是正常的,密封环的泄漏也可导致泄漏,这种 情况应更换缺陷部件。每次拆卸中应更换密封件。机械密封环(静环与动环)应总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更换。8.3.1传动端机械密圭寸注:在拆卸或安装机械密封之前,必须先拆卸半联轴器和传动端轴承组 件。拆卸(1)参考8.2.1-专动端径向

39、轴承,拆卸传动端径向轴承。拆除轴承座与吸入端盖的定位销及螺母;并移出轴承座。从轴上拆下 油环。(3)拆卸辅助管道以便于拆机械密封。封堵管口以防脏物进入。(4)将机械密封安装板旋转嵌入机械密封轴套槽内。(5)拧松机械密封轴套上的紧定螺钉,在拆卸时不划伤轴。(6)拆下机械密封端盖上的螺栓,将整个机械密封拆下,小心残留的介质 流出。机械密封检查按机械密封说明书检查机械密封,并组装好。前置泵维修说明书常规维修Gr匸匚T版本:0修改日期:2008.1222831.3组装(1)将机械密封安装到位,装上端盖上的螺栓并拧紧。(2)将密封轴套上的紧定螺钉拧紧。(3)将机械密封安装板从机械密封轴套槽

40、内旋转出,并固定牢。(4)将油环滑装至轴上正确的安装位置。(5)在轴承座上安装两个适当的起吊螺栓,起吊螺栓安装在中分面每侧的 螺孔内。提升轴承座至吸入端盖位置,插入定位销及松弛地在螺柱上 装上螺母以固定轴承座。将定位销就位,然后拧紧安装螺母。(6)按照要求回装辅助管道。(7)参考8.2.1-专动端径向轴承,回装传动端径向轴承。注意在两端轴承组件安装完成之后,手工盘动泵轴,以检查转动部件是否转动自由。同时要检查泵轴的推拉间隙是否正确。8.3.2自由端机械密封注:在拆卸和/或安装自由端机械密封之前,必须先拆卸自由端轴承组件。拆卸(1)参考8.2.2-自由端径向轴承 ,拆卸自由端径向轴

41、承。移出调整套。(3)将油环从轴上滑出。拆卸辅助管道以便于拆卸机械密封。封堵管口以防脏物进入。(5)将机械密封安装板旋转嵌入机械密封轴套槽内。(6)拧松机械密封轴套上的紧定螺钉,使在拆卸时不划伤轴。(7)拆下机械密封端盖上的螺栓,将整个机械密封拆下,小心残留的介质 流出。机械密封检查按机械密封说明书检查机械密封,并组装好。组装(1)将机械密封安装到位,装上端盖上的螺栓并拧紧。(2)将密封轴套上的紧定螺钉拧紧。(3)将机械密封安装板从机械密封轴套槽内旋转出,并固定牢。前置泵维修说明书常规维修修改日期:2008.1223n r匸ivi版本:0(4)将油环滑装至轴上正确的

42、安装位置(5)装上调整套。注厂|调整调整套长度。调整套长度将影响转子轴向中心,参阅一一转子的轴 向找中心。参考822咱由端径向轴承 ,回装自由端径向轴承和角接触球轴 承。注厂|在两端轴承组件安装完成之后,手工盘动泵轴, 以检查转动部件是否转 动自由。同时要检查泵轴的推拉间隙是否正确。前置泵维修说明书大修版本:0修改日期:2008.12249大修9.1准备研究以下程序、前置泵剖面图,以及其他图纸和文件,熟悉前置泵的设计 特点和组装顺序。做好准备工作,备齐拆卸和组装设备以及其他专用工具。包括所需的测量 装置9.2检查和清洁除非需要检修,前置泵的壳体应在转子抽出后保持原位 壳体应保护好,以防在维护期

43、间脏物进入和遭受外物损坏9.3平衡标记旋转部件应在其圆周上做好配合标记。这些标记必须要在组件上成一直线, 并延伸至或接近轴端,以保持转子的平衡。9.4解体和组装的一般信息9.4.1解体在松开连接螺栓或管道接口之前应检查内部是否有有毒或有害介质。按照现行环境规定收集和处理有毒或有害介质,以防伤害人员或危害环 境。-在维护前,应确保:-电源开关锁定在关闭位置-泵在环境温度。-泵系统压力已经被隔离。-泵已排干和排空(根据情况可拆卸疏水塞或打开阀门)。-吸入、排出和辅助管道阀门关闭。-封堵所有已被断开管道的管端,以防脏物进入。-在解体过程中,对所有拆卸的部件做好标记,以保证更换的部件在 同一位置。保护

44、好所有的部件。将大部件放在保护区域内并用布或塑料包裹。 将小部件和螺栓连接件放在袋子或盒子里,对于装配所需的部件应前置泵维修说明书大修修改日期:2008.1225n 厂匚r版本:0以标签识别。-保护好螺丝接口和螺纹。-关于设备的特殊要求,参阅各解体/装配部分的有关内容。在维护前 应备齐所有需要的部件。942组装所有部件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油或脏物。在组装前建议用技术等级的 丙酮清洗加工表面。在无尘区域内用(经过滤、干燥的)空气吹干已清 洗干净的部件。加工表面的防锈剂应用适当的溶剂去除。确保定位止口 处不得有涂层。搬运所有部件时必须小心,以防其掉落或遭受其他形式的损伤。装配时采用的新垫、密封和O

45、形圈必须与原来的材料、型号和尺寸完全 相同。安装O形圈时必须小心,切勿损坏。用甘油或“泰氟龙喷剂”润滑螺纹接口和螺纹。如果可能的话,用新的封盖封堵已经断开的小管道的接口。9.5前置泵解体参考图纸和文件中的剖面图。(1)拆卸传动端轴承和机械密圭寸按821.1节所述步骤、831.1节所述步骤拆下轴承和机械密封。(2)拆卸自由端径向轴承和滚动轴承及机械密封按节所述步骤、832,1节所述步骤拆下自由端径向轴承和滚动轴承 及机械密封。注意在端盖与泵壳上标记位置,必须在相同位置重新安装。(3)转动端盖(自由端)的拧紧螺母,按十字顺序松开螺母并移去螺母与垫 片。用吊索将端盖吊住,小心地将端盖从

46、壳体上移去。移去过程要小心不 要损坏轴。小心残留介质流出。(5)使用绳索吊起转子,借助于起吊设备分两步从壳体内取出,将绳索尽 可能的靠近叶轮使轴受力最小。先用绳索从传动端和自由端吊起转子, 小心地朝自由端方向移动直到叶轮移出壳体,然后,将传动端绳索移 至叶轮处。(6)将拆出的转子水平放置在平坦的木质表面,如果需要则增加支撑。(7)转动端盖(传动端)的拧紧螺母,按十字顺序松开螺母并移去螺母与垫前置泵维修说明书大修版本:0修改日期:2008.1226片。(8)用吊索将端盖(传动端)吊住,小心地将端盖(传动端)从壳体上移去。(9)拆除旋转组件(a)将锁紧垫圈的凸舌弯出锁紧螺母,并拆下锁紧螺母和锁紧垫

47、圈。(b)将轴套从轴上滑出并脱开键。(c)叶轮为过渡配合,使用柔软的火焰加热器在叶轮的周围均匀的加 热,直到能拆出。移出叶轮键。(10)拆除端盖(传动端)和端盖(自由端)上的冷却压盖,丢弃O形圈。9.6检查、更新和修理工艺规程所有部件都应全部清洗和检查,看看有无磨损或损坏的痕迹。应用内、外千分尺测量所有部件的径向间隙,并对照9.6.5节所列间隙值进行检查,若间隙已达最大允许间隙或下次大修前可能达到该值,则应更换这个部件。主要的是考虑泵的工作性能,即如果出口压力降到不允许的程度,电机耗电 很多或泵振动上升到不允许的程度时,泵应进行大修。9.6.1叶轮和衬套检查叶轮有无磨损和损坏。在吸入区域寻找气

48、蚀痕迹,叶轮腐蚀与盖板的裂 缝。检查叶轮内径处有无因拆卸所产生的损伤,去除任何毛刺,确保内孔光滑并 没有变形。如有必要则更换叶轮。如果叶轮出现磨损,在使用前应进行平衡检查。检查叶轮颈部外圆和与之对应的磨损环,并测量其径向间隙,若间隙超过9.6.5节所列表中的更换间隙值。当泵的性能下降到系统标准接受范围下,或达到或超 出推荐的最大间隙时更换磨损换零件。9.6.2轴检查轴有无损坏及变形,并检查其同心度,同心度应在0.025mm之内。9.6.3径向和推力轴承(1)彻底清洗径向轴承并检查有无损坏或磨蚀痕迹;测量径向间隙,若间 隙超过9.6.5节所列表中的更换间隙值,应更换。(2)彻底清洗滚动轴承,弄干

49、净,然后检查有无磨损和损坏;如果有必要 更换新的。一般认为大修时更换轴承是良好的做法。(3)检查挡油圈有无损坏或磨损,必要时更换新的。9.6.4一般检查(1)检查所有的双头螺栓、螺母和螺钉有无损坏或缺陷,必要时更换新件;前置泵维修说明书大修版本:0修改日期:2008.1227(2)所有接头垫片、O形圈、挡圈等在组装时都应更换新的;(3)检查联轴器及螺栓有无磨损或损坏,必要时更换新的。965间隙此表所列为泵的运动间隙值,第一组为新件的间隙值,第二组为应该更 换新件的间隙值间隙位置(直径方向)第一组第二组径向轴承和轴0.050.090.11磨损环和叶轮进口颈部0.400.4960.6挡油圈总轴向间隙(在滚动轴承上)0.020.05转子总的轴向窜动(滚动轴承不装时)101966动平衡如果转子更换了叶轮或半联轴器,尽管这些换上去的新零件制造中分别满足 单件的静平衡要求。但它们会影响整个转子组件的动平衡,因此,应按要求进行 动平衡检查。动平衡最好在专业厂家进行。现场设备条件合适,建议按下述方法检查动平衡:(1)以轴颈的中心线为支承点,检查转子的动平衡,其值应在动平衡精度 等级G6.3GB9239.1-2006(ISO 19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