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ⅱ人民版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跟踪练习_第1页
历史必修ⅱ人民版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跟踪练习_第2页
历史必修ⅱ人民版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跟踪练习_第3页
历史必修ⅱ人民版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跟踪练习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跟踪训练(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919年俄国1普特(重量单位)粮食的价格:国家零售价为30卢布,黑市价格为200卢布,但农民必须以6卢布的价格卖给国家。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俄国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连年战争对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A BC D解析:苏俄遭遇大旱灾而导致粮食匮乏是在19201921年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开始于1921年3月,故排除含的选项。答案:B2列宁指出:“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对此

2、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列宁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B材料中的“错误”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解析:材料是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否定商品货币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答案:A3电影列宁在1918中有这样的镜头: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回到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为饥饿昏倒了瓦西里也曾对妻子许下最美好的愿望:“面包会有的”当时苏俄的经济政策是()A市场基础上的计划调节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D改革开放政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战时

3、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背景。1918年苏俄处于国内战争时期,为了战胜敌人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B4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农民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统治和猪肉”的口号。这说明了()A农民不堪忍受国内革命战争的灾难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引起了这种状况D苏维埃政权遭到了一切苏俄人民的反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苏俄社会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答案:B5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

4、当时苏联(俄)“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B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解析:苏俄设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办法失败后,开始转向新经济政策,主张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发展,以最终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四项中只有B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答案:B6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从经济规律的角度讲,主要“新”在()A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B改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

5、余粮收集制C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D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解析:A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B项只是新经济政策的一个方面,不如D项概括全面;C项是两者的共同点。答案:D7“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A实行粮食税制度B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D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学会做生意”是指新经济政策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的政策,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做法。答案:B8读表,苏俄

6、(联)粮食作物耕种面积和产量,表格中,1921年以后所发生的变化主要得益于()年份项目1913192119231925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9 4466 6207 8608 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社会主义政权建立C苏俄彻底粉碎外来干涉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解析:由表格可以看出,苏俄(联)粮食作物耕种面积和产量在19231925年期间得到发展,恰好与苏俄(联)在1921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相符,故D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9181920年期间,B项发生在1917年,C项发生在1920年底。答案:D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余

7、粮收集制和全部企业收归国有,市场上什么东西都没有,苏维埃纸币快速贬值。瞿秋白在赶往莫斯科的火车上,看到沿途乡下妇人拿100个鸡蛋来,想换些盐,却不愿意要卢布。材料二在俄国小农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我们必须迁就农民,必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样农民才会得到鼓励。材料三第二年(1922年),社会景况顿然改观。街市上人山人海,农家妇女、老人、工人、学生种种色色人簇拥在一处。这里一批白面包、香肠、火腿、牛奶、糖果点心,那里一批小褂、绒裤、布匹唔!多得很呢!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苦尔斯克(即库尔斯克)农民对于新经济政策中的粮食税很满意。商业也活跃了起来,商店、面包房、咖啡馆也都开张了。(1)根

8、据材料一,概括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严峻形势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判断,列宁准备采取什么措施克服困难?实行这项措施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6分)(3)材料三的现象说明了什么?(4分)解析:回答第(1)问要结合所给材料,根据“余粮收集制和全部企业收归国有”分析出当时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合“市场上什么东西都没有”以及“不愿意要卢布”分析出生活物资的严重匮乏和卢布的贬值,联系教材归纳出原因;第(2)问根据“粮食税”推断出列宁要实行新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第(3)问概括材料分析出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市场的繁荣。答案:(1)严峻形势:所需的各种生活物资严重匮乏,货币贬值,苏维埃政权面临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