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试题一_第1页
国学经典试题一_第2页
国学经典试题一_第3页
国学经典试题一_第4页
国学经典试题一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总结提炼出“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学说的古代教育家是(  B  )A.朱熹   B.王守仁   C.韩非子   D.黄宗羲2“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漫坏他了”(传习录下·门人黄直录)。体现出的教学原则是(  D  )A.可接受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

2、#160;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3.凡授书不在图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传习录·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体现的教学艺术是(  B  )A.自主学习     B.量力而精     C.愉快教学     D.尊重个性4.王阳明的“心即理”是指(  D  )A.内心的想法就是客观现实 &#

3、160;  B.内心和外在相统一的的境界C.客观现实受主观的制约  D.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相统一5.“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选读)其中“重”的正确解释是(  B  )A.重要     B.严格     C.以为重      D.重视6.“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原毁选读)其中“修”的正确解释是(  D )A.修养B.修身C.养性情D.进修,求上进 

4、7.“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原毁选读)其中“廉”的解释是( B  ):A.廉洁     B.少,低     C.清廉     D.廉政8.“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进学解)最正确的大意是(  C  )A.做事选精当的事情,说话一定要有玄机。             &

5、#160;         B.记叙事情选最重要的,记叙言论掌握言外之意。C.对记事之文一定提取它的要点,对言论之编一定勾划出它深奥的意义。 D.记事的人要选重要的人,写言论的人要有涵养。9.韩愈在教育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著有论述教师问题的师说,目的在于(  A  )A.光复“师道”  B.论述教师的价值    C.传授学习方法           D.树立师

6、德10.“传道、受业、解惑也”的“业”指( C )A.事业   B.学业  C.古人“六艺”之业   D.专业知识1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揭示了( B )规律。A.教育  B.学习成败  C.道德教育D.人的成长12.对“蒙养弗端,长益浮靡。”(朱子语类)的正确理解是(  A ):A.儿童时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B.成人对小孩的影响  C.小孩与成人道德教育的因果关系  D.道德教育的任务有阶段性13.“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

7、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朱子语类)提倡读书比较好的方法是(    B  ) A.广闻博览     B.熟读而精思     C.多方汲取     D.反复思考14.朱熹认为的“小学教育阶段”,年龄段是(  B  ) A.612岁     B.815岁     C.7-12岁&#

8、160;    D.5-12岁15.朱熹认为的“大学教育阶段”, 年龄段是(A )A.15岁以后   B.1520岁  C.16岁以后 D.18岁以后。16.朱熹认为小学教育重在“教事”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 A ),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A.教理         B.认识事物      C.传授科学知识      D.明人伦17.朱熹:“国家建

9、立学校之官,遍于郡国,盖所以幸教天下之士,使之知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待朝廷之用也。”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 D )A.修身   B.传授治国之道  C.传授家族礼仪    D.为朝廷培养有用的人才18.朱熹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是(  C  )  A.明人伦      B.明确伦理纲常      C.居敬      D.反省19.朱熹说:&quo

10、t;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千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体现他主张的教学原则是( A )A.自动和适时的启发      B.勇猛奋发和温故时习   C.教人有序不可说等    D.笃行、博学与专精结合20.朱熹说:"道不能安坐等其自至,只待别人理会,来放自家口里"。体现他主张的教学原则是( D )A.笃行、博学与专精结合      B.勇猛奋发和温故时习  C.教人有序不可说等  &

11、#160; D.自动和适时的启发21.朱熹说:"圣贤千言万语,无非只说此事。须是策励此心,勇猛奋发,拨出心肝,与他去做,如两边擂起战鼓,莫问前头如何,只认卷将去,如此方做得功夫。若半上半下,半沉半浮,济得甚事?" 体现他主张的教学原则是( B )A.笃行、博学与专精结合      B.勇猛奋发和温故时习  C.教人有序不可说等     D.自动和适时的启发22朱熹说:"人而不学,则无以知其所当知之理,无以能其所当为之事。学而不习,则虽知其理,能其事,然亦生

12、涩危殆,而不能以自安。习而不时,虽日习之而其功夫间断,一暴十寒,终不足以成其习之功矣"。他强调了( A )的教学原则。A.时习     B.笃行     C.博学与专精     D.勇猛奋发23朱熹的“教人有序不可说等”的最准确理解是( C )A.不断努力      B.循序渐进  C.遵循由易而难、由近而远的阶段,且努力学习,则自有进步   D.学习要有计划性24.朱熹说:"

13、徒明不行,则明无所有,空明而已;徒行不明,则行无所问,冥行而已"。他强调的主要观点是(  C  )A.知的作用     B.行的重要性     C.知行并进     D.知与行的关系25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家教的集大成之作,被誉为(  A  )A.家教规范     B处世哲学     C.集大成之作&

14、#160;    D.家庭教科书26颜之推认为培养的人应该具有“应世经务”的能力,这种人是指( D )A.清谈家 B.章句博士 C.状元  D.服务国家的统治人才27为了培养“行道以利世”的实用人才,颜之推提倡的教育内容是(  A  )。A.实学B.章句  C.诗词歌赋  D.四书五经28颜之推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是说父母的教育应该( C )A.严爱  B.慈爱  C.严慈结合D.顺其自然29颜之推特别重视为人之道的教育,最主要的主张是(  A )A.强调为人厚

15、重B.强调孝与仁  C.强调为人厚道  D.强调诚实守信30颜之推认为“厚重”的道德品质包括忠君、孝顺、谦恭和(A )A.礼让    B.城市    C.谦逊   D.厚道    3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王守仁认为知行是( B)。A.两回事  B.一回事  C. 两截       D.不相干32“以知为行”知与行的关系是( A) A.知决定行  B.行决定知 &

16、#160;  C. 二者相干   D.二者不相干33王守仁的籍贯是(  C  )   A.广东        B.河南        C.浙江人      D.福建人34王守仁是那个朝代的(   C. )  A.宋朝        B.元朝

17、        C.明朝        D.清朝35传习录是他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分为上、中、下卷。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  A. )著作。A.哲学     B.文学    C.历史    D.社会学 36王守仁是宋明(  D )的集大成者,是明朝中期有影响的教育家。A.哲学    

18、60;B.文学    C.历史    D.主观唯心主义37王守仁的一生,著作甚丰。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B  )。A.王文成公全书  B.传习录 C.大学问 D.进学解38韩愈在“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诗句中指出理解书本知识(A  )A.重要     B.不重要     C.有的重要     D.有的不重要39韩愈“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

19、解矣。”讲述了(C )A. 有的疑惑可以不解     B.学生自悟的重要性  C.教师解惑的重要性 D.有的疑惑不重要40韩愈的籍贯是现在(B  )省。  A.河北     B. 河南      C.陕西     D.山东41下列作品属于韩愈的是( D  )A.明儒学案 B.留别海昌同学序C、广师说  D. 韩昌黎集42(  A )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A.纪

20、     B.记     C.计     D.既43怠者不能(  A ),而忌者畏人修。 A.修     B.秀     C.休     D.羞44“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译文正确的是(  B  ) A. 对记事之的人提取它的要点,对造谣者划出它深奥的意义。B. 对记事之文一定提取它的要点,对言论之编一定勾划出它深奥

21、的意义。 C. 记事情要抓主要的内容,说话要抓住玄机。D. 记事情抓要点,说话抓重点。45“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其中“详”的正确解释是(  C  )A.详细   B.仔细   C.(对别人要求)高  D.端详46种树者必(  A )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A.培     B.赔     C.配     D.倍47.夫同言而信,信其所( D );同命而行,行其所服。&#

22、160; A. 钦    B.勤     C.清     D. 亲48.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的正确解释是( B  )A. 每个人都爱孩子,很少不能做到平等对待,从古到今,这种弊病一直都很多。B. 人们爱孩子,很少能做到平等对待,从古到今,这种弊病一直都很多。C. 每个人都爱孩子,很少能做到平等对待,从古到今,这种弊病一直都不多。D.人们都一样爱孩子,从古到今,这种弊病不多见.49兄弟不( A ),则于侄不爱.   A.睦 

23、;    B.慕     C.牧     D.目50“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的最正确的解释是(   C  )A当今常有讲施舍就成为奢侈。如果能够做到施舍而不奢侈,节俭而不吝啬,那就好了。.   B.讲节俭就变成吝啬的情况。节俭而不吝啬,那就好了。 C. 当今常有讲施舍就成为奢侈,讲节俭就变成吝啬的情况。如果能够做到施舍而不奢侈,节俭而不吝啬,那就好了。 D. 如果能够做到施舍而不奢侈,节

24、俭而不吝啬,那就好了。51礼云:“欲不可纵,( D )不可满。”   A自     B.只     C.治      D志52宇宙可臻其极,(  A  )不知其穷。   A.情性    B. 清醒  C. 情形   D.庆幸53.颜之推是( A  )朝代人。 A.北齐    B. 北周  C.

25、60; 宋    D.清54颜之推祖籍是现在的(  D   )省。A.山西    B. 陕西  C. 江西   D. 山东55将天下正大底(  C.  )去处置事,便公。A. 事理  B.明理    C.道理    D.道与理56以自家(  C  )去处之,便私。  A.思意   B.司仪    C.私意&#

26、160;   D.思议57蒙养弗端,长益(  A )。   A.浮靡   B.富民    C.福民    D.抚民58“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此句说明读书的方法是(   C  )   A. 熟读      B. 精思     

27、0;C.熟读与精思      D. 泛观博取59“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说明孩子的教育( C)A. 应该严格 B. 应该慈爱C.应该严格与慈爱结合D. 应该因人而异。60“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从教育的角度说明( D   )A. 言教的重要性       B. 身教的重要性    C.身教胜于言教        D. 教育者的 人

28、格魅力有利于言教61“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说明“孝仁礼义”等教育(   D  )A. 应该从小开始       B. 无所谓    C.一律从出生开始      D. 根据外在环境和孩子自身条件,力求越早越好。62“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说明对待“贤俊者”和“顽鲁者”这两类孩子的态度是(  C&

29、#160;  )A.偏爱“贤俊者”     B.偏爱“顽鲁者”  C. “贤俊者”与“顽鲁者”同等   D. 不偏爱对待。63“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体现出对孩子的“爱”应该(D )A.偏宠B.厚爱C. 溺爱D.溺爱害人64“兄弟不睦,则于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说明家庭和睦对孩子待人处事的影响是(  A  )A.重要       B.不重要     C.不一定重要 

30、    D.没有关系65“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说明“风俗”传承中,卑者、幼者与尊者、长者之间的关系是( D  )A. 没有关系      B. 卑者幼者影响尊者长者  C.相互影响       D. 尊者长者影响卑者幼者66“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说明父、兄、夫的为人道德对子、弟、妇的影响(  C  )A. 不一定重要   &#

31、160;B.不重要    C. 重要    D.没有关系67“世人多不举女,贼行骨肉,岂当如此,而望福于天乎?”这句话的主要观点是(  B   )A. 不要“重男轻女” B.不要怠慢女孩   C. 优待女孩         D.女孩可以适当怠慢68“凡与人言,称彼祖父母、世父母、父母及长姑,皆加尊字,自叔父母已下,则加贤字,尊卑之差也。”说明对待不同辈行的长辈,正确的态度是( B   )

32、 A. 分层对待    B.分长幼和辈行对待    C. 同样对待    D.没有关系69“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说明的主要观点是(  D   )A. 选择邻居的重要性   B.交友的重要性  C. 墨子的交友之道  D. 君子在交友方面必须谨慎70“ 人有坎壈(ln),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与今天提倡的(  C  )观点相符。A. 从小学习B.晚年学习比年轻学习更重要     C.终身学习     D.中年更要注重学习71“夫养生者先须虑祸,全身保性,有此生然后养之,勿徒养其无生也。”与当今学校德育强调的(  C  )一致。A. 尊重个性    B、道德教育    C.安全教育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