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版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综合测评_第1页
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版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综合测评_第2页
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版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综合测评_第3页
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版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综合测评_第4页
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版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综合测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第一单元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中国是农业古国,每年立春日,都十分重视“鞭牛迎春”这一传统活动,唱词为“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这一现象与我国古代哪一耕作方式有关()A石器锄耕 B刀耕火种C铁犁牛耕 D千耦其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中“鞭牛”这一信息可知与铁犁牛耕有密切关系。答案C2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A

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佛教的广泛传播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可知,中国人的生活中牛占据重要地位,并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这与中国是农业社会,牛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有关,故选D项。A、B、C三项与材料没有因果关系,均排除。答案D3有学者说:这种生产结构“虽然脆弱但破坏了极容易复活和再生古人所说乱而后治,其中一个缘由,便是这种生产结构在起作用”。“这种生产结构”的特点是()A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B男耕女织分工合作经营C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D以重农抑商为主要政策解析根据题干提供信息“脆弱容易复活和再生”推断“这种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故选C项。答案C4叶

3、茵田父吟:“未晓催车水满沟,男儿鬼面妇蓬头,但求一熟偿逋债,留得粮粞便不忧。”该诗主要反映了封建社会()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的解体B农业水利灌溉技术的艰难发展C政治腐败,民不聊生D租税剥削使农民生活贫困解析解读材料信息,诗中“但求一熟偿逋债”反映了租税的沉重导致农民生活贫困。答案D5诗经·齐风·甫田记载:井田由于“民不肯尽力”,到处是“维莠骄骄”“维莠桀桀”的丛生茂草,一幅“公田不治”的景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周王室的衰微 B私田的大量开垦C兼并战争频繁 D土地转让的停滞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渐出现,土地买卖也逐渐出现;由于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4、战乱频繁,由此井田制逐渐瓦解,公田渐趋荒芜。由此可知A、B、C三项的表述均是题干材料表述的景象出现的原因。答案D6“井田废,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耕者之田资于富民,富民之家地大业广是以田者日累其半,以至于富强;耕者日食其半,以至于穷饿而无告”。苏轼认为废井田()A促使土地数量增加B有效遏制土地兼并C有利社会合理分工D加大社会贫富悬殊解析本题关键词是“井田废(即废井田)”,有田者(土地所有者)以至于富强,耕者(贫民)以至于穷饿而无告判断,苏轼强调的是废井田加大了社会的贫富悬殊。答案D7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三中提出自己的构想:“以实在田土均之,人户一千六十二万一千四百三十六,每户授田五

5、十亩则天下之田自无不足,又何必限田、均田之纷纷。”这里他针对的社会问题是()A均田制破坏 B土地兼并C赋税沉重 D重农抑商解析由材料信息“以实在田土均之自无不足,又何必限田、均田之纷纷”来判断黄宗羲是针对土地兼并问题而提出这一构想的。答案B8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这种现象表明当时()A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B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C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D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解析北方“养生之具不求于人”反映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贫富差距不大,由此无法得出北方比南方农业发达,排除A项;南方“多末作以病农”“兼并之患兴”

6、是贫富差距悬殊的原因,排除B项;从材料中无法看到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末”指工商业,南方“多末”,因此选择C项。答案C9宋书·志序载:“自戎狄内侮,有晋东迁,中士遗氓,播徙江外。百郡千城,流寓比室。人伫鸿雁之歌,士蓄怀本之念,莫不各树邦邑,思复旧井。”这主要是说()A五胡乱华,少数民族内迁B北方战乱,北方人民南迁C北方战乱,北方人民北迁D江南开发,经济逐渐发展解析“自戎狄内侮,有晋东迁,中土遗氓,播徙江外”反映的是北方人民南迁的史实。答案B10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C统

7、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解析此题中A、B、C三项都是推动南方经济发展的因素。自唐朝之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答案D11隋唐时期我国城市的发展明显具有从西向东,由北向南的趋势,东南地区的城市越来越繁荣,这反映了()A经济重心南移速度加快B南方手工业大大发展C南方交通发展超越北方D南方成为经济重心解析隋唐时,江南地区成为粮食的重要产地,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经济重心最终完成了南移;明清时,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材料正反映了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南移速度加快。答案A12新的经济重心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经营中心、政治中心和时间

8、长久。按照这个标准来判断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可能是在()A魏晋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C北宋时期D南宋时期解析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战乱频繁,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出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隋唐时期和北宋时期,政治中心均在黄河流域。南宋时政治中心在杭州,属于长江以南地区。答案D13唐代诗人张籍凉州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这首诗反映了()A丝绸之路的兴盛B陶瓷之路的兴盛C古代玉石业的发达D古代畜牧业的发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的诗中找出关键信息“白练”“安西”,从中可以判断这首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故选A项。答案A14元朝

9、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半拟偿私债,半拟输官赋。”下列描述与材料不相符的是()A农户植棉日益普遍B农民负担沉重的债务和赋税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家庭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容易判断。在明代中叶前,官营手工业长期居主导地位,故D项说法不正确。答案D15宋代城市的规模、功能与城市生活形态,有延续前代而发展,也有因应新情势而变革。下列选项中,何者为宋代明显不同于唐代的新发展()A城市商业繁荣,商帮势力兴起B官府维持夜禁,但准许延长营业时间C茶馆酒楼林立,说书、演戏等娱乐盛行D士大夫与庶民生活方式差异日趋扩大解

10、析商帮兴起是在明清,A项错误;宋代已经取消了夜禁,排除B项;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士大夫与庶民的生活方式差异日趋缩小,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答案C16据记载,明朝“山西大同一带虽然寒冷,但陆驮水航之物,藏山隐海之珍,靡不辐辏而至者,而转贩之力也”。这段材料突出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明朝山西成为全国经济中心B明朝山西资本主义发展迅速C明朝长途区域性贸易发展迅速D明朝政府改变了对商业的政策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转贩之力”和所学史实可知,由于晋商的努力,各地商品汇集山西,反映的是长途贩运弥补了区域经济的缺陷。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C项。答案C17林居漫录中提到: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

11、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导致这种社会巨变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受西方文明的影响C封建制度的衰落D受平等思想的影响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人们趋富观念越来越强,等级观念变弱。答案A18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最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时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场上大量使用白银解析本题关键在于理解“近代”的含义。“近代”从经济角度看,指的是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近代的前夜”指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

12、芽。从题目选项看,C反映了这一发展特点。答案C1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明朝)皇帝却下诏禁止进一步海外远征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的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禁止海外远征的原因是国力匮乏B强化专制统治是明朝从制度结构上把力量转向内部的原因C经济形态的差异导致东西方对外推动力出现根本差别D中西交流被阻断导致中西实力易位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海禁”政策。根据“皇帝却下诏禁止进一步海外远征”说明了明朝时期推行“海禁”政策。明朝时期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中央集权加强,这是“使

13、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的原因;西方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寻找市场;中西交流被阻断,使得中国落后于世界,曾经的大国地位不复存在,中西实力易位。故B、C、D三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答案A20.乾隆皇帝对英商送给他的钟表不屑一顾,说中国小民无此物者甚众,但从来没有误了早上起来下地,也从来没有误了晚上回家睡觉。对此现象,下列评价确切的是()A乾隆帝为维护国家尊严,痛斥侵略者的野心B乾隆帝认为中国农民勤劳自觉,不需要闹钟C是小农经济下的一种天朝上国的心态的流露D乾隆帝为维护天朝体制,担心小农玩物丧志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主要反映了闭关锁国下统治者天朝上国的心态的流露。故选C项

14、。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4分,共40分)21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发源地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人说,如果不懂得小农经济,也就不可能深刻理解中国历史。小农经济在古代诗作中有充分的反映。例如: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材料二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

15、济的萌芽。材料三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王崇古在河东业盐,张四维的父亲是长芦大盐商,累资数十百万,张、王二氏联手,结成了盐商团伙,控制了河东、长芦两处盐利,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状况,并分析中国古代农业发达的原因。(2)据材料二分析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3)根据材料三归纳明清时期这一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新现象?(4)明清时期,在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中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

16、模式的变异,这种变异具体指哪一现象?这一现象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向?答案(1)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精耕细作、修建水利工程、统治阶级重视等。(2)指商品经济。表现:城市经济繁荣、瓦肆、夜市、交子等。(3)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出现商帮。(4)变异:资本主义萌芽。趋向:向工业文明演进。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油漆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身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材料二郑氏规范介绍,大地主郑氏家族的条规规定:“佃人用货币折租。”材料三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翰的祖先在成祖末年(明朝

17、)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下一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请回答:(1)以上材料,反映了明朝什么社会经济现象?(2)材料中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上述经济活动对明朝社会经济发展各有什么影响?(3)哪一种经济活动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主流?为什么?答案(1)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经营商业活动、兴办手工工场: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从事封建地租剥削: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3)投资田产是当时经济活动的主流,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

18、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永乐实录卷二十七材料二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台湾外纪卷十二材料三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纂要卷七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海外贸易政策目的有何区别。(3)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清时期推行这种海外贸易政策的根本原因。(4)请简要评价上述政策的危害。材料一 (雍正帝说)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光绪大清会典事例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1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至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物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