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高中语文《第1课沁园春长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高中语文《第1课沁园春长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高中语文《第1课沁园春长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沁园春.长沙 教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标准试验教科书第一册地单元的第一首诗歌。本单元主要学习现代新诗。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运用资料、图片、声音等形式,让学生很好融入诗歌意境,品味诗歌语言,努力使学生接受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学情分析 高一是由初中到高中的过度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在初中就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和审美欣赏能力,在本词学习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其次此时的学生爱国意识不是特别强烈,应注意引导和培养。 教学目的 1. 了解词的一些基本常识。 2. 熟读全诗,把握词的情感脉络,品味其音乐美。 3、品味关健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

2、中显志的特点。4、背诵全诗,再现诗歌意境,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提升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爱国品质。 教学重点 1、品味词中意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2、领会毛泽东同志宽广的胸襟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精神。 教学难点 1、全词的意象特征和品味个别字词的作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自古逢秋悲寂寥,同学们知道那些关于秋天的诗歌? 学生自主发言。 2、我们仔细体会一下同学们总结的这些诗词,发现大都是诗人抒发悲伤情绪的,再看我们所处的秋天是不是也很容易引发感伤情怀啊!所以我们知道“悲”是秋天的一个鲜明特征,然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却为我们描写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的秋景

3、图。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一代伟人毛泽东给我们描绘的秋景,看看他笔下的秋天是怎样的另一番风景。 二、播放词的朗诵,通过视听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要求注意生字生词的读音) 三、背景及作者简介。(播放多媒体课件之一:“时代背景”和“作者介绍”) 四、介绍关于词和词牌名的常识。(播放多媒体课件之二:关于词的文体知识) 五、整体感知,疏清思路。 1、全班学生诵读教师点评教师范读 2、提问:请同学们结合全词展开想象说说这首词描绘了几幅图? 明确: 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六、欣赏解析,品味语言。 (一)独立寒秋图: 1、让学生将开头三句词的正常语序调整好,并

4、简要说说它们的大意 明确:正常顺序应为: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大意为:在深秋时节,年轻革命家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深情凝望着湘江水滚流北去。此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特定的环境。 2、分析“独立”一词。 明确:独立一词不仅表明站在橘子洲头的是一个人,而且让读者想象词人面对湘江滚滚北去时表现出的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 (二)湘江秋景图: 1、这一节的统领字眼是哪个字?(看) 2、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 明确:山、林、江、舸、鹰、鱼 3、作者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 明确: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眺) 江中:慢江碧透,百舸争流(近观) 天空:鹰击长空(仰视) 水底:鱼翔浅底(俯视) 4、

5、作者在描写这些景物时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明确:对比手法 颜色对比: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 动静对比:层林尽染与百舸争流 动作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 5、提问:哪些词用得好?并说明理由。 明确:遍红之广;尽染之透;透水之清;争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击飞之矫健;翔游之轻快;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6、诗人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自己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7、此时,作者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想到了什么?(最后三句) 明确: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诗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谁主沉浮?怅,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这一

6、问也写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凌云壮志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全班齐读课文,简要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入词的下片学习。 (三)峥嵘岁月图: 1、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起承接过渡作用。本词上片写独立寒秋,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自然而然地想到以前与同学一起来游的情景,于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的回忆中,过渡自然。 2、忆的是何内容?具体表现在哪些句子中?由哪个字统领?表现了何思想感情? 明确:忆的是往昔峥嵘岁月;具体表现在中间七句,由恰字统领。这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年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表现了毛及战友们以天下己

7、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 (四)中流击水图: 1、学生品读最后三句,然后想象词人当年曾和同学旧侣,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的情景。 2、最后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设问结尾,采用了象征手法,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和神奇的想象,含蓄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在新时代的浪潮里,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乘风破浪,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表达了立誓振兴中华气概豪情,表现了革命家的英雄气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二、下片小结: 下片,作者采用了总分结构来描写。作者先总

8、写峥嵘岁月稠,再具体描绘往昔的峥嵘岁月,最后再选取往昔最富有激情的一幅画面来描写,抒发了豪情壮志。 三、总结全文 现在我们完成了全词的学习。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借景抒情,情景合一。全词由景到情,由实到虚,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逐层推进,步步深入,诗情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表达。 纵观全词,上阕写眼前的景物和心中的所思谁主沉浮;下阕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理想上阕由“立”到“看”再到“问”,下阕由“忆”到“记”,思路清晰,情贯全词通过学习,毛主席诗词那精练形象的语言,深远而优美的意境,那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读诗最主要的是学会领会诗歌的意境,这个单元的

9、教学目标就是要学会领会诗歌的意境,我们要学会通过反复诵读,理清思路,展开想象,品味语言,知人论世等途经,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努力提高品评和鉴赏诗歌的能力。下面让我们随着音乐画面走进艺术的天地,再次深入领悟诗歌的意境,真切感受青年毛泽东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词,并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秋景作文。 【资料补充】 材料一:毛泽东(18931976)政治家、革命家、诗人。1910年毛泽东离开韶山投考湘乡县东山小学。在回答言志作文题时,他写下了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充分表达了17岁的少年的宏大抱负。 材料二: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就读时,毛泽东与蔡和森、何叔衡等人经常在一起纵论天下大事、社会和人生问题,常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来激励自己,立志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与同学约定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事、不谈家务琐事,否则不能做朋友。 材料三:在长沙求学时,毛泽东经常与同窗好友去湘江游泳,写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诗句。“五四时期”毛泽东组织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在全国反响极大。 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