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你是我今生最美的回忆专业文档 第一部分专题三传G训练:"正一、选择题1. (2018高考历史模拟卷一)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 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于不常”(康诰卜“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等思想。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 D )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D. 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认知历史事物的能力。由材料信 息“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反映出殷人将鬼神作为万物主宰的天命观。由 “惟
2、 命于不常” “惟德是辅”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周代则认为命运无常,只有品德高 尚、按人民意愿办事,治国有方的人才是天命的延续。从天命观的这一发展,可以看出天命观彰 显出一定理性色彩,D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的描述相悖,明显错误;B项属于无关项;C项不符合题干“实质上”要求;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D。2. (2018乌鲁木齐)古代儒家学者认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这表明儒者(C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具有经世济民情怀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解析】“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是指通过自身素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回报他人和社会,体现的是对于社会的责任感,
3、因此这种主张表明儒者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故答案为C项;A项结论无法得出,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对于社会变革的态度,排除B项;D项“复古”材料没有体现,排除。3. (2018高考押题卷一)战国申不害重“术”,其思想以加强君主专制为核心;王夫之却将 其学说斥为“洪水猛兽”,主张在政府内部分权,各级官吏都要有自己的权力,君主不能过多的 干涉。造成这种认识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C )A.阶级立场根本不同B.受外来思想影响不同C.社会发展阶段不同D.学术指导思想的不同【解析】申不害是法家代表人物,他主张加强君主专制,要求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在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他的主张符合新兴封
4、建地主阶级的要求。王夫 之反对君主专制,属于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是其产生的经济根源。所以,其决 定性原因正是所处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故C项符合题意;两者均是地主阶级代表,A项错误;B、D两项均不是决定性因素。4. (2018福州三模)东汉献帝时,就重臣伏完与其女(系汉献帝的皇后)相见的礼仪展开激论, 最后采纳郑玄意见:伏完公事时从臣礼,皇后在私下场合从子礼。郑玄之议为后世所沿用,并在你是我今生最美的回忆专业文档你是我今生最美的回忆专业文档1123( B )A.礼乐制度得以重建B.儒家伦理影响深远C.君臣矛盾得以化解D.中华文化圈的形成【解析】材料“伏完公事时从臣礼,皇后在私下
5、场合从子礼”体现出“忠孝”的思想,这是儒家的伦理,材料 “郑玄之议为后世所沿用,并在1123年高丽类似争议中被引为案例 ”说明儒家思想影响深远,故 B项正确;礼乐制度是西周时期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故A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错在 “化解”;中华文化圈是逐渐形成的,材料中无法体现出D项。5. (2018 4月预测押题卷H )儒家提倡土葬、厚葬,认为人死应入土为安。但宋代却出现“贫 下之家,送终之具,唯务从简,是以从来率以火化为便, 相习成风,势难遽革。”由此可知(C )A.经济发展推动丧葬习俗变化B.宋代儒家伦理体系受到冲击C.传统习俗受到现实因素制约D. 土葬习俗在宋代以后被放弃【解析】根据材
6、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富人可以土葬、厚葬,而穷人只能火葬、薄葬, 这是受经济现实制约的,即材料意在强调传统习俗受到经济现实制约,选项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和材料主旨恰恰相反,不符合题意,排除;宋代是宋代儒家伦理体系强化时期,选项 B不符合题意,排除;土葬习俗在宋代以后仍然存在,选项D不符合意,排除。6. (2018绵阳)唐朝女性服饰图案丰富华丽,色彩鲜艳,多有富贵之气。而宋朝女性服饰纹 样清秀,颜色淡雅,风格趋于含蓄简约。这一变化根源于(A )A.社会环境的变化B.统治者意识的影响C.学术思想的衍化D.各民族融合的程度【解析】唐朝开放繁荣,是空前的大一统帝国,表现出宏大的盛世景象;宋朝
7、商业经济繁荣,文化气息浓厚,讲求自我表现。因此女性服饰变化根源于社会环境的变化,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对这一变化也有影响,但不符合题干中“根源于”的要求,排除B、C、D三项。7. (2018四川高三“联测促改”)隋唐立法工作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例律 首列“十恶”为常赦所不赦的十项大罪,具体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 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其性质或为危及君权、或为破坏家族伦理,皆在严禁之列。对此,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A )A.深受儒家宗法理论影响B.与孔子“仁爱”思想背道而驰C.是理学思想的法律体现D.以维护君主专制为唯一的目的【解析】据材料“不道、大不敬、不孝
8、、不睦、不义、内乱,其性质或为危及君权、或为破坏家族伦理”可以得出隋唐立法深受儒家宗法理论影响,故A项正确;隋唐立法深受儒家宗法理论影响,与孔子的 “仁爱”思想并不冲突,故 B项错误;理学出现于宋代,故 C项错误;材料 反映的是法律的条文,没有涉及目的,故D项错误。8. (2018南平二模)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C )朝代持续年数(年)创建书院数(所)唐朝29057五代十国53013北宋16773南宋153473A.书院是古代中国教育的主体B.儒家思想是书院教育的核心C.中国经济文化重心逐渐南移D.政局动荡影响书院教育发展【解析】材料表明南宋时期,虽然存在时间较短,但书院数量较多,说明南宋
9、时期书院教育较为发达,南宋偏安江南,教育的发展折射出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C项符合题意;材料只涉及书院的数量,没有涉及其他形式的教育的比较,得不出A项的结论;材料没有涉及书院教学的内容,B项不正确;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唐代相对两宋时期社会更加稳定,但书院不如两宋时 期多。9. (2018梅少H 5月模拟)费正清所著的中国新史中引用研究者的观点称:“中国算盘的 计算效率尽管惊人,却只限于十二位数左右一次数组计算,不能做高级代数计算。中国在十 四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这段时期比较欠缺数学上的创新,可能正是为算盘便利好用付出的代 价。”这一观点认为(A )A.算盘限制了古代中国数学发展B.算盘的普遍使用开
10、始于明朝C.算盘便利了古代中国商品交易D.算盘是外国传入的计算工具【解析】材料“中国在十四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这段时期比较欠缺数学上的创新,可能正是为算盘便利好用付出的代价 ”反映了算盘的便利性使古代中国数学发展缺乏创新动力,故A项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算盘的普遍使用开始于明朝,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算盘便利了古代中国商品交易,故 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算盘是外国传入的计算工具,故D项错误。10. (2018重庆二模)清末中国数学史介绍了当时士大夫西算借根的方法。士大夫们不但 用天干地支替代 abc和xy,还用易经中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于是x2+ac= bx就成了 “亥亥一(阳爻)甲丙等
11、于乙亥”。这一现象反映了 ( B )A.西学东渐后近代数学传入中国B.近代中国社会封闭落后的心态C.西方近代数学中国化的必要性D .传统文化与近代数学相互交融【解析】材料反映的中国数学家对西方数学的介绍建立在传统文化上,没有涉及到西方数学传入中国的内容,且根据所学西方数学传入中国是在明末清初并非是清末,故 A项错误;根据材料“士大夫们不但用天干地支替代abc和xy,还用易经中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 ”体现了士大夫阶层仍旧用传统中学介绍西方数学,体现了传统天朝上国的以中学为主的自信,故B项正确;材料仅是涉及了中国士大夫介绍西学仍旧采用以中学为主的思路,并不能体现介绍的必要性,故 C项错误;材料反映是
12、以传统文化介绍近代数学,并不反映相互交融,故D项错误。11. (2018高考模拟历史调研卷一)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 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为“野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 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现题中“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 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由此可知 (D )A.宋代风俗画盛行于宫廷和民间B.宋代统治者治国水平和艺术才能都很高C.宋代科举考试增加了绘画科目D.宋代绘画反映出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解析】关键信息是“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的修养
13、,反应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理学强调的 是一种精神,所以也表现在书法、绘画等艺术中,就是强调精神、气度等。A、C两项史实错误,B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12. (2018鲁鄂联考五)元明之际的小说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中都描绘了一个现象:吴 用和诸葛亮分别是梁山政权和蜀汉政权的灵魂,但二人均自居于军师之位,要得到一个“非文 士”作主子并甘心为之效劳;而作为主子的宋江和刘备又必须具备一种特性,那就是对军师言听 计从而又勇于承担一切责任。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反映了文士心中理想的君臣关系B.是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价值观的表现C.反映了文人限制君权的政治诉求D.纯粹是两
14、部小说里出现的偶然巧合【解析】“吴用和诸葛亮分别是梁山政权和蜀汉政权的灵魂” “非文士作主子并甘心为之效劳”说明古代文士心中理想的君臣关系,A项正确;此时价值观念不符合材料主旨,B项错误;文人并不是限制君权, C项错误;D项中“偶然巧合”说法错误。二、非选择题13. (2018高考押题卷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代的“先王”们都是“议事以制不为刑辟”,他们“临事设刑,不豫设 法”的做法,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把法的历史推进到成文法时代。春秋人之所以频繁的引用制、常、典、则等多种法律形式,说明他们的时代不存在大规模的法典。到了战国时期,平民数量急剧上 升,在社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15、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 平民已经有了诉讼要求, 在这样的时代,法治思想就不应再表现为当政者的“临时制刑”,而应当是事前“为刑辟”,制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形式较为统一的成文法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摘编自徐祥民法家法律思想研究材料二 在中国法律思想发展过程中,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一种特别的司法制度,就以“亲亲尊尊”为基本原则。魏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思想越来越多受到以“礼”为核心的纲常原则的指导。“以礼制刑,礼法合一 ”是对唐朝法律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今天,“杀人偿命” “欠债还钱”等法治思想已经深入到国民的意识当中。在改革开放的年 代,在法律的制定修订中,把历史上的或者外国的制度拿来加以改造以为我所用。古代中
16、国的法 律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很好的古代法治理论,在选择新的治国方略中,它与领会西方法治理论 对我们具有完全相同的价值。整理自张苏阳论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夏商西周时代至汉唐中国法律演变的趋势,并分析 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法律思想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答案】(1)趋势:由因事临时设法到固定的成文法;法律形式由多种化到走向统一;古代法 律指导思想逐渐儒学化;礼法合一,突出伦理。原因:夏商西周的统治者因事临时设法的弊端;战国时期,阶级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封建经济发展,原有的法律形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
17、时期兼并战争推动了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众多法家学者对法律思想的整理,形成了较完善的法律思想体系;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中国封 建社会的主流思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趋于完善等。(2)影响:对中华民族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或有利于中华民族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形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法律的制定和修订提供了借鉴;有利于我们对中西法治理论取长补短,选择符合现代中国国情的治国方略。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宋代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凡是才子佳人题材的(这种题材特别多),男主角必定是个读书人,多半是秀才。才子和佳人之间,发生故事是没问题的。但才子若要抱得美人归,实现大 团圆,必定得进京赶考,考个状元。不仅才子佳人的故事如此,就是那些扬名立万、报仇雪恨的 题材,也往往得考个功名,做上八府巡按之类的,才能实现。摘自张鸣从科举制到市场经济转型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答案】观点一:宋代以后读书人成为社会关注的主体。论述:隋唐时期科举制的确立为读书人进入政权领域提供了机遇;宋代科举制的完善使大批 无家庭背景的知识分子进入政治领域;中国古代官本位盛行和知识分子政治地位的提高,使知识 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183-1:2025 EN Plastics -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density of non-cellular plastics - Part 1: Immersion method,liquid pycnometer method and titration method
- 2025年二级注册建筑师之法律法规经济与施工模考模拟试题(全优)
- 【凯里(黔东南)】2025年贵州凯里市事业单位第二轮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8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通化】2025年上半年吉林通化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征入伍高校毕业生2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第五章食品感官分析第一节食品感官分析的定义与特性第二节食品
- 2025年安徽省应急管理厅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第六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无机化学多媒体电子教案74课件
- 冰冻可乐教学课件下载
- 优异英语教学课件
- 口腔癌围手术期管理
- 2024华师一附中自招考试数学试题
- 医院项目EPC示范标杆打造交流汇报
- 体育设备采购投标方案
- 2022年莱芜技师学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真题
- 从事工程咨询业务工作年限证明
- 《北京市住房租赁合同》示范文本(BF-2023-0603)
- 呼吸科危重症的诊断及治疗
- GB/T 11693-1994船用法兰焊接单面座板
- 提高手术室垃圾分类正确率PDCA
- GB 16806-1997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 320T履带吊安装方案 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