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ii岳麓版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_第1页
历史必修ii岳麓版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_第2页
历史必修ii岳麓版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一、教学目标1 记忆西汉时四大经济区域的范围,分析形成原因。2 掌握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3 通过对古代四大经济区域的描述,认识我国古代经济文明发展的多样性。4 认识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二、教学重点:古代中国中原人口南迁的三次高潮及其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其过程。三、教学难点: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中国古代自战国到中唐时期的经济重心所在。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它的重心地位逐

2、渐丧失,终于在两宋之际让位于长江流域。这个转变由开始到完成,其过程如何?原因何在?这些问题有待我们去探索和思考。 (二)讲授新课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在人类早期,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有限,人类的活动直接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从战国到两汉我国经济形成四大区域,呈现出多样性特点。在中原地区(山东、山西)形成传统的农业区,长期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在龙门碣石以北形成传统的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此外,江南虽然开发较迟,也成为农业区。这种多样性区域经济一直在我国存在着。经济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体现了人类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人口的分布是在不断变化的,各个

3、历史时期都存在着人口的迁移。古代人类逐水草而居,农耕居民一旦发现地力衰退也会迁居新的地方。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的原因,我国古代早期人口集中于黄河流域,特别是中原地区,但是由于战乱等原因,中原人口不断外迁,并形成了三次南迁的流民高潮。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开始,虽中间有三国时期的局部缓和、西晋的短暂统一,但西晋的“八王之乱”后,中国出现了空前的大混乱,战火遍野,民不聊生,到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逃离,流民为避战乱到江南的十居六七,形成人口流动,其人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世所罕见,形成我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唐朝的安史之乱对唐王朝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影响很大,成为唐朝

4、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黄河流域的经济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北方人口再度南迁,使南方的劳动力增加,生产技术的更新加快,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如适宜水田耕作的曲辕犁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北宋后期统治腐败,国力衰退,1127年,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金的军队攻陷汴京,俘虏了宋徽宗、钦宗和宗室等几千人,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乱”,这场战乱又引起了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南方经济逐渐超过了北方。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人们习惯把秦岭淮河这条天然界线,大致把我国领土分为南北两半。历史上,南方的经济发展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远远落后于北方,但后来随着北方人口不断南迁,南方经济不但赶上而且大大超过了北方。这种变化经历了一

5、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大体上经过了三个阶段才最后得以完成,第一阶段从远古到两晋之际。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北方经济的发展远远超过南方,政治和经济的重心相一致,都在北方。直至两晋之际,虽然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江南的农业得到了开发,巴蜀地区也由于没有大的战争而维持了繁荣,但北方经济的发展仍然超过了南方。第二阶段从两晋之际至隋唐五代。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南弱北强到南北基本上趋于平衡再到南方开始超过北方。两晋之际和十六国时期,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南移,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特别是江淮、太湖地区荒地大量被开垦,成为我国新的富庶之地。隋唐统一,南北经济得到空前盛大的发展。但到安史之乱前,

6、北方经济总的说仍占一定优势。安史之乱期间,南方相对安定,至五代,南方经济才开始逐渐超过北方。第三阶段从北宋到清朝鸦片战争前,这是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后一个阶段,经济重心已不可逆转地转移到了南方,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两宋时期,因为南方经济发展已超过北方,因此宋王朝的财赋主要靠南方支撑,特别是南宋王朝更是把南方作为立国之本。此后,历经元、明、清三代,经济上南重于北的形势始终没有改变,南方经济更加繁荣。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南宋以后,江浙也成为我国人才的密布区。(三)巩固小结:自战国到中唐,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但随着历史的演变,北方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两宋之际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经济的重心完成了北方向南方的转移,这一变化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 (四)课堂练习:课后阅读与思考、自我测评(第1题)(五)课后作业:课后自我测评第2题: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的三次高潮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有什么关系?板书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山东、山西地区:传统的农业区。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江南:两汉时开发较慢、经济相对落后 龙门碣石以北:传统的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 两晋之际,永嘉之乱后,出现中原人口第一次南迁高潮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唐朝安史之乱后,出现中原人口第二次南迁高潮 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