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完整复习资料_第1页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完整复习资料_第2页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完整复习资料_第3页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完整复习资料_第4页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完整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学概论试题库一、选择题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BCD)A哲理性B荒诞性C象征性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CD)A抒情动作B抒情内容C声音组织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BCD)A象征性B主观性C评价性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A)A表现功能B通讯功能C意义功能D形式功能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ABCD)A倒装与歧义B夸张与对比C借代与用典D比喻与象征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D)A亚里士多德B钱钟书C王夫之D布封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ABCD)A创作个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8风格的特性是(ABC)A独创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

2、性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A)A文心雕龙B诗品C修辞学发凡D诗学10文学接受客体指(ABC)A认识属性B审美属性C文化属性D整体属性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ABC)A阐释者B审美者C认识者D思想者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B)A黑格尔B姚斯C刘勰D布封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D)A莱蒙托夫B姚斯C布封D伊瑟尔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ABCD)A净化B共鸣C领悟D延留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ACD)A新批评B自然主义批评C俄国形式主义D结构主义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B)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ACD)A真实性B革命

3、性C情感性D倾向性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ACD)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B进步的倾向性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CBD)A批评风格B最高标准C批评方法论D批评原则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ABCD)A人本主义心理学B原型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精神分析学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B)效果。A领悟B延留C净化D共鸣22最早指出文学本文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的人是(A)A伊瑟尔B加达默尔C英加登D弗洛伊德23接受动机可分为(ABC)A审美动机B求知动机C借鉴动机D施教动机24刘勰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等

4、八种的根据是(A)A语言表现B体裁类型C结构安排D形象创造25抒情性作品的基本要素是(AB)A抒情内容B抒情话语C抒情现实D抒情自我26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是(ABC)A声音B画面C情感经验D情景关系27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C)A结构B声音C故事D视角28当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重点为(BCD)A人物、情节、环境B叙述方式C叙述的声音特点D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29文学话语的沟通功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CD)A叙事功能B抒情功能C描述外在事物D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30从表意方式的角度可以把审美意象分为(CD)A表意式意象B表情式意象C寓言式意象D符号式意象31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D)

5、A刘勰B曹丕C司空图D刘熙载32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C)A刘勰B曹丕C司空图D刘熙载33组成文学活动要素的是(ABCD)A读者B世界C作家D作品34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AC)A实践性B艺术性C价值取向D综合性35“移情说”的提出者是(D)A立普斯B克罗齐C弗洛伊德D布洛36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考察文学活动的角度(D)A文学文化学B文学信息学C文学符号学D文学社会学37属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石有(ABC)A对象化说B意识形态说C艺术生产论D艺术价值论38属于文学心理学的理论代表有(CD)A桑塔耶那B罗兰巴特C阿恩海姆D考夫卡39著名的“陌生化”概念提出的理论学派的是(A)

6、A俄国形式主义B新批评C接受美学D结构主义40下列与游戏说理论有关的人是(BD)A德漠克利特B康德C歌德D席勒41文学概念的三义指(ACD)A作为文化B作为意识形态C作为审美D作为惯例42文学具有的双重性质为(AD)A审美B情感C想象D意识形态43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特性(BCD)A革命性B主导性C层次性D多样性44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价值取向有(AB)A为人民服务B为社会主义服务C为工农兵服务D为政治服务45“雅与俗”在文学领域被使用具有的含义(C)A思想性与艺术性B功利性与无功利性C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D创作与接受46"两种民族文化”理论的提出者(A)A列宁B高尔基C毛泽东D

7、鲁迅47关于“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ABCD)A模仿者B创造者C集体人D移情者48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有(ABCD)A实践获取B书本获取C有意获取D无意获取49艺术构思中作家最基本和常用的构思技能与方式是(B)A突出B综合C简化D变形50文学创造中的情感态度应该具有(CD)A情感性B理智性C诚挚性D高尚性51现实型文学的特征为(AD)A逼真性B创造性C表现性D再现性52理想型文学的特征是(CD)A再现性B逼真性C表现性D虚幻性53象征型文学的艺术特征是(CD)A表现性B象征型C暗示性D朦胧性54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ABDE)A本质论B创作论C价值论D接受论E构成论二、判断题1审美意象总

8、是以表达哲理和观念作为存在的目的和最高审美理想()2象征性是审美意象的本质体制()3审美意象的思维中,抽象思维能够直接参与()4叙事的意识形态性就是体现在叙事内容中的一定意识形态特征()5叙事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讲故事()6叙事话语始发于叙事动作()7没有叙事话语,便没有叙述动作()8叙述者就是指作者()9有些叙事作品中,叙述者的声音会脱离叙述的故事内容而凸现出来,声音本身变成了被关注的对象。10文学作品的分类是绝对的,抒情与叙事分明()11叙事性作品是一种形式化的话语组织,主要表现作家内心的情感活动的文学作品类型()12抒情性作品是一种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来主要表现作家内心的情感活动的文学作品类

9、型()13只要能抒发自我之情的作品,就是好作品()14司空图把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15文学消费是一种意识形态消费()16文学接受与文学消费的含义是同一的()17文学接受纯属一种精神文化范围内的活动()18接受心境对阅读效果的影响是明显的()19鲁迅认为文学批评总是有“圈子”,实际指“标准”()20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21人物具有的“行动元”和“角色”两重性特征在作品中总是相互吻合的()22一般叙事作品中场景都是详细叙述的()23叙事作品中人物与情节相比,人物是第一位的()24按因果逻辑来组织的事件都会成为叙事作品中的情节()25叙事的社会本质在于它的意识形态属性,而意识

10、形态属性只体现在叙事的形式中()26叙事内容与形式都体现着一定的意识形态特征()27文学叙事话语中所指的对象仅存在于话语之中,而非在话语之外的现实世界中()28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29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象征型()30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象征型()31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荒诞性()32提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观点的刘熙载()33一般说来不同档次的文学产品的生产规模与不同层次的文学读者在数量上呈现相互对应的比例关系()34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对方()35时代风格包含着一个时代文学创作的全部特征()36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的表现()37话语系统的语言格调是表现风

11、格的第一要素()38作家创作个性对作品风格形成有制约和影响作用()39任何作品都是有风格的()40许多抒情作品采用第一人称的抒情方式,却不直接倾诉自我的感受()41叙事话语具体表现为强调话语声音层面和画面层的象征功能()4220世纪,对叙述声音的重视成为叙事文学创作的一种创新方式()43文学是以作品的这种形式而存在的()44中国古代文论中的E匕兴",虚静",神思”都具有丰富的心理学内涵()45文学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阅读、批评等活动的总结()46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强调文学与世界联系上与摹仿说有一脉相传之处()47任何时代的文学发展总是与经济的发展不平衡()48文学话语

12、总是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语境中通过本文而展开的沟通活动()49文学话语是一种社会性话语()50文学对现实生活有依赖关系,所以文学反映完全是受动的()51文学是审美的,所以从目的看,它完全是无功利的()52文学不仅表达主观情感评价,而且表达客观理想认识()53文学话语蕴籍特点常常更充分体现在两种较为典范的本文修辞形态中:含蓄和含混()54俄国批评家维亚捷姆斯基第一个使用人民性”概念()55世界文学的形成过程中逐渐取消民族文学()56物质生产永远是精神生产产生的始因()57精神生产的繁荣发展并非与物质生产绝对同步()58神魔小说写得是神魔,与现实生活无关,它的创作源泉是故事()59社会生活是一

13、切文学艺术的创作源泉()60亚里士多德也属于摹仿说”的代表之一()61荣格提出羿人无意识”,弗洛伊德提出集体无意识”理论()62创作动机的结构可以分为多种类型()63陌生化与变形都是将习见的事物换一种样式出现,以取得最佳艺术效应,故有密切联系()64陌生化与变形都是创造意象的同一方式()65生活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66艺术真实是一种内蕴真实,是假定性的真实()67艺术真实是主观真、诗意真实的统一()68情感把握是一种价值取向的把握()69文学创造中境的传达依赖请的创造()70文学作品有请与理之分,其理指事理与哲理()71形式美是美的一个范畴()72文学反映是再现与表现的

14、统一()73象征性手法只是运用于象征型文学()74形象的变形是作家想象力对于现实的超越()75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76现代主义不重视外在的、客观的现实,强调非理性、心理化、梦幻的现实()1,2X3V4X5V6V7X8X9V10X11x12V13X14X15V16X17,18,19,20X21X22X23V24X25X26,27,28,29X30X31V32X33V34V35X36X37,38,39X40,41X42V43X44V45V46X47X48,49,50X51X52V53V54V55X56,57V58X59,60,61X62V63V64X65X66,67V68,

15、69X70,71V72,73X74,75,76,三、填空题1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分为四个方面:即一一、文学创作论、一一和一一。文学理论的任务不是任意划分的,而是根据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一一在镜与灯一书中提出的一一的著名观点提出的。2文学理论的品格:一一与一一。3文学理论可以分为如下几种基本形态:文学哲学、一一、文学心理学、一一、文学价值学、一一、文学文化学。4马克思文论与美学思想的理论来源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最直接、影响最大的是一一。5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一,坚持一一富有一一。6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由四要素构成,一一、作者、一一与读者。7文学原始发生的几种学说:一一

16、说、宗教发生说、一一说、劳动说。8文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分为和、和几种。9在西方,狭义文学从广义文学中独立出来,大约是在一一世纪完成的,到1747年,由一一把诗与绘画、音乐等纳入七种“一一”中。10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具有多样性、一一和一一。11物质生产不仅是精神生产产生的“一一”,而且是精神生产获得独立之后仍然并始终是精神生产发展的“一一”。12毛泽东同志指出必须一一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强调一一、推陈出新,发展社会主义民族新文学。13文学是一一在话语蕴藉中的一一14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含五个要素:说话人、一一、本文、一一和语境。15.雅与俗在文学艺术领域被使用,这同毛泽东提出的一一与一一

17、文艺具有同一层面的含义。16文学在历史上大致有三种含义:广义文学、一一和一一。17介乎广义文学与狭义文学之间而又,可以称为折中义文学。如历史文学、和某些风格化的。18从目的看,文学既是一一也是一一;从方式看,文学既是一一也是一一;从态度看,文学既是一一也是一一。19精神生产是指020精神生产是特殊的生产,是一一创造一一-的生产;是以一一为手段创造的一一;是一一自由创造活动。21历史上的文学创造的客体说有一一、情感说、一一与社会生活说;文学创造的主体说包括一一、移情说、一一与特殊的艺术生产说。22艺术真实是指要求作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在其营造的一一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

18、律性的东西的认识与感悟,显然,这是一种特殊的真实它既不是一种如生活真实那样与生活本身一一,又不象科学真实那样能够一一和一一。文学的真实是一种一一、假定的真实,同时是一种主观的真实、一一。23文学创造是审美意识形态的创造:作为认识活动,文学创造存在着一一与一一的要求;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造存在着一一与在一的要求,正是这两方面的作用,构成了文学创造的原则。24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有回忆与、与、与、理智与情感、与。25构思方式有、突出与、与。26文学创造物化阶段的两种操作方式是一一与一一。27文学创造的情感把握体现在情感态度上应该具有一一与一一。28形式美是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历史上英国文艺批评家提出

19、理论影响很大。29文学作品的类型是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在一和一一三种类型。30精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一一和一一,性31艺想型文学是指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32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予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33诗歌的基本特征是、和。34中、说的基本特征是、和o35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一一、一一与一一。36艺文的基本特征是、一一和。37文学作品的本文是指作者写出的一一单个文学作品本身。38在中外文学理论历史上,都有人把文本看成是

20、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如中国古代王弼提出过层次。39我们总体上把文本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文学话语层面,二是;三是。40文学话语层面,具有三个特点:内指性、阻拒性和一。41文学意蕴层面是指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是本文的纵身层次。又分为三个层面:文是;与42特征概念是由德国艺术史家提出的。43王国维把意境分为一一与一一。44“叙事”一词一般包含三方面涵义:第一方面是一一;特第二方面是一一;第三方面是叙事动作。45抒情性作品是经过特殊的话语组织形式来表现情感的。一一-与一一构成抒情性作品的两个基本要素。46抒情性作品可分为三个主要的结构要素:一一、一一与一一。47文学风格的主要形态有

21、:、刚健与柔婉,。48文学风格的时代性、地域性和。49文学消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文学阅读和,狭义则指近代以来文学作品成为一种供人们的消费。50文学接受主体根据文学所具有的认识性、一一等特征相应的具有认识者、审美者和阐释者的身份。51在文学接受活动中,当我们读完一部小说,或一首诗歌之后,其作品中的人物、场景还会萦绕脑际,其思想情感仍会波动于心间,其情趣、意境会让我们再三回味,甚至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言谈举止和审美追求,这种情况,就是文学接受过程中的一一。52期待视野主要呈现为、形象期待与这样三个层次。53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指出过文学只是一个不确定性“”,它

22、召唤读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54文学理论历史上出现的几种文学批评的形态简介主要有:一一;即道德批评,批评,审美批评,语言批评。55批评家的素养主要的有这样几个方面:、和。1文学本质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2实践性与价值取向3文学社会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信息学4德国古典美学5理论指南,中国特色当代性6世界、作品7诬术仪式发生说、游戏发生说8有意获取,无意获取;实践获取,书本获取18查里斯巴托美的艺术主导性层次性始因动因12批判地继承百花齐放13显现审美意识形态14受话人沟通16阳春白雪下里巴人17狭义文学、和折中义文学18无功利功利形象理性情感认识19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

23、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20观念地对象世界符号观念世界符号活动个性地21自然说、原始意象说22假定性情境,同一,验证和还原。内蕴的真实、诗意的真实。23艺术真实与艺术概括情感把握与形式创造24沉思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意识与无意识25综合简化变形与陌生化26即兴推敲27诚挚性高尚性28贝尔有意味的形式29理想型和象征型30再现和逼真31表现性和虚幻性32暗示与朦胧性33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34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35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36题材广泛、结构灵活、真实感受37有待阅读的38言、象、意39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意蕴层面40心理

24、蕴涵性陌生化41历史内容层面、哲学意味层面、审美意蕴层面。42希尔特43有我之境无我之境44叙述内容叙述tB语45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46声音画面情感经验47简约与繁丰,平淡与绚烂,疏放与谨严48民族性、文学流派的风格49文学欣赏特殊的商品50审美性、文化性51延留52文体期待、意蕴期待53召唤结构54伦理批评社会历史批评语言批评55思想理论修养专业艺术修养知识技能修养四、名词解释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性质、特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也有人对文艺学的对象作广义的理解,认为除文学外,研究对象还包括其他艺术如绘画、雕刻、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工艺美术等。一般认为文艺学有3

25、个主要组成部分: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也有人认为文艺学即指文学理论。就文艺学作为3个组成部分的有机整体而言,文学理论侧重对文学作逻辑的研究,文学史侧重对文学作历史的研究,文学批评侧重对文学作现实运动状态的研究,三者密切相联、彼此包容。文学理论既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中吸取营养以促使理论体系的形成,又给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提供一定的理论观点、方法、准则和范畴。2文学理论文艺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常常从美学、认识论、社会学、心理学等各种角度研究文学的本质、特征、内在构成和外在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文学理论的任务在于揭示文学作为审美文化现象的本质:既要对文学在整个文化现象中的位置和地位作出界定;又要对文

26、学不同于其他文化现象的特质作出说明文学理论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因此,其自身也有一个发展过程。3文学活动“四要素”这是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提出的著名观点。文学四要素指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要素组成的。4广义文学广义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总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5狭义文学狭义文学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括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等6折中义文学介乎广义文学与狭义文学之间而又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可以称为折中义文学。如历史文学、记实文学

27、和某些风格化的政论文。7话语所谓话语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而从事沟通的具体行为与活动,包括五个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而话语蕴籍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了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8话语蕴籍话语蕴籍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9文学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籍的审美意识形态。这种审美意识形态是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而一般意识形态又属于社会结构中的上层建筑。10一般意识形态性质意识形态(ideology)原来是由“观念”和“学说”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本意就是观念学、观念的体系。观念

28、既是现实的反映,又是思想和行动的指南,它必然同时具有认识和实践双重的性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谈到意识形态时把它归结为一种社会的上层建筑现象,认为它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并这样那样地反映着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因而在阶级社会里,它必然体现着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思想、要求、利益、愿望,亦即带有一定价值取向,并对人的思想行为起支配和调控的作用。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特征。11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是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形式,从目的看,文学既是无功利性的也是功利性;从方式看,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

29、的;从态度看:既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12审美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指人与世界形成的一种无功利性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13精神生产指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科学哲学、文学艺术都是精神活动。14物质生产指人类为了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15文学创作材料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造的刺激或信息。16艺术发现指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社会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感知。17创

30、作动机指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18艺术构思指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出完整的意象序列的思维过程。19直觉直觉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在艺术思维上,直觉有两大作用:一是表现为作家对某现象的直观的把握;二是表现为作家在某事物或现象背后突然发现让人深省的内蕴。20灵感是艺术构思阶段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外在形态是对问题突然顿悟。表现为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21综合作家最常用的构思方式,是作家围绕自己的中心意念,改造许多旧材料,综合为一个能够完整体现的意图的艺术形象的过程。22突出指作家

31、在构思时抓住一个意想,调动各种材料和加工手段为其服务,尽量使其比周围其他形象更清晰、明确和与众不同。23简化指作家故意少说,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传达出形象的大概轮廓与内在精华的构思方式。24变形指作家在构思时极大地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事理创造意象的方式,通过变形,作家常常能够获得独创性的形象。25陌生化以不用习见的称谓来描写事物,而是以一种陌生化眼光、换一种样式出现,以取得最佳艺术效应。26即兴指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创造出某种作品的情况。27推敲传记作家在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调动词句,以求准确把心象物化为定性作品的操作情况28艺术

32、真实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艺术性创造,在其构造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出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东西的认识与感悟。29艺术概括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与认识,对个别或特殊性的事物加以处理,在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出既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又具有普遍性的艺术形象。30情感把握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对自己的创造对象做情感性体验和评价。情感评价是一种主体性的心理过程。31形式创造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赋予自己的创作对象以艺术形式。形式创造既体现为对内容的内在结构的把握,又体现为利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使之呈现出外在形态。32现

33、实型文学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和逼真性。再现是指文学作品对外在现实状况作具体的刻画和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这样在艺术表现手段上的基本特点便是逼真性,它以写实的方法,按照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的描绘。33理想型文学理想型文学是指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表现性是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直接表达出来,在理想型文学中主观理想具有高于一切的地位。它通过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生活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以浪漫主义文学为代表。34象征型文学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

34、的方式寄予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暗示与朦胧性,具有多层不确定性的意义。以欧洲象征主义为代表,这是法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流派和文学思潮。35诗文学体裁之一。一般认为,诗歌借助于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高度凝练的语言,创造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意境和形象,表现诗人的情致。中国古典文论主张“诗言志”,“诗缘情”,“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特别看重诗歌抒发诗人主观情志的特点,即使是叙事诗,其抒情性也相当明显。诗人的主观情志自然导源于外在现实,但外在现实必须内化为诗人的心理现实即变成诗人情志的一部分才能发而为诗。在形式上,与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相比,诗歌更富于节奏感和音乐

35、美。无论中国诗歌还是西洋诗歌,通常都是通过语音的有秩序的排列而形成有规律的抑扬顿挫;并且大部分诗歌要押韵,即使中国现代自由诗也注意押韵,只是押韵方式比较自由。此外,相对而言,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更讲究凝练;语言含蓄而富于跳跃性。诗歌是各种文学样式中出现最早的一种体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不同种类,如抒情诗,叙事诗,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十四行诗,民歌等等。36小说文学体裁之一。通常认为,借助于艺术虚构,以散体文的形式表现叙事性内容,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对人物的关系、命运、性格、行为、思想、感情、心理状态、活动环境进行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情节、人物、环境是构成小说的三大要素。情节是人物性格

36、的历史,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人物是小说的核心,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和性格赖以形成的重要因素,环境创造人物,人物也创造环境。小说是文学中表现力最强的一种体裁。凡生活中存在而语言又能加以表现的,小说都有能力加以描写,写人、状物、拟声、描绘人的感受、幻觉、梦境以至于潜意识心理状态等等,无所不能。这就有可能把存在于广阔时空中的历史画面和人物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色彩鲜明、惟妙惟肖地在一定篇幅里刻画出来。同时作者还可以转换叙事视角,变化叙事人称,又可以利用旁白、议论和抒情,使小说的艺术表现获得哲理的和诗的光辉,增强思想力度和艺术魅力。37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3

37、8散文文学体裁之一。其概念古今有所不同。中国古代散文指与韵文、骈文相区别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中国文学散文是从应用文字和学术论著(最早是经、史、子)发展而来的,而且与它们始终不曾完全脱离关系。中国现代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称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杂文、小品、短评、随笔、速写、通讯、游记、报告文学、书信、日记、回忆录等。按其内容和性质,它大致又可分为3类,即侧重抒情的散文,侧重叙事的散文,侧重议论的散文。在西方,散文并不像中国这样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而是泛指一切不是韵文的文字作品,因此,非韵文的小说和戏剧作品都可以是散文,散体的日常应用文字也属散文之列。散文题材广泛,写法灵活自

38、由,多种多样。它可以叙事,可以抒情,可以描写,可以议论,可以像小说那样描写形象,刻画心理,渲染环境,烘托气氛,可以像诗歌那样运用比喻、象征、拟人等手法创造意境,这就是散文的“散”的特点。但散文贵“散”而又忌散,必须做到散而不乱,散而有致,通过形散而神不散的技巧,把深刻的思想、美好的情怀凝聚为生动的画面,而且要做到内情与外物相融合,诗意与境界相交织,精练优美,朴素自然,音节铿锵,情感浓郁,既具有时代的生活气息,又具有个人的风格特点。39报告文学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速写、特写、文艺通讯的总称。它以叙事纪实为主体,以报告真相为己任,即要求作品中占主体的

39、人与事必须真实,具有新闻性;又经过艺术加工,以形象反映生活,并饱含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情感态度,具备文学性。这种文体是近代新闻事业发达的产物,曾盛行于20世纪初期的苏联和欧美。在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某些通讯、旅行记和叙事散文已具有报告文学的部分特性。但正式倡导和自觉创作报告文学,是从30年代初开始的,并与左翼文艺运动和外国报告文学的传入有关。40本文-文学作品的本文是指作者写出的有待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在中外文学理论历史上,都有人把文本看成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如中国古代王弼提出过言、象、意层次。西方也提出过二层次说、四层次说、五层次说等。我们总体上把文本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文学话语层

40、面;二文学形象层面;三文学意蕴层面。41典型典型是西方文论创立的一个本吃念,发展三个阶段。17世纪以前的类型说、18、19世纪的个性典型说、20世纪之后,西方艺术中心转向,典型研究相对沉寂,但是马克思主义典型说在社会主义国家得到发展,成为中心议题。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它比一般形象更有艺术魅力,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美学特征有:文学典型的特征性、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42特征化文学典型的特征性:特征概念是由德国艺术史家希尔特(1759-1839)提出来的,所谓“特征”就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从外延看,特征可以是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种人物关

41、系、一个事件等。从内涵看,特征有两个特征:其外在形象极其生动、具体、独特;它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又极其深刻和丰富的。43意境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其特征有(一)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二)虚实相生。把意境中较实的部分称为实境,其中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境是指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所以又称神境、情境、灵境等。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

42、约着实境的创造与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和统帅的地位,因此才有神境、灵境的别名。(三)韵味无穷,这是意境的审美特征,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回味不尽的美的因素它包括情、理、意、趣、味等多种因素,因此有情韵、韵致、兴趣、兴味等多种别名。44意象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文学意象实际上都是观念意象,它在文学作品中也可以分为两种存在状态,一种是表现审美理想不够充分的意象,一种是表现审美理想充分的意象即审美意象,这种审美意象,有如下基本特征:(一)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二)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象征性,(三)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荒诞性,(四)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

43、直接参与。45叙事学自20世纪初以来,俄国形式主义与后来的法国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对叙事文学的研究形成了新的理论观念。这些新的叙事理论与传统的叙事理论之间一个重要的差别是,不像传统理论那样关注具体作品中叙事内容的特点,而是关注不同作品所共有的性质;研究的对象不再限于内容要素,而把故事叙述的方式、叙述者的声音特点、以及叙述的接受等以前叙事理论较少关注的方面,作为新的研究对象。这被称为当代的叙事学。46文学的叙事文学的叙事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是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是人社会行为及结果;其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它所指的对象与一般话语不同,不是指向现实生活的。而是指

44、向话语虚构的文学艺术世界。47情节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20世纪英国作家福斯特对“情节”的看法很有价值。情节是把在表面上看来偶然地沿着时间先后顺序出现的事件用因果关系加以解释和重组。48表层结构表层结构:从叙述层面来分析作品的结构;叙事学通过确定最小叙述单位。从句法分析的角度可以把叙述内容化简为一系列基本句型即叙述句来概括。49深层结构深层结构存在的根据是相信具体的叙述话语同产生这些话语的整个文化背景存在着超出话语字面的内在意义关系。50行动逻辑行动逻辑是指支配故事中行动的内在规律。这些规律包括两个层次:故事所共有的逻辑,离开了这种逻辑制约,故事就无法让人读懂。每一故事又受到

45、特定的文化、文学体裁与作者风格等因素的制约,从而造成每每一个故事本身特有的逻辑。一般行动逻辑的基本形式是下列三段式序列:可能性,变为现实,取得结果。51行动元与角色叙事作品中人物对故事来说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作为一个发出动作的单位对整个事件进展过程产生的推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行动元”的作用。而角色则是指人物性格造成的人物自身的同一和独立性。52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本文时间,即阅读作品本文所需要的实际时间;另一个是故事时间,即在故事中虚构的时间关系。这两种时间有时可以重合,比如在叙事电影中的一个镜头,古典话剧的一幕或文学作品中的一段对话等场景中,便是如此。但就整体而言,本文时间和故事时间不仅性质不同

46、,长短与顺序也不同。两种时间的矛盾关系形成了叙事结构中的节奏性,主要体现于时序、时长与频率中。53叙述时长时长是指一段连续时间的长度。故事时间的时长是确定的,尽管有的叙述间标志而变得暖味不清。本文时长指一段文字的阅读时间,然而阅读时间不是千篇一律的,谁也无法测量出标准时长来。我们无法对两种时长进行量化比较,但可以假设一种“匀速叙事”,即故事时长与本文时长的关系始终保持一种理想叙事作为参照点,从而比较出各种叙事作品中的长度与节奏特征来。两种时长关系的变化对叙事速度的影响可概括为四个运动形式:省略、概括、场景、休止。54叙述频率叙事频率是指本文话语与故事内容的重复关系。重复包括两个基本类型:事件的

47、重复与话语的重复。前者是指某一类型的事件反复出现,后者是指对一个事件的反复叙述55视角也称为聚焦,即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视角的特征是叙述人称决定的。传统的叙事作品中主要是采用旁观者的口吻,即第三人称叙述。晚近的叙事作品中第一人称叙述的多了起来。而第二人称叙述是较为罕见的特殊现象,还有一类较重要的特殊情况是变换人称和视角的叙述。56叙述动作叙述动作,即“叙述”行为本身。如果所叙述的讷容是存在于外部世界的真实事件,那么叙述动作:即以什么方式讲述这些话语便不很重要。反之,如果内容是虚构的,那么,如何讲述便具有了重要性。57叙述者的声音故事中叙述者的存在不仅表现于叙述的内容以及叙述话

48、语本身,而且表现于叙述的动作,即用什么口气或什么态度叙述,这就是叙述者的“声音”。不同的叙述风格,也可以从叙述声音的差异上加以区别。58抒情Lyric)这一词是从古希腊文中的七弦琴(lyre)作为一个文学理论的概念,有着特殊而丰富的意义。在欧洲文学传统中,抒情(词演变而来的。“lyre”原指一种由七弦琴伴唱的抒情短歌,后来发展为意指一种偏于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文学类型。抒情写意是中国传统文学的最突出特征之一。59抒情话语作为一种审美话语形式,抒情性话语具有不同于普通话语系统和叙事话语的特殊结构,它突出话语的可感性,使之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在创造表现性话语的过程中,作家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支配与组织抒情

49、话语的抒情行为或动作,形成了一系列抒情方式,使抒情话语成为一种极富创造性和复杂性的话语系统。60抒情作品抒情性作品与叙事性作品相对称,是一种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来主要表现作家内心情感活动的文学作品类型。它在反映生活、表现思想感情、创造审美价值、实现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等方面,都具有不同于叙事性作品的特征。为表现深广的社会意义和独特的内心生活,抒情作家必须创造意味深长的话语形式,从而生产出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直接融合的抒情性作品。61抒情性作品的构成抒情性作品是经过特殊的话语组织形式来表现情感的。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构成抒情性作品的两个基本要素。62文学风格是通过作家的一系列作品反映出来的作品内容与形式

50、统一的独特性,是作家创作个性打在作品上的印记。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景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63创作个性创作个性也叫艺术个性,通常是指作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的才能特征。这种个人的才能特征突出地表现在他如何从生活中找到自己心爱的题材,并以自己特有的感受方式、思考方式和传达方式把它表达出来。64文学消费文学消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文学阅读和文学欣赏,狭义则指近代以来文学作品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供人们的消费。65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有心理图式简称期待视野(e

51、xpectationhorizon)。在具体的文学阅读活动中,这种期待视野主要呈现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与意蕴期待这样三个层次。66文体期待文体期待即读者由文学作品的某种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这种指向意味着读者希望看到某种文体所可能具存的那种艺术韵调和魅力,比如面对一部以再现为基本手法的长篇小说,读者会期待着波澜起伏的情节和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的塑。67形象期待形象期待即读者由作品中的某种特定形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68意蕴期待意蕴期待,即读者对作品的深层的审美意味、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期待。69接受动机即读者的阅读动机,包括:审美动机,即获得情感愉悦的动机;求知动机即力图通过作品发现人类生活

52、了解各种知识的动机;受教动机,这是人们力图通过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感情、得到人生启迪、道德教育鼓舞的动机。批评动机,主要表现在从事文学批评、文学教育的专业工作者那儿与普通读者不同,这些专业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除获得审美享受之外,会更专注于把握作品的内涵,分析作品,探讨艺术创作的规律。以期对文学作品进行科学的评价。借鉴动机,这主要表现在作家,尤其是初学写作者的阅读过程中。这些读者,常常是为了摹仿借鉴他人的艺术技巧,提高自己的创作质量,而积极投身阅读的。正是由于接受动机不同,必然导致读者不同范围的阅读选择;即使面对同一部作品,读者的着眼点也会不同,但是,阅读活动中,不同的阅读动机是相

53、互联系的。70接受心境即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人们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会伴随读者进入到阅读进程,影响阅读效果,这种状态就叫接受心境。71隐含的读者根据“接受美学”的见解,一部作品完成之后,为读者接受之先,便已隐含着读者。这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本文自身设定的能够把本文提供的可能性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也就是说,是作家获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这种预想有时是自觉的,有时可能是不自觉的。72填空由于文学作品是一种话语现象,带有纯粹意向性特征,本身是模糊的,难以明晰的,所以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指出过文学只是一个

54、不确定性“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旨趣。中国古代文论中诸如此类的“兴味”之说,与英加登的“填空说”,与加达默尔的“对话说”,显然有着相通之处。73还原与异变一部文学作品完成之后,作家的精神创造和情感体验便凝固在本文中。读者阅读作品的过程就是在特定语词序列的串引下还原原作家心自中时形象、体验和思想见解的过程。但实际上,阅读过程中的彻底还原是不可能的。由读者阅读产生的“第二本文“中,虽然或多或少包含着还原的客体内容,但由于充满着读者的个性创造,因此,“第二文本”必然会产生异变。包括形象的异变、情感的异变和思想观念的异变。74共鸣这

55、是文学接受进人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另一种意义上的共鸣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弋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文学作品时可能产生的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感激动和审美美趣味趋同现象。文学接受活动中,“共鸣”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作品本身具有深刻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但仅仅如此还不够,这样的作品可能引起读者属于情感评价性质的喜爱,或属于理性判断性质的理解,还不一定能够使读者产生全身心震动的思想情感的共鸣。共鸣的产生还要有第二个条件,这就是读者的期待视野中必须含

56、有与作品相同或相似的思想见解与情感体验。75净化净化是文学作品审美价值得以实现的另一重要标志,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的又一表现。净化一语,最早见之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指某些人特别容易受某种情绪的影响,他们也可以在不用程度上受到音乐的激动,受到净化。因而心里感到一种轻松舒畅的快感。因此,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指出:悲剧“激起哀怜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化。”所谓“净化”,就是读者通过阅读作品而达到的一种“杂念去除”的自我教育效果。76领悟是文学接受活动的最高境界。共鸣是建立在读者与作者或僻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沟通的基础上的,净化主要是作品中的强烈情感震撼并感染了读者心灵的结果,而领悟则必须以读者对作品内涵的主动思索和深刻理解为前提,由于领悟以思索和理解为前提,其结果,必会有效地丰富和扩充读者的期待视野,使读者主动生发出一种积极的人生向往。由此可见,领悟是文学接受活动的最高境界。77延留在文学接受活动中,当我们读完一部小说,或一首诗歌之后,其作品中的人物、场景还会萦绕脑际,其思想情感仍会波动于心间,其情趣、意境会让我们再三回味,甚至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言谈举止和审美追求,这种情况,就是文学接受过程中的延留。实际上,所谓延留,是文学接受进人高潮阶段后的一种心理延续和留存状况,是指文学作品在造成读者的共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