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摘要农劳动力的转移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开展而自然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它对城市的建立、农村的开展、社会的总体进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存在很多的阻碍因素,如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城市化进程缓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经济产业构造不合理、政府作用发挥不充分、劳动力主体质量不高等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变得十分困难,这就导致了城市开展的不协调、农村开展的滞后、社会的不和谐等一些问题。这就需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铲除这些阻碍因素,使农村劳动力能够高效地转移,才能满足城市的高速开展的需求,才能为新农村的建立与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2、。关键词:农村 劳动力转移 阻碍因素 有效措施. z-目录摘要2引言51.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作用61.1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分析61.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72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阻碍因素92.1制度因素92.2社会经济因素102.3其他因素113促进中国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对策分析123.1制度方面133.1.1加快土地制度改革133.1.2促进户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143.1.3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143.2社会经济方面153.2.1加快城市化进程153.2.2健全劳动力市场163.2.3完善经济产业构造调整173.3其他方面17
3、3.3.1充分有效发挥政府职能173.3.2开展对劳动力主体的教育培训工作184完毕语20参考文献21. z-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个方面都进入高速开展状态。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这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其中体力劳动者占到很大比例,单靠城市中的劳动力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从农村转移出一局部剩余劳动力到城市中去参加城市的建立。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村开展不够迅速、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跟城市还有很大差距,基于此原因我国已经开场注重并已经实施了新农村建立,并已经取得不小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很多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过剩,使得人均耕地变少,不能开展规模化耕作、规模化经营,严重阻碍了农村、农业的
4、开展。这也需要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来缓解农村部的压力,为规模化耕作与经营提供有力条件。1.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作用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各不一样,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也不尽一样。我国工业开展较晚,高科技产业还不多,占很大比例的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我国地域开展不平衡,东西部开展差距较大,这些因素都使得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不同的特点。尽管各国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不同,但是其作用还是有很多一样之处,都能够促进农业、农村的开展,能够加快城市化的进程。1.1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分析从劳动力所从事的行业分析来看:第一,多从事低层次技术行业。在我国,由于农民受教育水平的限制,大局
5、部农民的素质、技能水平普遍较低,所以很难到达城市企业招聘的要求。这就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实现高层次的转移,只能在低层次低技术行业中得以实现。他们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餐饮业、运输业等简单的、低技术含量的体力劳动。其中从事制造业39.4%,建筑业17.3%,效劳业11.8%,住宿餐饮业批发7.8%,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5.9%。第二,以兼职为主。由于城乡二元管理制度原因,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多都是比较低层次、不稳定的转移,使得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是缺乏保障的,而土地确实他们手里唯一的保障。如果在外失去了工作,他们还可以回到家中继续从事农业,所以,在我国,对于那些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来说土
6、地是很难割舍的,这就造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多以兼职为主。1.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首先,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众所周知,农民的收入主要通过种植农作物来取得。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农业耕地有限,农业劳动力总量却居高不下,这就造成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偏低。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一矛盾:一方面,通过减少农业人口的比重,有利于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增加在农村生活的农民的收入平均每人经营耕地面积,另一方面:城市的收入水平要远远高于农村,所以农民进城后也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其次,有利于推进“城市化、
7、城镇化的进程。城市化是我国向兴旺工业国迈进的必经之路,因此城市化进程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历的转移,为城市的建立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数千万的农村劳动力活泼在城市的各行各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通过农民向城镇聚集,农业向非农业转移,逐步成为城市居民,扩大了城市的围,从而加快城市经济的开展。2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阻碍因素众所周知,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效的转移,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快我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但目前我国仍存在着许多的不利因素,严重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阶段,我国城镇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都在原有
8、制度上进展了改革和完善。而广阔农村地区,除对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进展了改革外,其他的保险工程根本上没有建立起来。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使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者无法享受到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而且雇佣他们的企业也不为他们办理相关的社会保险手续,一旦遇到重大曲折,根本生活就得不到保障,不得不返回农村。因此,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风险,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转移。3促进中国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对策分析在以上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展分析的根底上,下面我们将主要探讨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对策。主要从制度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考虑,包括赋予农民局部土地所有权
9、、建立有利于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快产业构造调整等。浅析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3.1制度方面政府应加快促进一系列的配套制度改革,是转移的劳动力能依法享受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和承担应尽的义务。下面我们将主要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着手,力求寻找解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对策。3.1.1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属于产权方面的制度。土地制度是否合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重大。在农村劳动力没有获得永久的所有权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就不能携带土地权证离土进城,就不能将原籍的土地进展处理,以获得转移所需的资本,就难以割舍与土地的联系,就难以彻底实现转移。因此,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是促进农
10、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举措。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从权属关系角度来看,是土地集体所有、农产家庭承包所用,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别离;从经营形式来看,是农民家庭经营与集体经营相结合,但一般以家庭经营为主。但存在一些问题:土地使用权不稳定、土地的发包方和承包方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模糊、地流转权缺失、土地收益分配不公平。针对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首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该遵循以下根本原则:一、依法自愿自偿原则;二、公平与效率原则;三、因地制宜原则。其次,农用土地制度改革的措施具体有:第一、完善土地产权关系,构建农地权益新框架。因为土地产权关系明晰规是农村土地有效流转的根本前提,农村土地产权不
11、清是我国农村经济缺乏可持续开展、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制度性原因之一,不仅剥夺了农民对土地完整的收益权,也制约着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经营。成为农村劳动力实现彻底转移就业的重要制约因素。第二、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首先,对那些有转移意愿的农户,应该允许他们按照市场价格转让其所有的土地和住宅。其次,完善土地流转程序,进一步明确农户在土地转让中的主体地位。最后,建立交易中介效劳组织,设立多种形式的效劳机构。第三、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补偿机制。首先要严格界定“公共利益围,建议对“公共利益作出明确的司法解释。其次要提高补偿标准,扩大补偿围,完善补偿安置方式。最后要严格执行土地的征收程序,完善
12、监视机制。3.1.2促进户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户籍制度进展了一系列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户籍制度与社会经济开展的新形势之间的矛盾。但是改革也有它的局限性,缺乏全局性、理论指导,又缺乏落实力度,对解决根本性矛盾的作用很小。社会和经济的开展呼唤更加彻底的户籍制度。因此,户籍制度的改革的目标是实现自由迁徙,能够适应与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最正确市场配置。具体而言,其措施这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登记制度和统计方法,建立以居住地为标准的户籍登记制度。户籍的功能就是对住户人口进展登记注册,以实现对住户与人口的管理。我国当前应该要做的就是使户籍制度恢复其本来
13、面目。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户口管理构造,淡化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的界限,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制度。二、尽快消除附属在城市户口之上的特权和社会经济利益。改革就业、入学和社会保障体制,别离附在户籍上的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公共效劳和社会福利功能,实现城乡居民身份统一、权利平等和时机均等。三、实行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户籍管理方式。户籍管理实行户口登记与人口登记并存,由以户为主转向以人为主,逐步实现由户为中心的静态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动态管理过渡。3.1.3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城市职工通过最低工资等形式的积累得到了适当的补偿。而对农民仅仅是提供了一定的
14、社会救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改革严重滞后。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角度看,因地制宜、适时地分层分类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对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积极意义。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在农村方面:一建立农村养老保险。老龄化趋势日益增强,使得老年人,特别是农村孤寡老人的赡养问题突出,成为阻碍社会和谐开展的潜在不稳定因素。因此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有其必要性;二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民有病可看、有病看得起。三建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二、在城市方面:(一)建立工伤保障制度。企业必须按时定额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保证农民工一旦出现职业伤害事故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赔偿。(二
15、)建立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制度。对于已在城市生活多年,且有稳定职业和固定收入的农民工,可参加当地职工的根本医疗保险。(三)建立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帮助他们度过重新就业前的难关。(四)逐步推进农民工养老保障。首先要先建立一个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制度。其次,要降低门槛,实行不同的缴费标准。3.2社会经济方面通过制度方面的讨论分析,我们已经得到一些解决措施,下面我们将从社会经济角度出发,主要包括健全劳动力市场、发挥政府职能、注重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工作。3.2.1加快城市化进程农村经济的开展和城市化建立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共赢的系统,随着经济的开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滞
16、后的城市化已成为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要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就必须加速城市化与城镇化进程。一、适度开展大城市大城市有着根底设施完善、经济规模大、就业时机多的优势,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投资效率,增进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开展,特别是对农村经济界的增长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我国的大城市的人口比重却很低。因此,我国的大城市还有进一步开展的空间,其实力还需要迅速增强。二、积极开展中小城市我国中小城市较多,它也有众多优势,如规模不大,需要的物力、财力较少,开展空间大,进入门槛低。它的开展介于大城市和小城镇之间,具有双向吸纳能力,有利于大城市的资本、科技力量和来自
17、乡镇的人力资源的结合。这样一来就能缓解大城市的种种矛盾,且能根本发挥聚集效应。三、合理开展小城镇积极推进小城镇建立、提高城镇化水平是农村实现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必由之路,也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要开展小城镇得从以下两个个方面落实。首先,通过合理有序地推进村村合并、村镇合并等方式,形成一定数量的中心镇赉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次,要积极稳妥地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是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立互促互动、互为依托、共同开展。3.2.2健全劳动力市场一、健全劳动力市场要坚持以下原则:(一)要以充分开发、高效配置劳动力资源为出发点,建立统一性、流动性、开放性、自由竞争性和有效保障性等诸多功能
18、为一体的面向城乡的劳动力市场。(二)加快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发布系统。(三)切实保证劳动力市场科学化、规化、现代化建立的经费投入。(四)加快建立和完善工资指导价位调查发布制度。二、健全劳动力市场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一)建立全国统一、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该市场要具有以下特征: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与需求方交易地位平等;劳动力的供给方可以根据工资的上下,自由地选择工作地域、工作单位、工作职业和工作岗位;劳动力的需求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支付工资的能力自由地选择劳动力。(二)制定公平对待进城民工的政策。取消各类限制性、歧视性就业政策和规定,保证他们的劳动权益、劳动平安和享受与当地居
19、民同样的根本公共效劳。(三)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提供各种效劳。将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推广到城乡所有劳动者;加快城乡就业信息网络建立,在抓好地区性、区域性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建立的同时,要建立全国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供求信息中心,促进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3.2.3完善经济产业构造调整我国有着一个重要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力资源丰富,因而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所以我要大力开展开展第三产业,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里去,加快促进城镇化进程。一、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随着经济的不断开展,农产品开场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所以要优先开展农产品
20、等大中型批发市场,通过改善市场根底设施,扩展尺长交易围,扩大市场容量,建立一商业流通为主的专业批发市场。开展农产品经营中介组织,解决农民在农产品构造调整上市场的问题,而且可以吸纳一局部农村剩余劳动力二、鼓励第三产业中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开展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得到长足开展,他们不仅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但是现在任存在不平等的政策待遇,行业准入难、税收重、信贷难等。所以应当废除这些壁垒,促进第三产业中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持续、安康开展,充分发挥他们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作用。3.3其他方面3.3.1充分有效发挥政府职能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
21、力转移主要是以民间自发的形式为主,这种自发的盲目流动既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正常转移就业,又加大了交通的压力、加剧了局部城市的就业安置的困难。所以,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一、输出地政府的职能一要广泛搜集市场用工信息,为外出农民工搭建信息桥梁。由于农村地区劳务市场体系不健全,缺少劳务信息的获取渠道,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流动不能及时获取真实有效的市场用工信息,他们往往凭借亲戚朋友的信息而盲目出发进城,结果不能及时找到很好的工作,甚至导致一些人选择了非法职业。所以,这就要求输入地政府努力掌握本地区劳动力知识需求信息、企业用工技术信息,可以把双方需求进展汇总、梳理、归类,利用多方面的信息为双选择提供更
22、多成功的时机。二要做好转移过程中的一系列跟踪效劳工作。对转移人员进展简单的考试和体检,并分类进展一段时间的强化培训,然后再分批转移。在转移出去之后还要在当地成立管理联络小组,负责签订合同等工作,保证他们的权益。三输出地政府还要转变传统观念,不仅通过向外转移剩余劳动力,而且可以大力开展农村第三产业,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可以开展以农产品为主的大中型批发市场,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开展观光农业,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让农民在家门口致富,不失为一个一举两得的好方法二、输入地政府的职能(一)要宣传改变传统观念,不能担忧输入外来劳动力会挤占当地劳动力的就业时机,担忧带来一系列的社会
23、问题,而对外来劳动力进展不公正的对待。相反,要认识到外来劳动力的流入,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相互流动的客观规律,有利于竞争上岗,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开展。二开展劳动中介组织,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直接影响到劳动力的流向与流量,影响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然而目前尚缺乏系统的劳动力供求信息发布体制,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方式较落后、信息传递缓慢,政府应该积极开展以职业介绍为主要容的各类中介效劳,帮助劳动力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减少因盲目流动而遭受的损失,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和就业效劳网络,为农民提供合理快捷的就业信息渠道。3.3.2开展对劳动力主体的教育培训工作农村劳动力
24、的素质与其转移的速度和层次成正比。未受到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农民工,其适应力相对较弱,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淡薄,通常只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很难拓宽其就业渠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教育和培训经费缺乏是导致我国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带来大批低素质人口的沉积。虽然我国推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很多农村跟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方面问题更为严重,国家很少有组织地针对成年农民进展技能培训。由于教
25、育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政府是投资主体,但是考虑政府的财力状况,单靠政府的力量肯定不够,还需要社会团体的帮助。所以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应建立政府、社会、用人单位、个人合理分担的多元机制。二、优化教育构造,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培训方式上,应注重长期和短期相结合,讲效,充分发挥多种教育形式的作用。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教育培训基地,按照劳动力市场对劳动数量、素质的要求,开辟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向结合,不断为城乡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三、加强进城农民工培训进城农民工的思想、文化和科技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经济
26、、政治、社会的开展。所以如何提高他们的素质,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各级政府应把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纳入议事日程,制定农民工培训方案。其次,实行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将企业和培训机构严密联系,而且要尽量到农村里办学,这样有组织有方案地对农村劳动力进展职业技术培训,促进劳动力有效转移,为企业输送合格实用的人才。4完毕语在20世纪的时候,我国成功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如今,在21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农民问题应当是农民的转移就业问题。十七大也指出:“农村充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开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开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根底,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开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效劳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开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虽然,我国很早就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后来又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龙虎剑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高度调整螺栓拧紧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多用果刀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双金属轴承衬套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艺术学院校长聘用合同范例
- 跨渠道窜货防范:保护品牌形象
- 体育设施无偿租赁协议
- 铁路工程劳务合同样本
- 信息技术职业道德规范承诺书
- 店门协议合同范例
- GB/T 15048-1994硬质泡沫塑料压缩蠕变试验方法
- XX项目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设计书
- 文明厕所主题班会课件
-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走近鲁迅”群文阅读课件
- 篮球场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比的化简》 (共14张PPT)北师大版(2014秋)
- DB11-T 2000-2022 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生态学(第四章群落演替)课件
- 分拣作业流程图
- 工商银行 最终
-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79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