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石中西王母的形象及其嬗变_第1页
汉画像石中西王母的形象及其嬗变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画像石中西王母的形象 及其嬗变西王母是中国最古老的女性神?0,俗称王母娘娘,是道教女仙之首。其形象经历了原始祭司(巫)到华丽女神的 嬗变。在这个嬗变过程中,汉代是一个关键时代。汉人对西 王母的崇拜从汉代画像石棺中可窥其一斑。一、汉画像石的西王母形象 汉代画像石常见西王母图像,四川合江县出土的汉代画 像石棺中有近10幅西王母画像,是四川地区西王母画像的 主要出土地之一。1这些西王母图像及其有关附着图画,大 多居于石棺右侧,体现着汉代人对西王母执掌仙化的憧憬, 反映了汉代关于仙化途径的逻辑。合江画像石棺中的西王母画像,其构图大致有四类: 第一类单独出现于画面,如图一。图一:合江12号棺西王母图第

2、二类与羿请不死药联系起来共同出现于画面。如图图二:合江1号石棺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图 第三类与天门、车马出行共处于画面。如图三图三:合江4号石棺西王母图第四类与常青灵芝、凤鸟同置画面。如图四图四:合江27号石棺西王母图 四种类型的西王母,其造型基本上是端坐龙虎座,右为 龙,左为虎,头着冠,双手拢在袖中,拱于胸前。这种形象 与早期文献记载的西王母形象相去甚远。二、西王母形象的嬗变 西王母在文献中的出现甚早。战国以前的西王母是一个 满身野气的巫或部落酋长。 山海经中有三处提到西王母。山海经?西次三山:“玉山, 是西王母所居也。 西王母 其状如人, 豹尾虎齿而善啸, 蓬发戴胜, 而司天之厉及五残。2山

3、海经?海内北经:“西王母梯几而戴胜, 其南有三青 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 ”3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海之南, 流沙之滨, 赤水之后, 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人,戴胜虎齿, 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4山海经的成书,学者大都认为在战国秦汉之际,其 中的素材许多要上溯到荒古,口耳相传,最后形诸文字。鲁 迅中国小说史略?神话与传说云:山海经“记海内外山 川神?0异物及祭祀所宜,以为禹益作者固非,而谓因楚辞而 造者亦未是,所载祀神之物多用糈(祭神用的精米) ,与巫 术合,盖古之巫书也。 ”所以在山海经中,西王母是某 一部落的巫,扮相特征很明显,豹尾虎齿戴胜,穴居野处, 役使三青

4、鸟, 其职掌是 “主知灾厉五刑残杀之气” ,(郭璞注) 与瘟疫刑罚有关,形象并不讨人喜欢。战国以降,西王母的形象有了明显的变化,由巫转变为 人王,进而成为正神。在庄子?大宗师里,西王母被写成 得道之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西王母得之, 坐乎少广,莫知其死,莫知其终。 ”5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年)汲郡魏襄王墓出土一批战国竹简,其中有穆天子传 。 穆天子传里,西王母和周穆王会于瑶池,诗歌唱答,俨 然气象雍容的人王,又似华贵的女神。吟谣穿插于散文的艺 术形式,成为后来唐宋传奇及元明清戏曲、章回小说的主要 写作手法。 此事在史记中也有记载, 史记?赵世家:“穆 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

5、乐之忘归。 ”6穆天子传 在西王母形象的演变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是性别确定为女。 山海经 中西王母是男是女难于断定,穆天子传中西王母自吟 “嘉 命不迁,我为帝女” ,道出自己是天帝的女儿,后世诸书中 西王母的性别自此才确定下来。二是巫的形象色彩大为减 少,神的面貌逐渐丰满。 山海经中的西王母,形象较为 粗野,穆天子传中的西王母,雍雅和平,有王者风范, 但又“虎豹为群,于鹊与处” ,与人间的王者气象不同,既 未褪尽山海经中巫的痕迹,又显现出其神性的一面。三是西王母开始和长生的观念联系在一起。西王母问周穆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周穆王回答“万民平均,吾顾见 汝。比

6、及三年,将复而野。 ”7“道里悠远,山川间之”的 双方相约复见,不免使人产生长生的遐想。四是西王母的配 偶神东王公初露端倪。所谓东王公,就是居于东土的周穆王 的翻版。汉画像石中西王母、东王公对饮图,可以从穆天 子传中周穆王、西王母饮于瑶池找到起源。秦汉之际,西王母的职掌进一步明确化,伴随而来的是 对西王母崇拜的流行。首先是西王母拥有不死药,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娥窃以奔月”8。其 次是所在的昆仑山,居住着各路神仙和藏有各种神药。山 海经?大荒西经已说昆仑山“万物尽有” ,到淮南子?地形 训里,则谓“掘昆仑墟以下地,珠树、玉树、璇树、 不死树在其西” ,又有“丹水,饮之不死”

7、 ,并称“昆仑之丘, 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玄 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 ”9正因为西王母握有不死之药,昆仑山是 万仙聚居之地,所以汉人对西王母及其居处十分向往。司马 相如在大人赋中写道:“西望昆仑之轧?八?埠鮭猓?直径驰 乎三危。排阊阖而入帝宫兮,载玉女而与之归。舒阆风而摇 集兮,亢乌腾而一止。低回阴山翔以纡曲兮,吾乃今目睹西 王母?然白首。 载胜而穴处兮, 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 必长生若此而不死兮,虽济万世不足以喜。 ”10扬雄的甘泉赋 也写道:“想西王母欣然而上寿兮,屏玉女而却?妃。”11文 献记载中,与西王母有密切

8、联系的仙人赤松子经常到西王母 的石室。所谓赤松子是秦汉传说中的上古仙人。 淮南子?齐 俗训云:“今夫王乔、赤诵子,吹呕呼吸,吐故纳新,遗 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 ”12题为刘向撰 的列仙传则谓: “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 教神农, 能入火自烧。 往往至昆仑山上, 常止西王母石室中, 随风雨上下。”干宝搜神记说:“赤松子 至昆仑山,常入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 ”13所谓西王母石室应为 西王母祭祠。 到西汉, 西王母崇拜已经成为全国性现象。 汉 书?哀帝纪记载汉哀帝建平四年,“关东民传行西王母筹,经历郡国,西入关至京师。民又会聚祠西王母,或夜持火上 屋,击鼓号呼相惊恐

9、。 ”14汉书?五行志下之上 也记,“哀 帝建平四年正月,民惊走,持稿或?一枚,传相付与,曰行 诏筹。道中相过逢多至千数,或被发徒践,或夜折关,或逾 墙入,或乘车骑奔驰,以置驿传行,经历郡国二十六,至京 师。其夏,京师郡国民聚会里巷仟佰,设张博具,歌舞祠西 王母。又传书曰: 母告百姓,佩此书者不死。不信我言, 视门枢下,当有白发。 至秋止。”15后来搜神记把这 段记载写进去,云“哀帝建平四年夏,京师郡国民聚会里巷 阡陌,设张博具歌舞,祠西王母。又传书曰: 母告百姓, 佩此书者不死。”16汉镜铭文更多见“仙人不知老” 、“寿 如东王公西王母” 、“长保二亲生久”等语,西王母与不死的 联系及其附属

10、形象基本固定下来。在汉画像石中,西王母端 坐于龙虎座上,旁边有青鸟、蟾蜍、灵芝、九尾狐等,还有 对应的配偶神东王公。东汉以后, 随着道教的兴起, 道教的神仙系统逐渐完善, 西王母信仰中包含的不死理念刚好与道教长生成仙的终极 目标相符。由民间发起的宗教狂热最终影响到孕育中的早期 道教,西王母从神话女神转化为道教女仙的首领,逐渐褪去 原始神话的气息,其神职不仅是祈人幸福和赐予长生不老之 药,还增加了与人升仙的能力。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西王母 基本完成从神话女仙到道教女仙的转变,成为女仙之首。成 书于六朝的汉武内传中的西王母已经被描写为光芒四射 的美人了,“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年三十许,修短得 中,天

11、姿掩霭,容颜绝世。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 对西王 母的这种转变做解释云: “于时有神人西王母者,太阴之精, 天帝之女也。人身虎首,豹尾蓬头,戴胜颢然,白首善啸, 石成金台而穴居,坐于少广之山。 山海经亦云。然不知 此形貌乃西方白虎之神,西王母使者,非西王母真形也。王 母真形天姿掩霭,端正美丽,如三十许姣好妇人。岂有天真 灵人而虎首豹尾乎?此万古传讹之过也。 ”17而东王公则并 没有随着西王母的地位上升而上升。西王母身边的东王公换成玉皇大帝;西王母华丽转身,成为王母娘娘。三、汉代画像石棺反映的西王母崇拜内涵 人们刻西王母于石棺上有何祈求? 首先是祈求西王母降不死之恩,这是非常直白的表露。为什么

12、西王母有执掌予人不死的大权?从西王母最原始的 形象中已经蕴藏答案。山海经中,西王母本来就职掌 “司 天之厉及五残” ,主管瘟疫刑罚,本身豹尾虎齿的形象,使 西王母既具有使人望而生畏的夺命惩罚之权,又具有号令和 制服诸瘟神疫疠的庇佑之力,所以民间对西王母的最初情感 是畏之敬之,祈其不降瘟厉,祈其降伏瘟厉。加上西王母所 居的昆仑之山,“万物尽有” ,伴随着西王母形象的华丽转身,西王母可以散布瘟疫的恶的一面逐渐为人淡忘,而居昆仑 山、有不死药的善的一面不断发扬光大,所以民间对西王母 庇佑不死的祈望不断加码。其次是祈求西王母降不朽之恩。孟子曾说: “死亦我所 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1

13、8尽管人们相信 灵魂不死,但同时又相信魂要有所依,也就是魂魄要合一。 人死而魂离开魄,在天地间游荡,最终要与形体结合才能有 自己的家,否则魂便会成为游魂,甚至变为作恶的厉鬼。后 世民间传说乃至小说,多有这类记载。如封神演义第十 四回写哪吒剜肠剔骨,散了七魄三魂,一命归泉后,魂无所 依,魄无所倚,飘飘荡荡,随风而至,到乾元山下。太乙真4人让哪吒母在翠屏山上建哪吒行宫,造哪吒神像,哪吒得享 人间烟火。不料行宫和神像被李靖毁掉,哪吒不得成人形,太乙真人只好用莲花、莲叶摆成人形, “绰住哪吒魂魄,往 荷莲里一推,喝声哪吒不成人形,更待何时 ”19,哪吒 从此复生。 又如西游记 第十一回写李翠莲借尸还魂

14、一事。 阎王要让李翠莲回到阳间,鬼使说: “李翠莲归阴日久,尸 首无存,魂将何附?”阎王想起唐太宗的御妹李玉英阳寿已 尽,于是让鬼使借李玉英之尸还李翠莲之魂, “玉英宫主,正在花阴下,被鬼使扑个满怀推倒在地,径捉了他魂,却将 翠莲的魂灵推入玉英身内”20,李翠莲由此复生。正由于 魂必须要有魄为载体才有意义,因此追求形体不朽就是人们 非常强烈的愿望。两汉时期的玉衣十分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 那时期人们的思想和追求。然而,玉衣是皇帝、诸侯王和列 侯、贵人、公主等皇室成员专用的殓服,非一般人所能享用, 所以祈求西王母的庇佑便是自然而然之事了注释:1合江汉代画像石棺,中国戏剧出版社,北京,2010年:79

15、.5道教三经合璧?庄子?大宗师,浙江古籍出版社,杭2山海经?西次三经,岳麓书社,3山海经?海内北经,岳麓书社,山海经?大荒西经,岳麓书社,长沙,1992年,29.长沙,1992年:140.长沙,1992年:169.州,1991年:116.6史记?赵世家,岳麓书社,长沙,1987年:361.7穆天子传?卷三,岳麓书社,长沙,1992年:223.8淮南子?览冥训,岳麓书社,长沙,1989年:67.9淮南子?地形训,岳麓书社,长沙,1989年,41.10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岳麓书社,长沙,1988年:847.11汉书?扬雄传,中华书局,北京,2007年:862.12淮南子?齐俗训,岳麓书社,长沙,1989年:125.13晋,干宝.搜神记,岳麓书社,长沙,1989年:1.14汉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