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_第1页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_第2页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_第3页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_第4页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及其控制生物个体由小到大的增长,即表现生物个体由小到大的增长,即表现为细胞组分与结构在量方面的增加为细胞组分与结构在量方面的增加 生长生长指生物个体数目的增加指生物个体数目的增加 繁殖繁殖 在单细胞微生物中,生长繁殖的速度很快,而在单细胞微生物中,生长繁殖的速度很快,而且两者始终交替进行,个体生长与繁殖的界限难且两者始终交替进行,个体生长与繁殖的界限难以划清,因此实际上常群体生长作为衡量微生物以划清,因此实际上常群体生长作为衡量微生物生长的指标。生长的指标。 群体生长的实质是包含着个体细胞生长与繁群体生长的实质是包含着个体细胞生长与繁殖交替进行的过程殖交

2、替进行的过程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纯培养的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的获得 平板划线分离法平板划线分离法 稀释倒平板法稀释倒平板法 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法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法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法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法 1.平板划线分离法平板划线分离法 用接种环以菌操作沾取少许待分离的材料,在无用接种环以菌操作沾取少许待分离的材料,在无菌平板表面进行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式的连菌平板表面进行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式的连续划线续划线 ,如果划线适宜的话,微生物能一一分散,经,如果划线适宜的话,微生物能一一分散,经培养后,可在平板表面得到单菌落。培养后,可在平板表面得到单菌落。 2.稀释倒平板法稀释倒

3、平板法 3.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法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法 采取显微分离法从混杂群体中直接分离单个细胞或单采取显微分离法从混杂群体中直接分离单个细胞或单个个体进行培养以获得纯培养个个体进行培养以获得纯培养 。在显微镜下使用单孢子分离器进行机械操作,挑取单在显微镜下使用单孢子分离器进行机械操作,挑取单孢子或单细胞进行培养。也可以采用特制的毛细管在孢子或单细胞进行培养。也可以采用特制的毛细管在载玻片的琼脂涂层上选取单孢子并切割下来,然后移载玻片的琼脂涂层上选取单孢子并切割下来,然后移到合适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到合适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4.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法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法 各种微生物对不同的化学试剂、染

4、料、抗生素等具有不同的抵各种微生物对不同的化学试剂、染料、抗生素等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利用这些特性可配制合适某种微生物而限制其它微生抗能力,利用这些特性可配制合适某种微生物而限制其它微生物生长的选择培养基,用它来培养微生物以获得纯培养。物生长的选择培养基,用它来培养微生物以获得纯培养。 微生物纯培养分离方法的比较微生物纯培养分离方法的比较分离方法分离方法应用范围应用范围平皿划线法平皿划线法方法简便,多用于分离细菌方法简便,多用于分离细菌稀释倒平皿法稀释倒平皿法即可定性,又可定量,用途广泛即可定性,又可定量,用途广泛单细胞挑取法单细胞挑取法局限于高度专业化的科学研究局限于高度专业化的科学研究利用

5、选择培养基法利用选择培养基法适用于分离某些生理类型较特殊适用于分离某些生理类型较特殊的的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评价不同的抗菌物质对微生物评价不同的抗菌物质对微生物产生抑制产生抑制(或杀死或杀死)作用的效果;作用的效果;客观地反映微生物生长的规律;客观地反映微生物生长的规律;评价培养条件、营养物质评价培养条件、营养物质等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等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微微生生物物生生长长微微生生物物生生长长测测量量方方法法个体计数法个体计数法重重 量量 法法生理指标法生理指标法1.个体计数法个体计数法a.直接法直接法利用血利用血球计数球计数板,在板,在显微镜显微镜下计算下计算

6、一定容一定容积里样积里样品中微品中微生物的生物的数量。数量。 缺点: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不适于对运动细菌的计数;不适于对运动细菌的计数;需要相对高的细菌浓度;需要相对高的细菌浓度;个体小的细菌在显微镜下难以观察;个体小的细菌在显微镜下难以观察;b.简接法简接法原理是每个活细菌在适宜的培养基和良好的生长条件下可原理是每个活细菌在适宜的培养基和良好的生长条件下可以通过生长形成菌落。以通过生长形成菌落。 2.重量法重量法通过样品中蛋白质、核酸含量的测定间接推算通过样品中蛋白质、核酸含量的测定间接推算微生物群体的生物量;微生物群体的生物量;测定多细胞及丝状真菌生长情况的有效方

7、法测定多细胞及丝状真菌生长情况的有效方法以干重、湿重直接衡量微生物群体的生物量;以干重、湿重直接衡量微生物群体的生物量;3.生理指标测定法生理指标测定法样品中微生物数量多或生长旺盛,这些指标愈明显,样品中微生物数量多或生长旺盛,这些指标愈明显,因此可以借助特定的仪器如瓦勃氏呼吸仪、微量量因此可以借助特定的仪器如瓦勃氏呼吸仪、微量量热计等设备来测定相应的指标。热计等设备来测定相应的指标。常用于对微生物的快速鉴定与检测常用于对微生物的快速鉴定与检测微生物的生理指标,如呼吸强度,耗氧量、酶活性、微生物的生理指标,如呼吸强度,耗氧量、酶活性、生物热等与其群体的规模成正相关。生物热等与其群体的规模成正相

8、关。第三节第三节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一、细菌群体生长规律一、细菌群体生长规律 在不补充营养物质或移去培养物,在不补充营养物质或移去培养物,保持整个培养液体积不变条件下,保持整个培养液体积不变条件下,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菌数为纵坐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菌数为纵坐标,根据不同培养时间时细菌数标,根据不同培养时间时细菌数量的变化,可以作出一条反映细量的变化,可以作出一条反映细菌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菌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的曲线。生长曲线生长曲线生长曲线可分:生长曲线可分:延滞期延滞期对数期对数期 衰亡期衰亡期 稳定期稳定期 l生长速度为零l细胞体积急剧增大l细胞内的RNA

9、尤其是rRNA含量增高,细胞呈嗜碱性l合成代谢活跃,易产生诱导酶l对外界不良环境条件敏感1.延滞期延滞期l接种龄l接种量l培养基成分 发酵工业上需尽量缩短该期,以降低生产成本 在食品工业上,尽量在此期进行消毒或灭菌通过遗传学方法改变种的遗传特性使迟缓期缩短;通过遗传学方法改变种的遗传特性使迟缓期缩短;利用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作为利用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作为“种子种子”;尽量使接种前后所使用的培养基组成不要相差太大;尽量使接种前后所使用的培养基组成不要相差太大;适当扩大接种量等方式缩短迟缓期,克服不良的影响。适当扩大接种量等方式缩短迟缓期,克服不良的影响。指数期的特点l生长速度常数R最大l细胞进行平衡生

10、长l酶系活跃,代谢旺盛影响指数期微生物增代时间的因素菌种营养成分营养物的浓度 2.对数期对数期 细菌数量呈对数增加,细菌数量呈对数增加,l繁殖代数(n) 指数生长方式: 1 2 4 8 2n 设接种时细胞数为x1, 时间为t1, 到时间t2后,繁殖n代,细胞数为x2,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 x2 = x1*2n以对数表示: x2 = x1 + n2 x2 - x1 n = = 3.322( x2 - x1 ) 2l生长速度常数(R) n 3.322( x2 - x1) R = = t2 t1 t2 t1l代时(G) 1 t2 t1 G = = R 3.322( x2 - x1) 对数生长期的细

11、菌个体形态、化学组成和生理特性等对数生长期的细菌个体形态、化学组成和生理特性等均较一致,代谢旺盛、生长迅速、代时稳定,所以是均较一致,代谢旺盛、生长迅速、代时稳定,所以是研究微生物基本代谢的良好材料。它也常在生产上用研究微生物基本代谢的良好材料。它也常在生产上用作种子,作种子,使微生物发酵的迟缓期缩短,提高经济效益使微生物发酵的迟缓期缩短,提高经济效益。发酵工业上尽量延长该期,以达到较高的菌体密度发酵工业上尽量延长该期,以达到较高的菌体密度食品工业上尽量使有害微生物不能进入此期食品工业上尽量使有害微生物不能进入此期l特点:特点: 1 生长速率常数生长速率常数R等于等于0 2 菌体产量达到了最高

12、值菌体产量达到了最高值 3 合成次生代谢产物合成次生代谢产物 4 细胞内出现储藏物质,芽孢菌内开始细胞内出现储藏物质,芽孢菌内开始 产生芽孢产生芽孢l产生原因:产生原因: 营养物尤其是生长限制因子的耗尽营养物尤其是生长限制因子的耗尽 营养物的比例失调,如碳氮比不合适营养物的比例失调,如碳氮比不合适 有害代谢废物的积累(酸、醇、毒素等)有害代谢废物的积累(酸、醇、毒素等) 物化条件(物化条件(pH、氧化还原势等)不合适、氧化还原势等)不合适3.稳定期稳定期 获得更多的菌体物质或代谢产物采取措施:获得更多的菌体物质或代谢产物采取措施:补充营养物质或取走代谢产物或改善培养条补充营养物质或取走代谢产物

13、或改善培养条件,如对好氧菌进行通气、搅拌或振荡等件,如对好氧菌进行通气、搅拌或振荡等 l特点: 1 R为负值 2 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出现不规则的衰退形 3 释放次生代谢产物,芽孢等 4 菌体开始自溶l产生原因: 生长条件的进一步恶化,使细胞内的分解代谢大大超过合成代谢,继而导致菌体的死亡4.衰亡期衰亡期 二、同步培养二、同步培养 1.概念概念同步培养同步培养(synchronous culture):是一种培养方法,是一种培养方法,它能使群体中不同步的细胞转变成能同时进行生长它能使群体中不同步的细胞转变成能同时进行生长或分裂的群体细胞。或分裂的群体细胞。 同步生长:以同步培养方法使群体细胞能

14、处于同一同步生长:以同步培养方法使群体细胞能处于同一生长阶段,并同时进行分裂的生长方式生长阶段,并同时进行分裂的生长方式同步培养物常被用来研究在单个细胞上难以研究的同步培养物常被用来研究在单个细胞上难以研究的生理与遗传特性和作为工业发酵的种子,它是一种生理与遗传特性和作为工业发酵的种子,它是一种理想的材料。理想的材料。同步培养方法同步培养方法 机械方法环境条件控制技术离心方法离心方法过滤分离法过滤分离法硝酸纤维素滤膜法硝酸纤维素滤膜法温度温度培养基成份控制培养基成份控制光照和黑暗交替培养光照和黑暗交替培养硝硝酸酸纤纤维维素素滤滤膜膜法法离离心心法法三、连续培养三、连续培养 连续培养连续培养(c

15、ontinous culture of microorganisms)是在微生物是在微生物的整个培养期间,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微生物能以恒定的比的整个培养期间,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微生物能以恒定的比生长速率生长并能持续生长下去的一种培养方法。生长速率生长并能持续生长下去的一种培养方法。 连续培养的基本原则: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不断的补充营养连续培养的基本原则: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不断的补充营养物质和以同样的速率移出培养物物质和以同样的速率移出培养物连续培养类型连续培养类型恒浊连续培养恒浊连续培养恒化连续培养恒化连续培养(一一)恒化连续培养恒化连续培养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通过控制培养基中某种营养物质在整个培养过程中

16、通过控制培养基中某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基本恒定的方式,保持细菌的比生长速率恒的浓度基本恒定的方式,保持细菌的比生长速率恒定,使生长定,使生长“不断不断”进行。进行。 生长速率的控制因子:一般是氨基酸、氨和铵盐等生长速率的控制因子:一般是氨基酸、氨和铵盐等氮源,或是葡萄糖、麦芽糖等碳源或者是无机盐,氮源,或是葡萄糖、麦芽糖等碳源或者是无机盐,生长因子等物质生长因子等物质 恒化器连续培养通常用于微生物学的研究,筛选不恒化器连续培养通常用于微生物学的研究,筛选不同的变种。同的变种。 (二二)恒浊连续培养恒浊连续培养通过连通过连续培养续培养装置中装置中的光电的光电系统控系统控制培养制培养液中菌液中菌体浓度

17、体浓度恒定、恒定、使细菌使细菌生长连生长连续进行续进行的一种的一种培养方培养方式。式。 用于菌体以及与菌体生长平行的代谢产物生产的发酵工业(三三)连续发酵与单批发酵相比连续发酵与单批发酵相比优点:优点: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 便于自动控制;便于自动控制; 降低动力消耗及体力劳动强度;降低动力消耗及体力劳动强度; 产品质量较稳定;产品质量较稳定;缺点:缺点:杂菌污染和菌种退化杂菌污染和菌种退化第四节第四节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氧 温 度 PH 值(一一) 温温 度度根据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不同,可以将微生物分根据

18、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不同,可以将微生物分为为嗜冷、兼性嗜冷、嗜温、嗜热和超嗜热嗜冷、兼性嗜冷、嗜温、嗜热和超嗜热等五种不等五种不同的类型。它们都有各自的最低、最适和最高生长同的类型。它们都有各自的最低、最适和最高生长温度范围。温度范围。 微生物类型微生物类型 生长温度生长温度 最低最低 最适最适 最高最高 嗜冷微生物嗜冷微生物 0以下以下 15 20 兼性嗜冷微生物兼性嗜冷微生物 0 20-30 35; 嗜温微生物嗜温微生物 15-20 20-45 45以上以上 嗜热微生物嗜热微生物 45 55-65 80 超嗜热或嗜高温微生物超嗜热或嗜高温微生物 65 80-90 100以上以上最适生长温度

19、:某菌分裂代时最短或生长速率最高时的培养温度最适生长温度:某菌分裂代时最短或生长速率最高时的培养温度(二二) PH微生物微生物最低最低PH最适最适PH最高最高PH细菌细菌3-56.5-7.58-10酵母菌酵母菌2-34.5-5.57-8霉菌霉菌1-34.5-5.57-8 微生物生长过程中机体内发生的绝大多数的反微生物生长过程中机体内发生的绝大多数的反应是酶促反应,而酶促反应都有一个最适应是酶促反应,而酶促反应都有一个最适pH范围,范围,在此范围内只要条件适合,酶促反应速率最高,微在此范围内只要条件适合,酶促反应速率最高,微生物生长速率最大,因此微生物生长也有一个最适生物生长速率最大,因此微生物

20、生长也有一个最适生长的生长的pH范围。范围。 (三三) 氧氧根据氧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可将微生物分为根据氧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可将微生物分为好氧好氧微好氧微好氧耐氧型耐氧型兼性厌氧兼性厌氧专性厌氧专性厌氧微生物类型微生物类型最适生长的最适生长的O2体积分数体积分数好氧好氧微好氧微好氧氧的忍耐型氧的忍耐型兼性厌氧兼性厌氧专性厌氧专性厌氧等于或大于等于或大于202一一lO2以下以下有氧或无氧有氧或无氧不需要氧、有氧时死亡不需要氧、有氧时死亡自由基是一种强氧化剂,它与生物大分子互相作自由基是一种强氧化剂,它与生物大分子互相作用,可导致产生生物分子自由基,从而对机体产用,可导致产生生物分子自由基,从而对机

21、体产生损伤或突变作用,直至死亡。氧之所以对专性生损伤或突变作用,直至死亡。氧之所以对专性厌氧微生物以外的其他四种类型微生物不产生致厌氧微生物以外的其他四种类型微生物不产生致死作用,是因为它们具有超氧物歧化酶,可催化死作用,是因为它们具有超氧物歧化酶,可催化起氧化基化合物分解,最终分解成水。起氧化基化合物分解,最终分解成水。 氧对于好氧微生物生长虽然可以通过好氧呼吸产氧对于好氧微生物生长虽然可以通过好氧呼吸产生更多的能量,满足机体的生长需要,但另一方生更多的能量,满足机体的生长需要,但另一方面,氧对一切生物都会使其产生有毒害作用的代面,氧对一切生物都会使其产生有毒害作用的代谢产物,如超氧基化合物

22、与谢产物,如超氧基化合物与H2O2,这两种代谢产这两种代谢产物互相作用还会产生毒性很强的自由基物互相作用还会产生毒性很强的自由基OH.。 第五节第五节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 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防腐防腐(antisepsis):在某些化学物质或物理因子在某些化学物质或物理因子作用下,能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一种措施作用下,能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一种措施 消毒消毒(disinfection):利用某种方法杀死或灭活利用某种方法杀死或灭活物质或物体中所有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措施物质或物体中所有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措施灭菌灭菌(sterilization):指利用某种方法杀死物体指

23、利用某种方法杀死物体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的一种措施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的一种措施化疗化疗(chemotherapy):利用具有选择毒性的化利用具有选择毒性的化学物质如磺胺、抗生素等对生物体内部被微生学物质如磺胺、抗生素等对生物体内部被微生物感染的组织成病受细胞进行治疗,以杀死组物感染的组织成病受细胞进行治疗,以杀死组织内的病原微生物或病变细胞,但对机体本身织内的病原微生物或病变细胞,但对机体本身无毒害作用的治疗措施。无毒害作用的治疗措施。 三、控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三、控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 温度温度辐射作用辐射作用过滤过滤渗透压渗透压干燥干燥超声波超声波pH,O21.高温灭菌高温灭菌

24、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的温度越高,微生物死亡越快。高压蒸汽灭菌的温度越高,微生物死亡越快。通常情况下温度为通常情况下温度为121.3。 衡量灭菌效果的指标衡量灭菌效果的指标 十倍致死时间十倍致死时间 (decimal reduction time):即在即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微生物数量十倍减少所需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微生物数量十倍减少所需要的时间。要的时间。 热致死时间热致死时间(thennaldeathtime):即在一定温度即在一定温度下杀死所有某一浓度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下杀死所有某一浓度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 干热灭菌干热灭菌烘箱内热空气灭菌烘箱内热空气灭菌火焰灼烧火焰灼烧

25、干热灭菌干热灭菌温度:温度:150-170 ;时间:时间:1-2h对象:金属器械、玻璃器皿等对象:金属器械、玻璃器皿等将待消毒物品如注射器、金属用具、解剖用将待消毒物品如注射器、金属用具、解剖用具等在水中煮沸具等在水中煮沸15min或更长时间,以杀死或更长时间,以杀死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营养体和少部分的芽孢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营养体和少部分的芽孢或孢子。或孢子。煮沸消毒煮沸消毒 如果在水中适当加如果在水中适当加1碳酸钠或碳酸钠或2一一5的的石炭酸则杀菌效果更好石炭酸则杀菌效果更好 对于某些培养基,由于高压蒸汽灭菌会对于某些培养基,由于高压蒸汽灭菌会破坏某些营养成分,可用间隙灭菌法灭菌,破坏某些营养

26、成分,可用间隙灭菌法灭菌,即流通蒸汽即流通蒸汽(或蒸煮或蒸煮)反复灭菌几次,反复灭菌几次,间隙灭菌法间隙灭菌法 例如第一次蒸煮后杀死微生物营养体,冷却例如第一次蒸煮后杀死微生物营养体,冷却,培养过夜,孢子萌发,又第二次蒸煮,杀死,培养过夜,孢子萌发,又第二次蒸煮,杀死营养体。这样反复营养体。这样反复23次就可以完全杀死营养次就可以完全杀死营养体和芽孢,也可保持某些营养物质不被破坏。体和芽孢,也可保持某些营养物质不被破坏。 高温对牛奶及其热敏感物质不适宜,因高温对牛奶及其热敏感物质不适宜,因为高热破坏了食品的营养与风味。为高热破坏了食品的营养与风味。巴氏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具具体体方方法法低温维持法:只要在低温维持法:只要在63下维持下维持30min高温瞬时法:只要在高温瞬时法:只要在72下维持下维持15s超高温法:只要在超高温法:只要在135-150下维持下维持2-6s2辐射作用辐射作用 (radiation Sterilization)辐射灭菌是利用电磁辐射产生的电磁波杀死辐射灭菌是利用电磁辐射产生的电磁波杀死大多数物质上的微生物的一种有效力法。大多数物质上的微生物的一种有效力法。 3.电磁波电磁波:微波微波:通过热产生杀死微生物的作用;通过热产生杀死微生物的作用;紫外线紫外线(UV):使使DNA分子中相邻的嘧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