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7/0e2c9d32-6360-48dd-89d7-a6e7ad3e5c4d/0e2c9d32-6360-48dd-89d7-a6e7ad3e5c4d1.gif)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7/0e2c9d32-6360-48dd-89d7-a6e7ad3e5c4d/0e2c9d32-6360-48dd-89d7-a6e7ad3e5c4d2.gif)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7/0e2c9d32-6360-48dd-89d7-a6e7ad3e5c4d/0e2c9d32-6360-48dd-89d7-a6e7ad3e5c4d3.gif)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7/0e2c9d32-6360-48dd-89d7-a6e7ad3e5c4d/0e2c9d32-6360-48dd-89d7-a6e7ad3e5c4d4.gif)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7/0e2c9d32-6360-48dd-89d7-a6e7ad3e5c4d/0e2c9d32-6360-48dd-89d7-a6e7ad3e5c4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年河南省中招语文试卷分析白杭州2015年河南省中招语文试题紧扣新课标,注重语文能力的考查,强化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关注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握时代脉搏,彰显学科特色,贴近生活,以“落实课标、指导教学”为目的,导向明确,对语文教学工作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试题依然遵循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的原则,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运用情况,试题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无偏题、怪题。从试题结构看,延续了前几年试题的基本模式,题型结构依然是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和近几年试卷结构保持一致,延续了多年来试题的基本框架。自2007年试题分值由100分改为120分
2、9年来,题量略有减少的趋势,2007年共25个小题,2008、2009年22个小题,20102012年共23个小题,2013年共22个小题,去年和今年减少为21个,阅读量与往年基本持平。从全市考生得分情况分析,今年中考语文试卷难度系数为0.69,属中等难度。试题区分度为0.28,说明区分度较好,效度较高。现就试题特点,学生答题情况分板块概要分析如下:一、积累与运用试题分析近11年河南省中考积累与运用考查点统计。05年06年07年08年09年10年11年12年13年14年15年1汉字书写汉字书写汉字书写3分字音2分字音2分字音2分字音2分字音2分字音2分字音2分字音2分2字音字音字音2分字形2分
3、字形2分字形2分字形2分字形2分字形2分字形2分字形2分3修改病句、语意连贯古诗文默写字形2分古诗文默写8分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3分文学常识2分选词填空2分、选词填空2分、语意连贯3分古诗文默写8分古诗文默写8分4古诗文默写名著阅读古诗文默写8分名著阅读4分古诗文默写8分古诗文默写8分名著阅读3分古诗文默写8分古诗文默写8分名著阅读4分名著阅读4分5信息提炼与概括、语境词意理解语境字音、语境词意、修改病句文学常识、名著阅读4分信息提炼与概括2分、修改病句2分、据拼音与汉字3分图(表)文转换信息提炼概括3分、修改病句2分、说话得体2分语意连贯2分古诗文默写8分名著阅读4分名著阅读4分语意连贯4分语
4、意连贯4分6句子排序2分图(表)文转换5分根据主题选词写话与修辞应用5分名著阅读4分语意连贯3分信息提炼概括3分、修改病句2分图文转换说明4分、信息提炼概括2分、关联词应用与概括3分信息提炼概括2分、图文转换及说明结构与顺序5分信息提炼概括3分、图文转换及说明4分7图文转换提炼概括2分、语境词意2分、拟宣传语3分信息提炼与概括4分、语言过渡与连贯4分信息提炼概括4分、图文转换3分图文转换5分总分27分28分28分28分27分28分28分27分27分我省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的考查,具有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灵活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从上表可知:对字音、字形的考查体现了基础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每年必
5、考且分值都是各2分;都是学习生活中常见、常用,但又常错的字,而且多出自教材。古诗文默写每年必考,每年分值固定为8分,都是分直接型默写和理解型默写两种形式。名著阅读也是每年必考,分值为4分(仅09年为3分),四大名著的阅读都集中在西游记和水浒传两本书中,从最初简单的选择,到人物性格概括,再到结合具体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考查内容越来越细。今年又增加了外国童话试题,考查范围有扩大的趋势。信息提炼与概括题出现的频率也很高,但基本上都是和图文转换、表达连贯得体、修改病句、选词填空、特定语境的词意理解等结合起来考查,体现了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近3年题量略有减少,由7个小题减少到6个。对病句的考查有所减
6、少。2005-2009年5年中共考查4次。2010年以来的6年中,仅2012年考查了一次。一些知识点的考查出现频率较低。句子排序题仅2007年考过一次,关联词应用的考查仅2013年出现过一次。今年中考语文试卷“积累与运用”部分,和去年一样,仍然是6个小题,满分27分。本大题侧重考查的是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涵盖字音、字形、古诗文理解与默写、名著(包括童话)阅读、语言的连贯、信息提炼概括、读图写话与说明等,知识点的考查广、多、细,从基础知识到基本技能再到综合能力,设题由易到难,层次感强,难易适中,不偏不怪。第1题,是对字音的考查,主要考查词语中易读错的字的读音。与去年要求一样,选择
7、“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每组三对词语,四组共24个词语。24个词语大多来源自教材,其中有20个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没有生僻字词。本题答案是C,但是“A”组中的“模具”一词因为不常用所以容易读错。第2题,考查辨析字形,与去年一样要求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考查的内容均为常见的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墨守成规”的“墨”容易写成“默”。本题最大的迷惑选项是“D”选项中的错别字不易发现,即“凭心而论“中的”凭“应为“平”,完成这道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平心而论”是平心静气地评论,“平心”是心平气和的意思,只有掌握了词语的正确含义,才能从容应对这类试题。第3题是古诗文默写,分值历年来均为8
8、分。新课标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可见对古诗文名句默写的考查,正是新课标精神的具体体现。今年考查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零丁洋、爱莲说、闻王昌龄左迁遥有此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回避重点,均未超出新课标中学生必背古诗文篇目的范围。从答题情况看,满分率约占35左右。课文学生基本上都会背,但错字较多。如:“拂士”的“拂”写成“佛”,“浮沉”的“沉”写成“尘”,“淤泥”的“淤”不带三点水,“染”字多一点,“清涟”的“涟”写成“莲”;“夜郎”写成“夜朗”等。第4题,名著阅读,是对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的考查。今年试题在形式上没有变化,
9、即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水浒和外国童话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二选一作题,但考查范围有所变化。名著阅读中考查的两部外国童话虽然很有名,但是所选的两篇文章对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夜莺、渔夫和他的妻子学生认真阅读过的不多。从本题来看,二选一降低了作题的难度,但是从考查范围来看,课标中对中学生阅读量的要求正逐步得以体现。同时延续去年名著阅读对内容考查逐步加深的特点,要求写出对童话“常读常新”的阅读感受。从整体来看,名著阅读更注重了“真读”、细读,侧重考查学生概括复杂事件的能力和自己的阅读体验。第1小题比较容易,学生熟悉,所以学生选作此题的较多,得分率较高。在答题中失分原因有:审题不认真,没有看清“任选一题”的
10、要求,两个题都做而又都答不完整;概述故事情节不完整;第二小题中未能写出“常读常新”的阅读感受等。第5题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这是语句衔接的一种考查方式。此类题经常与修辞手法连在一起考查,常见的失误是与例句不相承,或者与语境不协调,只顾其一不顾其二,没有按要求写等。而去年与今年这道题均没有与修辞合并考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此题做的较好,学生能根据语境从文本中找到关键词进行作答,但表述参差不齐。第6题为综合性学习考查题,共7分。和前两年一样,将读图题和材料题整合成了一题,主要考查观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中的说明能力。本题第(1)题是根据几则新闻标题写出探究结果,3分
11、。此题要求答出“校园足球工作”“受到重视”“推进”三个要点,98的学生能够答出前两点,而“推进”这个要点概括出来的不多;个别学生审题不清,字数多于规定字数,要点说不清,造成失分率很高。(此题全省平均得分1.52,得分率51.00%)。第(2)小题是图文转换题,介绍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标志的设计意图,4分。此题大部分学生能够从图案和文字两方面思考作答,并能够结合图案和文字,通过想象答出要点,此题得分率较高。只有少数考生对图案的说明不够具体,造成失分。此题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试题中说明文内容考查量的不足。(此题全省平均得分2.64,得分率66%)。二、现代文阅读新课标在学段目标与内容
12、83;第四学段(7-9年级)中对阅读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
13、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第四学段(7-9年级)侧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评价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我省中考语文阅读考察的“五个关键词”、“四个层面”(省教研室中语室丁亚宏主任):五个关键词: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
14、;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探究拓展。四个阅读层面:写了什么?为什么写这些?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试题分析近11年河南省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文体统计年份05年06年07年08年09年10年11年12年13年14年15年考查文体(一)记叙文记叙文记叙文记叙文记叙文记叙文记叙文记叙文记叙文记叙文记叙文(二)说明文说明文议论文说明文说明文议论文议论文说明文说明文议论文议论文从近11年来看,我省现代文阅读的考查,记叙文每年必考,说明文与议论文二选其一。试题不偏不怪,有一定的难度、梯度和区分度。今年的阅读材料与去年相同,一篇是记叙文,一篇是议论文,文质兼美,贴近学生的生活,突出对文章的深度解读。总分值29分
15、,比前两年多1分。(一)记叙文阅读,选的是滴水之恩,共4个小题,16分,题量、分值与去年相同。文章紧跟时代,贴近生活,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没有偏题和怪题,但考查点与往年相比略有变化,考查的角度依次为:梳理情节、次要人物对推动情节突出主题的作用、形象分析、以及文章结尾的作用。可能因为受选文的限制,今年的试题对情节结构方面的考查偏多,缺少了语言赏析。但从近几年的试题来看,对语言的赏析、品味不应放松。第7题,要求“按事情的先后顺序概述我和他之间的故事”,4分。此题重在考查学生整体感知和语言概括能力,得分率较高。但部分考生未按照题干中“事情的先后顺序”的要求答题,而是按照文章的顺序概括故事,或是事件概
16、述不完整,造成失分。第8题,分析“头裹苗帕的老妇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满分4分,大部分考生得2-3分。一些考生不注意题干要求,未做到“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人物作用,只是堆砌术语;有的则是忽视“情节和主题”,或是混淆了角度,相对失分较多。(此题全省平均2.16分,得分率54.00%)。第9题,分析人物形象,满分4分,考生大多得分在3分左右。此题有2个要求,一是概括人物形象,二是进行分析。一些考生只是笼统的概括人物形象,缺少结合具体内容的分析;有的则是未抓住人物主要性格特征,概括不准确,分析不全面。第10题,要求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旨在考查学
17、生解读文本的能力,满分4分,大部分考生仅得1-2分。本题难度较高,四个答题要点中,学生答出一点、两点的居多,四点全答出的几乎没有。大部分考生只是围绕“突出中心”这一点反复阐述,缺乏多角度深入解读文本的能力,所以失分较多。(此题全省平均分1.43,得分率36%)。(二)议论文阅读为什么不读经典,针对当前大多数中学生不爱读经典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内容贴近中学生的生活。文中分析的四点原因按段首中心句的形式排列,思路清晰,易于学生理解。试题难度不大,都是常见题型,但第11题、13题较往年稍有变化,突出了稳中有变的的特点。第11题增加了审题和理解归纳的难度,四个要点要求从两个方面归纳总结;第13题的题型由
18、往年分析全文的论证思路改变为分析第3段的论证思路,范围缩小后,更便于学生理解。4个小题,分值13分,比去年多1分。第11题,从两方面概括“人们对经典敬而远之”的原因,考查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大多数学生概括比较全面,只有个别考生答非所问,不知从文本中寻找答案。第12题,侧重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兼顾考查了修辞的作用。此类题目,应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大部分学生作答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文体概念模糊,表述不清,失分相对较高。第13题,考查本文的论证思路。大部分学生作答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论证过程与论证方法混淆,不知道使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词语按层次表述,思路不清,缺少层次。(
19、此题全省平均2.49,得分率62.00%)。第14题,考查论点及论据之间的支撑与关联。大部分学生能够选对材料,但理由概述不够准确。三、古诗文阅读试题分析古诗文阅读主要通过重点字词解释、句子翻译、语段内容理解与概括、作者情感态度理解、写作手法与修辞方法赏析、重点字词的表达效果等方面,全面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引导古诗文教学。近11年河南省中考古诗文考查篇目统计年份05年06年07年08年09年10年11年12年13年14年15年古文篇目醉翁亭记陋室铭邹忌讽齐王纳谏鱼我所欲也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忌讽齐王纳谏桃花源记出师表曹刿论战诗词篇目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望岳(代宗夫如何)次北固山下(
20、客路青山外)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饮酒(结庐在人境)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春望(国破山河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分值14分14分14分15分15分14分14分15分15分纵观11年的中考试题,可以看出我省中考语文古诗文的考查非常平稳,具有以下特点:从考查范围和形式看,2006年以来,文言文均采用比较阅读方式考查,其中一篇课内,一篇课外,二者从作者、内容、表达手法等方面相同、相似或相关,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对初高中古文学习的衔接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古文所考课内篇目均是教材中的讲读课,且应该是各个教材版本所
21、共有的篇目;古诗词的考查,均未超出新课标“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9年级61篇中的前40首(后21首不是诗词)的范围。从考查重点看,落实了新课标“阅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的要求,注重基础知识积累和感悟应用能力的考查。古文的考查点一般是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翻译和文段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古诗词重在考查诗词内容、主题的理解与名句的鉴赏。从考查题量和分值看,古诗文阅读的分值维持在14或15分。其中古文是4道小题,10分;古诗词都是2道小题, 4分。第15题,考查实词“专”和“福”“狱”“靡”的意思,2分。此题属基础题,满分率在95%以上。第16题,是句子翻译,2分,
22、此题难度不大,满分率在80%以上。第17题,2分,考查学生对文章选材、中心的把握,使学生理解本文的写作重点是“曹刿对战争胜败的论断”,突出曹刿的“远谋”,及作者所强调的取信于民和正确的战略战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习古人在内容的取舍与详略上的写作技巧。第18题,是一道提炼、分析、概括题,考查学生对简易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同时考查学生信息筛选与概括表述能力,延续了前几年的题型和难度,对考生的文言文基本功的要求较高。此题4分,满分率仅占5,大部分考生得2分。究其原因,一是审题不清、答非所问或抓不住关键点。此题的问题是“用兵者应该怎样用士气取胜”,并且是“结合文段(一)(二)分条概括”
23、,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结合文段(二),没有扣紧“怎样用士气”,没有分条概括,有一部分学生直接答两个文段的共同点“士气的重要性”,然后从文中找例证。二是因为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只是死记硬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不够,看到没见过的文言文只好应付了事;三是虽能读懂文段大意,但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顺畅的概括表达。(此题全省平均分1.85,得分率46.00%)。古诗阅读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2个小题,4分。第19题,考查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1分。考生得分较高,满分率在97%以上。第20题,是一道古诗名句赏析题,考查的是对名句的理解、概括和品析能力。此题要求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海日生残夜
24、,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结果有考生找的例证却是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分析而来,有的甚至是从全诗内容分析而来,导致失分。一些考生虽能揭示出诗中蕴含的哲理,但不能结合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还有的考生不考虑题干中是两问,直接翻译,笼统作答,不扣题干,导致失分。此题满分3分,考生大多得2分,满分率约在50%左右。(19、20两题共4分,全省平均分2.04,得分率51.00%)。四、作文新课标指出:“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试题分析近1
25、0年河南省中考作文考查形式统计年份05年06年07年08年09年10年11年12年13年14年15年类型(1)半命题命题半命题命题命题半命题半命题命题命题命题半命题(2)话题话题命题材料材料材料材料材料材料材料材料从上表可知,我省中考作文命题形式始终是二选一,第(1)题多为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第(2)题多为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近几年以材料作文为主。从文体看,第(1)题基本上都是记叙文类型,第(2)题则是可叙可议;(1)(2)两题一般都不太适合写成说明文。从命题内涵看,重在考查考生对自然、人生、社会的体验感悟,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利于学生自由表达、个性发挥,同时力求传递正能量,对学
26、生进行正确的人生导向和人文熏陶。今年作文题的形式和往年一样,仍是二选一。题目(1)是半命题作文:“ 的微感动”。80的考生选作了该题。此题紧扣时代脉搏,需在一个“微”字上认真琢磨。随着社会、科技和现代传媒的发展,“微”字成为近几年来人们生活中的一个热词。微信、微博、微电影、微公益、微感动、微创手术等等,无不说明“微”正在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题目中“微感动”的“微”不仅是指受感动的轻重程度,更是指事件之“微”。也就是说选材要具体、典型,要从身边的常人和小事中寻找“感动”。公交车里,白发老人主动为抱孩子的农妇让座;酷暑天,妈妈手里的一个雪糕;寒冬里,老师一个温暖的拥抱;公园里,小男孩小心的扶正一棵被人踩倒的小花这些寻常小事,有时不免会让我们心头一颤,眼眶一热,都可以称之为“微感动”。写作时选材要着眼于“小”,不必刻意追求事件的“重大”,只要是能让我们感到温暖、受到感动的事儿均可。不过,“微”也不应是作文的全部,就主题或立意而言,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常中见新,朴中见色当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保材料在科技产业中的创新发展
- 股票质押合同范本
- 宜泊智慧停车场APP合作协议书范本
- 现代艺术在商业空间中的创新应用
- 饭店雇佣员工合同范本
- 电商平台数据安全与用户体验优化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
- 电商平台在礼品行业网络营销的策略分析
- 现代办公环境下的科技与文化整合实践
- 2024-2025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20糖类蛋白质含解析鲁科版必修2
- 2022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分布式光伏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平台和架体检查验收表
- 小儿麻疹的护理查房
- DL-T 2574-2022 混流式水轮机维护检修规程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分享课件
- 思想旗领航向心得体会
- 计算机软件确认控制程序
- 律师事务所章程
- 造价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 桥梁桩基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