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读后感:做最美的班主任_第1页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读后感:做最美的班主任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读后感:做最美的班主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读后感:做最美的班主任 读完了闫学所写的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 这本书,觉 得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它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教科书,读来感到 很神圣,我不自觉地用教给学生的读书方法,划出了其中的一些 经典句子。同时它又是一本非常精彩的故事书,读来感到像是在 聆听一位长者在向我们讲述班主任的成长故事,没有生涩难懂的 纯理论,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教育实例。这本书共五个章节,用平实真诚的语言从 在别人的眼中看到 自己莫让孩子知道你在教育他让家长也懂教育等五个方 面教给我们苏霍姆里斯基做班主任的方法,每每读到其中的一些 教育实

2、例都能让我产生共鸣,仿佛那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样。 选取其中印象深刻的几点与大家分享。stron第一、公正会使心灵变得高尚。一个老师该如何在学生面前维护一种教育上的公正,是教育 工作中一个非常敏感的领域。在教师公正这个问题上,苏霍姆林 斯基有着非常明确的洞察:公正使儿童的心灵变得高尚,而不公 正则使他们变得粗鲁、残酷无情。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的周围世界 之间的协调一致,就是通过感受到公正待遇的欢乐达到的。公正具有奇异的特性,它能拨开儿童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美。在苏霍 姆林斯基看来, 教师公正的态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对孩子 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公正会在儿童的心里引起怨恨。 学习 我们身边成

3、功有经验的班主任的做法,不难发现,她们不就是巧 妙地把公正的教育力量发挥到最大限度吗?她们把公正体现在班 级工作的时时处处,在班级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奖罚分明,言必 行,行必果,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给每个人提供展示的机会,每 个学生都能看到只要自己努力就能获得肯定。作为一名教师,每 个人都应该反思:面对那些正处在成长阶段的敏感的心灵,我做 到起码的公正了吗?stron第二、批评和表扬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批评和表扬,这是每天都会发 生的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对于学生来说,怎样的批评和表扬是 合适的、有效的,读了这本书让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批评,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提醒教师:老师很重

4、要的一点,就是善于看到 需要责备、毫不留情的东西。教育过程一个很大的缺点,就在于 许多老师花费很多精力去同孩子的淘气、恶作剧作斗争。值得去 责备的却是那种播下利己主义种子的行为以及以冷漠的态度对待他人精神世界的行为。由此想到了上周发生在儿子身上的一件事, 上周四下午体育课上,儿子在操场上被一个高个子学生撞倒了, 摔得很疼,头上起了一个大包,膝盖处也青了一块,儿子没有哭, 因为他觉得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哭是很难为情的。但那个撞人的 学生没有停下脚步,早已跑得不见踪影,儿子甚至没看到他的脸, 只知道那是个穿黑衣服的男生。虽然当时我有些心疼,但我在思 考,那个撞人的学生为什么没有停下来把人扶起来,难道

5、他是铁 石心肠?我想他当时肯定是会有愧疚感的,也有能力把一个小同学 扶起来,但他当时也许更多的是感到害怕,所以逃跑了。他为什 么这么害怕,跟我们老师家长平时的批评教育有没有联系呢?对 于闯祸学生的批评教育如果只是一顿劈头盖脸的指责,而不能抵 达心灵,重视强调后果的严重而轻视对行为本身的关注,充其量 只不过是一种震慑,旁观学生也只会觉得闯了祸是很倒霉的,尽 量离祸事远一点,万一遇上了,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如果说对 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是每一个教师都能做到的第一步, 那么苏霍姆林斯基在这个基础上又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二步。比 如,对于一个曾经偷窃的孩子,苏霍姆林斯基不仅教育他要把偷 来的东西想

6、办法返还,更重要的是他让这个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 向他人奉献自己的劳动果实,从中感受奉献的幸福和快乐,从而 从根本上杜绝偷盗等类似现象的发生。那么,对待那种撞人闯祸 的学生,我们是不是除了批评教育,也该迈出第二步呢?比如说, 可以让他在课间,到低年级去义务当好安全巡视员,专门负责提 醒小朋友不追跑,扶起摔倒的小朋友,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体会作为一个高年级大哥哥肩负的责任感,从根本上改变孩子对 闯祸的认识。对于表扬,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只有表扬才能够给儿童 带来欢乐,那就潜伏着一种危险。这种危险就是引发学生的虚荣 心,让他只是为了受到表扬而去做好事。 我想, 这种危险在我们 的学生中也多多少

7、少有存在一些吧。怎样解除这样的危险呢?苏 霍姆林斯基从多年的教育经验出发,认识到这样的道理:慷慨与 无私无论以什么方式来表现,都不应该去奖赏。对教师来说,真 正的教育技巧是使人们做好事而不指望表扬,应该教育学生把做 美好的事情看做应该的。夸奖、抚爱非常必要,但必须非常恰当 地去运用,使孩子明白不应该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才去做应该做 的事,更不是把自己应该做的事当成一种满足虚荣心的手段。stron第三、阅读是孩子的精神需要。生活在20世纪中叶的苏霍姆林斯基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 他说: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是我教育信念的一个信条。他 向班主任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如果你被指定担任五年级的班主任,

8、那你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这种精神需要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之一。 你要列出一张你的学生在中学时期应当阅读的书目,并且要设法 使本班的小图书馆里有这些书。这当然不只是针对五年级的班主 任提出的建议。本书也是在多个章节中花重笔墨,用大力气从不 同角度讲到了这个话题。比如在第三辑中,介绍一位老师的做法 是:在班里形成一条关于阅读的规定,每天早晨上第一节课前, 都由几个孩子向同学们介绍自己阅读中有趣的发现、获得的快乐, 以及心中的激动和迷惑,引导学生学会了讲述,学会了思考,也学会了讨论和交流,真正爱上了阅读。记得以前,我接到了一个学习基础比较好的班级,班里有一批已经爱上阅读的孩子, 我定期在班里开展读书交流

9、会, 还开展了读书方法交流会, 班内 形成了较浓的读书氛围。至今孩子们上台展开自己准备的稿纸, 上面写满稚嫩的字迹,还有修改的痕迹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现 在他们已经考入理想的大学。偶然碰到聊起,发现在他们的记忆 中留下印象的不是老师精心准备的教研课,不是哪次考试的分数, 而是读书活动给他们的影响。我想他们的成才得益最大的应该就 是大量广泛的阅读吧。他们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喜欢阅读。 阅读又让他们变得更优秀。阅读不仅是孩子的精神需要,也是老 师的精神需要。在书中最后一辑中讲到,苏霍姆林斯基在遗嘱中 这样写道:用知识哺育自己。他认为,教师只有不断地进修提高, 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对教师来说,有坡度的阅读是一个重要的 原则。所谓有坡度的阅读,是指书的选择必须对自己具有挑战性。 教师的阅读不完全是一种享受,或者主要不是享受,教师的阅读 更多的是一种提升,一种丰厚,一种转变,一种完善。书中强调, 真正的优秀教师应该具备三个板块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 开阔的人文视野和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说实话,看完这本书只用了短短几天的时间,但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