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想史 必修_第1页
中国古代思想史 必修_第2页
中国古代思想史 必修_第3页
中国古代思想史 必修_第4页
中国古代思想史 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整理 杨戬ak 在百度文库下输入 杨戬ak 有惊喜 本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网友上传是为了宣传本书,版权归原整理。绪论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特征:一、强烈的政治伦理色彩(价值观) 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以人为本位的,尤其重视现实人生中的政治与道德,“内圣外王”成为一种最高的人生理想。“内圣”是指有极高的道德修养,“外王”是指干一番事业。 儒、墨作为先秦显学,尤为典型,他们热衷于社会参与,遂有“孔席不暖,墨突不黔”的说法。 儒、墨思想最基本的特征是他们那种“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以天下是非兴亡为己任的道德责任情怀。(特别是政治) 中国知识分

2、子的优良传统:以天下是非为己任。表现: (1)关心社会、天下;(2)对政治仕途较热衷 如:庄子“乐于天下,忧于天下”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当今的知识分子不像话,与破除传统有关,新的东西尚未确立。 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务为治”(总结百家的共同点) 先秦儒学秦汉经学魏晋玄学 中国人特别讲道德。 叔孙豹“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中国价值观的载体是道德。 中国的传统思想对政治、道德的投入,使中国人倾心于现实生活,有效地抵御了来自宗教思想的诱惑。 优点:重人文主义精神,敬鬼神而远之,重理性。 缺点:强调道德的同时,轻功利;重自觉,轻法治;重人文,轻自然科学。

3、(一切都强调为政治服务,造成只重现时(世)。)二、求和谐的辩证思想和重统一的整体观念。 1、求和谐的辩证思想。 中国的传统思想讲辩证法,讲系统论,讲对立面的协调统一。如“牵一发而动全身” 辩证法起源广泛:儒家易经讲“一阴一阳之谓道”,“否极泰来”。 道家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反者道之动” 孙子兵法讲“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2、重统一的整体观念 中国的传统思想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身心的和谐,讲求“天人合一”,着重协调、强调统一成为传统思想的重要特征。中国人思维特点:强调整体利益第一。中国人强调“和”“和而不同”左传晏婴:同为水,和为羹。 优点:强调和

4、谐、统一,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际关系和谐以及身心平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缺陷:过分强调整体和统一,在客观上压抑了个性的发展,助长了政治上的专制,导致了人际关系上的庸俗化倾向。同时忽视自然科学分门别类的研究,也是导致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伍在方法论方面的原因之一。3、 经学式的思维方式 中国社会为两极社会,政治上的两极世界包括官和民(民包括地主);文化上的两极世界包括圣人和草民。经学思维即把圣人说的话看做万世不刊的经典。 圣人崇拜是经学思维的基础。经常永恒典型有代表意义中国知识分子对经典顶礼膜拜,养成一种“述而不作”的氛围。中国人:经典阐释学做学问的两个途径/方法: (1)汉学训诂学(“章句之学

5、”、保守)文字学的方法(从每一个字开始) (2)宋学义理学阐发经学中的微言大义(创新) 以上两种方法均为经学思维,从阐释出发。经学思维实质是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和创新。通过解释经典来阐发自己的思想,称为经学式思维,其特点有二: 限制性、创造性(在旧经典阐发中有一定的新创造) 孔子“述而不作”; 淮南子修务训:“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中国的传统文化崇拜圣人而主张复古,所以往往“托圣人以立言”,借古代以说今。优点:对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文化传统的信守,也增强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缺点:是一种保守性的思维方式,造成对古人和权威的迷信,限

6、制了创新精神。第1章 先秦诸子学1、 基本特征 1、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的性质。 人类社会初期人文主义性质不明显。至商代仍保持着对自然地崇拜。最初的人文思想:天命无常,强调以德配天。 人文主义在西周时期萌芽。进入春秋战国,人文主义成为当时思想的主流。 2、诸子学的发散性思维方式。诸子学各学派的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各异,呈现出发散性的特征。 汉书艺文志:“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隐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 3、诸子学积极地社会参与姿态。反映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基本心态:对社会的积

7、极参与。司马谈论六家要指:“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2、 孔子政治伦理思想 1、仁和礼孔子思想体系最核心的东西仁道德品格创新礼制度保守性以仁为主、以礼为主之争仁与礼的结合形成了孔子的思想体系,其特点为政治伦理,政治对伦理道德有渗透。孔子思想的生命力来自对中国特殊国情的适应和反映。(1) 孔子对仁的改造与创新,主要表现在: A.首先,孔子把仁改造成为包括和统率各种道德品质的最高到的品格和道德境界,创立了以“仁”为中心的伦理道德体系。 仁不是单一的道德品格,而成为一个道德体系。 它包括几乎所有的社会美德。 仁和它

8、所包含的德目的关系式一种统率与被统率的关系,纲和目的关系。“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恭、宽、信、敏、惠。”(阳货)“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学而)“刚毅木讷近仁。” 孔子的仁学体系以道德为本位为标向。 道德与政治的关系:主张“为政以德” 道德与经济的关系:强调“君子谋道不谋食”,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道德与教育的关系:要求“君子学以致其道”; 道德与文艺的关系:提出“思无邪”的标准,文学艺术不仅在形式上要“尽美”,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尽善”。 道德与人的关系:要求人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义。”(论语述而)B.其次,孔子“引礼入仁”,使人学体系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礼对

9、仁,在政治上具有制约作用和指导作用。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引礼入仁对仁形成的变化:使仁学成为一种有差等的、多层次的、有着宗法色彩和政治意义的人类之爱。 “仁”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A.“孝弟”(核心),“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亲亲”之道,调节家庭内部关系的道德规范。B.“忠恕”。忠以下事上的道德;恕同等级的贵族相处的道德。此为“尊尊”之道,调节政治关系的道德规范。C.“惠”。即“其养民也惠”。超阶级之爱,调节阶级关系的道德规范。总结:孔子的学说体系由礼

10、、仁结合而成,是一个二元结构体系。礼和仁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仁为至德,是孔子学说的主体部分,反映了孔子学说体系是道德伦理体系。礼对仁具有导向作用,礼的介入使孔学体系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政治功能。仁偏重道德取向,强调内在自觉,主要表现为道德规范作用;礼偏重于政治取向,注重外在规范。主要表现为政治限制功能。(2) 基本特征 体系的人文化: 孔子继承了周文化“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的传统,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 西方文化体系是二元化的,一个是宗教体系(承担价值取向),一个是科学体系(古希腊),而中国文化只有人文。“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刘向说苑:子贡问孔子:“死

11、人有知无知也?”孔子曰:“若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防生以送死也。欲言无知,恐不肖子孙弃不葬也。赐,欲知死人有知将无知也,死,徐自知之,犹未晚也。”(可见孔子观察问题的出发点,是社会的实际,而非科学的道理。科学问题,讨论的却是人文道德,现实民风问题。)“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祀并不是祈福,而是道德训练。孔子重视对祖先的祭祀。“如”表现出对鬼神之事的超脱。孔子强调的是礼的规范和仁的自觉。政治的伦理化孔子学说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积极入世的思想。孔子的理想政治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即被称为“礼治”和“德教”的伦理型政治。包括两个方面: A.重教化。主张用道德教育人,规范社会。子路:“子适卫,冉

12、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说文解字:“王者往也。”孔子肯定道德教化的作用。“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阳货)B.重统治者的表率作用。 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经济犯罪称为“盗”,政治犯罪称为“贼”。“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统治者“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从我做起,是伦理政治的出发点。这是一种典型的人治观念。“文武之政,布在

13、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中庸)规范的情感化(制度体现人文关怀,合乎人情)阳货: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何也?称情而立文。”他又提出“直”这一道德观念。直既是一种道德,又是一种自然情感,不需任何矫饰不掺半点虚

14、假的真实情感。子路:叶公语于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对人之常情的肯定。孔子强调道德规范合乎人情,这样这种道德才有可能成为一种道德自觉、自律。将其深化,就成为“推己及人”的“仁之方”。(人之常情是相通的)“圣人者,以己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荀子非相)人格的道德化(亦即道德人格的塑造。孔子认为最理想的人格是道德化的人格。)他在里仁中反复说:君子“志于道,据于德”。“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以道德作为出世的准则,是君子

15、的基本特征。关于道德化人格,有两个特点: A.主体性。“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 完成道德化人格的塑造,要做到以下几步: a.“行己有耻”,即具有道德上的羞耻感,是道德自觉 的前提。 b.在行为实践中要做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c.“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B.限制性。用天命、统治权威、圣人之言和礼乐制度来规范人格。宋明理学时,规范走向人之常情的反面。“以礼杀人”3、 老子思想 老子提出了高度抽象的道。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的形成。 1、道 老子思想的理论核心,是他的“道”本体论。道的特征: (1)宇宙本体与规律的统一。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

16、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2) 哲学抽象的产物。 老子之前,一些学说都试图从自然存在的具体事物中寻找作为世界本源的东西,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易经把天地水火雷山泽看作世界的本源。尚书洪苑把五行看作世界的本源。老子将抽象的道看作是世界的本源,由具体到抽象,完成了思维革命。“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3) 道的基本性质是“自然无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元德。” 2、道德认识论 认识道需要特殊的方式,因为道高度抽象的产物。 老子把这种特殊的认识方式称之为“致虚极,守静笃”

17、。 (1)致虚极:“虚心”,要涤除自己头脑中固有的成见和偏见,做到“不自见”“不自是”。“玄览”,即虚化知识的作用,摆脱经验的束缚,直接通过神秘的直觉去体认“道”的精神。“不出户,治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反对实践和经验。“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反对各种知识的学习。 (2)守静笃 即强调在认识“道”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旁观的态度,不要参与进去,往下判断。“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荀子解蔽: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 3、无为而治的思想 “爱民治国,能无

18、为乎?” “无为”政治理论,可分为“无情”“无智”“无事”三部分。 (1)“无情”(首先强调)(既无爱又无恨的感情) 统治者在统治时要仿效道、仿效自然,不带任何感情。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道无情,常与善人”,是这种“无情”政治形象的譬喻。 (2)“无智” “无智”就是主张在政治中排除一切“私智”,“无智”政治是双向的。 对被统治者来说,是“愚民”:“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对统治者本身来说是“愚己”:“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若晦,飘兮若无所

19、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 (3)“无事”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4、 庄子思想 1、道: 关于“道”,庄子大宗师阐述:“无为无形”“自本自根”“生天生地”“天不得高,地不得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 (1)与老子的“道”是一脉相承的。 (2)对“道”的描述上在理论上有所发展,把它看成世界存在的总依据。 (3)特别发展“自然无为”思想,建立了以“自然”为标志的人生理论。庄子否定了造物

20、主的思想,彻底摧毁有神论。齐物论:“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这是庄子唯物主义比老子彻底之处,庄子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庄子思想中神秘主义减少,无神论达到顶峰,最彻底。庄子的无神论(最彻底):“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者为死。若生死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知北游庄子思想特别强调“道”的自然性。什么是“道”?庄子认为“道”的基本属性是“自然”。他说:“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庄子称“自然”为“天”。“天”与“人”是一对矛盾。“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

21、鼻,谓之人。”“天与人不相胜”,指人的精神向“自然”的回归,又叫做“反其真”。庄子主张人性的返璞归真。他主张“人”向“天”的回归。这一思想是老子“用人配天”思想的发展。庄子的人生观反对现实对精神的束缚。即“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庄子的理想境界庄子崇尚“自然”的人生观,表现为对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追求和消极的“安之若命”的矛盾组合。首先,庄子追求一种高度的自由: 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其次,庄子又看出社会对人的限制,即“命”。既超脱又无奈,讲究“弃世”。弃世的具体内容是“虚己以游世”。“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

22、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关键“与时俱化”“物物而不物于物”,既不固执己见,因时变化;又不要为外物所役,而失掉自我。“顺人而不失己”“外圆内方”“外化而内不化”也就是说既要保持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人生尊严,出污泥而不染,又要保全生命,不与世俗作正面的冲突,从而达到身心两全。 2、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秋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引起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

23、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故为是举莛而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1) 关于是非关系:庄子主张“圣人和之以是非”。 “放声放肆,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是非之辨)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齐物论(2) 关于物我关系(客观与主观):庄子主张“将磅礴万物以为一”(逍遥游),以泯灭“物我”的界限。齐物论讲“庄周梦蝶”的故事。主张跳出物我之外,但容易导致一种虚无主义。(3) 关于生死关系:庄子主张“以死生为一条”。(德充符) 他的“丧妻鼓盆而歌”的故事典型地表达了他的生死观念。 生死乃自然之化,无须为其情伤,所以他提倡“死生无变于己”,表现

24、出对“生死”的一种超脱。综观庄子相对主义的哲学思想,是以“和是非”、“泯物我”、“一死生”为主要内容的。第2章 汉代经学1、 经学释义 1、经:(1)本义指丝织物的纵线,又称经线。“经,织从丝也。”说文解字(纺织,先有经线,后有纬线,借用此义,所以先出之书称“经”。)(2)“经”又引申为基本的和主要的意思。(3)“经”指早出的,具有权威性的文献典籍。书籍称“经”始于战国。 2、经学:是汉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它是解释和阐述儒家经典的学说。以研究“五经”为主,通过注释“经传”来阐述自己政治学术主张的学问,就叫做“经学”。 西汉时,“经”主要指五经,认为乐经为诗经的辅助。或认为乐经失传。五经:诗

25、书礼易春秋六经:五经+乐2、 基本特征: 1、经学的哲学基础是“天人”之学。 研究“天人”关系是汉代的学术时尚。研究“天人”之学的目的是“明天人之故”。汉代“天人之学”的特点是: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自然,附会人事,以沟通二者的关系。 董仲舒天人三策以阴阳比三纲,五行比五常。三 尊 卑 五常:木 金 火 水 土 父 子 君臣 夫妇 仁 义 礼 智 信纲 阳 阴 2、经学的方法论是训诂学的方法,并表现出经验论的特点。 训诂学与中国古代文字的基本特征有关,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方块字,具有表意作用,这与文字形义学有关系;具有表音作用,这与音韵学有关系。 训诂学包括文字形义学和音韵学。与这相对的,说文、释

26、名、尔雅等古字典均产生于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矛盾集中于对今文经的解释,今文经服务于政治,旨在发掘书中的微言大义,古文经严守训诂的原则,着重名物制度的考证,但基本的治学手段是“分文析字”的训诂,最后古文经学战胜了今文经学。汉代经学与宋明理学的区别在于:汉代研究方法为训诂的方法,考证文字的实学,而宋明理学的方法为义理的方法,通过阐述经文而阐发大义。称为虚学。春秋繁露王道通三解释“王”: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孰能当是。”文字形义学白虎通义解释“王”: “王者往也,天下所归往也。”音韵学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解释

27、“王”:“望着王者皇也,王者方也,王者匡也,王者黄也,王者往也。”“章句之学”:由于经学训诂的方法,形成了所谓的章句之学。章句是对五经逐章逐句逐字的系统解释。因为章句之学拘泥于字义的分析,拘谨而又繁琐,遂导致了“一经之说至百余万言”的弊端。专注于文字的分析必然导致对经书宗旨整体把握的忽视,遂有“章句小儒,破碎大道。”胡适提出“大胆假设(义理想象),小心考证(章句之学)。”此外,汉代经学还表现出经验论的特征。在汉代经学中,“天人相类”和“天人相副”的类比和类推成为一种典型的思维模式。王充“任耳目以定情实”。 3、汉代经学在学术传承上重视家法师说,遂由此派生出内部的学派之争。五经十四博士:诗:齐、

28、鲁、韩三家;书: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礼:大、小戴二家;易:施、孟、梁丘、京氏四家;公羊春秋:严、颜两家;造成经学的封闭,形成垄断和党同伐异的情况,阻碍了经学的发展。汉代郑玄破除了经学上的门户之见,在学术上贯通今古文经学,最终造成了经学的统一。第3章 魏晋玄学1、 什么是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社会主流思潮。“玄”字取义于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玄远”的意思。1玄学是魏晋时期哲学的总称,包括了当时的哲学个流派。2玄学是清淡,即通过辨析名理的方法研究“三玄”的学问。 “三玄”是指魏晋时期最为使人看重的玄学着作,即庄老周易。3玄学即“本末之学”。如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夫玄学者,乃本体之

29、学,为本末、有无之辨。”其主要特征如下: 1、从形式上看,玄学理论表现为儒道兼综。 在整个魏晋时期,玄学家表现为在儒道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如何晏、王弼“以儒合道”,向秀、郭象“以道合儒”,嵇康、阮籍“以道攻儒”,裴頠“以儒攻道”。 2、从内容上看,玄学所研究的根本问题是关于本体论的问题,着重于有无、本末、体用、自然名教关系的论证。 3、玄学所使用的方法是辨名析理的方法。 “名”指事物的名称,“理”指食物名称中所包含的“义理”。辨名析理就是研究“名”和“理”的相互关系。称之为“清谈”或“玄谈”,追求清通简要,采用清通简要的方法,进入魏晋,风气为之一变,“言不及实”。 4、从功用上看,

30、玄学依然是一种“内圣外王”之学。 “内圣”和“外王”依靠“名教”和“自然”的形式获得了新的诠释。 “独断论”的理论意义在于它彻底摆脱了生成论的束缚,专注于个体存在的论证。 郭象“自足其性”的理论,把个人的极限、本性发挥到极致,强调个体的价值,主张个性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名教自然统一论:人的动物性与文化养成构成矛盾。郭象的统一论即为通过调整这一矛盾达到灵与肉的统一。郭象提出“大小之殊,各有定分,非羡欲所及。”这一理论,强调社会差别是自然形成的,要人消灭非分的想法,论证了等级社会的合理性。“君臣上下,手足内外,乃天理自然,岂真人之所为哉?夫臣妾但各当其分耳,未为不足以相治。相治者,若手足耳目,四

31、肢百体,各有所司而更相御用也。夫时之贤者为君,才不应世者为臣。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卑,首自在上,足自居下,岂有递哉!虽无错于当而必自当也。”还提出“理想人格”:“夫神人即今所谓圣人也。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徒见其戴黄屋,佩玉玺,便谓足以缨拔其心矣。见其历山川,同民事,便足以憔悴其神矣。岂知至至者之不亏也。”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潮,它兼综儒道,是以辨析名理得抽象思维方式研究世界本质和存在依据的本体论哲学。玄学的特点在于它以自然净化名教之伪,用道家矫正儒家之失,用有无概括天人关系,以玄思替代实证思维,是一种超越经学的新的时代思潮。2、 贵无论 包括两大块:王弼“以

32、无为本”的思想和“竹林七贤”“任自然越名教”的思想。1、 王弼“以无为本” 王弼是玄学前期的代表人物,后期代表人物是郭象。 (1)“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不温不凉,不宫不商。听之不可得而闻,视之不可得而彰,体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尝。故其为物也则混成,为象也则无形,为音也则希声,为味也则无呈。故能为品物之宗主,苞通天地,靡使不经也。若温也则不能凉矣,宫业则不能商矣。形必有所分,声必有所属。故象而形者,非大象也;音而声者,非大音也。” (2)“得意忘言”的方法论。直奔主题,把握大意,而忘记文字语言。认为文字语言只是我们“得意”的工具,这一方法

33、与汉代经学的“分文析字”针锋相对。例:得鱼忘筌、得兔忘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王弼的人生论:“情近性”。理想人格“圣人”有两个特点:“同于人而高于人”。圣人同于常人在“五情同”情,超于常人在“神茂”性;“应物而不累于物”。2、 “竹林七贤”“任自然越名教” 超越名教的束缚,达到自然的境界。“自然”即无,任自然等于贵无。(1) “非汤武而薄周孔”的政治观,对名教进行批判。“竹林七贤”采用庄子的思想作为武器。(2) “从欲以得自然”的人生观,放纵自己的本性以达到自然的境界。但并不反对美德,而只是不希望虚伪,希望美德成为一种自愿的行为。(3) 性情论:“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衷,

34、正在我辈。”王戎第4章 禅宗1、 佛学的基本理论佛教是释迦牟尼在公元前六世纪创建的,古印度,被信众尊为佛佗,意为“顿悟者”。 寻求思想超越的方式。1、 四谛(四圣谛):苦、集、灭、道 苦谛:整个佛教的理论基石。认为人的本质是痛苦的,包括肉体的痛苦和精神的痛苦。 集谛:认为苦是由多种条件集合而成的,旨在探求苦的原因。造成苦果的原因是业。 佛教的基本理论是业报轮回。中国的传统理论(道教)是承负。业有六个层面, 称六道轮回。(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灭谛:又称”苦尽谛”,指人生苦难的解脱。是佛教修行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根绝了一切的困惑和痛苦,拜托了六道轮回,进入涅槃。“涅者不生,槃者

35、不灭”,即超脱了生死痛苦,达到了“常乐我净”的永恒。 道谛:指走向涅槃的道路。(四谛贯彻着因果关系原理,苦、灭是因,集、道是果。)2、 三法印 “三法印”讲佛学理论的三个基本特征 大智度论:诸行无常事物的运动 诸法无我法指世间的事物和存在。诸法无我指一切存在的事物都 没有“自性”。 涅槃寂静 世间的事物都没有本质的内容,是虚幻的。 三法印的理论基础是“缘起”学说。缘起,用来解释三法印的学说。是缘起理论就“真空假有”,佛教就是帮助人们看破 假有,认识真空 3、 修持的方法:戒、定、慧 戒:戒律戒规,是佛教徒的行为准则。是修行的第一步,即遵守戒律,也是入教的底线。佛教有“五戒”、“八戒”、“十戒”

36、等。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定:禅定。是修行的手段,调节心理状态的工夫。是修行的第二步。传统的说法是打坐,便于入定。 慧:发慧。思想达到了一个境界顿悟。只有进入入定的状态,才可能发慧、顿悟。 戒、定、慧一般顺序是由戒入定,由定发慧。 佛学分义学、禅学。 4、 佛学的特点: (1)它是一种以追求精神解脱为宗旨的人生哲学。 佛教理论从论证人生皆苦、世界皆幻出发,最终以超脱现实人生为标的。这一点与庄子思想类似。但庄子追求长生不老,表现出对世俗的依恋,以便彼岸世界为立足点,力求“外化而内不化”,在个人与社会之间求得一种妥协和平衡,是一种比较圆滑的处事方式,是现实的、理性的。而

37、佛教讲“涅槃”,以彼岸世界为理想,彻底否定肉体、现实社会的存在,是非现实的,神秘主义的。 柳宗元送玄举归幽泉寺:“佛之道大而多容,凡志于物外而耻制于世者则思入焉。” 魏晋僧肇读老子叹曰:“美则美矣,然期栖神冥累,犹未尽善!” 王维、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等唐宋文人均学佛。 (2)它具有一种浓重的消极色彩。 佛教视人生为畏途,以涅槃为理想。把“天度”看成一种人生理想。 与中国传统思想有很大的差异。易经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中国传统思想重生、重进步、重现实。其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禅宗,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代表。具有某种积极色彩。 (3)佛教学说体系宏大

38、精深而富于思辨性。 后汉书西域传论“好大不经,奇谲无已,虽邹衍谈天之辩,庄周蜗角之论,尚未足以墍其万一。” 所讨论的范畴有“真空假有”、本末、体用、形神、心性、事理、总别等,内容丰富深邃。 中国传统哲学在吸收佛学之后,得到发展。2、 禅宗思想(一)慧能的思想 慧能,俗姓卢氏,在河北壮大,范阳卢氏。从岭南北上湖北,投到弘忍门下,“求作佛”。一句“人虽有南北之分,但佛性无南北之分”使弘忍认为此人不是等闲之辈。手下了他。后弘忍要传“衣钵”,以“传法”为名,让弟子们各呈一首偈语,一次确定衣钵继承人。神秀与慧能展开竞争。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

39、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坛经是由慧能口述而成的。慧能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坛经一书中,主要有以下思想:1、 佛性论 “佛性论”是慧能思想体系的本体论。是慧能细想的核心部分。(1)佛性存在于一切众生之中。即“般若常在,不离自性”。慧能坚持心佛统一论,心即佛性。(2)佛性是一种恒定不变的东西。佛性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普遍性、绝对性和超越性。“佛性,在凡夫不减,在圣贤不增;在烦恼而不垢,在禅定而不净。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亦不及中间及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常住,恒不变异。” 曹溪大师别传归纳他的佛性论“法无有比,无相待故”2、 修行论修行论是“佛性”的认识论,认识自我固有的佛性的认识论。慧能的修行理论讲”

40、定惠(慧)为本”,但对定慧的关系作了新的论述。慧能强调“定慧体一无二”,意在取消坐禅的形式,将修行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坛经:“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莫起诳妄,即是真如本性。用智慧关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 无念:不但不能起“妄念”,而且也不能起“净念”。 无忆:摆脱已有的记忆,超越世俗的成见。 无着:又称“无住”,就是切戒执着。3、 顿悟论 顿悟论是对其“佛性轮”和“修行论”的理论总结。坛经三十:“知不悟,即佛是众人;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固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 (二)禅宗思想的发展 1、表现在佛性论上,是从佛性“清净”到佛性“本空”。

41、继承: 五灯会元:“全心是佛,全佛即人,人佛无异,始为道矣。” “那个台无月,谁家树不春”形容这种人类佛性的普遍性。佛性是人类的本质。 发展: “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三即一,皆是空明而无实有。如真正作道人,念念心不间断。自达摩大师从西土来,只是觅个不受人惑的人。” “水不洗水,佛不度佛。” 从佛性“清净”到佛性“本空”,反映了禅宗关于精神解脱理论的日趋彻底性。就佛性的基本属性而言,禅宗认为它是超越时空的。禅宗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佛性的特点: (1)佛性是不变的,无差别的。即所谓“旷劫无异,不存阶级”“性相常往,事理不二,真佛如如”。(佛性的空间超越)

42、在说明佛性的不变时,禅宗用青山为喻,说“青山原不动,浮云任去来”。 (2)佛性是无名无相,无出无入,无古无今的。 天台徳韶国师说:“大道廓然,讵齐今古。无名无相,是法是修。” (3)佛性是圆足无缺,一多相摄的。 “举着一理,一切礼皆然。见一事,见一切事。见一心,见一切心。见一道,见一切道,一切处无不是道。见一尘,十方世界山河大地皆然。见一滴水,即见十方世界一切性水。又见一切法,即见一切心,一切法本空。心即不无,不无即妙有。有亦不有,不有即有,即真空妙有。即若如是,十方世界不出我一心,一切微尘国土不出我一念。(古尊宿语录) 这与现在的“全息论”很相似。 (4)佛性是在因果关系之外的。义玄说:“世

43、尊云:法离文字,不属因,不在缘故。”由于佛骄傲的超越性和绝对性,使它成为一种绝言超象无从把握的神秘存在。五灯会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慧能曾对门下僧众说:“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神会禅师应声回答:“是诸法之本源,乃神会之佛性。”慧能说:“我向你说他无名字,你却说它是本源佛性。”可见佛性是不可说的。 关于佛性这种在认识上的模糊性,禅宗有许多描述:怀让说:佛性“说似一物即不中”。义玄说:“拟议即差,动念即乖。”南泉普愿说:“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非邪?”佛性是不能用语言描述,用具体事物比拟的,是在知与不知之

44、上的。所以有人问:“如何是玄妙?”答曰:“未问已前。”玄妙正在于其模糊性。佛性即玄妙。有人问文益禅师:“如何是第一义?”他回答说:“我向尔道,是第二义。”第一义是不可说的。 2、表现在修行论上,是从破除清规戒律,不读经、不坐禅,到任运自然。 禅宗的修行论第一讲“内求返本”。 内求返本即“自觉”,与孟子的“性善论”相似。 百丈怀海解释说:“西国云佛,此土云觉,自己鉴觉。” 宗教修行实际是一个内求返本的过程,完全是一种个人行为,自己的事情。 大珠慧海投到马祖道一门下求佛法,马祖道一明确地告诉他:“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做么?”大珠仍不解其意,问:“阿那个是慧海宝藏?”马

45、祖回答说:“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 所以利踪神力禅师说:“仁者本性具足,本自周备。直教无纤尘法碍你眼光始得。” 关于内求返本的修行求证,禅宗有一些形象的说法,意味深长:“饭箩边坐饿死人,临河渴死汉。” 内求返本的修行论与佛性本有论是一致的,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中道”思维。(认识的对象是佛性) “中道”即不偏之义,是一种最高的佛教智慧(般若),达到彼岸佛土的途径。 禅宗的“中道”指一种超然达观俄,既不执着于相待的任何一极,又能涵括调和相待之两极的思想方法。 “我身无两头,我语无背面。” “内见外见俱错,佛道魔俱恶。” “真修者不得勤,不得忘。勤即

46、近执著,忘即落无名。此为心要。” “才做佛见,便被佛障。”任何一个好东西,都有其局限性。 反对任何一种极端,完成极端的超越。 禅宗的“中道”思想核心是破除执著成见,后逐渐转变为“无心”“无意”的自然任运的思维方法。 打破承建的语言:“三冬华木秀,九夏雪霜飞。” “大洋海底红尘起,须弥山顶水横流。”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3、 直觉顿悟。 所谓的直觉顿悟,就是摈弃五官感觉。禅宗认为直觉是超感官的。 清凉文益在对僧众讲悟道时问:“泉眼不通被沙碍,道眼不通被什么碍?”僧众无对。他说:“被眼碍。”他认为人的眼光被虚幻万变的世界所迷惑,所以不能反求本心,顿现真如佛性。 天台德韶讲悟道之要时说: “要会么?塞却眼,塞却耳,塞却舍、身、意,无空缺处,无转动处。无用心处,亦无设施处。若如是会得,始会法门绝拣择,一切言语绝渗漏。” 归纳直觉顿悟和言语、逻辑的关系: “理明则言语道断,何言之能议?旨会则心行处灭,何观之能思?” 禅宗讲直觉顿悟称之为“冥会”“妙会”。禅宗的直觉顿悟,反对拘泥形式,强求造作,喻修行于日常生活,在平凡中悟解真理。 禅宗还反对读经。药山惟俨有一次读经书被门下僧人发现,问他说:“和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