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_第1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_第2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_第3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_第4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药学习题集主 编:钟仕卿副主编:黄兆胜编 委:钟仕卿 黄兆胜 颜燕银 蓝森麟 吴庆光 韦品清 李盛青参加工作人员:何国林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复习资料编写组* 中药学习题集 *主 编:钟仕卿副主编:黄兆胜编 委:钟仕卿 黄兆胜 颜燕银 蓝森麟 吴庆光 韦品清 李盛青 参加工作人员:何国林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复习资料编写组 () 选择题 A 型题: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 我国现存的最早的药学专着是:( ) A.新修本草 B.本草纲目 C.证类本草 D.本草求真 E.神农本草经 2.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是:( ) A.本草经集注 B.本草拾遗 C.神农本草经 D.新修

2、本草 E.本草纲目 3.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 ) A.公元前五世纪 B.公元前二世纪 C.公元二世纪 D.公元四世纪 E.公元五世纪 4. 最早用图文对照方法的药学名著是:( ) A.证类本草 B.新修本草 C.本草拾遗 D.本草纲目 E.本草经集注 5. 神农本草经载药数是:( ) A.675 种 B.365 种 C.844 种 D.921 种 E.730 种 6.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 A.苏敬 B.李勣 C.李时珍 D.陶弘景 E.唐慎微 7. 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是:( ) A.证类本草 B.唐本草 C.本草求真 D.本草拾遗 E.滇南本草 8. 能减轻或消除药物毒性

3、的方法是:( ) A.炮制、配伍 B.配伍、服法 C.炮制、服法 D.煎法、服法 E.以上均不是 9. 将生地黄制成熟地黄,天南星制成胆南星,其目的在于:( ) A.提高疗效 B.改变药物性能 C.便于服用 D.改变药物作用部位 E.消除或降低毒性 10. 能发散或有芳香气味(含挥发油)的药物,在煎煮时宜:( ) A.先煎 B.久煎 C.包煎 D.另煎 E.不宜久煎 11. 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称为:( ) A.修制 B.水制 C.火制 D.炮制 E.水火共制 12. 下列除( )外,均是减轻或消除药物毒性的方法? A.炮制 B.配伍 C.剂量 D.煎法 E.服法

4、13. 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是:( ) A.以四气五味为基础,以所治病为依据。 B.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 C.以药性为基础,药效为依据。 D.以治法为基础,脏腑为依据。 E.以药味为基础,脏腑为依据。 14. 大戟、甘遂、川乌、巴豆等药物内服需炮制,其目的在于:( ) A.降低或消除毒性、烈性、副作用 B.改变药物性能 C.提高疗效 D.便于服用 E.扩大用药范围 15. 辛味药治气血阻滞之证是取其:( ) A.发散之功 B.宣泄之功 C.行气血之功 D.开窍之功 E.宣发之功 16. 酸涩味药治遗尿、遗精,是取其:( ) A.补益之功 B.固涩之功 C.软坚之功 D.固

5、气之功 E.缩小便之功 17. 甘、淡,寒的药物多具有:( ) A.清热生津 B.清热利尿 C.清热凉血 D.清热燥湿 E.清热解毒 18. 下列除( )外,均是甘味药的作用。 A.补益 B.和中 C.缓急 D.固涩 E.调和药性 19. 下列除( )外,均是升浮类药一般具有的功效。 A.升阳发表 B.祛风散寒 C.潜阳息风 D.涌吐 E.开窍 20. 下列除( )外,均是沉降类药一般具有的功效。 A.泻下 B.清热 C.解表 D.利水渗湿 E.消积导滞 21. 胁痛、抽搐应选用归何经的药物?( ) A.心经 B.肝经 C.脾经 D.肾经 E.肺经 22. 黄芩配生姜属七情中的:( ) A.相

6、畏 B.相使 C.相恶 D.相杀 E.相反 23. 为了提高疗效和扩大用药范围的配伍形式是:( ) A.相须、相杀 B.相畏、相反 C.相使、相畏 D.相须、相使 E.相反、相杀 24. 在“十八反”中,下列除( )外,均反甘草。 A.甘遂 B.大戟 C.芫花 D.海藻 E.巴豆 25. 一般中药的常用剂量是:( ) A.13 克 B.1530 克 C.310 克 D.3040 克 E.60 克 26. 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使其疗效增强的配伍关系称为:( ) A.相使 B.相畏 C.相杀 D.相须 E.相恶 27. 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在七情中称为

7、:( ) A.相使 B.相畏 C.相杀 D.相须 E.相恶 28. 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副作用,在七情中称为:( ) A.相杀 B.相畏 C.相恶 D.相反 E.相使 29. 在“十八反”中,下列除( )外,均反藜芦。 A.人参 B.沙参 C.丹参 D.玄参 E.党参 30. 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的官修本草是:( ) A.唐本草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开宝本草 E.本草品汇精要 31. 下列除( )外,均是清代的本草? A.本草求真 B.本草从新 C.本草备要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纲目拾遗 32. 本草纲目载药:( ) A.365 种 B.730 种 C.844

8、种 D.1500 种 E.1892 种 33. 植物类药,叶类的采收期是:( ) A.枝叶茂盛的花前期 B.花蕾将开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 C.果实成熟后 D.花凋谢时E.果实将成熟时 34. 下列除( )外,均是常用炮制的大法。 A.修治 B.切制 C.水制 D.火制 E.水火共制 35. 下列除( )外,均属药性理论的内容。 A.性味 B.归经 C.用法 D.毒性 E.升降浮沉 36. 下列除( )外,均是苦味药的作用。 A.燥湿 B.通泄 C.降泄 D.渗湿 E.清泄 37. 相杀的含义是:( ) A.功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的功效。 B.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减轻或消除。

9、 C.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D.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 E.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38. 下列除( )外,均属中药用法的内容。 A.给药途径 B.应用形式 C.煎煮方法 D.服药方法 E.配伍方法 39. 下列除( )外,均是中药学研究的内容。 A.中药的来源 B.中药的采制 C.中药的性能 D.中药的制剂 E.中药的功效应用 40. 新修本草成书于:( ) A.公元二世纪 B.公元 500 年左右 C.唐显庆四年(公元 659 年) D.公元 1082 年 E.公元 1596 年 41. 毒性是指:( ) A.毒性反应 B.不良反应 C

10、.副作用 D.药物的功效 E.以上均不是 42. 辛味的作用是:( ) A.补益、收敛、固涩 B.泻下、软坚 C.发散、行气血 D.燥湿、利湿 E.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43. 苦味药的作用是:( ) A.行气、行血 B.燥湿、利湿 C.燥湿、健脾 D.渗湿、利尿 E.燥湿、降泄、通泄、清泄 44. 咸味药的作用是:( ) A.收敛固涩、补肾 B.泻下、利尿 C.软坚散结、泻下 D.软坚、利水 E.缓急止痛、行血 45.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 ) A.部位 B.原理 C.范围 D.趋向性 E.以上均不是 46. 归经是指药物作用的:( ) A.部位 B.原理 C.范围 D.趋向性 E.以上

11、均不是 47. 影响药性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是:( ) A.药物的性味 B.药物的质地 C.药物的成熟程度 D.炮制和配伍 E.服法和煎法 48. 常用的火制法有:( ) A.炒、炙、煅、煨、烘焙 B.炒、煎、潬、煨、煅 C.潬、炒、煅、煨、烘焙 D.蒸、潬、炒、煅、煨 E.烘焙、炙、蒸、炒、煨 49. 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方法是:( ) A.润 B.漂 C.淬 D.潬 E.煮 50. 用酸醋炒玄胡,其炮制目的是:( ) A.增效 B.减毒 C.矫味 D.改变药性 E.改变药性性状 51. 在“十八反”中,半夏反:( ) A.甘草 B.藜芦 C.乌头 D.细辛 E.以上均不是

12、 52. 在“十八反”中,白芍反:( ) A.甘草 B.藜芦 C.乌头 D.细辛 E.以上均不是 53. 在“十九畏”中,郁金畏:( ) A.巴豆 B.川乌 C.官桂 D.丁香 E.以上均不是 54. 本草经集注的作者是:( ) A.苏敬 B.李勣 C.陶弘景 D.唐慎微 E.李时珍 55. 证类本草的作者是:( ) A.苏敬 B.李勣 C.陶弘景 D.唐慎微 E.李时珍 56. 证类本草成书于:( ) A.汉代 B.清代 C.唐代 D.宋代 E.明代 57. 本草纲目拾遗成书于:( ) A.汉代 B.清代 C.唐代 D.宋代 E.明代 58. 中药大辞典成书于:( ) A.清代 B.宋代 C

13、.明代 D.民国时期 E.当代 59. 有收敛固涩功效的药物其味多是:( ) A.苦 B.甘 C.咸 D.甘淡 E.酸涩 60. 黄芪与茯苓配伍,是运用药物“七情”的:( ) A.相须、相使 B.相使 C.相须 D.相畏 E.相杀 61. 用咸味药治瘰疬、痰火结核、瘿瘤等证,是取其:( ) A.泻下之功 B.软坚散结之功 C.宣泄之功 D.发散之功 E.补益之功 62. 用苦味药治热结便秘,是取其:( ) A.宣泄之功 B.燥湿之功 C.坚阴之功 D.通泄之功 E.行气之功 63. 将大麦、稻谷发芽,其目的是:( ) A.便于贮藏 B.便于制剂 C.便于服用 D.产生新药效 E.改变药物归经

14、64. 用辛味药治感冒,是取其:( ) A.行气之功 B.宣泄之功 C.发散之功 D.通泄之功 E.以上都不是 65. 用猪苓、茯苓治小便不利,水肿等证,是取其:( ) A.咸味的作用 B.甘淡味的作用 C.苦味的作用 D.甘味的作用 E.辛味的作用 66. 用液体辅料与药材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是:( ) A.炒黄 B.炒炭 C.炙 D.淬 E.潬 67. 在“十九畏”中,人参畏:( ) A.赤石脂 B.五灵脂 C.砒霜 D.官桂 E.三棱 68. 在“十九畏”中,川乌、草乌畏:( ) A.牵牛 B.五灵脂 C.赤石脂 D.犀角 E.丁香 69. 发散风寒药性味多属:( )

15、A.辛寒 B.苦寒 C.甘寒 D.辛温 E.苦温 70. 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宣肺平喘的药物是:( ) A.麻黄 B.桂枝 C.紫苏 D.生姜 E.荆芥 71. 桂枝的性味是:( ) A.辛、微苦,温 B.辛,温 C.辛、甘,温 D.辛、苦,寒 E.甘、苦,温 72. 治疗风寒表虚有汗者,宜与白芍同用的药物是:( ) A.麻黄 B.桂枝 C.白芷 D.防风 E.荆芥 73. 既能发汗解肌,又能温通经脉的药物是:( ) A.麻黄 B.紫苏 C.桂枝 D.羌活 E.防风 74. 紫苏的性味是:( ) A.辛、苦,温 B.辛,温 C.辛、甘,温 D.苦,温 E.甘,温 75. 既能发表散风,透疹消疮,

16、炒炭又能止血的药物是:( ) A.桂枝 B.防风 C.荆芥 D.香薷 E.羌活 76. 患风寒感冒,咳嗽痰多和脾胃气滞,宜选用的药物是:( ) A.香薷 B.紫苏 C.麻黄 D.荆芥 E.防风 77.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防风的功效?( ) A.止泻 B.止痉 C.止痛 D.发表 E.止呕 78. 患风寒感冒,腰以上风寒湿痹,最宜选用的药物是:( ) A.荆芥 B.香薷 C.辛夷 D.紫苏 E.羌活 79. 麻黄的功效是:( ) A.发汗平喘利水 B.发汗行气利水 C.发汗解肌平喘 D.发汗止痛利水 E.平喘利水消肿 80. 既能发汗解表,又能行气宽中的药物是:( ) A.麻黄 B.桂枝 C.紫

17、苏 D.荆芥 E.羌活 81. 既能发汗解表,又能温中止呕及温肺止咳的药物是:( ) A.防风 B.桂枝 C.荆芥 D.生姜 E.细辛 82. 下列哪项不是细辛的功效?( ) A.祛风散寒 B.通窍 C.止痛 D.温中止呕 E.温肺化饮 83. 患者见风湿痹痛,带下过多最宜选用:( ) A.防风 B.苍耳子 C.羌活 D.桂枝 E.白芷 84. 阳明头痛,齿痛,鼻渊,风湿痹痛宜选用:( ) A.防风 B.葛根 C.柴胡 D.羌活 E.白芷 85. 既能散风除湿,又能通窍止痛的药物是:( ) A.羌活 B.防风 C.藁本 D.苍耳子 E.细辛 86. 既能发散风寒,又能宣通鼻窍的药物是:( )

18、A.桂枝 B.紫苏 C.薄荷 D.羌活 E.辛夷 87. 患风寒感冒,巅顶头痛最宜选用:( ) A.羌活 B.防风 C.蔓荆子 D.柴胡 E.藁本 88. 荆芥的功效是:( ) A.发表透疹,消疮止血 B.发表通窍,胜湿止痛 C.发表止痉,消疮止泻 D.发表止痛,利水消肿 E.消疮止泻,透疹止血 89. 患阴暑证,并见小便不利、水肿,最宜选用:( ) A.麻黄 B.防风 C.香薷 D.桂枝 E.羌活 90. 药性和缓,且微温不烈,既用于风寒又用于风热,还用于疮疡初起有表证的药物是:( )A.防风 B.荆芥 C.苍耳子 D.香薷 E.紫苏 91. 既用于风寒感冒,又用于胃寒呕吐及风寒咳嗽的药物是

19、:( ) A.桂枝 B.紫苏 C.荆芥 D.生姜 E.细辛 92. 可用于阳虚外感及寒痰停饮、鼻渊的药物是:( ) A.荆芥 B.紫苏 C.生姜 D.苍耳子 E.细辛 93.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薄荷的功效?( ) A.疏散风热 B.疏肝解郁 C.清利头目 D.利咽透疹 E.解毒散肿 94. 患者症见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及胸闷胁痛最宜选用:( ) A.柴胡 B.升麻 C.牛蒡子 D.薄荷 E.桑叶 95. 患儿麻疹不透,并见咽喉肿痛及大便秘结最宜选用:( ) A.薄荷 B.牛蒡子 C.葛根 D.升麻 E.荆芥 96. 下列哪项不是牛蒡子的功效?( ) A.疏风 B.利咽 C.透疹 D.解毒 E.清利

20、头目 97. 风热感冒,咽痛音哑,目赤肿痛最宜用:( ) A.柴胡 B.葛根 C.蝉蜕 D.桑叶 E.牛蒡子 98. 蝉蜕、桑叶、菊花均能:( ) A.透疹 B.利咽 C.明目 D.止痒 E.除湿 99. 患者因燥热伤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又复感风热最宜用:( ) A.蝉蜕 B.桑叶 C.菊花 D.薄荷 E.葛根 100. 下列除哪种药外,均能透疹?( ) A.蝉蜕 B.牛蒡子 C.薄荷 D.柴胡 E.葛根 101. 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利头目的药物是:( ) A.牛蒡子 B.柴胡 C.葛根 D.蔓荆子 E.升麻 102. 升麻与葛根均能:( ) A.止渴 B.止泻 C.透疹 D.解毒 E.

21、解肌 103. 患者证见恶寒无汗,项背强痛宜选用:( ) A.薄荷 B.牛蒡子 C.菊花 D.葛根 E.柴胡 104. 既能治目赤翳障,又能治惊痫夜啼和破伤风的药物是:( ) A.防风 B.菊花 C.桑叶 D.蝉蜕 E.荆芥 105. 既能疏散风热,又能平肝明目和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 A.薄荷 B.牛蒡子 C.桑叶 D.蝉蜕 E.菊花 106. 可用于寒热往来,感冒发热和气虚下陷,久泻脱肛的药物是:( ) A.升麻 B.葛根 C.柴胡 D.菊花 E.薄荷 107. 患者症见目赤昏花和头痛眩晕最宜选用:( ) A.蝉蜕 B.菊花 C.蔓荆子 D.柴胡 E.薄荷 108. 桑叶和菊花共同的功效

22、是:( ) A.疏风热和平肝明目 B.散风寒和平肝明目 C.清热解毒和明目 D.清肺润燥和疏风热 E.平肝明目和透疹 109. 麻疹不透和热病口渴最宜选用:( ) A.薄荷 B.牛蒡子 C.蝉蜕 D.升麻 E.葛根 110. 齿痛口疮,咽喉肿痛及风热头痛宜用:( ) A.柴胡 B.升麻 C.葛根 D.蔓荆子 E.桑叶 111. 下列哪项不是浮萍的功效?( ) A.发汗 B.利水 C.透疹 D.止痉 E.止痒 112. 木贼的功效是;( ) A.疏风热和利水 B.散风寒和明目 C.疏风热和明目退翳 D.利水和止血、平肝明目 E.疏风热和清热解毒 113. 风热感冒,头风头痛及目赤肿痛,目昏多泪,

23、风湿痹痛最宜选用:( ) A.防风 B.荆芥 C.蔓荆子 D.菊花 E.桑叶 114. 下列哪项不是葛根的治疗证候?( ) A.外感表证 B.热病口渴 C.阴虚消渴 D.麻疹不透 E.目赤肿痛 115. 柴胡的性味是:( ) A.辛、甘,寒 B.苦、辛,微寒 C.辛、甘、苦,凉 D.苦、甘,平 E.辛,苦,微温 116. 葛根的性味是:( ) A.辛、甘,平 B.苦、辛,寒 C.甘、苦,凉 D.甘、辛,凉 E.甘,温 117. 薄荷与牛蒡子均能:( ) A.散风热、透疹、利咽 B.疏风热、解毒散肿 C.疏肝解郁、利咽透疹 D.清利头目、疏肝解郁 E.利咽、透疹、清利头目 118. 清热药的主要

24、功效是:( ) A.清热泻火 B.清热燥湿 C.清解里热 D.清热凉血 E.清退虚热 119. 清热泻火药的主治证是:( ) A.气分实热证 B.血分实热证 C.虚热证 D.里热证 E.热毒证 120. 清热泻火药的功效是:( ) A.清热凉血 B.清热泻火 C.清热燥湿 D.清热解毒 E.疏散风热 121. 气血两燔时最宜:( ) A.先清气分后清血分热 B.气血两清 C.先清血分后清气分热 D.清血分热 E.清气分热 122. 善解肌退热的药物是:( ) A.石膏 B.知母 C.芦根 D.栀子 E.黄芩 123. 除( )外,均为石膏的主治证。 A.身热夜甚,舌绛,脉细数 B.壮热,烦渴,

25、汗出,脉洪大 C.肺热咳嗽 D.胃火牙痛 E.疮疡不敛 124. 石膏与寒水石的共同功效是:( ) A.清热凉血 B.清热泻火 C.清热解毒 D.收敛生肌 E.清热燥湿 125. 寒水石的功效是:( ) A.清热凉血 B.清热泻火 C.清热生津 D.清热解毒 E.清热除烦 126. 知母的性味是:( ) A.苦寒 B.辛寒 C.甘寒 D.苦甘寒 E.辛苦寒 127. 除( )外,均为知母的主治证。 A.热病烦渴 B.肺热咳嗽 C.阴虚燥咳 D.骨蒸潮热 E.胃热呕哕 128. 既能清热泻火,又能除骨蒸的药物是:( ) A.知母 B.生地黄 C.牡丹皮 D.青蒿 E.银柴胡 129. 石膏与知母

26、的共同性味是:( ) A.苦寒 B.辛寒 C.甘寒 D.咸寒 E.甘淡寒 130. 石膏与知母的共同功效是:( ) A.清热生津 B.清热止呕 C.清肺润燥 D.清热泻火 E.清热解毒 131. 有除烦止呕之功的药物是:( ) A.生姜 B.芦根 C.紫苏 D.知母 E.栀子 132. 除( )外,均为芦根的功效。 A.清热生津 B.除烦止呕 C.利尿 D.透疹 E.润燥 133. 除( )外,均为芦根的主治证。 A.热病烦渴 B.肺热咳嗽 C.肺痈吐脓 D.痈肿疮疡 E.麻疹透发不畅 134. 性味甘微苦微寒,生津力优的药物是:( ) A.天花粉 B.芦根 C.石膏 D.知母 E.淡竹叶 1

27、35. 除( )外,均为天花粉的功效。 A.清热生津 B.清肺润燥 C.解毒消痈 D.消肿排脓 E.滋阴降火 136. 天花粉最宜用治:( ) A.骨蒸盗汗 B.热病口渴 C.胃热呕吐 D.热淋涩痛 E.肝热目赤 137. 芦根与天花粉的共同功效是:( ) A.清热生津 B.清热除烦 C.清肺润燥 D.清胃止呕 E.清热利尿 138. 心移热于小肠之小便短赤涩痛,最宜用:( ) A.栀子 B.黄连 C.黄柏 D.淡竹叶 E.芦根 139. 除( )外,均有清热泻火之功。 A.石膏 B.知母 C.苦参 D.黄芩 E.黄连 140. 除( )外,均为栀子的主治证。 A.热病烦闷 B.湿热黄疸 C.

28、肠燥便秘 D.血热吐衄 E.疮疡肿毒,跌打损伤 141. 既能清肝火,又能散郁结的药物是:( ) A.栀子 B.桑叶 C.青葙子 D.夏枯草 E.决明子 142.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便的药物是:( ) A.菊花 B.谷精草 C.蝉蜕 D.密蒙花 E.决明子 143. 善于泻三焦火邪而除烦的药物是:( ) A.淡豆豉 B.竹叶 C.淡竹叶 D.栀子 E.黄连 144. 除( )外,均有明目退翳之功。 A.决明子 B.蝉蜕 C.谷精草 D.密蒙花 E.青葙子 145. 除( )外,均为龙胆草的适应证。 A.湿热下注之带下、阴痒 B.风热目赤 C.肝火头痛、目赤耳聋 D.黄疸尿赤 E.肝经热盛动

29、风之高热、惊厥、抽搐 146. 除( )外,均为苦参的适应证。 A.湿热泻痢 B.湿热黄疸 C.痈疮肿毒 D.湿热下注之带下、阴痒 E.湿疹、疥癣 147. 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收敛止泻,止血的药物是:( ) A.白鲜皮 B.秦皮 C.龙胆草 D.椿皮 E.黄芩 148. 除( )外,均为清热解毒药的适应证。 A.热毒痈肿疔疮 B.丹毒 C.热毒泻痢 D.湿热带下 E.热毒咽喉肿痛 149. 金银花与连翘的共同功效是:( ) A.清热泻火,疏散风热 B.清热泻火,消痈散结 C.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D.清热燥湿,消痈散结 E.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150. 既能清热解毒,又善疏散表热的药物是:( )

30、 A.桑叶 B.金银花 C.柴胡 D.葛根 E.薄荷 151. 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消痈散结,有“疮家圣药”之称的药物是:( ) A.金银花 B.连翘 C.菊花 D.鱼腥草 E.白蔹 152. 善治乳痈的药物是:( ) A.紫花地丁 B.败酱草 C.蒲公英 D.牡丹皮 E.红藤 153. 野菊花的功效是:( ) A.清热泻火 B.清热燥湿 C.清热散结 D.清热解毒 E.清热凉血 154. 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燥湿消肿的药物是:( ) A.大青叶 B.白鲜皮 C.黄柏 D.穿心莲 E.蚤休 155. 除( )外,均为大青叶的主治证。 A.湿热泻痢 B.热入营血,温毒发斑 C.温病初起,发热,头痛

31、D.喉痹口疮 E.丹毒痈肿 156. 功能清热解毒,善解疔毒的药物是:( ) A.蒲公英 B.紫花地丁 C.红藤 D.大青叶 E.贯众 157. 功能凉血利咽,善治咽喉肿痛的药物是:( ) A.薄荷 B.生地黄 C.大青叶 D.板蓝根 E.青黛 158. 除( )外,均为青黛的功效。 A.清热解毒 B.凉血消斑 C.清肝泻火 D.定惊 E.利咽 159. 除( )外,均为青黛的主治证。 A.温毒发斑,吐血衄血 B.痄腮喉痹,火毒疮疡 C.肺热咳嗽 D.湿热泻痢 E.暑热惊痫,惊风抽搐 160. 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杀虫的药物是:( ) A.白鲜皮 B.鸦胆子 C.贯众 D.地锦草 E.土茯苓 1

32、61. 功能清热解毒,善治肺痈的药物是:( ) A.鱼腥草 B.败酱草 C.芦根 D.天花粉 E.蒲公英 162. 除( )外,均为鱼腥草的主治证。 A.肺痈 B.肺热咳嗽 C.瘀阻腹痛 D.热毒疮疡 E.湿热淋证 163. 除( )外,均为清热解毒药。 A.金荞麦 B.红藤 C.地锦草 D.椿皮 E.山慈菇 164. 鱼腥草与败酱草的共同功效是:( ) A.清热解毒,消痈排脓 B.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C.清热泻火,消痈排脓 D.清热泻火,消肿散结 E.清热燥湿,消肿散结 165. 既能利咽,又能祛痰的药物是:( ) A.山豆根 B.射干 C.马勃 D.板蓝根 E.大青叶 166. 治疗肠痈的

33、要药是:( ) A.蒲公英 B.紫花地丁 C.败酱草 D.蚤休 E.连翘 167. 除( )外,均有利咽喉的功效。 A.板蓝根 B.射干 C.马勃 D.金银花 E.山豆根 168. 患者咳嗽、气喘、痰黄稠,咽喉肿痛最宜选用:( ) A.马勃 B.天花粉 C.连翘 D.山豆根 E.射干 169. 白头翁的功效是:( ) A.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B.清热燥湿,凉血止痢 C.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D.清热燥湿,凉血止血 E.清热泻火,凉血止痢 170. 治热毒血痢的良药是:( ) A.马齿苋 B.拳参 C.白头翁 D.半边莲 E.山慈菇 171. 既能清热解毒,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 A.地锦草

34、 B.拳参 C.蚤休 D.半边莲 E.山慈菇 172. 除( )外,均为蚤休的功效。 A.清热解毒 B.消肿止痛 C.凉肝定惊 D.化瘀止血 E.利水消肿 173. 白花蛇舌草的主治证是:( ) A.痈肿疮毒 B.热毒咽喉肿痛 C.毒蛇咬伤 D.瘰疬痰核 E.热淋涩痛 174. 除( )外,均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 A.大青叶 B.连翘 C.山慈菇 D.漏芦 E.白蔹 175. 除( )外,均为熊胆的主治证。 A.肝经热盛,生风所致高热、惊风、癫痫抽搐 B.血热之出血证 C.疮痈肿痛 D.肝热目赤肿痛 E.热毒咽喉肿痛 176. 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消暑利尿的药物是:( ) A.香薷 B.四

35、季青 C.绿豆 D.土茯苓 E.青蒿 177. 生地黄与玄参的共同功效是:( ) A.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B.清热解毒,活血祛瘀 C.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D.清热凉血,解毒 E.清热凉血,养阴 178. 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退虚热的药物是:( ) A.知母 B.黄柏 C.白薇 D.玄参 E.赤芍 179. 除( )外,均为玄参的主治证。 A.温邪入营,内陷心包 B.温毒发斑 C.津伤便秘 D.血滞经闭 E.咽喉肿痛,瘰疠等 180. 善清透阴分伏热,善治无汗骨蒸的药物是:( ) A.牡丹皮 B.玄参 C.赤芍 D.银柴胡 E.胡黄连 181. 除( )外,均为赤芍的主治证。 A.热入营血,斑疹

36、吐衄 B.阴虚发热 C.血瘀经闭 D.跌打损伤 E.目赤翳障 182. 牡丹皮与赤芍的共同功效是:( ) A.清热解毒,凉血 B.清热解毒,散瘀 C.清热凉血,散瘀 D.清热泻火,凉血 E.清热凉血,滋阴 183. 功能凉血,活血,用于肠痈的药物是:( ) A.红藤 B.败酱草 C.白花蛇舌草 D.牡丹皮 E.蒲公英 184. 功能凉血活血,又善透疹的药物是:( ) A.牡丹皮 B.赤芍 C.水牛角 D.紫草 E.玄参 185. 性味咸寒,既能清热凉血,又能解毒的药物是:( ) A.水牛角 B.玄参 C.生地黄 D.紫草 E.白薇 186. 除( )外,均为青蒿的主治证。 A.温邪伤阴,夜热早

37、凉 B.阴虚发热,劳热骨蒸 C.肺热咳嗽,痰黄稠 D.感受暑邪,发热头痛 E.疟疾寒热 187. 既能清虚热,又能截疟的药物是:( ) A.知母 B.青蒿 C.鸦胆子 D.柴胡 E.牡丹皮 188. 既能凉血退蒸,又善清肺降火的药物是:( ) A.白薇 B.知母 C.黄芩 D.芦根 E.地骨皮 189. 银柴胡与胡黄连的共同功效是( ) A.清虚热,凉血退蒸 B.清虚热,除疳热 C.退虚热,清湿热 D.凉血退蒸,利尿 E.凉血退蒸,解毒 190. 泻下药主归入:( ) A.脾、胃经 B.大肠经 C.脾、大肠经 D.胃经 E.大肠、小肠经 191. 攻下药性味多为:( ) A.辛寒 B.苦寒 C

38、.辛温 D.辛苦温 E.辛苦寒 192. 使用攻下药时,常配伍的药物是:( ) A.清热药 B.解表药 C.行气药 D.温里药 E.消食药 193. 润下药的味多为:( ) A.甘 B.咸 C.辛 D.苦 E.淡 194. 峻下逐水药的药性多为:( ) A.辛寒,有毒 B.辛温,有毒 C.苦寒,有毒 D.辛苦寒,有毒 E.辛苦寒,无毒 195. 大黄能泻下攻积,最宜用于:( ) A.热结便秘 B.寒积便秘 C.阴虚便秘 D.便秘兼气滞 E.脾虚泻痢 196. 大黄能苦降泄热,止血,最宜用于:( ) A.血热之便血 B.血热之月经过多,崩漏 C.血热之尿血 D.脾不统血之吐血,咯血 E.血热之吐

39、血、衄血、咯血 197. 欲用大黄攻下通便,入汤剂应该:( ) A.先煎 B.同煎 C.后下 D.另煎 E.包煎 198. 酒制大黄长于:( ) A.止血 B.通便 C.清热 D.活血 E.解毒 199. 欲增强大黄的止血作用,最宜:( ) A.蜜炙 B.酒炒 C.姜制 D.醋制 E.解毒 200. 芒硝的性味是:( ) A.辛寒 B.苦寒 C.辛苦寒 D.咸苦寒 E.咸甘寒 201. 芒硝与大黄的相同适应症是:( ) A.血瘀证 B.出血证 C.咽痛、目赤肿痛 D.寒积便秘、腹痛 E.虫积腹痛 202. 番泻叶的功效是:( ) A.泻下导滞 B.泻下冷积 C.活血祛瘀 D.清肝明目 E.清胃

40、止呕 203. 芒硝为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的结晶体,内服的常用量是:( ) A.35g B.510g C.1015g D.1530g E.3060g 204. 芒硝入复方的汤剂宜:( )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另煎 E.冲入药汁内 205. 可用于便秘,小儿疳积的药物是:( ) A.大黄 B.芒硝 C.芦荟 D.火麻仁 E.甘遂 206. 能泻下软坚的药物是:( ) A.大黄 B.芒硝 C.郁李仁 D.甘遂 E.巴豆 207. 火麻仁与郁李仁的相同适应证是:( ) A.热结便秘 B.肠燥便秘 C.冷积便秘 D.疮痈肿毒 E.水肿、臌胀、胸胀停饮 208. 郁李仁除能通便外,还能:(

41、) A.祛痰止咳 B.疏肝解郁 C.养心安神 D.清热养阴 E.利水消肿 209. 下列何者忌用峻下逐水药?( ) A.老人 B.儿童 C.孕妇 D.失眠者 E.兼表证者 210. 甘遂与京大戟的相同功效是:( ) A.消肿散结 B.活血祛瘀 C.清泻肝火 D.润肠通便 E.化痰止咳 211. 为减轻甘遂的毒性的常用方法是:( ) A.醋制 B.姜制 C.酒制 D.蜜炙 E.炒炭 212. 治疗寒积便秘,最宜选用:( ) A.芒硝 B.甘遂 C.巴豆 D.火麻仁 E.牵牛子 213. 下列哪项不是牵牛子的功效:( ) A.泻下 B.杀虫 C.去积 D.活血 E.逐水 214. 大多数祛风湿散寒

42、药的性味是:( ) A.辛甘热 B.辛苦温 C.苦甘温 D.辛热 E.甘温 215. 祛风湿散寒药多归:( ) A.心脾肾经 B.肝脾肾经 C.脾胃肾经 D.脾肺肾经 E.肝脾胃经 216. 祛风湿药的共同作用是:( ) A.温里散寒祛风 B.温肝散寒祛风 C.祛风散寒除湿 D.疏风散热 E.温肺化痰 217. 大多数祛风湿清热药的性味是:( ) A.辛苦寒 B.辛甘寒 C.辛寒 D.苦甘寒 E.甘寒 218. 大多数祛风湿强筋骨药的性味是:( ) A.苦甘温 B.辛苦温 C.辛苦寒 D.苦甘寒 E.辛热 219. 独活的性味是:( ) A.辛苦微温 B.辛甘热 C.苦甘温 D.甘温 E.辛热

43、 220. 独活主归:( ) A.肝、膀胱经 B.肝、肾经 C.脾、肾经 D.肝、脾经 E.脾、胃经 221. 独活的功效有:( ) A.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B.祛风湿、止痹痛,消骨哽 C.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D.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E.祛风湿、止痹痛,利尿 222. 威灵仙的性味是:( ) A.辛咸温 B.辛甘温 C.辛苦温 D.甘咸温 E.酸苦温 223. 治诸骨哽咽,最宜用:( ) A.独活 B.威灵仙 C.白花蛇 D.川乌 E.木瓜 224. 蕲蛇的性味:( ) A.甘咸温 B.辛苦温 C.辛咸温 D.甘辛温 E.甘苦温 225. 蕲蛇的功效:( ) A.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B.祛风

44、通络,定惊止痉 C.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D.祛风通络,利水 E.祛风通络,下乳 226. 蕲蛇治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最常配伍的药物是:( ) A.乌梢蛇 B.防风 C.独活 D.天麻 E.威灵仙 227. 木瓜的性味:( ) A.苦温 B.咸寒 C.酸温 D.甘平 E.辛温 228. 木瓜的功效:( ) A.舒经活络,除湿和胃 B.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C.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D.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E.祛风通络,止泻痢 229. 蕲蛇主归:( ) A.脾经 B.肾经 C.肝经 D.心经 E.肺经 230. 秦艽的性味是:( ) A.苦辛微寒 B.苦平 C.辛甘凉 D.苦辛平 E.苦微寒 231

45、. 既能祛风湿,强筋骨,又能利尿的药物是:( ) A.丝瓜络 B.千年健 C.狗脊 D.五加皮 E.桑寄生 232. 桑寄生的性味是:( ) A.辛苦平 B.辛甘平 C.苦甘平 D.苦甘温 E.苦辛寒 233. 既能治风湿痹痛,又能治胎漏下血,胎动不安的药物是:( ) A.五加皮 B.桑枝 C.桑寄生 D.狗脊 E.千年健 234. 川乌的功效是:( ) A.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B.除风通络,定惊止痉 C.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D.祛风通络,杀虫解毒 E.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235. 络石藤的功效是:( ) A.祛风通络,杀虫止痒 B.祛风除湿,凉血消肿 C.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D.祛风除湿,清

46、肺化痰 E.祛风湿,解毒化痰 236. 桑枝的功效有:( ) A.苦寒 B.苦平 C.甘,温 D.苦温 E.咸平 237. 防己的性味是:( ) A.苦甘温 B.苦辛 C.苦辛寒 D.苦辛温 E.苦酸寒 238. 木瓜主归:( ) A.肝、肾经 B.脾、胃经 C.肝、脾经 D.肝、胆经 E.脾、肾经 239. 桑寄生住归:( ) A.肝、肾经 B.脾、胃经 C.肝、脾经 D.肝、胆经 E.脾、肾经 240. 威灵仙的功效是:( ) A.祛风湿,止痹痛,消骨哽 B.祛风湿,通经络,消骨哽 C.祛风湿,利水,下乳 D.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E.祛风除湿,消骨哽 241. 川乌的性味是:( ) A.

47、辛,苦,温,有大毒 B.辛,甘,平,有大毒 C.苦,甘,温,有大毒 D.辛,咸,温,有大毒 E.甘,咸,温,有大毒 242. 除( )外,均有秦艽的功效。 A.祛风湿 B.止痹痛 C.止泻痢 D.退虚热 E.清湿热 243. 防己的功效是:( ) A.祛风湿,止痛,活血通络 B.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C.祛风湿,止痛,清热解毒 D.祛风通络,利尿 E.祛风活络,凉血消肿 244. 五加皮的性味是:( ) A.辛、苦、温 B.辛、甘、温 C.辛、咸、温 D.苦、甘、温 E.甘、咸、温 245. 除( )外,均是桑寄生的功效。 A.祛风湿 B.通经活络 C.益肝肾 D.强筋骨 E.安胎 246.

48、 芳香之品多能:( ) A.避秽化浊 B.开窍醒神 C.解暑化湿 D.燥湿健脾 E.醒脾化湿 247. 温燥之药多能:( ) A.发表散寒 B.温肾壮阳 C.温中散寒 D.祛风除湿 E.燥湿健脾 248. 化湿药的主治证是:( ) A.水湿风停证 B.水湿泄泻 C.湿温 D.温滞中焦证 E.湿痹 249. 化湿药入煎剂应:( ) A.先煎 B.另煎 C.烊服 D.不宜久煎 E.冲服 250. 下列除( )外,均有辛温性味。 A.藿香 B.佩兰 C.白豆蔻 D.砂仁 E.草果 251. 最善治湿浊中阻之呕吐的药物是:( ) A.苏叶 B.香薷 C.生姜 D.黄连 E.藿香 252. 治暑月外感风

49、寒,内伤生冷而致恶寒发热、头痛脘闷、呕恶吐泻者,最宜选用:( ) A.苍术 B.苏叶 C.青蒿 D.藿香 E.草果 253. 治脾经湿热,口中甜腻、多涎、口臭的良药是:( ) A.黄连 B.紫苏 C.香薷 D.草豆蔻 E.佩兰 254. 治湿胜中焦,脾失健运而致脘腹胀闷、呕恶食少、吐泻乏力、舌苔白腻等症,最为适 宜的药物是:( ) A.砂仁 B.白豆蔻 C.厚朴 D.苍术 E.草豆蔻 255. 下列哪一项不是苍术的适应证:( ) A.湿滞中焦 B.风湿痹症 C.外感风寒夹湿表证 D.湿热黄疸 E.夜盲症及眼目昏涩 256. 长于行气、燥湿、消除胀满之要药是:( ) A.苏梗 B.厚朴 C.砂仁

50、 D.白豆蔻 E.草豆蔻 257. 患者脘闷腹胀、腹痛、呕逆、喘咳痰多,宜选用:( ) A.紫苏 B.藿香 C.白豆蔻 D.厚朴 E.草果 258. 妇女停经二月,见呕吐、不思饮食、脘腹满闷、脉滑等症,宜选用:( ) A.藿香 B.厚朴 C.白豆蔻 D.砂仁 E.黄芩 259. 胃寒湿阻气滞呕吐最宜选用:( ) A.藿香 B.白豆蔻 C.草豆蔻 D.草果 E.厚朴 260. 既能燥湿行气,又能温中止呕的药物是:( ) A.草豆蔻 B.厚朴 C.草果 D.砂仁 E.生姜 261. 既能燥湿散寒,又能除痰截疟的药物是:( ) A.鸦胆子 B.青蒿 C.柴胡 D.草豆蔻 E.草果 262. 下列除(

51、 )外,均具有燥湿之功。 A.苍术 B.厚朴 C.草豆蔻 D.佩兰 E.草果 263. 下列除( )外,均具有温中止呕功效。 A.砂仁 B.白豆蔻 C.草豆蔻 D.生姜 E.藿香 264. 化湿药主归何经?( ) A.脾经 B.胃经 C.肺经 D.脾胃经 E.肺、大肠经 265. 入煎剂宜后下的药物是:( ) A.藿香、佩兰 B.苍术、厚朴 C.砂仁、白豆蔻 D.草豆蔻、草果 E.藿香、砂仁 266. 利水渗湿药的味多属:( ) A.甘 B.苦 C.咸 D.酸 E.甘淡 267. 利水渗湿药常配伍什么药,以提高疗效?( ) A.泻下药 B.清热药 C.开窍药 D.行气药 E.祛风湿药 268.

52、 下列哪一项不是茯苓的适应症?( ) A.各种水肿 B.脾虚诸症 C.停饮 D.肺虚证 E.心悸、失眠 269. 下列除( )外,均是薏苡仁的功效。 A.利水渗湿 B.健脾 C.除痹 D.清热解毒 E.清热排脓 270. 下列哪一项不是薏苡仁的适应症?( ) A.脾虚湿泻、水肿 B.湿痹拘挛 C.脚气浮肿 D.肺痈、肠痈 E.湿热黄疸 271. 治阴虚水肿,当首选:( ) A.茯苓 B.泽泻 C.猪苓 D.车前子 E.薏苡仁 272. 既善利水渗湿,又能泄肾和膀胱之热的药物是:( ) A.猪苓 B.知母 C.黄柏 D.泽泻 E.木通 273. 既能利水消肿,又能利湿退黄的药物是:( ) A.冬

53、瓜皮 B.玉米须 C.葫芦 D.蝼蛄 E.金钱草 274. 既能利尿消肿,又能祛风湿、强筋骨的药物是:( ) A.薏苡仁 B.桂枝 C.香加皮 D.萆薢 E.虎杖 275. 既能利水消肿、,又能化痰止咳,散结的药物是:( ) A.薏苡仁 B.泽漆 C.荠菜 D.车前子 E.石韦 276. 下列除( )外,均是车前子的功效。 A.利湿退黄 B.利尿通淋 C.渗湿止泻 D.清肝明目 E.清肺化痰 277. 下列哪一项不是车前子的适应症?( ) A.水肿、淋证 B.暑湿泄泻 C.痰热咳嗽 D.湿热黄疸 E.目赤涩痛、目暗昏花、翳障 278. 车前草功同车前子,且能:( ) A.利湿退黄 B.凉血止血

54、 C.清热解暑 D.清热解毒 E.消痈排脓 279. 下列除( )外,均是滑石的适应症。 A.湿热淋证 B.暑湿 C.湿温 D.血淋 E.湿疮、湿疹、痱子 280. 既能利尿通淋,又能通经下乳的药物是:( ) A.通草 B.关木通 C.冬葵子 D.瞿麦 E.漏芦 281. 下列哪一项不是关木通的适应症?( ) A.心火上炎、口舌生疮、心烦尿赤 B.热淋涩痛、水肿脚气 C.肠胃积滞、大便秘结 D.经闭乳少 E.湿热痹痛 282. 既用治湿热淋证,又用于湿疹阴痒的药物是:( ) A.滑石、通草 B.泽漆、瞿麦 C.萹蓄、地肤子 D.茵陈蒿、虎杖 E.车前草、金钱草 283. 治诸淋涩痛之要药是:( ) A.木通 B.滑石 C.海金沙 D.石韦 E.地肤子 284. 既能利尿通淋,又能下乳、润肠的药物是:( ) A.车前子 B.地肤子 C.通草 D.冬葵子 E.冬瓜仁 285. 既善治血淋涩痛,又可治肺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