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一、单选题(共 1515 题;共 3030 分)1 1“君,舟也,民,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对这句话认识很深刻,并注重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的是哪一位统治者()B.B.隋炀C.C.唐太D.D.唐玄宗2.2.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B.B.实现国家统C.C.开通京杭大运D.D.社会经济发展3.3.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 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

2、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和亲结盟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来访A.A.B.B.C.C.D.D.A.A.隋文帝A.A. 加强中央集权河24.4.唐朝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3B.B. 唐高祖李C.C.隋文帝杨D.D.隋炀帝杨广A.A.作战立功B.B.辛勤耕C.C.参加科举考D.D.经商致富5.5.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叙述,错误的是()A.A. 出现于唐玄宗统治前期唐玄宗有贞观遗风C.C.这时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B.B.史称D.D.唐玄宗任用富6.6.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我国的科举制度

3、正式创立于()A.A.隋朝朝朝7.7.下B.B.唐C.C.明D.D.清朝A.A.唐太宗李世民渊坚48.8.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弓 I I 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下列这些评论中,最中肯的是(D.D. 大唐西域记A.A.奢侈腐化,心狠手毒治C.C.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贞观遗风B.B.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D.D.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有9.9.隋朝开通大运河,其中连接黄河和淮河的一段名称是()A.A.永济渠河B.B.江南C.C.邗D.D.通济渠10.10.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

4、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A.A. 11.11.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A.A.丹经书B.B.C.C.D.D.)B.B.旧唐C.C.金刚经512.12.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614.14.宰相魏征去逝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知人善用的唐太宗统治时期史称为()二、材料分析题(共 3 3

5、题;共 5555 分)16.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右图试卷(状元卷)于 20162016 年 5 5 月在河 南举办的某文化展中展出。荣C.C.对外开放D.D.交通发达13.13.唐朝时,统 一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与唐朝保持友好关系的政权是()A.A.朝鲜B.B.高丽C.C.新罗D.D.百济A.A.政治清明B.B.经济繁A.A. “文景之治”治”C.C.兴”D.D.15.15.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A.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C.C.唐朝时中国对外交往活跃济发达B.B. “贞观之“光武中“开皇之治”)B.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D.D.唐朝时中国经7材料二:(

6、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Ir-hfJfJfI .8材料三:自 606606 年开始,中国建立了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 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留居中国的英国人英格尔斯说:“也许是他们(指中国)所创造出来的唯一 值得保留的制度。”另一位观察家默德赫斯特评论说:“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材料四:唐朝成为了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请回答:(1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选官制度?该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个皇帝在位时?该制度创立的标志是什么?该制度在什么时候被

7、废除?(2 2)材料二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实施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3 3)其中殿试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开始的?(4 4)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理解“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含义?(5 5)请列举唐朝诗人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三位诗人?17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 焉震惧。”(唐)吴兢贞观政要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材料三: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1 1)请你说出唐太宗在贞观新政推行的革新措施有哪些?(2 2)材料

8、二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项制度?请写出该制度的三条积极影响。9(3 3)说出唐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4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三条唐朝繁荣的原因。18.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玄奘与鉴真玄奘(602602664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 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 13001300 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一本书籍,成为研究中外文化交流 的重要典籍。鉴真( 688688 763763),深明佛学, 5050 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 1212 年,经 6 6 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

9、,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 大的影响。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1 1)材料中由玄奘口授而成的书籍是?(2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外交流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要求:提炼一个观点,并围绕观点运用史实进 行论述。言之有理即可。)三、综合题(共 1 1 题;共 2020 分)19.19. 回答下面问题:( 1 1)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 2 2)说出大运河的南、北、中心点各是哪?( 3 3)大运河开凿于哪一年?哪位皇帝时期?( 4 4)如何评价大运河?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1. 【答案】 C C【解析】【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唐太宗的理解,唐朝建立后,吸取

10、隋亡的教训,唐太宗深刻认识到了百 姓力量的强大,把老百姓比喻成水,把君主比喻成船,水能载船也能翻船,意思是不能过分压迫人民,过度压迫人民会引起人民的反抗,危及到封建统治,ABDABD 不符合题意,所以该题选 CoCo【点评】本题难度稍大,既考察同学们对唐太宗这句话的理解,同时也要对儒家思想的仁政理解充分才能解答这道题,希望同学们对同时期的法家,墨家,道家思想都要重视起来。2.2. 【答案】 B B10【解析】【分析】魏晋以来,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581 年,他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589 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

11、个朝代陈,南北重新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是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故选B 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的统一。3.3. 【答案】 A A【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唐代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日本派遣唐使来访,学习中国先进文化,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中国文化, 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法, 和亲结盟体现了唐代开明的民族政策, 仔细审查 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A A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代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4.4. 【答案】 C C【解析】【分析】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因此,唐朝时期参加科举考试,可以为读书人实现做官的理想。由此可知,ABDABD

12、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oCo【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科举制的知识。5.5. 【答案】 D 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开元盛世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及所学内容分析:选项D D错误,因为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房玄龄等人为相,是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故选DoDo6.6. 【答案】 A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创立,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考查。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隋炀帝时期,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 “第五大发明”。故答案为 A 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科举制度的创立时间。本题

13、难度适中。7.7. 【答案】 C C【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581581 年北周大将杨坚建立隋朝。 589589 年隋朝,统一全国。杨坚就是隋文帝,C C 项符合题意。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代皇帝;唐高祖李渊618618 年建立唐朝;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儿子,618618 年被杀,隋朝灭亡。由此分析ABDABD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CoCo【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隋朝的知识。8.8. 【答案】 D D【解析】【分析】A A 项奢侈腐化,心狠手毒、B B 项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只看到武则天的消极的一面,11是对武则天的否定,不符合题意;C C 项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

14、开元盛世”是唐玄宗,不是武则天,排除;D D 项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有贞观遗风,是对武则天最中肯的评价,看到了武则 天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一面。故选D 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武则天的评价。9.9. 【答案】 D D【解析】【分析】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沟通了五大河流,其中沟通黄河和淮河的是通济渠,故选D D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隋朝大运河。10.10. 【答案】 B B【解析】 【分析】依据题干材料“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可以得到的信息是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和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 优录取。从“科举出身的官员

15、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可以得到的信息是科举制不是政府选 官的主要来源,故可排除。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在题文材料中不能体现,故选B Bo【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举制度。11.11. 【答案】 C C解析】【分析】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等。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故选C 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印刷术的发展。12.12. 【答案】 C 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 , 反映什么要透过现象 看本质 , , 遣是派遣 , ,又西行 , , 又东渡

16、 , , 反映的是对外开放。所以答案选 C C。13.13. 【答案】 C C解析】【分析】唐朝时,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与唐朝保持了友好关系。【点评】考查唐朝与 立匕 irnirn新罗 14.14. 【答案】 B B【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贞观之治的相关史实。唐太宗的年号贞观,他在位时政治比较清明,经济 发展快速,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其统治为“贞观之治”。故此题选择B B。15.15. 【答案】 A A【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唐朝以极大的魅力影响着世界。很多国家都有唐人街,所以现在各国人 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说明了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故选A A。12【点评】本

17、题考查的是有关唐朝的史实。二、材料分析题16.16. 【答案】( 1 1)科举制;隋炀帝;炎帝进士科的创立清朝末年 (2 2)巩固封建统治。( 3 3)武则天。(4 4)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 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 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 13001300 多年。(5 5)李白、杜甫、白居易【解析】【分析】 (1 1) 本题考查科举制度的相关内容。材料一指的是科举制度,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 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标志着科举制度

18、的正式诞生。唐朝时,科 举制度得到发展与完善,清末被废除。故答案为:科举制;隋炀帝;炎帝进士科的创立清朝末年。(2 2) 本题考查科举制创立的目的。隋朝时期,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招揽人才,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 权,创立了科举制。故答案为:巩固封建统治。(3 3)本题考查学生对武则天创立殿试的识记能力。唐朝时,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国学的规 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增设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 科举考试的地位,并以诗赋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故答案为:武则天。(4 4)本题考查科举制的作用。科举制的创立打击了腐朽的士族势力,扩大了封建王朝的统治

19、基础,是中国 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 够由此参政,科举制度从隋唐时期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末年,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事业,人才的培养和文 学艺术的的发展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对世界文明产生的 重要的影响。科举制度所流传下来的部分优秀的措施,至今仍然被我国和世界各国所沿用和发展。故答案 为: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 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 要制度,一直维持了 1

20、3001300 多年。(5 5)本题考查唐朝诗人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三位诗人。唐朝诗人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三位诗人是 李白、杜甫、白居易。【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科举制的相关知识。科举,科举制、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 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创始于隋 , , 形成于唐 , , 完备于宋 , , 强化于明 , , 至 清趋向衰落。17.17.【答案】(1 1)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减少百姓服役天数,并可用缴纳实物代替;多次修订法 律化重为轻;进一步完善科举制。(2 2)科举制度。打破了豪门垄断的局面便于全社会选拔人才扩大了社会基础;人才不断更新增强

21、了 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推动了改革给社会带来改革 气象和创造精神。13( 3 3)开放的对外政策( 4 4)国家的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大都重视发展生产;科举制为唐朝选拔了大量的人才;开明的民族 政策,民族关系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友好往来等。【解析】【分析】(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贞观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在政治上,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在经济上,继续推行发展农业生产,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减少百姓服 役天数,并可用缴纳实物代替,让农民生活安定。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 化重为轻。唐律疏议是中国现

22、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唐朝时期, 进一步完善科举制。 贞观新政为唐朝的繁荣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 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由于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贞观之 治”。由此可知,唐太宗在贞观新政推行的革新措施有: 1 1、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 2 2、减少百姓服役天 数,并可用缴纳实物代替; 3 3、多次修订法律,化重为轻 ;4 4、进一步完善科举制( 2 2)根据材料二“天下 英雄,入吾彀中矣”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科举制度。其 积极影响是: 1 1、打破了豪门垄断的局面便于全 社会选拔人才扩大了

23、社会基础; 2 2、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3 3、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 4 4、推动了改革给社会带来改革气象和创造精神。(3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 ,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 与亚洲以至非洲、 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4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唐朝统治者接受隋朝暴政亡国的教训,在政治、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 施,调整统治政策,政治清明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局面,这一时期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经济繁 荣,国力强盛,民族政策开明,民族关系和睦,实行对外开放,对外交流发达,社会呈现繁盛局面。由此 可知,唐朝繁盛的原因是:国家的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大都重视发展生产;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 系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友好往来等。【点评】( 1 1)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在贞观新政推行的革新措施。(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