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案晋教版_第1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案晋教版_第2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案晋教版_第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案晋教版_第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案晋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案教学目标1.1. 掌握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能力。2.2. 概括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特征,记住位于地势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3.3. 初步树立自然环境中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思想和因地制宜的观念。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与教师启发教学。教学重点我国地形地势对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运用各种地理图象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内蒙古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形区的资料, 并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找到这些地形区的位置,并根据地形区的颜色对

2、照图中高度表判断海拔高度。教师小结: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帮助我们直观的判断地表的高低起伏。教授新课一、西高东低的地势(1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形图,我国东部地区大多是深浅不同的绿色及浅黄色,代表平原及丘陵地形,西部黄色的颜色加深,代表山地、高原及盆地等地形,根据颜色的分布概括我国地表高低起伏的总体趋势是:学生答:西高东低。(2 2)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的颜色的分布,学生尝试绘出我国地势示意图并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教师对可能出现的两种示意图进行说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可能是由西向东逐渐降低,也可能是由西向东阶梯状降低,究竟哪一种更符合实际呢?(3 3)学生阅读我国沿北纬 3232 度地形剖

3、面图,为假设提出证据。学生得出结论: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4 4)课堂活动:阅读第 1818 页图 2.12.1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明确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是由哪些山脉构成的,三级阶梯的海拔高度分别是多少,每级阶梯分别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5 5) 设疑:地势的第三级阶梯是不是延伸到大陆海岸线就截然而止了呢?(读信息传递)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海底地形中与陆地相邻、由陆地向海洋自然2延伸而形成的地形是大陆架,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用浅蓝色表示,对照高度表看,其水 深一般不足 200200 米,总体来看,我国近海大陆架非常宽广,并且我国近海中还散布着众多岛 屿,因此,我

4、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实际是一直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陆架。教师:地表形态是自然环境的基础,我国的地表形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有什么影响?在了解了我国的地势特征之后,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一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6 6)教师出示本节课的研究课题:(学生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合作研究)1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和河流流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2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课堂小实验)3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利弊分析)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一一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向内地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较为丰沛的降水。地势对河流流

5、向的影响一一我国许多大河流向自西向东,地势决定了我国许多大河的流向。地势对水能资源蕴藏的影响一一在地势阶梯的分界处往往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地势对交通的影响一一有利影响:滚滚东流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向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不利影响: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交通的障碍。二、多种多样的地形教学过程: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势,知道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大家翻开课本 2121 页,看图 2.32.3“中国的地形分布”图。大家看一下在地形图上,除了我们上节课熟悉的山脉以外,还有哪些地理名称呢?生:(略)教师:对,高原 盆地 丘陵 平原 山地,这些分布在地表的各种形态,就称之为

6、地形。那么地形的五种基本形态也就是高原、盆地、丘陵、平原、山地。师:讲解关于山脉走向的概念,完成第 2121 页的信息传递。讲解山脉的走向。我国主要 山脉的分布如下。东一西走向:天山一阴山,昆仑山一秦岭东北一西南走向: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长白山一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一北走向:横断山脉,六盘山西北一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巨大的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师:大家在看图 2.32.3 中国的地形分布图,看一下,我国主要有哪些平原呢? 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3师:对,大家可以看到第三级阶梯上主要分布的地形类型中其中一个就是平原,一个地形类型是什么?生:丘陵师:有

7、哪些丘陵呢?生:(略)师:大家看一下, 在黄色为主的区域内, 也就是海拔在 10001000 到 20002000 米的第二级阶梯上 主要分布着哪些高原呢?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师:除了高原呢?生:(略)师:有哪些盆地呢? 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 师:看我国第一级阶梯上主要分布着哪些高原呢? 生:青藏高原。师:除了青藏高原,还有其他的地形类型吗?生:柴达木盆地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我国主要有哪些高原、盆地、平原、丘陵,那还缺地形类型的哪个 呢?生:山地师:大家看看图 2.32.3 中国的地形分布图,看上面的地形类型中有山地吗? 生:有,天山、昆仑山、阴山、秦岭师:我

8、国山脉还有其他走向吗?生:我国的山脉主要有东西、 东北西南、 南北、 西北东南等几种走向。 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控制着各种地形的空间分布。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祖国山川壮丽,五大基本地形类型很齐全, 那么说明我 国的地形特点复杂多样。那么这多种多样的地形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好处呢?生:(略)师:大家看 2121 页图 2.32.3 中国的地形分布图,看看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是哪个 呢?生:青藏高原师:谁能说说青藏高原上是什么样子吗? 生:雪山众多,冰川广布,宽谷和湖泊镶嵌其中。师:有人描写一个高原这样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是哪座高原呢? 生:内蒙古高

9、原师:现在谁给同学们当内蒙古旅游的小导游呢?生:内蒙古高原上很平,羊马等好多,草中间野花很漂亮。还有就是草原的天很蓝。师:在高原顶部感到很平,这点和平原上的感觉有些相似,一望无际的原野,让人感到心都开阔了好多,师:我们先总结一下内蒙古高原有什么样的特点?那么另4生:坦荡如砥,起伏和缓师:高原和平原,有那么多的相似,那么区别他们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生:海拔高度师:对,大家看看我国三大平原的海拔高度大致是多少,那么我国四大高原的大致高度呢?生:平原大都在 500500 米以下,高原以第二阶梯为例,大都在1000100020002000 米。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0004000 米师:下

10、面我们来学习四大高原中的最后一个内容,云贵高原。这次有人愿意来带队吗?生:(略)师:由此可知,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 那在到处都不平的地方,见到平地大家就会倍加珍惜,于是在这些地区人口城镇集中,农业发达。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些地形种类的特点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教学后记:可布置学生围绕“地形对人们的影响”这个专题,课下去搜集材料,课上以 小组为单位进行发言和交流。三、山区面积广大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地形,知道了中国的地形复杂多样,有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那么这些地形在我国的面积比例是怎么样的呢?说出哪种地形最多,哪种最少?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

11、统称为山区。 那么大家再根据图 2.42.4 “中 国主要地形区站全国陆地面积的百分比” 来分析我国地形类型的组成时, 就可以看出,我国 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2/32/3。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板书:山区面积广大小结:地形种类齐全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 这种地形特点对我国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1.1.地形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分组讨论:我国地形多种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 响?(学生总结)教师归纳: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有利条件:广大的山区为我国发展旅游业和采矿业提供了条件。不利方面:平原面积少不利于耕作业和粮食生产的发展;崎岖的山区又使交通不便。2.2. 在开发利用山区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归纳: 在开发利用山区的时候, 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 预防和避免山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