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讲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_第1页
#3、第2讲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下限时集训(时间:4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60 分)1. (2012 江苏高考)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 与时间 t 关系图象,可能正确的是速度减小得越慢,所以选 C。2.(2012 佛山质检)“儿童蹦极”中,拴在腰间左右两侧的是弹性极好的橡皮绳。质量为 m 的小明如图 2 所示静止悬挂时,两橡皮绳的拉力大小均恰为mg,若此时小明左侧橡皮绳在腰间断裂,则小明此时()7咚断仁A .速度为零B 加速度 a = g,沿原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下C. 加速度 a

2、= g,沿未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上D. 加速度 a= g,方向竖直向下分析:选 AB 橡皮绳断裂时速度不能发生突变,A 正确;两橡皮绳的拉力大小均恰为mg,可知两橡皮绳夹角为 120 小明左侧橡皮绳在腰间断裂时, 弹性极好的橡皮绳的弹力 不能发生突变,对小明进行受力分析可知B 正确,C、D 错误。3如图 3 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 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当木板 AB 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分析:选 C加速度kva=g+m,随着 v 的减小,a 减小,但最后不等于0。加速度越小,图 1=233mg,产生的加速度 a =

3、233g。故正确答案为 B。4. A、B 两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在一水平面上滑动,两个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 mA= 3mB,则它们能滑动的最大距离XA和XB的关系为()A .XA=XBB .XA=3XB1C. XA= XBD.XA=9XB2 2分析: 选 A 由卩 mg= ma 知 a =g再由 x=v得 x= , x 与 卩、v 有关,与 m 无关,2a 2A 正确。5. (2012 哈尔滨高三检测)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 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 14 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

4、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 g 取 10 m/s2,则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A.7 m/sB.14 m/sC. 10 m/sD. 20 m/s分析:选 B设汽车刹车后滑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一定律得img= ma,解得a=g由 v0=2ax,得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v0=#2ax=p2 卩 g 治 2 X 0.7x10 x14 m/s= 14m/s,因此 B 正确。6. (2012 乐山调研)如图 4 所示,bc 是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 M 中心穿过横杆,M 通过细线悬吊着小物体 m,小车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过程中, M 始终未相对杆 bc 移动,M、m 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悬线与竖

5、直方向夹角为a则 M 受到横杆的摩擦力为()A. 0m2 3B. 3gC.g3D.亍 g耐 KF分析:选 B 平衡时,小球受到三个力:重力mg、斜面支持力 F1和弹簧拉力 F?,如图因此 F2与重力mg 的合力Fcomgo所示。突然撤离木板时,Fi突然消失而其他力不变,A .大小为(m+ M)gtana,方向水平向右B .大小为 Mgtana,方向水平向右C.大小为(m+ M)gtana,方向水平向左D .大小为 Mg tana,方向水平向左分析:选 A 对 m 受力分析,使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mgtana=ma , a = gtana,方向向右。取 M 和 m 整体分析:Ff= (M + m)

6、a = (M + m)gtana,A 正确。7. (2013 东六校联考)质量为 0.3 kg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图 5 中两直线分别表示 物体受水平拉力和不受水平拉力时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5A 物体所受摩擦力一定等于0.1 NB .水平拉力一定等于0.1 NC.物体不受水平拉力时的速度口汁【白闵时间图象定是 aD .物体不受水平拉力时的速度时间图象一.宀曰U定是b分析:选 B 由速度一时间图象知,a、b 图线表示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设5 一 35一 1 o 2o为 aa、ab,则 aa=m/s =1m/s , ab=m/s =2m/s。拉力的情形可能有两种

7、:若6363、 1拉力和摩擦力与速度方向相反,则Ff= maa, F + Ff= mab,此时 F = Ff= 0.3 xN= 0.1 N ,此情况,a 表示没有受拉力时的情况,b 表示受拉力时的情况; 若拉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 Ff= mab, Ff F = maa,此时 Ff= 0.3x3 N = 0.2 N , F= 0.1 N,这时,a 表示受拉力时的35 5 4 4 3 3 2 2 1010情况,b 表示没有受拉力时的情况,故选B。& (2011 上海高考)受水平外力 F 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其v t图线如图 6 所示,则()A .在 0ti秒内,外力 F 大小

8、不断增大B .在 ti时刻,外力 F 为零C.在 tit2秒内,外力 F 大小可能不断减小D .在 tit2秒内,外力 F 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分析:选 CD v 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在 0ti秒内,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Ff= ma,所以外力 F 大小不断减小,选项 A 错误;在 ti时刻, 加速度为零,外力 F 大小等于摩擦力 Ff的大小,选项 B 错误;在 tit2秒内,物体做加速 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 F = ma,所以外力 F 可能不断减小,选项 C正确;若物体静止前,外力 F 已减至零,则此后,外力 F 必再反向增大,选项 D 正

9、确。9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质量为m 的物体使其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如图 7 甲所示,通过力传感器得到推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 通过频闪照相处理后得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丙所示,A .物体的质量为 3 kgB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9C.撤去推力 F 后,物体将做匀减速运动,最后可以静止在斜面上D撤去推力 F 后,物体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为詈 m/s2分析:选 ABD 在 02 s 由速度图象可得 a = = 0.5 m/s2,由速度图象可知,2 s 后匀速,合外力为零,推力等于阻力,故02 s 内的合外力 F合=21.5 N 2

10、0 N = 1.5 N,由牛F合i 5顿第二定律可得:m = = kg = 3 kg ,故选项 A 正确;由匀速时 F推=mgsina+口 mgosa,a u.5代入数据可得 卩=才,所以选项 B 正确;撤去推力 F 后,物体先做匀减速运动到速度为零,之后所受合外力为 F合=mgsina卩 mgosa=i0 N0,所以物体将下滑,下滑时的加速度F合i02为 a = T m/s ,故选项 C 错,D 对。所以正确选项为 A、B、D。m 3若已知图 7斜面的倾角ai0如图 8 所示,倾角为B的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以加速度a 加速转动时,小物体 A与传送带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则()A .只有 a

11、gsin0,A 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B .只有 agsin0A 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C.只有 a = gsin0A 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D .无论 a 为多大,A 都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分析:选 B A 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倾角为0的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以加速度a 加速转动时,A 有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 a,对 A 受力分析可知只有 agsin0A 才受沿传送带向上 的静摩擦力作用,B 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40 分)11. (20 分)(2012 浙江高考)为了研究鱼所受水的阻力与其形状的关系,小明同学用石蜡做成两条质量均为 m、形状不同的

12、“ A 鱼”和“ B 鱼”,如图 9 所示。在高出水面 H 处分别 静止释放A 鱼”和“ B 鱼”,“ A 鱼”竖直下潜 hA后速度减小为零,“ B 鱼”竖直下潜 hB后速度减小为零。“鱼”在水中运动时,除受重力外,还受到浮力和水的阻力。已知“鱼”在水中所受浮力是其重力的 倍,重力加速度为 g,“鱼”运动的位移值远大于“鱼”的长度。假设“鱼”运动时所受水的阻力恒定,空气阻力不计。求:5 a ,(1) “ A 鱼”入水瞬间的速度 VA1;“ A 鱼”在水中运动时所受阻力 fA;(3) “ A 鱼”和“ B 鱼”在水中运动时所受阻力之比fA: fB。分析:(1) A 鱼 在入水前做自由洛体运动,有

13、2VA1 0= 2gH得:VA1=,2gHA Hti.虹一r_-*-W* ”图 9(2) “A 鱼”在水中运动时受重力、浮力和阻力的作用,做匀减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A,F 合=F 浮+ fA mgF 合=maA20VAI= 2aAhA10由题意:F 浮=mg综合上述各式,得考虑到“B 鱼”的受力、运动情况与“A 鱼”相似,有H 1fB=mg(h;9)综合、两式,得fAhB9H hAfBhA9H hB答案:(1) ,2gHmg* 9)hB9H hAhA9H hB12. (20 分)(2012 廉州中学理综测试)一小轿车从高为 10 m、倾角为 37勺斜坡顶端由静止开始向下行驶,当小轿车到达底端时进入一水平面,在距斜坡底端 115 m 的地方有一池塘,发动机在斜坡上产生的牵引力为2X103N,在水平地面上调节油门后,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为 1.4X104N,小轿车的质量为 2 t,小轿车与斜坡及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少?(轿车在行驶过程中不采用刹车装置)分析:(1)小轿车在斜坡上行驶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取 10 m/s1 2,0.5(gsin 37Fi+ mgsin 37 mgos 37 = mai代入数据得 ai= 3 m/s2由 vi= 2aixi= 2aih/sin 37得行驶至斜坡底端时的速度vi= 10 m/s。(2)小轿车在水平地面上加速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