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第22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北师大版高一必修1历史课件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第22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北师大版高一必修1历史课件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第22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北师大版高一必修1历史课件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第22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北师大版高一必修1历史课件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第22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北师大版高一必修1历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单元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第第2222课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课标要求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内容索引知识点一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知识点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立课堂检测达标训练巩固反馈 知识点三十月革命的世界影响壹知识点一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1.背景(1)落后的俄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2)一战的爆发加剧了国内危机,革命形势一触即发。2.二月革命(1)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推翻了 ,资产阶级成立了 。(2)工人和士兵建立了 ,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罗曼诺夫王朝临时政府历史叙述答 案工兵代表苏维埃易混易错(

2、1)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为革命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落后,社会各种矛盾激化,沙皇统治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而不是俄国在前线战事的接连失利。(2)俄国的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判断一场革命的性质,不只要看领导阶级,更重要的是看革命的任务。二月革命推翻了封建沙皇专制统治,完成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因此,它不是社会主义革命。3.十月革命(1)指明方向:列宁回国发表 ,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2)抛掉幻想:七月流血事件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决定发动武装起义。(3)起义爆发: 年11月7日(俄历十月),起义的工人和士兵攻占冬宫。四月提纲1

3、917答 案历史认识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从性质的变化来看,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从过程来看,不能把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截然分开。二月革命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十月革命是二月革命的发展和结果,没有二月革命的胜利就不会有十月革命的胜利。图解识记十月革命分为两个明显不同的发展阶段探究点1十月革命的条件材料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意义的时候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思考(1)列宁所说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什么?(2)俄国为什么能够成功地选择这条道路?史料实证答案方法:通过暴

4、力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答案原因: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无产阶级力量的强大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答 案探究点2从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材料一目前俄国革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列宁四月提纲材料二中央委员会认为,俄国革命的国际形势和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了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我们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1917年10月1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5、中央委员会通过的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思考(1)材料一中列宁是怎样总结当时的历史特点的?对此他主张怎样夺权?(2)材料二和材料一相比,布尔什维克党的夺权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答案特点: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他主张和平夺权。答案由和平夺权变为暴力夺权。关键因素: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流血事件,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布尔什维克党掌握了苏维埃的领导权,得到了人民的信任。答 案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区别与联系史论总结类别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对象沙皇专制政府资产阶级临时

6、政府力量资产阶级参加并起积极作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结果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推翻临时政府,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两者联系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由二月革命过渡到十月革命,从而形成了急剧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返 回贰知识点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立1.建立政权(1)全俄苏维埃二大通过 ,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2)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列宁当选为主席。(3)颁布 和土地法令,满足了人民的愿望。(4)苏维埃政权拥有行政权、司法权和立法权。2.巩固政权(1)政治:动员一切力量,坚决镇压反革命。(2

7、)经济:将银行、铁路和所有大企业 ,对外实行贸易垄断,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历史叙述答 案人民委员会和平法令收归国有思维点拨(1)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一方面是立法机构,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行政机构。其性质是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机构。这和西方的三权分立政体不同。(2)十月革命的特点之一是工人阶级武装首先夺取中心城市,革命势力由城市向农村扩展,最后取得全国胜利。而中国革命先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造成中俄革命道路不同的根源是国情不同。返 回叁知识点三十月革命的世界影响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 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

8、新纪元。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世界上 的解放斗争。社会主义革命历史叙述答 案被压迫人民方法技巧俄国十月革命可归纳为“一、二、三”历史比较巴黎公社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无产阶级革命,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它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探究点十月革命的意义材料见下图史料实证漫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漫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思考(1)“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具体是指什么事件?清扫的对象有哪些?(2)“列宁同志清扫地球”他扫到中国来了吗?怎样理解这一句话?(3)这幅漫画说明了十月革命的什么作用?答案十月革命。对象:资产阶级、帝国

9、主义(资本主义)势力、封建势力等。答案扫到中国来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影响了中国革命。“列宁同志清扫地球”这句话指的是十月革命对世界的影响。答案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答 案俄国十月革命的显著特点(1)理论角度: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即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单独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2)革命道路: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3)革命性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10、。(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这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规律。史论总结课堂小结返 回肆课堂检测 达标训练 巩固反馈1.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正确的说法是A.列宁为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路线B.革命后建立起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使俄国退出了一战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析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一战,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为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是“四月提纲”,故A、D说法错误。解 析答 案1234562.下列哪一件事件的发生结束了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A.“四月提纲”B.七月事件C.武装起义的决议D.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的建立解析1917年7

11、月,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公开反对革命,制造流血事件,首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这表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正确选项为B。解 析答 案1234563.1917年前,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是A.德国 B.俄国 C.法国 D.中国解析1917年前,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最不充分,所以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故选B。答 案123456解 析4.从变革的社会性质看,与其他三个截然不同的事件是A.英国革命 B.法国大革命C.十月革命 D.德国统一解析A、B、D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而C是社会主义革命,故排除A、B、D,所以选C。解 析答 案1234565.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奠基的事件是A.光荣革命 B.十月革命C.五四运动 D.中共一大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俄,为其奠基并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是十月革命,故B项正确。解 析答 案1234566.列宁说:“与个别先进国家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