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_第1页
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_第2页
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_第3页
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_第4页
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唐唐杜牧杜牧这首诗反映了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什么现象?宗教的兴盛宗教的兴盛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1 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2 2、“三教合一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潮流的出现三教合一三教合一 (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动荡不安; 受到道、佛教的冲击)受到道、佛教的冲击)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三教图(清丁云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中的三教是:_、_、_三个人分别是:_、_、_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2、程颐(程颐(1033-1107)世称伊川先生世称伊川先生 朱熹(朱熹(1130-1200)理学集大成者理学集大成者 程颢程颢(10321085)河南洛阳人,世河南洛阳人,世称明道先生。称明道先生。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 朱熹的观书有感(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mn chn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关键是找到正确的方法。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意在强调做学问要功夫到

3、家,才能有所突破。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 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 “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丰富多彩的思想都源于圣人之。 朱熹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 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二、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二、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1 1、程朱理学、程朱理学1 1)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朱熹程颢、程颐、朱熹2 2)主要思想观点)主要思想观点A A、认为、认为“理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

4、家家 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B B、主张通过、主张通过“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的方法去把握“理理”。3 3)主要理论著作:)主要理论著作:朱熹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4 4)统治地位的确立:)统治地位的确立:明初明初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二)陆王心学 陆九渊,江西金溪人,曾陆九渊,江西金溪人,曾在江西象山讲学,人称象在江西象山讲学,人称象山先生。南宋思想家,心山先生。南宋思想家,心学开创者学开创者 。王守仁,浙江余姚人,王守仁,浙江余姚人,曾在阳明洞筑室,世曾在阳明洞筑室,世称阳明先生。明代思称阳明先生。明代思想家。想家。1

5、、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陆九渊陆九渊 王守仁王守仁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2 2)主要思想主张)主要思想主张A A、陆九渊:、陆九渊: “ “心即理也心即理也”,并提出,并提出“发明本心发明本心”以求理。以求理。B B、王守仁:、王守仁: “ “致良知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思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思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同同:(1)内容)内容:都继承了孔孟都继承了孔孟“仁仁”、“礼礼”的思想的思想.(2)影响)影响: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6、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消极,维护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消极,维护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异异:名称本源所在认识“理”的方法程朱理学理在万物格物致知陆王心学理在心中发明本心;致良知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三、宋明理学的影响三、宋明理学的影响1 1、消极:、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 翻开历史一查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满本都写着两个字

7、是着两个字是“吃人吃人” 。 鲁迅鲁迅贞节牌坊的背后是贞节牌坊的背后是血泪血泪 1 1、消极:、消极: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三从四德:三从四德: “三从三从”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子 “四德四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贞节牌坊群贞节牌坊群绣花鞋绣花鞋1 1、消极:、消极: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戴震(戴震(17231777),清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安徽休宁人。,清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安徽休宁人。1 1、消极:、消极: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三、宋明理学的影响三、宋明理学的影响1 1、消极:、消极

8、: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2 2、积极:、积极: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凸显人性的庄严。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2 2、积极:、积极:高二王永

9、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2 2、积极:、积极: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2 2、积极:、积极: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拓展训练拓展训练一、单项选择一、单项选择1 1、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A A、统治者反对儒学、统治者反对儒学 B B、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佛教、道教迅速传播C C、佛教占统治地位、佛教占统治地位 D D、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 2、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是:A A、禅宗、禅宗 B B、理学、理学 C C、心学、心学 D D、道学、道学3 3

10、、“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这里的“天理天理”主要指:主要指:A A、儒家道德伦理、儒家道德伦理 B B、自然规律、自然规律C C、人的良知、人的良知 D D、上天的意志、上天的意志BBA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4 4、下列宋明理学家中,提倡、下列宋明理学家中,提倡“去人欲,存天理去人欲,存天理”观念的观念的是是A A、朱熹、朱熹 B B、程颢、程颢 C C、周敦颐、周敦颐 D D、王守仁、王守仁5 5、三纲五常、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三从四德”的思想都是从哪种理论而的思想都是从哪种理论而来的来的A A、儒家学说、儒家学说 B B、道家学说、道家学说 C C、宋明理

11、学、宋明理学 D D、佛教、佛教6 6、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那一叙述:回答下列那一叙述:A 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 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C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D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ACC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二、材料辨析题二、材料辨析题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材料材料1 1:程颐:程颐:“天下只是一

12、个理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万物皆是理”; 朱熹:朱熹:“存天理,去人欲存天理,去人欲”材料材料2 2:朱熹: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 则阙了则阙了 一物道理一物道理”。材料材料3 3:王守仁:王守仁:“心即理心即理”“”“知行合一知行合一” “” “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一义”材料材料4 4:朱熹: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 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材料5 5:程颐: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材料

13、材料6 6:张载: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 事开太平事开太平”;顾炎武:;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 1、材料、材料1 1中的中的“理理”指什么?他们认为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天理”与与“人欲人欲”是什么是什么关系?关系?2 2、材料、材料2 2和材料和材料3 3关于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关于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3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我们今天对宋明

14、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回答:回答: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二、材料辨析题二、材料辨析题1 1、“理理”指儒家伦理道德;是对立关系。指儒家伦理道德;是对立关系。2 2、程、朱主张、程、朱主张“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陆王主张,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陆王主张“致良知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3 3、参考思路:、参考思路:、可取的一面:可取的一面: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谐的意识。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

15、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懈追求。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作用。不可取的一面:不可取的一面:尊卑等级观念;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等。重礼轻法的观念等。对宋明理学应

16、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理学在宋代形成的历史背景:理学在宋代形成的历史背景:1 1)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学术活跃。2 2)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而且职务并不低。离京而已,而且职务并不低。3 3)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

17、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时期,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所以历来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白马寺(河南洛阳)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材料一材料一 朱熹说: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理?” 朱熹说:朱熹说:“天理人欲,不容

18、并立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遏人欲而存天理而存天理”。材料二材料二 唐代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北派首领神秀所作唐代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北派首领神秀所作 佛偈(佛教唱词):佛偈(佛教唱词):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朱熹思想主张的理解。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朱熹思想主张的理解。分析程朱理学与材料二所反映思想之间的渊源关系。分析程朱理学与材料二所反映思想之间的渊源关系。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

19、宋明理学 材料一材料一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材料二 王守仁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王守仁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

20、由此他认识到“破山贼易,破心中贼难破山贼易,破心中贼难” 。 材料三材料三 唐代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北派首领神秀的同门、唐代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北派首领神秀的同门、南派首领慧能所作佛偈:南派首领慧能所作佛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材料一中王守仁对材料一中王守仁对“花花”与与“人心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的什么观点?你认为他的解释合理吗?的什么观点?你认为他的解释合理吗?材料二中材料二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意思是什么?王守的意思是什么?王守仁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仁是怎

21、样解决这一问题的?分析陆王心学与材料三所反映思想之间的渊源关系。分析陆王心学与材料三所反映思想之间的渊源关系。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 袁州道中 朱熹 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 攒峦不可数,峭绝谁能攀。 上有青葱木,下有清冷湾。 更怜湾头石,一一神所剜。 众目共遗弃,千秋保坚顽。 我独抱孤赏,喟然起长叹。 只有我在慨叹,众人都关注那奇绝的风景,却遗弃了这千秋不变湾头石。 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二程遗书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一事不穷,

22、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朱子语类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识;礼记礼记大学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而后知至。”朱熹把格物致知看做是把握理朱熹把格物致知看做是把握理的途径。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的途径。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清末兴办新式学堂,通明理。清末兴办新式学堂,“格致格致”成为成为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高二王永平枣八北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 陆九渊为学主张“不立文字”,其著述颇少,其中,诗词流传于世的仅有30首,但这30首诗词的部分内容足以概括陆九渊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