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精品教案+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精品教案+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精品教案+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精品教案+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精品教案+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史实;掌握唐朝时期,唐朝与西藏的往来历史;掌握唐朝文学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概括盛唐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通过诗歌了解极为大诗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这种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恶归纳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朝诗歌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间疾苦,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

2、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当德才兼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教学难点:艺术性、从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爱我中华,下图为拉萨布达拉宫)学生应该很熟悉爱我中华这首歌曲。这首歌唱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表现了各民族爱我中华的强烈凝聚力,表达了人们团结一心、建设国家的雄心壮志。 唐朝时候周边有哪些少数民族呢?繁荣开放的唐代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关系如何呢?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是怎样出现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会找到答案。2、 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1.(多媒体展示以下历史图片)史料解读2.(多媒体展示

3、问题: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结合教材,要求分组学生从三个方面概括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 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 邢窑、唐三彩。商业: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目标导学二:唐蕃关系1.(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张历史图片)史料解读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文成公主的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

4、;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选自乌廷玉编写隋唐史话(多媒体出示材料一地图,提出问题:吐蕃人生活在哪里,是哪个民族的祖先)教师讲述:吐蕃族的基本概况?(吐蕃族生活在青藏高原,是今天藏族的祖先。)2.(多媒体出示材料二人物,提出问题:简要介绍一下松赞干布的基本情况)读图结合教材,要求学生概括松赞干布的情况(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他还仰慕中原文化。)3.(多媒体出示材料三,提出问题:简要介绍一下文成公

5、主远嫁的基本情况)读材料三和课本知识,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文成公主远嫁的情况及其影响。答案提示:情况: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谷物种子、药材、茶叶、工艺品以及历法、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还带去了很多手工工匠。影响: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 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 两族的友好关系。4.(多媒体出示问题:唐朝民族交融的情况)读教材,老师引导学生概述唐朝民族政策和民族交融的表现和影响答案提示: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表现: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 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

6、王朝保持着友好而密切的联系。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唐太宗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目标导学三 开放的社会风气1.图片展示(唐朝唐朝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2.提出问题:结合图片和课本知识,说说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教师指出:当时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多刚健豪迈的尚武。目标导学四 多彩的文学艺术 1.(多媒体展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画像)2.(多媒体出示问题:李白的诗主要描写哪些方面内容)分组讨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主要描写哪些方面内容?答案提示: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

7、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杜甫的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 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 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3.(多媒体出示问题:通过朗诵,同学们感受到李白诗歌有哪些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有哪些特点?答案提示: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唱,深受大众欢迎。4.(多媒体出示表格:填写唐朝书法和绘画大家的基本概况简表)艺术家代表作作品特点颜真卿颜氏家庙碑端正

8、劲美,雄浑敦厚欧阳询九成宫醴泉碑方折峻丽,笔力险劲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吴道子送子天王图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三、课堂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认识到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主要内容有: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唐与吐蕃的关系。 隋唐时期,我国取得了辉煌的科技成就,充分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应该发扬中华民族的勤劳刻苦和认真钻研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

9、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同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起引导作用,在学生提问、回答过程中,适时、合理引导。盛唐气象同步练习 选择题1.下列诗句中,能体现出李白诗歌特点的是()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下列对李白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是()A. 表现了李白激昂奔放,自我肯定的精神境界B. 表现出盛唐无所羁束和激昂豪迈的精神风貌C. 李白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入世的复杂感情D. 唐代社会不重视人才的现象非常突出3.“翻倒,翻倒

10、,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A. 筒车B. 耧车C. 曲辕犁D. 水排4.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历史上把唐朝鼎盛时期称为()A. 文景之治B. 光武中兴C. 开元盛世D. 开皇之治5.以下不能体现唐朝陶瓷业生产水平高的是  ()A. 越窑青瓷B. 邢窑白瓷C. 唐三彩D. 河南汝窑青瓷6.如图是唐三彩骆驼载乐舞俑,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该文

11、物最能说明唐朝文明的时代特征是()A. 艺术繁荣B. 胡汉交融C. 制瓷发达D. 创新发展7.以下关于唐代社会生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妇女以穿胡服、男装、戎装为时尚B. 流行以胡饼为礼物相互馈赠的习俗C. 所有人都可以大造豪宅,不受限制D. 骑马出行已非常普遍而且富于情趣8.下列不能够体现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图片有()A. B. C. D. 9.近代以来,在中亚地区广泛出土过“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等货币,在西安等地的唐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波斯萨珊王朝银币、阿拉伯金币、东罗马查士丁尼二世的“索里德”金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A. 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B. 中国

12、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C. 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D. 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10.唐诗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深刻批判和揭露了社会现实。这首诗的作者是著名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11.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妇女地位相对较高。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 许多妇女受过诗书、音乐方面的教育B. 许多妇女经常骑马出行C. 许多妇女参加科举考试获取功名D. 射箭、弈棋等娱乐活动中常见女子倩影12.唐代时,皇帝及皇族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叫作(    )A. 皇城B. 宫城C. 外郭城D. 大明宫13.唐朝诗人陈陶的陇西行

13、“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其中的“胡”人生活的地域可能在下图中标注的位置是(   ) A. B. C. D. 14.唐代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盛世,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盛世,出现这种文学繁荣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A. 繁荣的经济B. 开明的民族政策C. 统治者的个人爱好D. 社会的稳定 探究题15.阅读下列材料: 7世纪时,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做了赞普,统一青藏高原,建都逻些(今拉萨)。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臣到唐都长安,请求通婚。    640年,唐太宗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次年,文成公主由江夏王李道宗护送,率领庞大的随行人

14、员和车队,从长安出发,松赞干布则亲自到柏海(今青海扎陵湖)迎候。   迎亲仪式结束后,李道宗回朝复命,由于道路险阻,松赞干布先起程回逻些,文成公主带来的汉族工匠也先行出发,与吐蕃人民一起为公主平整道路,开设驿站,开通一条连接唐蕃的驿道。文成公主到达逻些后,受到吐蕃人民的热烈欢迎,大婚之日成了吐蕃人民的欢乐节日。   下面请你追踪一下当年文成公主入藏的路线,重温汉藏两族的友好传统。(1) 文中的“吐蕃”是哪个民族的祖先?(2分)文成公主为什么要入藏?(1分)文成公主入藏说明了什么?(2分)(2) 请列举西藏与文成公主有关的一个建筑物。(1分)(3) 直到今

15、天,文成公主为什么仍深受藏族同胞的尊敬和爱戴?(4分)(4) 目前,部分国际反华势力支持西藏分裂势力,企图将西藏从中国的版图中分裂出去,你认为他们会成功吗?为什么?( 2分)16.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1)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进士、举人、状元等称号主要是通过_考试的途径获得的;武则天时,该制度有哪些创新? 探究二经济篇(2)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唐朝历史上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的两个例子。探究三文化篇(3)根据上

16、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 探究四启示篇(4)通过对上述史实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答案和解析【答案】1. C    2. D    3. A    4. C    5. D    6. B    7. C    8. A    9. A 

17、;   10. B    11. C    12. B    13. A    14. A    15. (1)藏族;原因: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人到长安请求通婚,唐太宗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他。说明了:文成公主入藏,说明唐朝统治者对吐蕃的友好、善意及其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2)布达拉宫。(3)因为文成公主入藏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

18、基础。(4)不会成功。原因:历史证明西藏很早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人民是不会同意分裂西藏的行为的,这种违背民心的做法是不会成功的。(意思对即可)16. (1)科举制;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2)曲辕犁、筒车。 (3)唐诗。 (4)启示:维护国家统一;发展先进科技;重视文化教育;坚持改革开放,等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李白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一生写下了不少讴歌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人们称他为“诗仙”,他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题干

19、诗句中能体现出李白诗歌特点的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故选C本题以唐诗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能体现出李白诗歌特点的诗句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诗的相关史实2. 李白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李白激昂奔放,自我肯定的精神境界,盛唐时期无所羁束和激昂豪迈的精神风貌以及李白怀才不遇和渴望入世的复杂感情从诗句中不能看出唐代社会不重视人才的现象非常突出 故选D 本题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为依托,考查李白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3. 题干给出的时间为唐朝,而“禾苗待我灌醉”可

20、知是一种灌溉工具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 故选A本题以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朝筒车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灵活运用唐朝筒车的相关史实4. 据材料“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但唐朝鼎盛时期是唐玄宗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故选C本题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为切入点,考查开元盛世相关知识本题掌握开元盛世等相关知识重点分析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过程5. 依据课本知识,唐朝陶瓷业最著名的三个代表是越窖的青瓷、邢窖的白瓷和唐三彩所以A

21、BC是体现唐朝陶瓷业生产水平高的代表,D选项不是 故选D本题以体现唐朝陶瓷业生产水平高的代表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盛唐的社会气象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盛唐的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点6. 题目的给出的关于这个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的介绍中涉及西域人说明当时胡汉交融,具有开放的社会局面而乐舞俑说明艺术繁荣,这个精美的唐三彩也能反映当时手工业的发展,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了盛唐社会气象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选择性本题通过对唐三彩的分析,考查的是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7. 隋朝时,隋炀帝经常出游,随从官员为了方便,喜欢穿戎装受这种影响,天下部分贵贱都

22、爱穿戎装进入盛唐后,“士女皆竟衣胡服”,戴胡帽那时的女装,流行袒胸窄袖,反映了唐代比较开放的社会风尚唐朝饮食比前代更加丰富多样,流行以胡饼为礼物相互馈赠的习俗唐朝的文娱活动也很丰富,有打马球,竞渡、荡秋千、斗花草等尤其是春深时节,男女老少都走出家门,出现玩耍所以ABD是唐代社会生活的正确的观点;C选项不符合唐代社会生活的实际 故选C 隋唐时期,由于边疆与内地交往频繁、中外交流也多,各族各国的生活习俗渗入中原地区,这导致了唐朝的社会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出现了兼容并蓄、多姿多彩、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代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点8. B和C分别曲辕犁和筒

23、车,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造了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和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是唐朝著名的唐三彩,也是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体现A反映的是铁器的使用,是在春秋时期开始使用的工具 故选A 本题考查唐朝的盛世经济,知道唐朝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和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唐三彩也是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体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封建王朝发展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掌握唐朝繁荣与开发的政策、认识唐太宗等著名帝王对历史的贡献9. 本题考查了唐朝的出土文物,依据课本知识分析选项可知,在中亚地区出土了唐代的货币和西安等地出土了波斯、阿拉伯、东罗马的货币,表明唐代中

24、外贸易十分繁盛,对外关系密切,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盛唐社会气象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点10.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之为“诗史” 故选B 本题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为依托,考查杜甫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杜甫的诗以及诗歌特点11. 本题考查唐朝

25、社会风气开放的表现。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妇女地位相对较高,表现有:许多妇女受过诗书、音乐方面的教育,射箭、弈棋等娱乐活动中常见女子倩影;还有许多妇女经常骑马出行;但妇女不能参加科举考试。所以ABD可以作证题目的观点,但不合题意;C不能作证题目的观点,但符合题意。故选C。 12. 本题考查唐代都城长安。唐代长安城宏伟富丽,分为三部分,即宫城、皇城、外廓城。宫城是皇帝及皇族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皇城是政府机关的所在地,外廓城是居住区和商业区。故选B。13. 本题考查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后来,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派使者请求唐朝赐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讲述的就是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其中的“胡”指的是位于青藏高原的吐蕃,所以符合题意,故选A。14. 本题考查唐朝文化繁荣的最主要的原因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唐太宗、武则天及唐玄宗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到唐玄宗前期唐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经济的繁荣为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最主要的素材。在这个基础上,承袭并突破了魏晋南北朝的隋唐文化,博大清新、辉煌灿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