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探讨_第1页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探讨_第2页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探讨_第3页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探讨_第4页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研究程华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基础,也是当前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中间业务创新是商业银行银行生命力所在。中间业务创新有利于商业银行改变收入结构、降低经营风险和提高客户忠诚度,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现已成为各大商业银行的共识。考察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中间业务创新的定义1912年,著名经济学家、创新理论的倡导者熊彼得(Schumpeter)首次提出“创新”这一概念。他对创新的定义更多地偏重于技术创新的层面,并更多地依赖企业家来推动这一对市场经济“破坏性的创造”。其后,阿罗、勒、巴泽尔等的论著都对现代企业和管理理论进一步加以完善,

2、也因此加深了人们对创新的理解。金融创新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末,到80-90年代进入一个迅猛发展阶段。由于创新不断带来正效应甚至“赢家通吃”的后果,对金融创新的模仿又远比技术创新来得容易,金融机构的竞争不断推动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并由金融工具创新扩展到金融机构的管理创新、组织机构创新等。中间业务创新,指由监管机机构或商业银行为主体推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制度、部管理、市场、产品和技术等几方面的金融创新。关于中间业务创新,国外理论界比较公认的几个论断如下:1、凡是创造或引进新事物都称作创新。熊彼特(J. A. Schumpeter)把创新定义为“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是“来自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

3、生活的一种变动”。可见,人们在对“创新”这一概念的定界中,有两点是一样的:一是“新”,是过去没有的新事物;二是这个新事物或者是新创造出来的,或者是新引进的。据此,我们可以把凡是创造或引进新事物都称作创新。2、中间业务的发展史即是一部创新的历史。菲利普·莫利纽克斯在其金融创新(2003)一书中将金融工具创新归纳为银行的证券化和表外业务(中间业务),包括欧洲美元市场、欧洲债券市场、浮动利率票据和欧洲美元浮动利率票据、欧洲票据、票据发行便利、欧洲商业票据和欧洲中期票据、欧洲票据和银团贷款、银行资产证券化、贷款销售、其他表外业务等。而不同的地区、由不同的金融组织发行并进行不同拆分组合,同样可

4、以创造出更多的金融工具。国际商业银行发展历史表明,中间业务的发展史即是一部创新的历史,而金融创新的一大部分容即是中间业务创新。二、中间业务创新的主要理论中间业务发展是商业银行业务种类和功能的不断扩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作为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其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当代金融创新理论,各金融创新理论流派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金融创新的成因,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一)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这是由西尔柏(W.L.Silber)提出的金融创新理论。他主要从供给角度探索金融创新,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公司创新最积极这种现象归纳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寻求利润最大化、减轻

5、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卫性”行为。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西尔柏从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和工具创新分析框架中推论出金融创新理论,对于从供给角度研究金融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金融机构之所以不断推出各种新的金融工具和服务品种,是为了应对其面临的各种部和外部压制。部压制指的是金融机构为保障资产流动性和避免经营风险而建立的一系列资产负债管理制度同时也形成了其部的金融压制。外部制约指的是金融当局的种种管制和制约,以与金融市场上的一些约束。当经济形势的变化使这些、外制约阻碍了金融机构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目标时,势必迫使他们探索新的金融工具、服务品种,来回避外压制,增加其竞争能力。(二)规避性金融创新理论卡

6、恩(E.J.Kane)提出了规避性金融创新理论。“规避”是指对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性措施实施回避。“规避创新”则是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管理的行为。当外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与机构在要求相结合,回避各种金融管制就产生了金融创新行为。卡恩认为政府对金融的管制和由此产生的金融创新行为是以辩证的形式出现的,政府管制是有形的手,规避则是市场无形的手,许多形式的政府管制与控制实质上等于隐含的税收,阻碍了金融机构从事已有的盈利性活动和利用管制以外的利润机会,故金融机构会通过创新来逃避政府的管制。金融企业对各种规章制度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因需求增长必会促进货币供给,扩大货币供给的过程可采取许多“替代品”(即新金融工

7、具)的形式来完成。但当金融创新危与到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不能按预定目标实施时,金融当局又会加强管制。同时不同于传统金融工具的“替代品”又为规避而不断产生。这样管制又将导致新一轮创新。(三)交易成本创新理论由希克斯(J.R.Hicks)和尼汉斯(J.Niehans)提出,其基本命题是“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这个命题包括:(1)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交易成本高低决定了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创新是否具有实际意义;(2)金融创新实际上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希克斯把交易成本和货币需求与金融创新联系起来考虑,得出以下逻辑关系:交易成本是作用于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

8、需求会产生对不同类型金融工具的要求,交易成本的高低使得微观主体对需求的预期发生变化。交易成本降低的发展趋势使货币向更为高级的形式演变和发展,产生新的交易媒介、新的金融工具。不断降低交易成本就会刺激金融创新,改善金融服务。因此,可以说金融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降低交易成本的过程。从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来看,如信息处理和通讯技术的新成果应用于金融业后,大大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加快了资金调拨的速度,降低了成本。交易成本理论把金融创新的源泉完全归因于金融微观经济结构变化引起的交易成本下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交易成本降低并非完全由科技进步引起,竞争也会使交易成本下降,新的金融工具产生。(四)“财

9、富增长”理论该理论主要从需求角度探讨金融创新的成因。这种理论认为,经济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财富的迅速增长,是金融创新的主要原因。因为财富的增长,加大了人们对金融资产和金融交易的需求,促发了金融创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格林包姆和海沃德(S.I.Greenbum and C.F.Haywood)是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这两位经济学家在研究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史时,得出财富的增长是决定对金融资产和金融创新的需求的主要因素的结论。他们认为科技的进步引起财富的增加,随着财富的增长,人们要求避免风险的愿望增加,促使金融业发展,金融资产日益增加,金融创新随之产生。(五)资产专用学说资产的专用性是指资产用途的

10、多少,即对投入一种生产过程的资产进行另一种生产时再配置的难易程度。实践表明,不同的行业对生产要素的品质、特征、结构有着不同的要求,资产专用性越强,利用现有资产变更经营领域的成本越高,就越容易出现分业经营。反之,就越容易出现混业经营。银行业实现持续经营的基本生产要素是资本、信息与企业家才能。有研究表明,银行的资产专用性呈现弱化趋势,银行资产的专用性弱化表明银行通过跨越证券、保险等金融市场拓展业务围,发展中间业务,不需要支付太高的转换成本,商业银行业务全能化有利于银行提高盈利水平,增强竞争力。(六)围经济说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是形容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围与经济效益关系的一

11、个基本畴,是对经济组织经营多样化产品的选择和判断的衡量标准。通过对围经济状态的度量,可以为企业在核心或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经营提供依据。对于商业银行这种金融企业来说,其围经济的大小决定了它实行多元化经营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空间和机会。1、围经济的涵义经济组织如果由于生产或经营围的扩大,会导致平均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我们说它存在围经济;如果因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围的扩大,出现平均成本不变,甚至升高的状况,则称之为围不经济(Diseconomies of Scope)。2、围经济存在的原因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保险等中间业务,扩大经营围,从而产生围经济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信息的可

12、再用性。即同一种信息可多次使用于不同产品。例如,企业存款账户的变化往往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质量,因此,一家银行同时提供存款账户和担保所花费的成本要比单一经营存款账户或担保所花的成本低。管理费用(常规成本)的节约。商业银行可以将与管理某一客户相关的固定成本(物资和人力)分摊到更广泛的金融产品上,并利用自身的分支机构和已有的销售渠道以较低的边际成本附加金融产品。信誉的溢出效应。即信誉在不同经济围的自然延伸。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己有的信誉来向客户提供新的业务。便利客户的“一站式”金融服务所产生的收入增长效应。三、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成果考察中间业务创新起源于发达国家。为了参考和借鉴发达国家

13、的成功经验,有必要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作一全面、深入的研究。综观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历史,20世纪60-90年代的四十年,是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繁荣时代。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创新品种无所不包在60-80年代,发达国家银行金融创新出现了高潮和繁荣的格局,各种创新层出不穷。其中,业务中间创新占了金融创新的主角,以金融工具创新为例,在45项重大金融创新中,中间业务创新占了38项,见表1-1。表1-1:20世纪60-80年代重要的金融创新创新时间创新容创新者业务分类150年代末外币掉期国际银行机构中间业务21958年欧洲债券国际银行机构

14、中间业务31959年欧洲美元国际银行机构负债业务460年代初银团贷款国际银行机构资产业务560年代初出口信用国际银行机构中间业务660年代初平行贷款国际银行机构资产业务760年代初可转换债券美国中间业务860年代初自动转帐英国中间业务91960年可赎回债券英国中间业务101961年可转让存款单英国负债业务111961年负债管理英国负债业务1260年代末混合英国中间业务1360年代末出售应收帐款英国中间业务1460年代末复费廷国际银行机构中间业务151970年浮动利率票据(FRN)国际银行机构中间业务161970年特别提款权(SDR)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间业务171970年联邦住宅抵押贷款美国资产

15、业务181971年证券交易商自动报价系统美国中间业务191972年外汇期货美国中间业务201972年可转让支付命令(NOW)美国中间业务211972年货币市场基金(MMMF)美国中间业务221973年外汇远期国际银行机构中间业务231974年浮动利率债券美国中间业务2470年代中期与物价指数挂钩之公债美国中间业务251975年利率期货美国中间业务261978年货币市场存款(MMDA)美国中间业务271978年自动转帐服务(ATS)美国中间业务2870年代全球性资产负债管理国际银行机构*2970年代资本适宜度管理美国*301980年债务保证债券瑞士中间业务311980年货币互换美国中间业务321

16、981年零息债券美国中间业务331981年双重货币债券国际银行机构中间业务341981年利率互换美国中间业务351981年票据发行便利美国资产业务361982年期权交易美国中间业务371982年期指期货美国中间业务381982年可调利率优先股美国中间业务391983年动产抵押债券美国中间业务401984年远期利率协议美国中间业务411984年欧洲美元期货期权美国中间业务421985年汽车贷款证券化美国中间业务431985年可变期限债券美国中间业务441985年保证无损债券美国中间业务451986年参与抵押债券美国中间业务资料来源:除业务分类为笔者所加外均来自程刚,金融创新理论与中国金融创新的路

17、径探讨;国研网,2004。最后一列为笔者所加中间业务创新的结果,使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正在向客户提供几乎是有求必应的服务,使商业银行真正成为包罗万象的“金融超市”。据统计,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所使用过的中间业务品种已达2万种,如美国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围包括:传统的银行业务、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基金业务和保险业务等。他们既可以从事货币市场业务,也可从事商业票据贴现与资本市场业务。以美洲银行为例,美洲银行的非利差收入构成主要有以下11项容:存款账户服务费、银行卡服务费、信托服务费、其它服务费、交易收入、私有权益投资服务费、贷款销售服务费、证券销售服务费、其它收费收入、分支机构与业务销售收入、投资银行费。

18、经历中间业务创新浪潮后的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业务围与今天我国的商业银行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见表1-2。正如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科特曾形象地说过:“如果你病了,你去找医生;如果你遇到纠纷,你去找律师;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你就去找银行家。”表1-2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围对比业务围西方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大类业务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所有业务绝大部分业务信托业务所有业务以前从事过,目前基本取消基金业务所有业务基金托管业务、代理销售开放式基金保险业务所有业务代理销售保险、代理收取支付保费业务、银保通投资银行业务所有业务部分业务证券经纪业务所有业务代理发行证券、银证通、银证转帐、银期通资源来源:

19、笔者根据各参考文献汇总归纳(二)中间业务收入迅猛增长根据国际清算银行1999年发表的国际金融发展报告,19831986年美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额从9012亿美元猛增到101880亿美元,增长了11.3倍,年平均递增137.46%,从占银行所有资产的78%上升到142.9%,其中7家最大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比贷款业务要多出一倍。其中花旗、美洲等五大银行集团,1988年其中间业务活动涉与的资产总和已超过2.2万亿美元,而同期这几家银行资产负债项下的资产总额为7800亿美元,资本总额近450亿美元。中间业务活动涉与的资产总量分别是资产总额和资本总额的3倍和49倍。(三)中间业务地位不断上升中间业务的创新

20、使产品不断丰富、地位日益重要,中间业务与传统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并驾齐驱,成为新的竞争核心并逐步成为主要的金融产品和盈利的重点。在金融业发达的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无一不显现出强烈的这种趋势。其中,美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由80年代的30%上升到今天的38.4%,见图1-1;日本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由24%上升到39.9%;英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由28.5%上升到41.1%德意志银行的收入中,代表中间业务收入的“佣金与手续费收入”占比即使在进入21世纪后仍在提升,如表1-3。表1-3 德意志银行收入构成 单位:亿欧元营业收入净利息收

21、入佣金与手续费收入佣金与手续收入占比()其他营业收入2001年295.4186.2107.2736.3l 101.942002年265.4771.86108.3440.8185.272003年212.6858.4793.3243.8860.89数据来源:Annual Report of Deutsche Bank 2001-2003,.db.图1-1 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比重趋势图数据来源:.bloomberg.四、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动因的理论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也一直是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经营重点的,但是以下动因使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使中间业务出现了创

22、新蓬勃发展的局面,而这些动因大多数在创新理论找到了支持:(一)客户的需求1、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多的中产阶级不但要求财富安全,而且对增值服务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银行提供多样化的理财工具,对于咨询、代理等中间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大。2、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利率汇率频繁波动,微观经济主体迫切需要各种转移规避利率汇率风险的工具,形成了对有分散、转移风险功能的中间业务(如互换、期货、期权等)的巨大需求。“财富增长”理论解释了财富增长对金融资产和金融交易的需求,也正好印证了这段时间发达国家进行中间业务创新的一大动因。(二)市场竞争的加剧20世纪80年代,西方银行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与价格高低等方面

23、。进入90年代,经营环境变化令银行业的竞争更趋激烈,银行在服务种类、质量与价格方面的差异不断缩小,新产品寿命逐步缩短,竞争优势所能维持的时间极为有限。这就使得有着丰富服务容的中间业务成为了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市场利率不断走低。以德国为例,1992年,短期商业利率为9.3%,2000年底就降到了3.5%。低利率降低了银行资金的边际利润,使得存贷利差不断缩小。利差的下降使德国银行业的净利差收入不断减少。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为了生存,不得不适应市场变化开拓各种非利差业务,以增加收入。“约束诱导型“理论指出,当经济形势的变化阻碍了金融机构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目标时,势必迫使

24、他们探索新的金融工具、服务品种,来回避外压制,以增加其竞争能力。根据此理论的创始人西尔柏的研究,1970-1982年间,美国近60%的金融创新可以用这些理论来加以解释。(三)监管的放松金融监管法律的放松使得商业银行拥有较大的中间业务发展自主权,并极促进了中间业务的不断创新。80年代以来,金融监管当局奉行“法律无明文禁止即许可”的监管理念,不断修改相关法律和制度,放松管理。金融业务日益自由化盛行一时。在当时一种宽松的监管环境下,监管当局当然轻易地允许了它的存在和发展。(四)混业经营的盛行20世纪后期,不断出现的金融创新模糊了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金融全球化加剧了各国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分业经营

25、体制开始瓦解。追随美国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如英国、日本等,纷纷放弃分业经营,实行混业经营。美国于1999年底施行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对分业管制的法律规作了突破性修订,废止和修改了诸如格拉斯斯第格尔法、银行持股公司法等一大批在美国金融体系中举足轻重的金融法律,在放弃分业走向混业的道路上“整合”了美国的金融法制。该法促进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之间的联合经营,建立一个金融机构之间联合经营、审慎管理的金融体系,从而加强金融服务业的竞争,提高其效率。此后,各国纷纷打破分业经营的限制、实行混业经营以来,为满足客户各种需求,金融业业务彼此交叉和渗透越来越广泛,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围日益广泛、种类不断增多,使现代

26、商业银行成为名副其实的“全能银行”(见表1-4)。混业经营制度为中间业务创新提供了发展空间。表1-4 美国限制银行跨业经营相关金融法规之演变历程年份法规容1933格拉斯斯第格尔法禁止银行与证券公司形成关系企业。1956银行持股公司法规多头控股的银行持股公司。限制银行持股公司从事非银行业务。1970银行持股公司法修正案规单一或多头银行持股公司。限制银行持股公司从事保险业务。1970-86Y条例修正案美联储允许银行持股公司拥有投资顾问公司与证券经纪子公司。1987-89美联储行政命令美联储允许银行持股公司依据G-S法第20条设立“第20条子公司”(Section 20 Subsidiary),从事

27、一定的证券业务,且证券业务收入比重由原先的5%提升到10% 1996-97Y条例修正案与美联储行政命令美联储提高“第20条子公司”证券业务收入比重限制至25%。1999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允许组建金融持股公司。允许美国银行、证券与保险公司形成关系企业。资料来源:荷兰银行,2005中国行业年度报告系列之-中国银行业,“资产专用”学说指出,资产专用性越强,利用现有资产变更经营领域的成本越高,就越容易出现分业经营。反之,就越容易出现混业经营。随着银行经营围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资产专用性呈现弱化趋势,进行中间业务创新,就不需要支付太高的转换成本,从而促成了中间业务创新的不断活跃。(五)IT技术的发展和

28、风控机制的完善20世纪60-90年代是美国银行发展史是技术发展最快的时期,ATM、小型机、数据仓库、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网上银行等得到了迅速应用,银行交易趋向电子化、无纸化和集成化,各种交易管理和客户关系维护开始大量依赖计算机处理和借助电子手段。此外,有效的商业银行部法律风险控制机制是中间业务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一项成功的中间业务产品既要满足客户的需要,具有操作性,又要有设计合理、缜密的法律框架,同时还要符合现有的法律、法规。中间业务产品往往是不同金融产品的组合和衍生,在法律关系上必然表现为多重法律关系的组合和不同权利、义务的衔接。中间业务法律关系复杂多样,容易滋生法律风险。为防中间业务法律风险

29、,西方国家从银行法、投资公司法、证券交易法到信托法、期货法等一整套的体系,对银行中间业务有详细而全面的规定;此外,各商业银行自身也十分重视部法律机构的建设与其职能的发挥,建立了有效的部法律风险防机制,从而达到了既促进中间业务迅速发展,又有效地防法律风险的目的。如美国花旗银行(CitiBank)在纽约总行的部法律事务部有279名工作人员,大通曼哈顿银行(Chase Manhattan)的法律部共有230人。“交易成本”理论把金融创新的源泉完全归因于金融微观经济结构变化引起的交易成本下降。科技的发展使银行的交易成本显性下降;而风控机制的完善则有利于银行隐性成本和长期成本的下降,这两种下降带来的银行

30、中间业务创新均可以从“交易成本”理论得到支持。五、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成功启示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成果考察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金融创新取得了空间的成功。分析它取得成功的原因,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以客户为本的经营理念是中间业务创新的先决条件维系良好的客户关系一直是商业银行生存的重要基础,尤其对于以人性化和个性化服务为根本特征的中间业务更是如此,西方的商业银行非常重视对于客户关系的维持和巩固,并因此创造出一系列新的管理观念诸如:客户价值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利用这些管理手段为筛选出的优质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以增强银行和客户的亲密程度。而维系与客户这种亲密关系将为银行提

31、供占有市场的重要条件。(二)不断进行的产品创新是中间业务创新的源动力尽管科技的发展为商业银行产品创新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新产品开发的绝大部分是相对容易被模仿的。最重要的两点是要确保创造新产品的组织能力并且努力提高在金融市场上的地位。比如“FIDELITY投资公司”的成功之处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不断推出互动基金新产品的能力;花旗集团在这方面则显示出它在市场上雄厚的竞争能力,当某种新产品在某一市场上趋于饱和时,它能够迅速地将其转移到另一市场。(三)效益核算是中间业务创新的根本保障西方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的费用标准上并无统一的规则,鉴于竞争的日趋激烈,效益核算是商业银行在某一细分市场上拓展业务的前提

32、。以欧洲银行为例,其在产品的开发、定价方面灵活自由。德、法、英三国金融监管当局均有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产品开发、定价和销售进行关注但对这些机构的银行产品开发和价格制定均无限制,而主要从道德和风险防方面进行考核。由于政府监管环境的宽松,各商业银行在对某种业务新品进行可行性研究时主要综合产品成本、市场竞争、客户关系以与客户群体类型等因素,确定本行的产品定价策略。因此,西方商业银行一样的金融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往往千差万别,同时为增强竞争能力,附以不同的客户增值服务。(四)金融集团策略联盟是中间业务创新的捷径金融集团的策略联盟在欧洲十分普遍。欧洲的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在保险、证券、投资银行

33、、资产管理等非利差产品销售方面的策略联盟。以保险营销为例,由于银保合作已有相当的发展,欧洲甚至出现了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这一专业名词。其实银行开展代理保险业务早在二十世纪60年代就率先在英国出现,当时巴克莱银行出售了第一批保单从中赚取了佣金。到2000年,德、英、法三国通过银行销售的保费收入占社会保费总额的比例分别达到了16%、29%、61%。(五)金融科技的发展是中间业务创新的重要手段美洲银行的支付网络十分发达,拥有45万个间接自动转帐,具有多种服务;加拿大皇家银行90%的日常业务都是通过电子化手段完成的。银行网点已将工作重点放在客户关系处理与建议提供上,而不是传统的交易上

34、;德意志银行每年都投入巨额资金用于计算机系统和面向客户的网络平台。该行IT部门的员工占全行员工总数的1/4以上。由此可见发展金融科技是降低中间业务运营成本、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六)转变成“全能银行”是中间业务创新的重要途径国际银行将积极拓展多元化经营,转变成“全能银行”。一是开发多元化金融产品,在经纪市场取得进展,以美国的银行为代表;二是以产品组合大力推广个人金融业务,如花旗的零售产品组合包括存款、信贷、支付、投资理财、保险与私人银行服务等六大产品线;三是依托高科技提供网上银行增值服务,涵盖账单支付、贷款申请、资金管理与外汇交易等业务;四是在投资银行领域争取主动,如花旗

35、已于2004年2月在其全球企业和投资银行集团组建了资本市场和银行业务部等新的机构部门,以争取重回投资银行业务的世界领先地位;五是为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成为国际各大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务涵盖财富管理、保险、信用卡等领域,此以美洲银行为代表;六是进军高收益的资本运营市场,例如,花旗集团拟出价6亿美元购买国现代半导体公司的部分业务部门,希望对其进行重组后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以赚取高额收益。再如,近年高盛、摩根士坦利纷纷成立房地产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进军我国,抢滩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市场和风险投资市场。(七)资本市场是中间业务创新的重要领域2001年以来,非利差业务收入中资本市场收入占比持续上

36、升,并逐渐占最重要的地位。例如:2003年,汇丰控股在资本市场上的业务收入已占集团税前盈利的 33%,花旗集团在全球债务资本市场上的收入为83亿美元,仅次于110亿美元的摩根士丹利,排名第二,参见表1-5。表1-5 花旗集团的非利息收入构成(2002-2003年) 单位:亿美元项目2002年2003年收入占比%收入占比%信托活动收益6.992.057992.16存款账户服务收费9.752.875.33144交易服务收益45.1313.0651.213.84其中:利率交易18.645.489.652.61外汇交易21.676.3735.659.64投资银行顾问、证券经纪、发行承销手续费110.6

37、 32.50 112.2530.35服务收益28.398.3436.279.81资产证券化收益27.127.9732.658.83保险手续费与佣金收益34.7910.2239.081057贷款、租赁合同销售净收益(损失)3.279.618.492.3其他非利息收入74.2521.8276.6520.73非利息收入合计340.29100369.82100资料来源:CITIGROUP 2003 ANNUAL REPORT;.citigroup./citigroup/fin/data/ar031c_en.pdfCITIGROUP 2002 ANNUAL REPORT;.citig

38、roup./citigroup/fin/data/ar021c_en.pdf(八)中间业务的创新程度体现了商业银行的规模程度美国学者实证分析认为,银行的规模一般同其中间业务的发展规模有着某种程度的正相关的关系。美国的中间业务多为大型银行所拥占,由于其普遍具备人力资本、客户基础、协同销售、咨询能力、投资规模等方面的优势。美国小银行的资产份额仅占全国的10%,在中间业务市场上的份额普遍较低。1984年,美国大银行与小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分别占其净收入的27%与15%,而1998年大银行的总收入中非利息收入占比为43%,同期小银行的占比为23%,到了1999年则分别为46%和28%,二者之间的差距有增大

39、的趋势。(九)中间业务创新能力决定商业银行的发展潜力在西方国家,从中间业务的发展看,中间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的商业银行,其存放利差通常较低,核心存款量较少。由于中间业务的潜在风险通常较低,所以其资本备足率可以较低,为商业银行开展其他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外,中间业务比重较高的商业银行,因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和分散化,商业银行整体经营风险降低,有利于实现较高的市场价值。另一方面,大小银行在中间业务的发展趋势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据统计,1995年大银行的手续费收入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其占非利息收入的比重超过了50%,至2005年以后以每年平均7%的速度增长。而小银行目前还仍以服务费以与信托活动方面的收入为主,并且尚未出现有所转变的迹象。从各类中间业务发展速度上看,传统的手续费收入对商业银行整体盈利的贡献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呈现明显的下降态势。因此,中间业务的发展程度客观上反映了一家商业银行的发展潜力。参考文献1、贝政新等:现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运作与创新,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