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经济学(运输经济方向)专业教学大纲 目 录管理学教学大纲1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8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11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15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18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21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大纲29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34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40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44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58运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62交通运输组织学教学大纲68交通运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73汽车设计教学大纲77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84采购与供应链课程教学大纲87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90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97国际运输与保险教学大纲101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105运输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111仓储管理课程
2、教学大纲115交通运输商务课程教学大纲119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教学大纲122智能交通课程教学大纲126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大纲129进出口业务课程教学大纲134交通运输法规课程教学大纲138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150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155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大纲160国际商法课程教学大纲163商品运输学课程教学大纲165统计软件课程教学大纲168经济预测与决策课程教学大纲172管理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管理学 课程编码:07000071学 时: 40学时 学 分: 2.5学分开课学期第2学期课程类别:学科技术基础必修课考核方式:考试适用专业:经济学(运输经济方向)课程性质:专业基
3、础课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管理学在教学计划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是经济学(运输经济方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专门人才服务的。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了解管理学发展历程入手,系统掌握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管理思想及其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基本方法、决策理论、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创新职能。同时掌握相应的管理技能、管理的科学思维,并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能分析和解决管理中的现实问题,从而使学生为学习后续课程和进一步扩大管理理论知识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4、二、基本要求(一) 管理概述1.理解管理的意义和必要性2.掌握管理的概念3.掌握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二) 管理思想的发展1了解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掌握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2了解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熟悉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3掌握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以及各阶段的理论要点,并能予以评析。(三) 管理的基本原理1明确管理原理的特征,理解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2理解系统的概念和特征,掌握系统原理的要点。3理解人是管理的主体,掌握有效管理关键是职工参与,清楚认识到现代管理核心是人性的最完美的发展。4理解责任原理中明确每个人的职责,职位设计和权限委任要合理的理论。掌握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
5、时的管理技巧。5掌握效益的概念和效益的评价方法,明确效益的追求。 (四)管理的基本方法1.管理的方法论,了解管理方法的重要性和管理哲学。2.管理的法律方法,了解法律方法的内容与实质,熟悉法律方法的特点与作用,掌握法律方法的应用。3.管理的行政方法,了解行政方法的内容与实质,掌握行政方法的特点与作用,理解行政方法的运用。(五) 决策理论1掌握决策的概念、类型与特点。2熟悉决策过程掌握其影响因素。3掌握决策方法,包括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六) 计划的编制与执行1掌握计划的概念、类型、特点和作用。2明确计划编制的程序,掌握计划编制的方法。3了解计划的执行与调整,熟悉计划执行的要求,掌握
6、目标管理(MBO)。(七)组织机构设计与整合1.掌握组织概念、管理层次、管理幅度及影响因素。2.掌握组织设计的任务、依据、原则。3.熟悉组织机构类型,了解组织的部门化,掌握组织的集权与分权。(八)人员配备1.掌握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2.了解管理人员的选聘。包括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管理人员的来源、管理人员选聘标准、管理人员选聘程序与方法和管理人员选聘要求3.了解管理人员的考评。包括考评的目的与作用、考评的内容和考评的程序与方法。4.了解管理人员的培训。包括培训的意义与作用、培训的目标、培训的方法。(九)领导1.掌握领导的概念、性质与作用。2.掌握领导者素质及条件、领导者能力要求。明确领导
7、集体的构成。3.掌握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熟悉领导性质理论、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管理方格论和权变理论。4.了解领导艺术。(十) 激励1.了解激励的性质、激励与人的行为以及内因与外因激励对人的影响。2.理解主要的激励理论包括需要层次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激励模式、成熟与不成熟理论。(十一)沟通1.掌握沟通的性质及其过程、沟通的重要性、类别及网络方式。明确非正式沟通及其管理。2.了解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3.理解冲突起源与处理。熟悉谈判的方法。(十二) 控制活动1.了解控制的必要性和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控制的类型。2.掌握控制的要求。包括适时控制、适度控制和客观控制。3.掌握控制过程
8、。(十三) 创新1.掌握创新概念、意义和作用。熟悉创新的类别、特征和创新的思维方式。2.理解创新的基本内容。 3.理解创新的过程和组织。4.了解技术创新的内涵。掌握技术创新的源泉。三、教学内容1. 管理概述管理的意义和必要性管理的概念管理的职能与性质2.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 西方传统思想: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现代学派3.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原理的特征: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系统原理:系统的概念,系统的特征,系统原理要点人本原理:人是管理
9、的主体,有效管理关键是职工参与,管理核心是人性的最完美发展责任原理:明确每个人的职责,职位设计和权限委任要合理,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效益原理:效益的概念,效益的评价,效益的追求。 4管理的基本方法管理的方法论:管理方法的重要性,管理哲学管理的法律方法:法律方法的内容与实质,法律方法的特点与作用,法律方法的应用管理的行政方法:行政方法的内容与实质,行政方法的特点与作用,行政方法的运用5决策理论决策的类型与特点:决策的概念与类型,决策的特点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决策过程,决策的影响因素决策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6计划的编制与执行计划的类型与作用:计划的概念,计划的类型,计划的特点,计
10、划的作用计划的编制:计划编制的程序,计划编制的方法计划的执行与调整:计划执行的要求,目标管理(MBO)7组织机构设计与整合组织概念及组织机构设计:组织概念,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及影响因素组织设计的任务、依据、原则:组织设计的任务 ,组织设计的依据,组织设计的原则组织机构类型:组织机构类型,部门化,集权与分权8人员配备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人员配备的任务,人员配备的工作内容和程序,人员配备的原则管理人员的选聘: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管理人员的来源,管理人员选聘标准,管理人员选聘程序与方法,管理人员选聘要求管理人员的考评:考评的目的与作用,考评的内容,考评的程序与方法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的意义
11、与作用,培训的目标,培训的方法9领导领导的性质与作用:领导的含义,领导的作用理想的领导者与领导集体:领导者素质及条件,领导者能力要求,领导集体的构成领导方式及其理论: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领导性质理论,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管理方格理论,权变理论领导艺术:10激励激励的性质:激励与人的行为,内因与外因激励对人的影响激励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激励模式11沟通沟通的性质及其过程:沟通的重要性,沟通过程,沟通类别,非正式沟通及其管理,沟通网络方式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有效沟通的障碍,沟通障碍的克服冲突与谈判:冲突起源与处理,谈判12控制活动控制原理:控制的必要性,控制的
12、基本原理,控制的类型控制的要求:适时控制,适度控制,客观控制控制过程:确立标准,衡量成效 ,纠正偏差13创新创新及其作用:创新的意义,创新的作用,创新的类别与特征,创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基本内容:目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组织机构及结构创新,环境创新创新的过程和组织:创新的过程,创新活动的组织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内涵,技术创新的源泉四、课程学时分配学时分配表章 节课内讲授教学各环节其它实验上机设计作业辅导答疑1管理概述41次课外答疑2 管理思想的发展43 管理的基本原理11次4 管理的基本方法15 决策理论31次6 计划的编制与执行3课外答疑7 组织机构设计与整合41次8
13、 人员配备49 领导41次10 激励411 沟通212 控制活动21次课外答疑13 创新4总 计406次3次说明:课内讲授学时总计40学时,课外作业6次,其中包括4次综合作业和2次案例分析。辅导答疑3次。均安排在课外进行。五、课程习题的要求1 管理概述 20302管理思想的发展 20303 管理的基本原理 20304 管理的基本方法 20305决策理论 20306 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20307组织机构设计与整合 20308人员配备 20309领导 203010激励 203011 沟通 203012 控制活动 203013创新 2030 本课程的习题划分成三个层次,即:认知层次,理解
14、层次和应用层次。认知层次一般以概念、名词及简答形式出现。理解层次以判断、选择、分析和计算形式出现。应用层次以案例分析形式出现。各章习题具体分布状态:六、课程主要参考书:管理学原理和方法 周三多等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现代管理基础 谢北立等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制定人:邸彦彪 审定人:程春梅 批准人:史宪睿 2009年9月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会计学 课程编码:07000113学 时:48学时 学 分:3.0学分开课学期:第3学期课程类别:学科技术基础必修课考核方式:考试适用专业:经济学(运输经济方向)先修课程:管理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会计学在高等院校的教学计划中是一门重要的技术
15、基础课,是经济学(运输经济方向)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获得会计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记账方法具体应用的技能,掌握会计凭证、账簿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中的方法,并注意培养学生初步阅读和编制财务报表的能力,为学习后续管理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并为从事会计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管理决策奠定良好基础。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获得会计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记账方法的具体应用的技能和初步阅读和编制会计报表的能力。会计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学习本课程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以致用的能力。保持本学科必要的前瞻性,要求在教学中启发
16、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侧重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应注意学习和掌握好其他相关的课程。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总论理解会计的概念、了解会计的特点、会计的职能;了解会计对象和会计的任务;了解会计法规、会计核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2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了解资金平衡原理和复式记账方法的理论依据;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分类标准、了解科目设置原则和会计科目的名称;理解会计账户的概念、掌握账户的结构和内容,以及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会计账户和借贷记账法对各单位经济业务进行归类、记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3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核算 了解资金筹集的核算方法和操作技能;掌握供应
17、过程的核算方法和操作技能; 掌握生产过程的核算方法、成本计算内容等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销售过程的核算方法和操作技能;掌握利润和利润分配的核算方法和操作技能;了解资金退出业务的核算方法和操作技能。4会计凭证了解会计凭证的概念和填制、审核会计凭证的意义;了解会计凭证的种类和基本内容及审核会计凭证的主要内容; 掌握填制会计凭证的要求;了解会计凭证传递与保管和方法等基础知识及技能。5会计账簿了解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的意义和种类;了解各类会计账簿的格式和内容;掌握和运用登记会计账簿的方法和规则 ;一般掌握对账、结账的要求和方法。6账务处理程序了解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基本程序;一般掌握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
18、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核算要求、步骤和使用范围;了解按不同单位的具体情况设置账务处理程序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7财产清查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了解财产物资和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掌握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知识和技能。8财务会计报告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和作用、会计报表的分类及其编制要求;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内容及编制方法;掌握利润表的结构内容及编制方法;了解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内容及编制方法;掌握会计资料分析利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四、课程学时分配内 容课内讲授习题合计1 总论222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82103 工业企业主要生产经营过程核算和成本计算122144 会计凭证4045 会
19、计账簿4046 账务处理程序2027 财产清查 4048 财务会计报告628共 计42648五、课程习题的要求会计学的习题大致有基本概念题,如什么是会计,它有什么特点等等,还有为什么说会计的对象也就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等基本理论题。大量的习题是会计实务操作题,即每章节后都要留有复习思考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加深学生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增强实务操作技能。基于会计学课程的特点,每次授课以后都要留适量的习题,其习题数量大致为:总论:6-10题。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思考题6-8;实务习题六-七。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核算和成本计算:思考题5;实务习题五-七
20、。会计凭证:思考题5-6;实务习题一-二。会计账簿:思考题7-9;实务习题二-三。账务处理程序习题:思考题3-4;实务习题一-二。财产清查:思考题4-5;实务习题一-二。财务会计报告:思考题3-4;实务习题二-三。六、课程主要参考书:1、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 李海波 立信会计出版社2、基础会计学李秀莲、张华 北京大学和林业大学出版社 3、会计学 葛家澍,余绪缨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4、基础会计学 何任远 暨南大学出版社5、会计学基础 丁元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制定人:李雅凤审定人:陈树良批准人:史宪睿 2009年9月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 课程编码:07000107学 时:
21、40学时 学 分:2.5学分开课学期:第3学期课程类别:学科技术基础必修课考核方式:考试适用专业:经济学(运输经济方向)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宏观经济学课程是经济学(运输经济方向)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是该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通过对各种国民经济总量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宏观经济变化的规律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应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简单经济现象和问题,掌握经济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二、基本要求:(一)国民收入核算1.了解宏观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特点。2
22、.熟练掌握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3.理解并掌握用收入法、支出法核算国民收入。4.掌握GDP、NDP、NI、PI、DPI的含义,熟练掌握五者的区别。5.理解并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收入的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6.掌握名义GNP和实际GNP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二)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理解投资与储蓄相等的原理。2.掌握消费函数的表达式及MPC、APC的含义;掌握储蓄函数的表达式及MPS、APS的含义;熟练掌握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3.掌握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4.掌握投资乘数及乘数效应。5.掌握三部门的收入决定理论。6.掌握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
23、数的含义和效应。(三)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了解投资与利率的关系,掌握资本边际效率的含义,掌握投资边际效率与资本边际效的区别。2.了解IS曲线的推导过程,掌握IS的含义及其移动的效果。3.了解利率的决定因素,掌握货币需求函数,掌握货币供求均衡理论。4.了解LM曲线的推导过程,掌握LM曲线的含义及其不同斜率下说明的经济含义。5.熟练掌握并运用ISLM分析宏观经济状况及应采取的政策。6.从总体掌握凯恩斯的理论框架。(四)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其影响。2.熟练掌握财政政策效果和货币政策效果。3.熟练掌握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及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4.熟练掌
24、握古典主义极端情况及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5.掌握“挤出效应”的含义及其发挥作用的诱因。6.掌握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及曲线变动。(五)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含义及其内容。2.了解西方财政政策的构成及管理模式,掌握财政政策的工具,掌握自动稳定器、功能财政、预算盈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及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3.了解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的理论,掌握货币政策及其工具,认识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六)总需求函数(曲线)和总供给函数(曲线)1.了解总需求函数的推导过程,掌握总需求函数的表达式及其曲线。2.了解总供给函数的推导过程、掌握总供给曲线中的长
25、、短期总供给曲线及其表达式。3.熟练掌握用长、短期曲线同时使用来说明经济“萧条状态”、“高涨状态”、“滞胀状态”的情况给采取的政策。(七)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了解经济增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掌握增长的核算。3.了解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及经济含义。4.掌握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5.掌握经济周期的定义、阶段、类型。6.了解乘数加速数模型。(八)通货膨胀理论1.了解通货膨胀的类型,掌握通货膨胀的含义。2.掌握通货膨胀的起因,认识通货膨胀的影响。3.掌握对付通货膨胀的办法。三、教学内容1、 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国民生产总值;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概念;
26、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名义GNP和实际GNP。2、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投资与储蓄相等; 消费函数; 国民收入的决定; 乘数论; 加入政府部门后的收入决定论; 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加速数。3、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投资的决定; IS曲线; 利率的决定; LM曲线; ISLM分析;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4、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挤出效应”;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5、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经济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总需求函数(曲线
27、)和总供给函数(曲线); 总需求函数; 总供给函数; 长、短期曲线的同时使用及其政策含义。7、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新古典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经济周期理论; 乘数加速模型。8、 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的种类; 通货膨胀的起因及其影响; 对付通货膨胀的办法。四、课程学时分配内 容课内讲授实验合计1. 国民收入核算222.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663.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664.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665.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446. 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 447.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668. 通货膨胀66共 计4040五、课程习题的要求宏观经济学的习题大
28、致有基本概念题,如对于国民经济核算、投资、储蓄等经济名词的掌握;基本理论题,如对于乘数、加速数、国民收入决定等基本理论的理解;基本技能题,如画图分析和计算,尤其是用IS-LM曲线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效果,更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通过大量习题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对宏观经济运行做出解释和判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后续课的需要及课程本身的需要。基于宏观经济学本身的特点、每次授课以后都要留适量的习题,保证基本要求的实现,其习题数量大致为。1.西方国民收入核算:40-45题。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30-35题。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45-50题。4.宏观经济
29、政策分析:40-45题。5.宏观经济政策实践:35-40题。6.经济增长理论:40-45题。7.通货膨胀理论:35-40题。六、课程主要参考书:1.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主编 姜广东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 主编 汪祥春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制定人:白韬哲 审定人:张 华批准人:史宪睿2009年9月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财政学 课程编号:07000018学 时:48学时 学 分:3学分开课学期:第3学期课程类别:学科技术基础必修课考核方式:考试适用专业:经济学(运输经济方向)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财政学是经济学(运输经济方向)专业的专
30、业基础必修课。通过财政学课程的学习,应掌握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税收、国债、国家预算等财政范畴的基本知识,并在实际中灵活应用;掌握我国财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学会在实际中贯彻执行;深刻把握财政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运用财政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当前财政领域中的实际问题,为振兴我国财政和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二、基本要求:1、掌握政府与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个系统,掌握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2、了解财政支出分类,熟悉转移性支出与购买性支出,掌握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与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掌握瓦格纳法则。3、了解社会消费性支出与财政投资性支出,熟悉基础产业投资
31、与财政投融资。4、了解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补贴支出以及税收支出,熟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5、了解财政收入分类以及我国财政收入的来源,掌握财政收入规模分析与结构分析。6、熟悉税收术语与税收分类,理解税收负担分析与税负转嫁与归宿,掌握拉弗曲线及其意义。7、熟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商品税种,以及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所得税种,并掌握各种税种的计算。了解资源税与财产税。8、掌握国债的功能与国债的负担和限度,熟悉国债种类,了解国债发行与偿还,熟悉国债市场。9、了解国家预算体系与原则,了解国家预算法和预算外资金。10、掌握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和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三、讲授内容:1、市场失灵、公共物品与公
32、共需要、财政概念、财政职能2、财政支出分类、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瓦格纳法则3、社会消费性支出、财政投资性支出4、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税收支出5、财政收入分类、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6、税收基本属性、税收术语与税收分类、税收负担7、税收制度的组成与发展、商品课税、所得课税、资源课税与财产课税、国际税收8、国债和国债管理9、国家预算体系与原则、国际预算法、预算外资金10、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四、作业要求: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原理,并能结合我国实际熟练的运用所学知识。五、学时分配及说明:内容课内讲授作业合计
33、1 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222.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223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224 购买性支出225 转移性支出446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447 税收原理448 税收的经济效应449 税收制度42610 国债与国债市场4411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4412 财政平衡2213 财政政策4414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问题224共计44448六、课程主要参考书:1、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财政学 邓子基 邱华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3、财政学概论 马海涛主编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4、财政学 储敏伟 杨君昌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制定人:刘雪梅 审定人:陈树良批准人:史宪睿 20
34、09年9月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经济法 课程编码:07000129学 时:40学时 学 分:2.5学分开课学期:第3学期课程类别:学科技术基础必修课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专业:经济学(运输经济方向)先修课程:法律基础等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经济法是经济学(运输经济方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技术基础任选课。这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它主要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具有大学水平的应用型国贸人才服务的。通过学习本课程,要使学生能够掌握经济法的基础知识;加强对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法制观念并使其初步具有运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观察、分析、处
35、理有关经济法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使学生了解经济法基础知识;掌握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特征和基本原则以及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构成要素和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了解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方法。 2、使学生掌握经济法总论、经济组织法、经济管理法、经济活动法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常用的重要的经济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3、使学生掌握经济仲裁与经济司法的基本知识。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经济法概述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特点和本质,经济法的理念和基本原则,经济法的渊源和体系,经济法的渊源和体系,经济法律关系。2、公司法公司与公司法概述
36、,公司法的基本制度,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3、合伙企业法合伙企业法概述,普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法律责任。4、企业破产法破产法律制度概说。企业破产还债程序的法律规定。5、税收法税法概述、我国现行的主要税种、税收管理体制和征收管理制度。6、金融法金融和银行法律制度概述、银行法主体、货币管理法律规定、信贷管理法律规定。7、产品质量法 产品质量法概述、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和责任。8、对外贸易法对外贸易法概述、货物、技术、服务贸易管理制度,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9、市场竞争法市场竞争法概述、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10、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37、、消费者的权利与权益保护、经营者的义务和责任。11、合同法合同法概述、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违约责任。12、经济争端解决法概述、经济争端决方式、经济仲裁、经济诉讼、模拟法庭。四、课程学时分配内 容课内讲授实验合计1 经济法概述222 公司法443 合伙企业法444 企业破产法225 税收法226 金融法447 产品质量法228 对外贸易法449 市场竞争法4410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411 合同法4412 经济争端解决法44合 计4040五、课程习题的要求本课程的习题大致有:基本概念题、基本理论题、案例分析题。通过基本概念题、基本理论题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对
38、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加深理解和掌握,通过案例分析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章讲授完毕后应配合本章的重点、难点内容布置适量的习题供学生进行全面复习。1、经济法概述:习题34题。2、公司法:习题78题。3、合伙企业法:习题78题。4、企业破产法:习题78题。5、税收法:习题46题。6、金融法:习题35题。7、产品质量法:习题36题。 8、对外贸易法:习题78题。9、市场竞争法:习题78题。10、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习题46题。11、合同法:习题34题。12、经济争端解决法:习题57题。六、主要参考书目:教材:经济法,杨士富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2
39、007.9 参考书:1经济法(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潘静成、刘文华主编, 20052经济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杨紫煊主编, 20063经济法教学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史际春主编, 2002 制定人:杨士富审定人:张 华批准人:史宪睿 2009年9月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运筹学 课程编码:07000258学 时:64学时 学 分:4学分开课学期:第4学期课程类别:学科技术基础必修课考核方式:考试适用专业:经济学(运输经济方向)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运筹学的授课对象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专科学生。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
40、现代管理强调定量分析,运筹学就是一门为管理提供定量依据的应用科学,其特点是将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归结为抽象的数学模型,综合运用数学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运筹学提供了新的契机,运筹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在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运筹学在现代管理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企业及公共事业机构管理者应当了解和掌握的一门科学。所以,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把运筹学列为本、专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运筹学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运筹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根据实际问
41、题建立模型、求解模型及进行经济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树立起系统的观点。二、课程的基本要求:(一) 绪论了解运筹学的概述熟悉运筹学的内容和特点了解运筹学的学习与应用(二) 线性规划建模及单纯形法了解线性规划的概念理解线性规划解的概念、性质及图解法掌握单纯形法掌握线性规划的应用习题(三) 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与灵敏度分析理解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理解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掌握对偶解的经济意义及分析理解对偶单纯形法掌握灵敏度分析习题(四) 运输问题了解运输问题模型及概念掌握运输问题的求解熟悉产销不平衡的运输问题掌握运输问题的应用习题(五) 动态规划了解多阶段决策过程的最优化理解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动态
42、规划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掌握动态规划方法应用举例习题(六) 决策分析了解决策的分类与过程了解确定型决策问题熟悉不确定型决策问题掌握风险型决策问题熟悉灵敏度分析掌握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习题(七) 图与网络分析了解图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理熟悉树和最小支撑树掌握最短路问题掌握最大流问题习题三、课程教学内容运筹学本身由许多分支构成,教材的各章讲述了不同的分支。本课程共性的重点内容是模型的建立、求解以及对解的经济分析和评价,这些内容一般上也是难点所在。下面分章节详细说明:(一) 绪论运筹学简史、运筹学的应用、运筹学的发展、运筹学的分支、运筹学的定义及原则、运筹学研究的工作步骤、运筹学建模的一般思路。(二)
43、线性规划建模及单纯形法线性规划的概念、线性规划解的概念、性质及图解法、掌握单纯形法、线性规划的应用(三) 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与灵敏度分析对偶规则、线性对偶理论、影子价格的意义、对偶单纯形法、掌握系数变化范围的确定及增加新变量、新约束灵敏度分析(四)运输问题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系数矩阵特殊形式、用西北角法、最小元素法求初始基可行解、位势法求解、牢固掌握三合一表格求解运输问题过程。(五)动态规划: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阶段、状态、决策、策略、状态转移方程、指标函数和最优值函数、最优策略、最优轨线、动态规划的基本理论:最优性定理和最优性原理、动态规划基本思想和基本方程、动态规划的顺序解法和逆序解法、处
44、理动态与静态规划的关系、若干典型问题的动态规划模型及求解技巧:如最短路线、资源分配、生产计划、货物存储、设备更新与系统可靠性问题、背包问题、推销商问题等、(六) 决策分析有关决策的基本概念、理解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及风险型决策的基本特征、掌握进行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分析的方法。(七) 图与网络分析图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理、用图形与矩阵表示图的方法、树与最小支撑数的概念及求最小树的算法、赋权的最短通路问题及其Dijkstra算法,会用逐次逼近法求解带有负权的最短路问题、解最大流问题,掌握求最大流的标号算法。四、课程学时分配内 容课内讲授实验合计(一)绪论22(二) 线性规划建模及单纯形法1
45、212(三) 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与灵敏度分析1212(四) 运输问题1010(五) 动态规划1212(六) 决策分析88(七) 图与网络分析88共 计6464五、课程习题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作业和习题、考试。1. 课堂讲授课堂讲授为本课程主要教学环节,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教材制作PowerPoint课件。2. 作业和习题通过作业和习题,使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线性规划模型的一般形式? 2.线性规划模型的特点?3.线性规划问题的规范形式?4.标准形式的特征?5.两个变量线性规划问题图解法的一般步骤?6.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时可能出现几种结果?7.
46、线性规划可行区域的几种情况?每种可行区域可能出现解的情况?8.如何将非标准型的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标准型?9.试述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最优解?10.试述线性规划问题的基、基变量与非基变量?11.试述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解、基本可行解12.试述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基本解、基本可行解的关系?13.试述单纯形法的计算步骤.14.如何在单纯形表上判别线性规划解的情况?15.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人工变量法?人工变量方法包括的解法?16.大M法的基本思想?17.大M法中,M的作用是什么?对于最小化问题,目标函数中人工变量的系数如何取值?最大化问题呢?18.在模型中各系数的经济含义?19.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无界情
47、况? 20.试述线性规划问题典则表达式?21.两阶段法的基本思想?22.对偶问题和对偶变量的经济意义是什么?23.简述对偶单纯形法的计算步骤。24.对偶单纯形法与单纯形法的异同之处是什么?25.什么是资源的影子价格? 26.影子价格和相应的市场价格之间有什么区别?27. 运输问题的基变量的特点?28. 如何利用对偶问题判断原问题有最优解?29.在线性规划的最优单纯形表中,松弛变量的检验数(标准形为求最大值),其经济意义是什么?原问题和对偶问题解及检验数之间的关系?30.原问题和对偶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31. 利用对偶单纯形法计算时,如何判断原问题有无可行解?32.对偶问题的定义?33.运输问题
48、的数学模型具有什么特征?34. 产销平衡运输问题的 m + n -1 个变量构成基变量的条件? 35.用左上角法确定运输问题的初始基本可行解的基本步骤是什么?(例题)36.最小元素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37.运输问题的初始基本可行解满足的条件?38 .运输问题检验数的经济意义是什么?39.用闭回路法检验给定的调运方案时,如何从任意空格出发去寻找一条闭回路?这闭回路是否是唯一的?40.试述用位势法求检验数。41某公司从两个产地A1、A2将物品运往三个销地B1、B2、B3,各产地的产量、各销地的销量和各产地运往各销地每件物品的运费如下表所示,对运价表进行处理?42.如图,产销表,如 B2必须满足,试
49、进行运价表的修改?B1B2B3B4B5产量A150A2c100A3130销量2511560307043.应用西北角法和最小元素法,每次填完数,都只划去一行或一列。当填上一个数后行、列同时饱和时,怎样处理?44.损益函数的递推关系?45.动态规划的“最优化原理”及它同动态规划基本方程之间的关系?46.动态规划的阶段如何划分?47.动态规划中状态变量的特征?48.试解释状态、决策、策略。49.试解释策略?50.状态转移方程。51.试解释指标函数、最优值。52.试解释动态规划的基本方程的结构。53.试述建立动态规划模型的基本方法。54.链、初等链、简单链,并说明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55解释圈,初等圈,简单圈并说明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56.解释端点的度,悬挂点,孤立点并说明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57.解释连通图,支撑子图并说明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58.通常用记号(,)表示一个图,解释及的涵义及这个表达式的涵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四单元《-参考活动3-设计橡皮章》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苏少版八年级上册
- 彩钢棚拉设缆风绳施工方案
- 篮球:运球后转身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16《诫子书》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同步
- 2024年数字重庆大数据应用发展有限公司市场化招聘专业人才4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度湖南兴湘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外派人员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安徽省黄山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第二单元创建高级动画第10课《制作生日蛋糕出现的动画》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 2025年抗独特性抗体疫苗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新外研社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默写表
- 2024下半年上海事业单位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行业研究报告
-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安全检查记录表
- GB/T 38153.1-2024印刷技术测试印样的实验室制备第1部分:浆状油墨
- 2024高考物理考试大纲
-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000字
- 2024年护师类之护士资格证考试题库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共100张课件)
- 委托调解民事纠纷协议书合同
- 林学概论完整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