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高三物理 翠云 4月18日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地球卫星知识网络:教学目标:1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容并能够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卫星的运动问题2掌握宇宙速度的概念3掌握用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卫星运动问题的根本方法和根本技能教学重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教学难点:宇宙速度、人造卫星的运动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万有引力定律:1687年适用于两个质点或均匀球体;r为两质点或球心间的距离;G为万有引力恒量1798年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解题的相关知识:1在高考试题中,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题的知识常集中于两点:
2、一是天体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于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即;二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物体的重力,即Gmg从而得出GMRg。2圆周运动的有关公式:,v=r。讨论:由可得:r越大,v越小。由可得:r越大,越小。由可得: r越大,T越大。由可得:r越大,a向越小。点评:需要说明的是,万有引力定律中两个物体的距离,对于相距很远因而可以看作质点的物体就是指两质点的距离;对于未特别说明的天体,都可认为是均匀球体,则指的是两个球心的距离。人造卫星及天体的运动都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2常见题型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主要涉及几个方面:1测天体的质量及密度:万有引力全部提供向心力由 得又 得【例1】中子星是恒星演化过程的
3、一种可能结果,它的密度很大。现有一中子星,观测到它的自转周期为T=s。问该中子星的最小密度应是多少才能维持该星的稳定,不致因自转而瓦解。计算时星体可视为均匀球体。(引力常数G=6.6710m/kg.s)解析:设想中子星赤道处一小块物质,只有当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或等于它随星体所需的向心力时,中子星才不会瓦解。设中子星的密度为,质量为M ,半径为R,自转角速度为,位于赤道处的小物块质量为m,则有 由以上各式得,代入数据解得:。点评:在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题时,经常需要像此题一样先假设*处存在一个物体再分析求解是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题惯用的一种方法。2行星外表重力加速度、轨道重力加速度问题:重力近似等
4、于万有引力外表重力加速度:轨道重力加速度:【例2】一卫星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行星外表的重力加速度为g0,行星的质量M与卫星的质量m之比M/m=81,行星的半径R0与卫星的半径R之比R0/R3.6,行星与卫星之间的距离r与行星的半径R0之比r/R060。设卫星外表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卫星外表有 经过计算得出:卫星外表的重力加速度为行星外表的重力加速度的1/3600。上述结果是否正确.假设正确,列式证明;假设有错误,求出正确结果。解析:题中所列关于g的表达式并不是卫星外表的重力加速度,而是卫星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正确的解法是卫星外表g 行星外表=g0 即=即g =0.16g0。
5、3人造卫星、宇宙速度:人造卫星分类略:其中重点了解同步卫星宇宙速度:弄清第一宇宙速度与发卫星发射速度的区别【例3】我国自行研制的“风云一号、“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运行的轨道是不同的。“一号是极地圆形轨道卫星。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周期是12h;“二号是地球同步卫星。两颗卫星相比 号离地面较高; 号观察围较大; 号运行速度较大。假设*天上午8点“风云一号正好通过*城市的上空,则下一次它通过该城市上空的时刻将是 。解析:根据周期公式T=知,高度越大,周期越大,则“风云二号 气象卫星离地面较高;根据运行轨道的特点知,“风云一号 观察围较大;根据运行速度公式V=知,高度越小,速度越大,则“风云一号 运
6、行速度较大,由于“风云一号卫星的周期是12h,每天能对同一地区进展两次观测,在这种轨道上运动的卫星通过任意纬度的地方时时间保持不变。则下一次它通过该城市上空的时刻将是第二天上午8点。【例4】可发射一颗人造卫星,使其圆轨道满足以下条件 A、与地球外表上*一纬度线非赤道是共面的同心圆B、与地球外表上*一经度线是共面的同心圆C、与地球外表上的赤道线是共面同心圆,且卫星相对地面是运动的D、与地球外表上的赤道线是共面同心圆,且卫星相对地面是静止的解析: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且万有引力始终指向地心,因此卫星的轨道不可能与地球外表上*一纬度线非赤道是共面的同心圆,故A是错误的。由于地球在不停
7、的自转,即使是极地卫星的轨道也不可能与任一条经度线是共面的同心圆,故B是错误的。赤道上的卫星除通信卫星采用地球静止轨道外,其它卫星相对地球外表都是运动的,故C、D是正确的。【例5】侦察卫星在通过地球两极上的圆轨道上运行,它的运行轨道距地面高度为h,要使卫星在一天的时间将地面上赤道各处在日照条件的情况下全都拍摄下来,卫星在通过赤道上空时,卫星上的摄像机至少应拍摄地面上赤道圆周的弧长是多少.设地球半径为R,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解析:如果周期是12小时,每天能对同一地区进展两次观测。如果周期是6小时,每天能对同一纬度的地方进展四次观测。如果周期是小时,每天能对同一纬度的地方进
8、展n次观测。设上星运行周期为T1,则有物体处在地面上时有 解得:在一天卫星绕地球转过的圈数为,即在日照条件下有次经过赤道上空,所以每次摄像机拍摄的赤道弧长为,将T1结果代入得 【例6】在地球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上空有许多同步卫星,下面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它们的质量可能不同B它们的速度可能不同C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可能不同D它们离地心的距离可能不同解析:同步卫星绕地球近似作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同步卫星的地球间的万有引力提供。设地球的质量为M,同步卫星的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同步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由F引=F向, G=mR+h得:h=-R,可见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由G=m得:
9、v=,所以同步卫星的速度一样。由G=ma得:a= G即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一样。由以上各式均可看出地球同步卫星的除质量可以不同外,其它物理量值都应是固定的。所以正确选项为A。点评: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地球同步卫星的有关知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在高考试题中屡次出现。所谓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地面静止的且和地球有一样周期、角速度的卫星。其运行轨道与赤道平面重合。【例7】地球同步卫星到地心的距离r可由求出,式中a的单位是m,b的单位是s,c的单位是m/s2,则: Aa是地球半径,b是地球自转的周期,C是地球外表处的重力加速度;Ba是地球半径。b是同步卫星绕地心运动的周期,C是同步卫星的加速度;Ca是赤
10、道周长,b是地球自转周期,C是同步卫星的加速度Da是地球半径,b是同步卫星绕地心运动的周期,C是地球外表处的重力加速度。解析:由万有引力定律导出人造地球卫星运转半径的表达式,再将其与题给表达式中各项比照,以明确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AD正确。【例8】我国自制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将模拟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三号送入预定轨道,飞船绕地球遨游太空t7天后又顺利返回地面。飞船在运动过程中进展了预定的空间科学实验,获得圆满成功。设飞船轨道离地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神舟三号飞船绕地球正常运转多少圈?(用给定字母表示)。假设h600 km,R6400 km,则圈数为多少?解析:1在轨
11、道上v=在地球外表:=mg联立式得:T=故n=代人数据得:n=105圈4双星问题:【例9】两个星球组成双星,它们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点做周期一样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星中心距离为R,其运动周期为T,求两星的总质量。解析:设两星质量分别为M1和M2,都绕连线上O点作周期为T的圆周运动,星球1和星球2到O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及几何条件可得M1:GM12 l1M2对M2:GM22 l2M1两式相加得M1M2l1l2。5有关航天问题的分析:【例10】无人飞船“神州二号曾在离地高度为H3. 4105m的圆轨道上运行了47小时。求在这段时间它绕行地球多少
12、圈.地球半径R=6.37106m,重力加速度g9.8m/s2解析:用r表示飞船圆轨道半径r=H+ R=6. 71106m 。M表示地球质量,m表示飞船质量,表示飞船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G表示万有引力常数。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得利用Gg得2由于,T表示周期。解得T,又n=代入数值解得绕行圈数为n=31。6天体问题为背景的信息给予题近两年,以天体问题为背景的信息给予题在全国各类高考试卷中频频出现,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考察考生从材料、信息中获取有用信息以及综合能力。这类题目一般由两局部组成:信息给予局部和问题局部。信息给予局部是向学生提供解题信息,包括文字表达、数据等,容是物理学研究的
13、概念、定律、规律等,问题局部是围绕信息给予局部来展开,考察学生能否从信息给予局部获得有用信息,以及能否迁移到答复的问题中来。从题目中提炼有效信息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所在。【例11】 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角速度为。万有引力恒量为G,如果规定物体在离地球无穷远处势能为0,则质量为m的物体离地心距离为r时,具有的万有引力势能可表示为。国际空间站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航天工程,它是在地球大气层上空绕地球飞行的一个巨大人造天体,可供宇航员在其上居住和科学实验。设空间站离地面高度为h,如果杂该空间站上直接发射一颗质量为m的小卫星,使其能到达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并能在轨道上正常运行,由该卫星在离开空间站时必须具有多大的动能.解析:由得,卫星在空间站上动能为卫星在空间站上的引力势能为机械能为同步卫星在轨道上正常运行时有 故其轨道半径由上式可得同步卫星的机械能卫星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故离开航天飞机的卫星的机械能应为E2设离开航天飞机时卫星的动能为 则教学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授课思路清晰明了,学生理解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7.2-传媒的行程教学设计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第二单元第8课《探秘物联网》第8课 无线通信技术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专题辅导教学设计:微粒
-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 2025年聚氨基双马来酰胺项目合作计划书
- 粤教版(2019)必修一 5.1认识大数据 教学设计
-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山东省百师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DL∕T 458-2020 板框式旋转滤网
- GB∕T 8163-2018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 Windows Azure云平台基本操作手册
- 短视频:策划制作与运营课件
- T∕ASC 17-2021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系统设计标准
- 水闸设计步骤计算书(多表)
- PowerPoint使用技巧培训课件(共35张)
- SMA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
- 肾内科相关基础知识学习教案
- (完整版)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
- 单兵战斗动作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