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2015年9月)_第1页
一轮复习(2015年9月)_第2页
一轮复习(2015年9月)_第3页
一轮复习(2015年9月)_第4页
一轮复习(2015年9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谈复习教学中理解能力的培养谈复习教学中理解能力的培养 物理 马老师 一、2015年高考物理试题的特点 对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要求达到了新的高度对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要求达到了新的高度 1、理解的深度例:(课标卷例:(课标卷I 16题)题)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圈的匝数比为3: :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原、副线圈回路

2、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值为k,则,则AU=66V,k= BU=22V,k= CU=66V,k= DU=22V,k= 2、过程细节例:(课标卷例:(课标卷I 17题)题)如图,一半径为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水平。一质量为水平。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的质点自P点上方高度点上方高度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表

3、示质点从表示质点从P点运动到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点点B ,质点不能到达,质点不能到达Q点点C ,质点到达,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 ,质点到达,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突出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突出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例:(课标卷例:(课标卷I 20题)题)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0、v1、t1均为己知量,则可求出 A斜面的倾

4、角 B物块的质量 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二、一轮知识内容复习把握的建二、一轮知识内容复习把握的建议:议: 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深度理解,重视对物理模型的精细理解。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深度理解,重视对物理模型的精细理解。 1、将概念理解的更概括些 2、将规律理解的更深刻些 3 、将现象理解的更细致些 4、将方法联系的更多些 5、将教学经典总结的更丰富些 6、将物理情境与实验联系的更紧密些 7、将数学工具要求的更明确些 1、将概念理解的更概括些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功 电场 磁场 电阻 电流 电动势 2、将规律理解的更深刻些 运动规律 能的规律 动量定理3、将现象理解

5、的更细致些 下落、返回、分离过程 系统、相互作用 自感现象4、将方法联系的更多些 (1)同一问题的分析 (2)不同问题间的联系5、将教学经典总结的更丰富些 (1)斜面问题 (2)皮带传送问题 (3)子弹击木块问题 例:6、将物理情境与实际操作、测量联系的更紧密些将物理情境与实际操作、测量联系的更紧密些 (1)问题情境的实际设置 (2)物理量的实际测量分析7、将数学工具要求的更明确些 (1)图像意识 (2)函数意识 (3)方程意识 例1:(2012年高考全国卷21题) 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

6、度大小之比为 A. B. C. D. 17例例2:(:(2014高考高考 北京卷北京卷 23题)题)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体运行规律与地上物体运动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1)用弹簧秤称量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小物体的重量,随称量位置的变化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已知地球质量为M,自转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将地球视为半径为R、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不考虑空气的影响。设在地球北极地面称量时,弹簧秤的读数是F0a若在北极上空高出地面h处称量,弹簧秤读数为F1,求比值F1/F2的表达式,并就h1.0%R的情形算出具体数值(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b若在赤道地面称量,弹簧秤读数为F2,求比值F2/F0的

7、表达式。(2)设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圆周轨道半径r、太阳的半径Rs和地球的半径R三者均减小为现在的1.0%,而太阳和地球的密度均匀且不变。仅考虑太阳和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现实地球的1年为标准,计算“设想地球”的1年将变为多长?例例3:(课标卷:(课标卷I 21题)题)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m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己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1.3103kg,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m/s2则此探测

8、器A在着陆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m/s B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2103N C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D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 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 1、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弹簧原长的关系 2、弹簧的弹性势能计算。弹力:摩擦力: 为什么不存在与摩擦力对应的“摩擦力势能”概念?功:功: 1、用平均力计算功。例:如图所示,长度为L的矩形板,以速度v沿光滑水平面上平动时,垂直滑向宽度为l的粗糙地带。已知板从开始受阻到停下来所经过的路程为s,而ls mgT1 mgTm -mg =mama=0变小变小变大变大最大最大 =0a=ga变小变小a变大变大a最大

9、最大 系统、相互作用例如图所示,地面水平,开始系统静止,现同时对m和M作用等值反向的水平恒力F1、F2,设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在两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对m、M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不计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F1、F2均做正功,故机械能不断增加 B. 由于F1、F2等值反向,故动量守恒 C.当弹力大小等于拉力时,系统动能最大 D.当弹簧有最大伸长量时,系统有最小动能 和最大机械能 F1mMF2弹簧原长弹簧原长弹簧弹力弹簧弹力=F1弹簧伸长弹簧伸长量最大量最大弹簧弹力弹簧弹力=F1 B C D自感现象例例1:(北京卷:(北京卷10年年19题)题)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个相同的小灯泡

10、L1和L2分别串联一个带铁芯的电感线圈L和一个滑动变阻器R。闭合开关S后,调整R,使L1和L2发光的亮度一样,此时流过两个灯泡的电流均为I。然后,断开S。若t时刻再闭合S,则在t前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正确反映流过L1的电流i1、流过L2的电流i2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是例2:(北京卷(北京卷11年年19题)题)某同学为了验证断电自感现象,自己找来带铁心的线圈L、小灯泡A、开关S和电池组E,用导线将它们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检查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灯泡发光;再断开开关S,小灯泡仅有不显著的延时熄灭现象。虽经多次重复,仍未见老师演示时出现的小灯泡闪亮现象,他冥思苦想找不出原因。你认为最有可能造成小灯泡

11、末闪亮的原因是A电源的内阻较大 B小灯泡电阻偏大C线圈电阻偏大 D线圈的自感系数较大 例例3:(北京卷:(北京卷12年年19题)题) 物理课上,老师做了一个奇妙的“跳环实验”。如图,她把一个带铁芯的线圈I、开关S和电源用导终连接起来后.将一金属套环置于线圈L上,且使铁芯穿过套环。闭合开关S的瞬间,套环立刻跳起。某司学另找来器材再探究此实验。他连接好电路,经重复试验,线圈上的套环均末动。对比老师演示的实验,下列四个选项中.导致套环未动的原因可能是A.线圈接在了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过高.C.所选线圈的匝数过多,D.所用套环的材料与老师 的不同(1)同一问题的分析 例:如图所示,楔形物块质量为M

12、,顶角=30 ,带杆的小球质量为m,杆被放置在固定的竖直凹槽轨道内。现用一个水平恒力F向左推动物块M,使小球竖直向上运动。若不计一切摩擦,试求小球上升的加速度。(2)不同问题间的联系 磁场带动导体棒的运动问题磁场带动导体棒的运动问题 分析的关键是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只有确定出感应电动势,才可计算出感应电流、清楚安培力,进而对物体的运动特点做出准确的判断。长为L的传送带以恒定速度向左运动,传送带左端上放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试求需要向右以多大的初速度0使物体向右运动,才能使传送带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整个过程释放的热量最大?释放的最大热量值Q是多大?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且 。Lm

13、 释放的热量最大的含义是什么?物体相对传送带运动的路程最大。 如何才能使物体相对传送带运动的路程最大?情境一例:情境一例: 物体减速运动到传送带右端时速度为零,再加速运动到传送带某位置时与传送带速度相同。m物体的加速度a=g相对路程1相对路程2 Q=mg(+)= 讨论:Lm当 时: Q= Q=4mgLQ= (1)情境的实际设置例:下面是一个物理演示实验,它显示:图中自由下落的物体A和B经反弹后,B能上升到比初始位置高的多的地方。A是某种材料作成的实心球,质量m1=0.28kg,在其顶部的凹坑中插着质量m =0.10kg的木棍B。B只是松松地插在凹坑中,其下端与坑底之间有小空隙。将此装置从A下端

14、离地板的高度H=1.25m处由静止释放,实验中,A触地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反弹,且其速度大小不变;接着木棍B脱离球A开始上升,而球A恰好停留在地板上。求木棍B上升的高度,重力加速度g=10m/s2。h=4.05m实际、实验问题的分析演示实验一例:实际情境(1)图像意识 、读取并理解物理图像所传递信息的能力 、使用物理图像进行推演、论证的逻辑推导能力 、利用物理图像实现问题解决的能力(2)函数意识例:(例:(2013年课标卷年课标卷I 24题)题)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A和和B,两者,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在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在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R

15、。在初始时橡皮筋。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处于拉直状态,A、B和和R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l)、(0,-l)和和(0,0)点。点。已知已知A从静止开始沿从静止开始沿y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运动:的匀加速运动:B平行于平行于x轴朝轴朝x轴正向匀速运动。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轴正向匀速运动。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R在某时刻通过在某时刻通过点点(l, l)。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B运动速度的大小。运动速度的大小。(3)方程意识例例1:(:(2009年全国卷年全国卷 15题)题)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1所示。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1 分别为( ) A1/3 和0.30s B. 3和0.30s C . 1/3 和0.28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